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落第的诗句

作者&投稿:侯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人贾岛于“推敲”之后,便还俗参加科举,屡试不第,输了人生。
一日傍晚,贾岛骑着驴,走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前去拜访李凝。沿着布满荆棘的山路,走了好久才到李凝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准备敲门呼唤李凝,忽然发现皎洁月光下,树上的鸟儿被他的敲门声惊醒。结果那晚李凝并不在家,于是他就留了一首诗在李凝家门前:题李凝幽居 唐代: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

描写科举的文言文
几乎可以看做是为科举考试打广告了.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诗词,另外还有一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如我彀中”“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等名句KOF多彩ZH突 2014-11-18。 3. 和科举考试有关的古诗 唐代诗人朱庆余,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

列举古代屡次科举不中的著名人物
黄巢.这可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 有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黄巢实际上是一个儒生,黄巢出身于一个靠贩运私盐暴利发财的富裕家庭,殷实的家底使得黄巢自小就有条件苦读儒经以求晋身官场,却不料屡次科举均以落第告终。愤怒的儒生黄巢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

科举考试后落地比状元出名的事例
钟馗: 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吴承恩:中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冯梦龙: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名人结社作文。屡考科举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馆教书为生。天启六年,魏忠贤党逮捕周顺昌,冯梦龙也在被迫害之列。冯梦龙发愤着书,完成《喻世...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的出处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皆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

关于科举改变命运的诗句
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作此诗时王维正在京城做官,对丘为落第表示同情和惋惜,并对自己虽为京官,但无力帮助丘为深表歉意。 3.描写科举的诗句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

唐代诗人张继明明考中了进士,为什么吏部铨选会落第呢?铨选到底相当于什 ...
于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今江西南昌)。但是,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

由科举舞弊而引发的积案大白于天下宋词一句
由科举舞弊而引发的积案,大白于天下。 (宋词一句)谜底:卷起千堆雪

古代科举考试分几个等级?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相当于高中毕业,因为他们可以算是有学问的人。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 相当于高中毕业。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 ...

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
韩愈对这个僻处幽燕的诗僧非常赏识,在其《送无本师归范阳》诗中,就把贾岛引为朋友,说贾岛虽“家居幽都远”,韩愈他还是“未识气先感”。可能就在这一年,韩愈出于爱惜人才、培养后进,劝贾岛还俗应举。贾岛对科举本来并未死心,便听从韩愈劝告,回范阳办理还俗手续。第二年,韩愈奉调入京为职方...

荤古17186655433问: 谁知道有什么科举落地,但不气馁的诗句,给你个例子.虽科举落地,但依旧常有与五胜之中,叹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谁能仿这个在给出六句,... -
定陶县佐锐回答:[答案] ——自隋代开科取士以后,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唯一通路.因为事关荣华富贵,无不梦寐以求金榜题名.然称心如愿的毕竟极少数,也因此有大悲大喜,往往表现了在字里行间. 1、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逃不出名落孙山的命运,失望与痛苦...

荤古17186655433问: 关于考试失败的古诗句?以及这句诗的诗人. -
定陶县佐锐回答: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李白

荤古17186655433问: 这首诗反映诗人怎样的心情 -
定陶县佐锐回答: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写他科举考试落第的心情.孟郊参加科举,第一次没考上后作了《落第》诗:“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花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他深切感受到的是心如刀割、花上加霜.他第二次又去考,还是没考上,就作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则是泪眼看花,夜不能寐.心情是非常难过、伤心而又无奈的.第三次总算考上了,顿时其由大悲转为大喜,作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荤古17186655433问: 孟郊的《再下第》 《登科后》 下第指什么?登科指什么? -
定陶县佐锐回答:[答案] 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登科:也称“登第”.科举考中进士. 前诗心情是再次落第后“内心既幽愤又思乡,还有愧对父老的深深自责”;后诗是高中后的春风得意溢于言表. 原因无非是落第与高中之后,诗人心境不同而已

荤古17186655433问: 孟郊《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
定陶县佐锐回答: 追寻其意,也颇有历史缘由:孟郊即孟东野,湖州武康人,从小家境贫寒,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作为一个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落泊文人,他当然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一官半职,但是当他远赴长安应进士试时,却一而再地遭受失败,直到...

荤古17186655433问: 落第一诗的颔联与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情? -
定陶县佐锐回答: 落第此诗的中间两联借类比和反衬的手法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诗的第二联,以“中酒”、“别人”的具体事件作类比,表现难以言说的白伤情绪;诗的第三联写触目所见,“暖风乐席”、“晴日看花”等情形,是以乐景来反衬自己内心的悲戚.

荤古17186655433问: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全文 -
定陶县佐锐回答: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⑴(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⑵,英灵尽来归⑶.遂令东山客⑷,不得顾采薇⑸. 既至金门远⑹,孰云吾道非⑺.江淮度寒食⑻,京洛缝春衣⑼. 置酒临长道⑽,同心与我违⑾.行当浮桂棹⑿,未几拂荆扉⒀.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⒁.吾谋适不用⒂,勿谓知音稀⒃.《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对友人科考落第一事多方给予慰藉和劝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使其觉得知音是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令人振奋.诗意明晰动人,语言质朴真实,充溢着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希望.

荤古17186655433问: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是谁的诗句?
定陶县佐锐回答: 高蟾的《落 第诗》: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诗中所表现出的安于本分,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不卑不亢的精神,

荤古17186655433问: 故书不厌()读 -
定陶县佐锐回答: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释义:一本书可以不厌其烦地读上好多遍,读的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书中的意思.名言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名言解释:宋·苏轼《送安...

荤古17186655433问: 描述参加科举考试参加时间久的诗 -
定陶县佐锐回答: 1.宋代的梁灏屡试不第,但他并不气馁,苦读如新,有道是天道酬勤,终于在耄耋之年的八十二岁时中了进士,钦点头名状元,兴奋之余写道:白首穷尽,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这位高龄状元真是老当益壮,自称较之传授《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