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西学东渐

作者&投稿:童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莫中国历史上的学习西方维新救国总是失败?
使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在物质技术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从而产生了变革政冶制度的要求。资产阶级改良派由此开始向西方学来了“进化论”和“民权学说”,企图“西学救国”,按照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变法图强,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第五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了民主主义旗帜,进一步鼓吹来自西方的“...

高中历史: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东学西渐、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拒绝、排斥,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冯桂芬提出来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自己如火的热情,深沉的理念和勇敢的精神,为中国人接纳、吸收人类进步文化铺就了平坦的大道。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西方思潮潮涌入中国,以致五四以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

中国文化史论述题:中体西用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分别是什...
一、历史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

西学东渐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复兴
其所谓“中学”或“旧学”,主要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即“伦常名教”、“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之类;其所谓“西学”或“新学”,是指西方科技、政制、历史,即“西政、西艺、西史”之类。 他们认为,“中学”是“治身心”的“内学”,西学是“应世事”的“外学”,应当内外兼用以匡救...

简述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这是历史上异质文化第三次进入中国,其声势之大,影响之远,大大超过了以前的两次。由于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使中国传统文化相形见绌,在上个世纪末,中学和西学的两军对战中,中学已阵脚大乱,败下阵来。必须吸取西学之长,“以洋为师”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创造,才能重建中国的学术...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
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 因此实际上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十二次。 这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史,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使团官员是正使﹑...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翻译高潮?代表人物有哪些
中国翻译史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代表人物:鲁迅、严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有识之士痛感学习西方之必要,翻译活动又逐渐兴起,在中国翻译史上形成又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现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迈前古。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同翻译是分不开的。

“国学”何以“为体” “西学”如何“为用”——浅谈“全球化”背景下...
关于此一问题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学界早有详尽的考证和研究。然而,我们首先认为,“西学”之“体”并非什么民主自由政制和法律教育体系,而是决定西方文明面貌及走向的西方哲学;同样,“中学”之“体”亦并非什么儒家道统及君主政制,而是维系中国文明及社会数千年于一统的中国哲学。在这里,笔者尝试重返自严复至梁漱溟的...

柳唐17152365921问: 什么是“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
马山县奥克回答:[答案] 1、西学东渐从字面意思理就是西方的东西慢慢的向东方传播. 概念上是: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2、东学西渐,元明清,民国时...

柳唐17152365921问: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
马山县奥克回答: 第一次文化融合就是和佛教的融合.这是两个古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时间发生在古代.可以说,这两个文明是双向的交往.佛教的东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启了两个古人类文明史的交往.历史作证,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明...

柳唐17152365921问: 西学东渐的三个阶段及史实 -
马山县奥克回答: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为西学东渐的第一阶段.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西学东渐的第二阶段.从民初到“五四”时期,是西学东传中国的第三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为西学东渐的第一阶段.在鸦片战争前的闭关锁国时代,异国是那...

柳唐17152365921问: 中外文化有两次大交汇,第一次始于哪个朝代? -
马山县奥克回答: 梁启超有个观点,但是原话怎么说的我忘了,大致意思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汉唐间佛教兴盛,一是明清之际在华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

柳唐17152365921问: 用史实说明儒学“经历了两次大的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情况 -
马山县奥克回答: 第一次:开始于汉代佛教传入后,三教融合形成理学 第二次:开始于明末西学东渐,主要是鸦片战争后

柳唐17152365921问: 如何解释西学东渐
马山县奥克回答: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

柳唐17152365921问: 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有两次,求比较异同及影响.希望有展开的详细叙述 -
马山县奥克回答:[答案] 一、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明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传教士在传播...

柳唐17152365921问: 第二次西学东渐的高峰出现于18世纪末期吗 -
马山县奥克回答: 第二次西学东渐是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从这个时间来看,到达高峰应该就是18世纪后期了,也就是末期.

柳唐17152365921问: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l历程 -
马山县奥克回答:[答案] 百度有啊 一 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

柳唐17152365921问: 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 -
马山县奥克回答: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