夫为妻纲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赫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夫为妻纲”这句话出自什么?
出自《三纲五常》,原文如下: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夫为妻纲 什么意思
出自西汉董仲舒的《礼纬·含文嘉》:“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夫为妻纲”在古代过于压制女性的权力和地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男女之间牵手都会被指责,而在现代它有了新的概念,做丈夫的不能违背自己在感情上的承诺,才真正成...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夫为妻纲”是什么意思
夫为妻纲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隶属于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妻为夫是谁提出的
西汉的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妻为夫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的,出自《白虎通·三纲六纪》。其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是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

"夫为妻纲"是什么意思啊?谢谢!
二、出处:“夫为妻纲”出自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所谓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宋代朱熹《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纲,做表率。

三纲五常的三纲是什么
三纲五常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

董仲舒如何论述"三纲"的合理性
"三纲"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后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是什么
三纲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三个基本纲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三纲出自古代经典《论语》中的礼治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三纲成为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这三个纲领实际上是阶级关系的一种体现和维护手段。首先是君为臣纲。这是强调君臣之间...

“三纲五常”出自何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是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

蒙逄14769251248问: 中国古代讲的三纲五德是指哪些? -
资阳市诺合回答:[答案]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
资阳市诺合回答:[答案] 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 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
资阳市诺合回答: 三纲最早提出的是西汉董仲舒.“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这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五常中的 三纲 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 即 -
资阳市诺合回答: “三纲”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后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资阳市诺合回答: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最早源于什么时期? -
资阳市诺合回答: 西汉时期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蒙逄14769251248问: 求这句话的出处 -
资阳市诺合回答: 从资料上看,应该出自:《韩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相关思想基础上溯至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各指什么? -
资阳市诺合回答: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在封建时代,三从四德是妇女的行为规范. “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蒙逄14769251248问: 三纲五常 -
资阳市诺合回答: 首先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出自《韩非子·忠孝》: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 其次儒家对三纲完整的阐述是: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