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成语+立木

作者&投稿:仝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立木取信的故事 立木取信什么意思
立木取信出自于《资治通鉴》,是指商鞅通过利用让百姓搬一块木杆从南门到北门,就给赏银50两黄金的方式取得百姓的信任,最后顺利颁布变法法令的历史典故。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

立木为信什么意思
“立木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大政治家就是有创意。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在 “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变法成功,...

立木为信成语典故
立木为信成语典故1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成语典故】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

成语立木为信的典故
【成语】立木为信 【拼音】limuweixin 【出处】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典故】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

商鞅变法立木是要表达什么
1、译文: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

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
立木为信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

商鞅变法前奏立木建信文言文翻译
商鞅变法之令(1)既(2)具(3),未布,恐(4)民之不信己,乃(5)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6)民有能徙(7)置(8)北门者,予十金(9)。民怪(10)之,莫敢徙。复(11)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12)予(13)五十金,以(14)明不欺(15)。卒(...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
《商鞅立木》注释商鞅:战国中期政治家。令既具: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怪:感到奇怪 金:古代货币单位。布:公布,颁布。具:准备就绪。国都市南门:指城后边市场南门。辄:就。期年:一整年。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商鞅立木》赏析本文所记载的事,发生在周显王十年(公元...

商鞅立木翻译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二、翻译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一...

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原文】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钊盾17621589594问: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急! -
麻江县奥迈回答:[答案]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

钊盾17621589594问: 谁能告诉我这则典故的成语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了一跟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 -
麻江县奥迈回答:[答案] 立木取信

钊盾17621589594问: 与商鞅变法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呢?
麻江县奥迈回答: 商鞅立木取信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

钊盾17621589594问: 辕门立木的意思
麻江县奥迈回答: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准备大力变法.当时,整个中原大地正处于战争频仍、人心惶惶之 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

钊盾17621589594问: 商鞅南门立木出自哪儿 -
麻江县奥迈回答: 商鞅南门立木出自《史记》.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钊盾17621589594问: 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金买马首并释义 -
麻江县奥迈回答:[答案] 立木建信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

钊盾17621589594问: 商鞅变法的思想是什么??并用一个成语形容!!商鞅立信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
麻江县奥迈回答:[答案] 令行禁止. 这个词已包含了诸如:“一诺千金”,“言出必行”等意思.至于“变法图强”、“兴利除弊”、“富国强兵”等等,从这段文字中看不出.那是后话.

钊盾17621589594问: 商鞅立木 -
麻江县奥迈回答: 古人商鞅想要推行新的法规,为了( 取信 )于民,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徙木为信的故事 【注音】xǐ mù wéi xì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出处】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解释】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言而有信 【近义词】言而有信 【反义词】食言而肥、言而无信

钊盾17621589594问: 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什么? -
麻江县奥迈回答: 商鞅为了争取国家富强,主张变革不适合国家发展的旧的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变法成功,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商鞅南门立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