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的驭民之术是真是假

作者&投稿:容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商君书》中真的有驭民五术吗?
总之,《商君书》中的驭民五术是商鞅管理和控制民众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君书》中真的有驭民五术吗?
《商君书》中真的有驭民五术。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但是,不要把“弱民”理解成“愚民”。《商君书》中认为人性本恶,必须承认人之恶性,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商君书》中主张重刑轻赏,他认为加重刑罚,减少奖赏,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

商鞅五术内容
商鞅的驭民五术出自《商君书》,是真实历史,祸害中国几千年。其五术为:1、壹民术。即只允许民众信仰、遵从一个思想:皇帝的思想,绝不准存疑、违抗。除这一思想外,任何思想都要制裁,绝无存留余地。在精神意识层面,剥夺了民众的思考权利、能力,让民众成为驯服的奴才。2、弱民术。从物质上削弱...

如何看待商鞅的《商君书》之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看了《商君书》后,突然感到商鞅太可怕了,尤其是那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如果不行再杀之。公孙鞅的驭民五术是专为封建帝王一人的统治服务的,是封建帝王维护其统治的思想核武器。与儒家、墨家提出尚贤不同,商鞅主张尚奸,即选拔重用奸恶之人。《商君书》有曰:“以善民治...

商鞅的驭民之法有哪些呢?
《商君书》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术:1、愚民:统一思想。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

商鞅的驭民之法有哪些呢?
《商君书》中提出的驾驭民众的五个策略如下:1. 愚民策略:通过统一的思想教育,使民众保持敬畏之心,稳定社会秩序。2. 弱民策略:认为国家的强大来源于民的弱小,因此治国原则在于削弱民众的力量。3. 疲民策略:为民众安排繁重的任务,使其忙碌不已,无暇顾及其他事务。4. 辱民策略:通过剥夺民众的...

奴化臣民的创始人商鞅,所说的“驭民五术”是什么意思?
《商君书》有曰: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 弱民是不让人民拥有兵器。秦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于咸阳,铸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

商鞅的“驭民五术”,究竟是怎样一种统治方法?
所以一听到要打仗了都兴奋的睡不着觉。当然这个制度的弊端就在把秦人完全变成了杀戮的机器了。以上就是商鞅变法中的“驭民五术 ”,但是很多人都是从字面上去曲解了它的含义,要是能结合当时秦国的背景,认真研究商鞅变法的内涵,就能很好的理解“驭民五术 ”的精髓。

驭民六术还是五术?
驭民六术是错误的,正确的是驭民五术。古时候的驭民五术分别是愚民、弱民、疲民、贫民、辱民,其作用其实就是为了打击百姓的实力,维护王权的至高无上,加强王权的统治。这个驭民五术是商鞅在对当时朝廷政策所做出的的改变以及倡议,他想要通过驭民五术,彻底的打击百姓的能力,百姓的野心,最终保护...

商君书为什么是禁书?
《商君书》提倡重农抑商,主张禁止粮食贸易,甚至连为来往旅客提供住宿的旅店也建议铲除。这样一来,人民就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也无法进行知识更新,最后只能沦为君王的生产工具。直到清朝灭亡后,《商君书》才受到解禁,成为民国大师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提到的驭民五术分别为:壹、弱、疲、辱、贫...

韶夜18588648034问: 商君书真的是商鞅所写的吗.我看到很像满清的治国之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商君书》是商鞅所写的,但是流传过程中,他的后学子弟有所增补修正.韩非子在他自己的书中写过,当时有很多人家里藏有商鞅写的书.

韶夜18588648034问: 驭民术有几种?怎么用?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商君书》的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韶夜18588648034问: 网上看别人说:《商君书·靳令》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商君书》说的是法家的治国之术,崇尚严刑峻法,禁商弱民.根本就看不上儒道之说,认为百姓根本不必有什么思想,老老实实做君王打仗及生产的工具.

韶夜18588648034问: 刑名之学是申不害的思想,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可申不害与商鞅不是法家中两个派别的吗?这个该怎么理解? -
民丰县麦滋回答: 申不害与商鞅是法家中两个派别. 商鞅强调法治,提倡“刑后王”也就“法”.主张用刑法来消除刑法,以杀戮消灭战争.这就是商君书上说的“以刑去刑,重刑可矣,以杀止杀,再杀可矣.”商鞅吸取的是魏国李悝的强国思想,跟申不害没有什么关系,传说商鞅入秦,随身携带的就是李悝写的《法经》. 申不害提倡的“术”,也就是提倡君王用恰当的手段来稳固自身的权力,让臣子不能欺瞒自己,各尽其责,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定. 这两人的关系,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就做了总结“术不尽,则势不固.势不固,法不行.法不行,则国危.”意思是说,君王不能有效的使用权术就不能稳固自己的权势,权势不稳固就不能很好的推行法制,法制没法推行,国家就危险了.

韶夜18588648034问: 如何全面理解先秦“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现象?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出现的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

韶夜18588648034问: 关于战国时期的士的特点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一、士的类分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

韶夜18588648034问: 春秋时候的法家的主张是不是很野蛮,很落后?
民丰县麦滋回答: 在法家的“法治”统治下,除了权力,道德、良知、是非、公正等等无足轻重,一切以法为标准,言行全于法者赏,违于法者刑.君主手操刑、赏二柄,无敌于天下 法家的“法治”理论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法家的主要成就在于,它在中国政治思想中强化了法的概念,并宣扬了贵族平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如“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等思想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法家的法治思想,采取“世异而事异”的变法态度,这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法家中“法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实质是权大于法的王法,是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而非人民权利的保障,因而它谈不上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韶夜18588648034问: 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 是什么意思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因此晋文公一借用颠颉犯轻罪而处以重刑腰斩的办法,晋国就得到了治理. 出自《商君书》

韶夜18588648034问: 作文 最让我难忘的一句名言500 -
民丰县麦滋回答: 我最难忘的一句名言是:“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的出处是战国的《商君书·战法》,原句为“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后来说成“胜不骄,败不馁”,意思是说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当我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刻含义时,...

韶夜18588648034问: 求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介绍. -
民丰县麦滋回答: 各大“家”——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