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格而后知至

作者&投稿:汲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子“大学“全文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

<<大学>>原文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白话译文: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

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全文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

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大学中庸原文及翻译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二、译文 大学的主旨,在于阐明光明的德性,...

墨子的《大学》原文和译文 谢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全文是什么?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全文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

物格而后知至的至怎么解释?
翻译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大学》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之”中的“格物”和“物格”是什么...
《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白话...

格物致知的全文解释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出自《礼记·大学》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

喻光17540326842问: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

喻光17540326842问: 《大学》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话表明①每一事物...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选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喻光17540326842问: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的什么篇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喻光17540326842问: 四书中的《大学》全文内容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之后,起地位更加突出.《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 《大学》原文及译注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

喻光17540326842问: 什么叫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哪里?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喻光17540326842问: 《大学》的含义与相互关系《大学》中“八条目”的含义与相互关系,说明其如何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 “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

喻光17540326842问: 格物致知这个典故的来源在哪?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 格物致知这个东方典故的来源:原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出自《礼记·大学》,意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该东方典故的意思: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维.

喻光17540326842问: 历史题 朱熹提出的 “格物致知”正确的释义?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

喻光17540326842问: 《大学》中的“意诚”具体指的是什么?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

喻光17540326842问: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可氟回答:[答案]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