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出自何处?

作者&投稿:阮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君为臣纲”意思是国君是臣子的准则。


这个词语的出处是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影响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三纲五常分别具体指什么内容
2、基本简介 三纲 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出自《封神演义》三纲:君臣义,即君臣之间要讲信义;父子亲;夫妇顺,...

后人概括的“三纲五常是由谁最早明确提出的
董仲舒提出的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

三纲五常”是什么时期的礼仪准则?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思想至今,中国二千余年的传统文化都是围绕儒家"三纲五常"而来,领导者通过"三纲五常"来规范社会道德使社会各阶层安居乐业。人们遵守...

三纲五常出自哪里,完整的话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的“三纲五常”其实是由“三纲”和“五常”两个词合成而来。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君、父、夫也要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

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是什么
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简述如下。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脱胎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人伦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主次关系划分,臣子应该以君王为主,子女应该以父亲为主,妻子应该以丈夫为主。这种道德观念很受封建王朝皇帝们的喜爱,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

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指的是什么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四维是指礼、义、廉、耻,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三纲五常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脱胎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维出自管仲,而八德是宋人在管仲...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里的三钢,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其中的三纲对应了忠、孝、节,臣要忠于君,子要孝于父,妻要守节于夫。而五常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三纲五常是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

请问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什么?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在封建时代,三从四德是妇女的行为规范。“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为适应...

三纲五常”的内容是什么?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出自《白虎通·三纲六纪》。

三纲八目与三纲五常有什么不同
一、内容不同 1、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二、起源不同 1、三纲八目:出自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大学》。2、三纲五常:早...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指的是哪"三纲","哪五常"? -
辕爬抗栓:[答案] 三纲五常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
辕爬抗栓: 演变董仲舒的“五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出自哪里?有什么含义?
辕爬抗栓: 我们经常说的“三纲五常”其实是由“三纲”和“五常”两个词合成而来.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的出处是什么?
辕爬抗栓: [出处]《论语•为 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 集解引汉•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 也. ”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
辕爬抗栓:[答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出自哪里 -
辕爬抗栓: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

吴桥县14775273404: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
辕爬抗栓:[答案] 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家董仲舒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五常这一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条封建道德原则,要求为臣、为子、为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

吴桥县14775273404: 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辕爬抗栓: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吴桥县14775273404: 成语 三纲五常 的来源
辕爬抗栓: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吴桥县14775273404: 中国古代讲的三纲五德是指哪些? -
辕爬抗栓:[答案]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