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作者&投稿:尉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弃之不惜的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意思是某种利益太小,争取的话没有多大意思,就算放弃掉也不可惜。它的反义词为弃之可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意思是吃它的话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它却又未免...

什么是“剑履上殿,殿赞拜不名”?
剑履上殿: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须脱鞋,贵族、大臣佩剑,秦制上殿不得佩剑。剑履上殿,即穿鞋佩剑直入殿堂。赞拜不名:臣子朝拜帝王时,赞礼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这是帝王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 萧何 ...

三国时期曹操势力是怎么崛起的
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

围_的引证解释围_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围_的引证解释是:⒈围绕城垒的壕沟。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_,决漳水灌城。”。围_的引证解释是:⒈围绕城垒的壕沟。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_,决漳水灌城。”。结构是:围(全包围结构)_(上下结构)。拼音是:wéiqiàn。注音...

天下莫敌的意思
成语名字:天下莫敌 成语发音:tiān xià mò dí 成语解释:见“天下无敌”。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成语繁体:天下莫敌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普天之下没有对手 成语结构:主谓式...

后患无穷是什么意思 后患无穷指什么
1、后患无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òu huàn wú qióng,指今后的祸害及忧患没有穷尽,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2、【近义词】放虎归山、祸不单行。3、【反义词】斩草除根、后福无量。

旁眺的引证解释旁眺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旁眺的引证解释是:⒈环顾。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龙_虎视,旁眺八维。”⒉侧望。引南朝宋周朗《与主簿羊生书》:“敬观_酆,肃寻伊_,旁眺燕陇,邪履辽卫。”南朝齐谢_《和萧中庶直石头》:“九河亘积_,三__旁眺。”。旁眺的引证解释是:⒈环顾。引《三国志·魏志·武帝...

自藏解释
在古代文献中,"自藏"这一词汇体现了个人的选择和行为。贾谊在《惜誓》中描述圣人因其超凡的品德,选择远离污浊的世俗,主动隐匿自我,以保持纯净。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提到的主人公面对两难境地,选择深藏不露,以避免被官吏捕获。吴承恩在《送郡伯古愚邵公擢山东宪副序》中,提到度是...

悬棒的引证解释悬棒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后以“悬棒”指严正执法。引唐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诗:“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悬棒的引证解释是:⒈曹操除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之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后以“悬棒”指严正执法。引唐韦应物《示...

《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作品简介:《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

荆段18379216135问: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枣强县津彤回答: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国别史,由于作者离当时时代较近,其内容基本属实.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的通俗演义小说.七分实,三分虚.(自我感觉五分实,五分虚)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记载曹操生平,是魏书的第一卷.(曹操是个真正的英雄,是三国中最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荆段18379216135问: 安鸿渐文言文翻译 -
枣强县津彤回答:[答案] 水出高原 【原文】 安鸿渐有滑稽清才,而复惧内.妇翁死,苦于路,其孺人性素严,呼入繐幕中诟之曰:“路哭何因无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

荆段18379216135问: 详细解释一下“鸡肋”,并写出和它有关的故事 -
枣强县津彤回答:[答案] 【注音】:jī lèi/lē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

荆段18379216135问: 陈寿的《三国志》共多少卷? -
枣强县津彤回答: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荆段18379216135问: 三国演义中“鸡肋”何典故 -
枣强县津彤回答: 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正好庖官端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曰:“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

荆段18379216135问: 《三国志》一共多少卷? -
枣强县津彤回答: 共65卷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卷五 魏书五...

荆段18379216135问: 鸡肋的意思是什么 -
枣强县津彤回答:[答案]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下面小编就为您解释一下鸡肋的含义吧.释义:1.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

荆段18379216135问: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翻译从八月,表卒,其子到备隧有荆州,江南诸郡的翻译 -
枣强县津彤回答: 公从江陵出发,讨伐刘备 曹操到达赤壁,和刘备交战,失利.

荆段18379216135问: ( ),弃之可惜 -
枣强县津彤回答:[答案]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吃它的话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它却又未免可惜.(这是字典上的答案 ,偶认为那是本意,其引申意应为某种利益太小,争取的话没有多大意思,放弃掉又觉得可惜.)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荆段18379216135问: 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的是谁 -
枣强县津彤回答: 【出 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典 故】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请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