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董仲舒传

作者&投稿:怀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亡道词语解释
在古代的历史记载中,"亡道"一词被用来描述一种严重的政治失德情况。它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描述的是周朝晚期,由于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导致国家政权的瓦解和天下的丧失。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极度的混乱和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亡道"在禅宗中具有独特的含义,象征着一种生命境界的转变。禅宗倡导的...

几乎所有朝代都“独尊儒术”来巩固统治,为何明朝却压制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公仪休出处
公仪休的故事并非见于先秦的古籍,而是首次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然而,《汉书·董仲舒传》中所记载的董仲舒回答汉武帝问题的《天人三策》中,同样包含了这一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因此可以推测,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叙述,可能是从其师董仲舒那里听闻的。这可能为我们...

力本的引证解释力本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力本的引证解释是:⒈谓致力于农业生产。古代以农为本,故称。引《汉书·董仲舒传》:“朕夙寤晨兴,惟前帝王之宪,永思所以奉至尊,章洪业,皆在力本任贤。”颜师古注:“力本,谓勤力行於本业也;本,谓农也。”明宋濂《金华张氏先祀记》:“府君既占名数於县,日以力本为务,未几家_...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 ...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准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以教化为大务”是传统儒家思想,“正法度之宜”又强调了法治,由此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思想糅合了多学派思想,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不合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么回事?

窥园详细解释
在古代,学者们对于学术的专注与执着常常被典籍所记载。例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描述了董仲舒的卓越事迹,他沉浸在学术研究中,弟子们以长幼顺序传递学业,以至于有的学生甚至长时间未能见到他的面。他如此专心致志,以至于“三年不窥园”,这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无比投入和忘我精神。颜师古的注释进一步...

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事件
农民和尚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忌讳人家说僧、盗、光等字,连同音同意的生、道、亮、秃等也不行。他登上帝位后,凡章表中有这类字的,即诛杀作者。因他被元朝骂之为贼,贼及贼的近音字则,责,择亦怒之。有一个和尚写诗谢恩,诗中有一字“殊”,朱元璋看了这首拍马谢恩诗认为:殊是“歹”...

春秋繁露的简介
在西汉中期,战乱频仍的诸侯王国割据局面基本结束,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中央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大一统的局面。为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神学唯心哲学思想便应运而生。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所著的《春秋繁露》中。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说《春秋》事得失,作...

岩廊详细解释
岩廊在古代文献中有着多种含义,最初是指高峻的廊庑。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舜帝时期,他曾在巖郎之巅游历,表现出无为而治的态度,使得天下太平。颜师古对此的注解中,将'巖郎'解释为堂边的岩峻廊屋。后来,'岩廊'也常被用来象征朝廷。如汉代桓宽在《盐铁论·忧边》中提到,当国家统一...

豫侍17380149136问: 史记董仲舒列传原文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1),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2),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3).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4).”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

豫侍17380149136问: 求译文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 译文: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豫侍17380149136问: 史记《董仲舒传》的译文谁有,...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豫侍17380149136问: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答案] 出 处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 义 表示与其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道 理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

豫侍17380149136问: 司马迁为什么不写董仲舒传?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 董仲舒已经不在人世了.直到东汉班固的汉书,才写了董仲舒传. 司马迁为什么不写董仲舒传? 我认为有两点. 一: 司马迁是写史记,记载了中国3000多年的风流人物. 而董仲舒是研究春秋的,两个人不一样. 二: 董仲舒是为民除灾,评判古人,...

豫侍17380149136问: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是谁说的 解释一下内容?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答案]董仲舒: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表示与其空空羡慕,不如动手去干.《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

豫侍17380149136问: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这里也说的是古人有言,究竟是何古人,就不了了之了!

豫侍17380149136问: 怎么理解“义”?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答案]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 《前汉·酷吏传》义纵,何东人. 又与谊同.《前汉·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又与仪通.《前汉·邹阳传》使东牟朱虚...

豫侍17380149136问: 《汉书·董仲舒传》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答案] 翻译如下:我(郑重地)考查研究了《春秋》中的内容,通过细看前世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观察天人之间的彼此往来之道,(真是)非常值得敬畏的.国家(如果)将要出现(因为)失去道义(而带来)的衰败,上天就会先(让这个国...

豫侍17380149136问: "夫" 在古文中都有什么意思啊?谁知道的请不吝赐教啊,谢了 -
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克回答: 基本字义 ● 夫 fū ㄈㄨˉ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3. 〔~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