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作者&投稿:迟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经第十六章守情至虚
自题:修道之道 守情至虚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情。情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芒,芒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殆。(20220210,当下之解)【自解】前章言:修道之道,玄眇...

《德道经》原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mò)身不殆(dài)。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

《德道经》的原文是什么?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殆。 第六十一章 知有(17)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祭。第六十二章 四有(18)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快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第...

《老子》的全文解释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若是致虚、宁静的工夫达到极致,做到去知去欲。那么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是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规律。虽然万物复杂众多,到头来还是要各返根源。回返根源叫做“静”,也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所以“...

道德经文言文阅读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目前我只看到前二十章啊 后面的我粗略的看了下,觉得没有前面的好理解,而且郎朗上口啊。只是你也可以看看啊~~希望能给你意见啊 至于诗经我觉得平常听到的那些很上口的就不错啊。 而且诗经也很能选出经典的啊。你找找就有了啊。 主要是要有大家...

道教真正的飞升!
太上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所以,身国同治同返天下为公的道境,乃“王”者之事业也,而非修游仙者所能致。说上古仙道不同于下古,此为大体而言。后世仙道也隐传医世之学,实为上古道家身国同治传承之余绪,...

萝卜版道德经全文(无翻译自品版)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

《道德经》~ 马王堆帛书版
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至虚极也,守情(静)表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情(静),是胃(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没)身不怠。大...

道德经全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mò)身不殆(dài)。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

求道德经,三字经原文加注释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茶胥13181184354问: 知常容, 容乃人, 人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殆身不殆 -
潮南区开瑞回答: 原话应该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吧. 认识了人之常理,把握了客观规律,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才能处事公正,处事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到死都不会受到危险.

茶胥13181184354问: 请到家高人解释下 -
潮南区开瑞回答: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选自《道德经》第16章 译文:明白常理就能够明辨是非、正确处事待物从而无所不容;而明辨是非基础上的无所不容,其实就是公正无私;能够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那当然就可以做统治天下的帝王了;帝王作为天子,自然也就是天本身的代表了;天据道变,是道之具体化身和体现;大道能够推行,当然就会鸿运长久,终身不殆了 含义:用一种出世心态客观地观察世界,就可以明白叶落归根,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乃是客观世界的永恒规律.知道这个常理,并能身体力行而避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就可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道了.这是用天道循环的大道理晓示君王,从而使他明白如何为君才能"没身不殆".}

茶胥13181184354问: 如何理解和解释知常曰明?如何理解和解释知常曰明,如常,容乃公
潮南区开瑞回答: 你好, 解说:致虚极,容纳万物之生生;守静笃,始终引万物归于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万物的不断生生.那么物芸芸众生,各复归其根;如树成长开花结果,果又发芽生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生发成长.复命成长是平常,有盛衰有强弱;知平常是明白,明白如何辅助.不知平常,妄作凶;妄作害生,反受其害.知平常容,相生而相容;容乃公,相互协调,天下相生;公乃王,天下相生,推举领导层而赞天地之化育;王乃天,赞天地之化育,皆从天道;天乃道,从天道乃成万物之道;道乃久,道一以贯之乃久;殁身不殆,群体一直会按道理来发展.

茶胥13181184354问: 老子八十一章 -
潮南区开瑞回答: 先简单解释: 达到虚无的境界,就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极点和尽头.保持静止,就是没有偏离(万物的根本).万物都在兴起、发展,我从而观察它们还原.自然之物尽管变化万端,最后又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本原,这称做“静”.“静”,这...

茶胥13181184354问: 按照老子的修法可达到什么境界l↙ -
潮南区开瑞回答: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个己相当于佛教的漏尽通了,再往下老子说,知常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茶胥13181184354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
潮南区开瑞回答: 致虚极 守静笃 如果人能够致知 达到虚无妙境 虚空妙有的时候 便可达到大智慧到极点 达到大智慧的极点 又能诚心诚意的守静 达到最高止境之时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复另本作后) 那麽万物的生长 孕育 死亡 我们就能从无形的气胞 观察到...

茶胥13181184354问: 帮忙解释一下这个句子 -
潮南区开瑞回答: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注释】① 致虚极:致,下功夫...

茶胥13181184354问: 关于安静守纪的一句道德经 -
潮南区开瑞回答: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理当我们把所观察的事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