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

作者&投稿:荡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述而》全文
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

《述而》的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解释 翻译
一、原文: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二、分析: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智慧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只将古代好的东西做陈陈相因,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论语·述而》的原文是什么?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

《论语·述而》原文内容是什么?
论语·述而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述而篇原文和翻译如下:1、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翻译: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喜欢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2、原文: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觉...

子曰:“我非生而之知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如何翻译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一、原文:春秋 孔子《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二、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孔子用这句话勉励其弟子,让其弟子懂得谦虚和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内...
一、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二、原文: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述而 - 搜狗百科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 述而》 -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述而》中的“述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 -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论语每一篇都直接采用本篇第一句话开头的两、三个字作为标题,一概如此,不考虑语法、语意的问题.比如第一篇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该篇就叫做《学而篇》.《述而篇》的“述而”也是如此,该篇的第一句话是“述而不作”,“述而”是...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默而识之:暗暗地记住它.默:暗暗.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
亚东县喘安回答: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

爱红19850889705问: ( ),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爱红19850889705问: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述而》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礼记.曲礼上》3.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述而》
亚东县喘安回答: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爱红19850889705问: 《论语.述而》的“若圣与仁,…”的翻译 -
亚东县喘安回答:[答案] 孔子说:“把我比作圣人和仁人,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而不厌烦,用他们的思想去教育别人而不知疲倦,可以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所学不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