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到什么境界了

作者&投稿:秘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文注解是什么啊?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

《禅的灯盏》漆宇勤散文赏析
现在,他们可以灵机一动、心念一起,在顿悟中轻松地进入某个境界。这样一来,禅宗就具备了某种文艺性和趣味性,加上其本身所有的神秘性与玄妙性,形成了一种智慧、思辨的外在呈现。 当更多读书人参与其中之后,禅宗内部的交流、传播也有了读书人的影子,他们更多地用棒喝、隐语、动作、手势等方式打机锋、辩体悟,蔚然成一...

佛祖拈花,为何迦叶笑了?又是为何而笑?
所谓传心印,就是佛将其境界传给对方,使得对方也能感觉到佛的境界,这个佛的境界就是心印。禅宗历代祖师都要传心印的,只有接到心印才能充当禅宗的祖师,禅宗的33代祖师都是接到心印的人,并且衣钵相传,一直到禅宗第33祖慧能为止,才停止衣钵相传。只是传心印难度很大,你必须心中有心印——佛的境界...

l禅具体指什么,有什么内容?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对不起,原来把整个第五品打出来的,系统说有敏感词,改了几个都还通不过,烦请您自个人百度一下该品吧)

佛教所向人们传达的正确思想是什么?
他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战国很乱,庄子光是看着一票人就不爽,更不会有什么改变他们的念头,毕竟改变的前提是你必须先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对于庄子这种孤傲的家伙这是不可能滴 你了解佛学禅宗,有本叫<拈花微笑>的书很好,可惜不容易找 想了解道家,直接去看<老子><庄子>这是真正的道学之源,...

中国哪个地方人最会考试?
科举到了明、清可谓达到巅峰造极的境界。加之明、清两代区划基本跟现代一致,而且都有完备的科举名录,使得我们的比较更有现实参照。明、清两代前后六百年共开科举201榜,录取进士总数达到51444人,约每3年一榜,每榜录取300人不到,加上时间跨度和人口基数大增的因素,明、清两代考中进士的难度...

语文与人生作文
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是神奇的,使得人名也会蕴含着无尽的语文知识。如煦璟,当然是他父母希望她像春风般使人感到温暖,又像玉一般绽放光彩。还有柏呈,她的父母一定想让她像常青乔木般,显现出不一样的新气象。还有祖慧,一定是希望她能像祖上一样聪明过人!还有很多很多含义丰富的名字,等着你去...

有什么放不下
放不下,指不能做到这样。放下,是一种超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度量,一种境界。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活得轻松,而有的人活得沉重――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是拿得起,却放不下,所以沉重。 只有放得下,才能将该拿得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住,从而抓住最重要的东西...

文明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强盛的文化场,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经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社会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特色的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沙委19811606116问: 和尚道士们等等所谓的悟到底是种什么境界啊?"六祖”慧能真的达到这种境界了? -
北流市小儿回答: 你一定听说过“道”这个词 对您问题最直接的回答就是“道”了 至于“道”的境界 据得“道”的人说: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 而不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就是道 平常心是道 道可道 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者,万物之始,……万物之源 …… 很多关于“道”的描述 相信您会找到答案 六祖慧能大师是历史上公认的得道高僧 也就是说他有没有悟“道” 不是你我等几个人所能肯定和否定的 您可以读一下“坛经” 定会有所了解

沙委19811606116问: 请评论家指教:禅宗六祖慧能初到什么果位? -
北流市小儿回答: 禅宗依的是菩萨道修行,目的在于成佛,不重视果位.声闻(小乘)则重视果位,以阿罗汉为最高.然,佛陀说过,任何人是否征得阿罗汉果,除佛陀外,他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你没有必要去深究六祖征得什么果位.

沙委19811606116问: 六祖慧能的开悟是否达到佛的级别 -
北流市小儿回答: 1、佛者,觉也.(通俗的讲,就是彻悟、觉醒的人.)佛者,福慧双修,福慧圆满的人.(通俗地讲,就是福报圆满的 同时 智慧圆满的人.) 2、从佛性的角度,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圣不二.(或者说,即使您只是个凡夫,您的佛性与世尊的佛性,平等不二,无有高下.) 3、但只有佛性是不够的,必须使佛性显现,或者说,要善用其心.要做到这点,得修行. 4、六祖慧能累世修行,故能“开悟”.此所“开悟”的,与世尊在菩提树下所“开悟”的,无二无别.

沙委19811606116问: 六祖惠能够得上菩萨吗?够得上罗汉吗? -
北流市小儿回答: 六祖惠能已达到佛的境界.有“人间佛”之称.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社会无论怎么进步,人还是要受这八苦.本来无一物,说明六祖惠能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已经是个觉者.

沙委19811606116问: 慧能涅盘了后就是阿罗汉吗既然这样慧能为什么不修净土法门 -
北流市小儿回答: 六祖慧能大师,是佛祖以心印心的传承人,那就是佛的境界,岂是阿罗汉的境界可比拟的.阿罗证证得空性,取空性寂灭涅槃为果.自利但没有利他的妙用,故被佛陀在经中诃为焦芽败种.当然对于我们来讲,那已经是应供的贤圣了.但其境界与六祖大师无法比拟.六祖大师那就是一佛出世千佛护持的众圣之一.无量妙用,无量利益众生,非但二乘,已超过大乘,被称为顿悟法门.一朝顿悟,直入如来地.净土法门,是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阿罗汉,听经闻法,悟无生忍.所修的与诸佛菩萨所教导的究竟解脱境界无二无别.关于这一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中都有明确记载.

沙委19811606116问: 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的最后一首偈子是 -
北流市小儿回答: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禅悟之言. 最初,神秀吟出了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但是,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吟出这句偈语后,大家就都知道六祖是已经得道的圣人,此后就广为流传.

沙委19811606116问: 六祖慧能的法脉 -
北流市小儿回答: 释迦牟尼佛首传(右图为禅宗法脉图) 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第二祖、阿难尊者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祖、优波毱多尊者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第六祖、弥遮迦尊者 第七祖、婆须蜜多尊者 第八祖、佛驮难提尊者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第...

沙委19811606116问: 神秀和慧能谁的境界更高 -
北流市小儿回答: 神秀和慧能都是佛境界,但他们的境界各有不同.总体来说,慧能的悟性高于神秀.一方面,慧能大师能够看透六祖的性相、理事、因果,而神秀大师无法做到.这意味着慧能对佛法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达到了理事无碍的境界.另一方面,虽然神秀的境界谈不上高,但他所倡导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符合儒家的观点,也与中国人的思想相契合.他的方法论在实用性上更强,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适用.综上所述,慧能的境界在理论理解上高于神秀,而神秀则在实践应用上更胜一筹.

沙委19811606116问: 何处惹尘埃的上一句是什么 -
北流市小儿回答: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出自《六祖坛经》.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