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挺进大别山的经过.和影响

作者&投稿:惠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的影响是什么?~

挺进大别山:
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威胁南京和武汉,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亲自拟写的那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加速例如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 二是奠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尽管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此之前做过大量的革命工作,但是真正确立其在中国现代史上历史地位的,首推和刘伯承共同率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 三是奠定了大别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自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大别山就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座名山,目前大别山已经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挺进大别山---1947年(民国36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时 间
1947年(民国36年)8月
主要领导者
刘伯承、邓小平
地 点
鄂豫晥三省交界处大别山地区
过程
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7日晚,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以及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的配合下,刘、邓率4个纵队经巨野、定陶间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11日,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又渡过沙河。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急进。至23日,第3、第1、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当第6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到达汝河北岸时,经平汉路赶来截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追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 但是刘邓大军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军队伤亡过半,并且失掉了所有的重武器.

意义
点评: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7月刘邓野战军在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就地休整半月,立即南进大别山。8月7日,刘邓野战军自郓城及以南地区南下,于11日越过陇海铁路,摆脱国民党军的合围阵势,向南疾驰。蒋介石认为刘邓野战军是“北渡不成而南窜”,迅速调集20个旅分两个梯队,多路尾追。令整编第46师一部自蚌埠进至太和,并沿沙(颍)河南岸布防,控制船只;以4个旅由平汉铁路向东侧击,企图把刘邓野战军歼灭在黄泛区。刘邓野战军为了和敌军抢时间争速度,不顾疲劳和敌机的轮番袭击,用人推牛拉重装备,顽强奋进,于8月17日越过了黄泛区。接着,派出先遣部队夺取船只,保障主力渡过了沙(颍)河,使国民党军的追堵计划落空。这时,蒋介石才察觉刘邓野战军不是“流窜”,而是有计划地向南进军,慌忙调整编第85师和整编第15师第64旅沿平汉铁路南下,赶到汝河南岸布防,企图实施南北夹击。刘邓野战军为战胜敌军的追堵,对指战员深入进行政治动员,提出“到达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口号,并埋藏和炸毁了一些不便携行的重装备,以便加速南进。23日下午,第6纵队先头部队第18旅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在汝河上架起了浮桥。当晚纵队主力开始渡河,24日拂晓前,突破敌军河防阵地,控制了大小雷岗,掩护中原局和野战军指挥部渡过汝河。27日,全军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地区,胜利完成了千里挺进任务。

  刘邓野战军进入大别山后,趁国民党军追击部队主力尚被甩在淮河以北,大别山区兵力空虚之际,迅速实施战略展开,进一步把战场引向蒋管区。9月上旬,尾追的国民党军20余个旅先后越过淮河。整编第46、第58师分别进到六安、霍山和固始、商城地区;整编第85师进到罗山、信阳地区;整编第10、第40师经宣化店向黄安(今红安)、麻城前进;整编第65师进至黄安;整编第52、第56师分别进至平汉铁路信阳至汉口段和武汉外围;对大别山区情况较熟悉且战斗力较强的桂系整编第7、第48师,沿经扶(今新县)、麻城公路向南寻找刘邓野战军主力作战。刘邓野战军遂集中一部兵力于商城、光山地区连打3仗,歼灭整编第58师一部,将敌大部机动兵力吸引到大别山北麓,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南、鄂东地区的部队迅速展开。至9月底,刘邓野战军先后攻克县城23座,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和土杂武装近7000人,并在17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依托山区安置了后方。

一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威胁南京和武汉,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亲自拟写的那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加速例如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 二是奠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尽管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此之前做过大量的革命工作,但是真正确立其在中国现代史上历史地位的,首推和刘伯承共同率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 三是奠定了大别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自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大别山就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座名山,目前大别山已经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刘邓野战军在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关头,在陈粟野战军、陈谢集团的直接配合和陕北、山东两解放区部队的策应下,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以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共歼敌9万余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并调动和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军大别山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进攻样式及其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

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7日晚,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以及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的配合下,刘、邓率4个纵队经巨野、定陶间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11日,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又渡过沙河。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急进。至23日,第3、第l、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当第6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到达汝河北岸时,经平汉路赶来截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迫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 但是刘邓大军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军队伤亡过半,并且失掉了所有的重武器. 编辑本段挺进大别山战略意义点评  点评: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挺进大别山的重要作用  在此次军事行动之前,毛泽东,邓小平及刘伯承曾经反复研究过,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冒险,甚至赌博.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这次行动的三种可能:一,部队到不了大别山;二,部队到大别山后站不住脚;三,部队扎根大别山.他继续提出,要坚决避免第一,二种结果,努力实现第三种结果.因为第一种的结果是,刘邓大军被消灭,第二种结果是,返回根据地打游击.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   所以刘邓在跃进大别山是一个伏笔,是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成败不可单拘囿在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损失上,刘邓脱离后方,以弱击强,能够全建制的坚持到全局范围的战略反攻,这便是伟大的胜利。

经过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

影响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人民解放军占领大别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

刘邓挺进大别山有什么重大意义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

八路挺近大别山是什么意思
八路挺近大别山的意思是八路军攻进大别山。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八路挺近大别山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是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

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原因是什么?
千里跃进大别山:又称为挺进大别山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

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是___。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主力展开的主力决战,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故答案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挺近大别山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1、“挺进大别山”历史意义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具体在哪个省,去了哪些地方3、挺进大别山是那个历史事件4、“挺进大别山”历史意义?“挺进大别山”历史意义 一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挺近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挺近大别山,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挺近大别...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目标: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背景及战略意义。
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背景:早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即从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着眼,制定了外线作战方针。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即是这一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

求解答过程: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回答:挺进大别山的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渡江战役的目标是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作用是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 年之久的国民政府。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历史史实,题目中有个地方要注意,“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解放战争的艰难日子已经过去了,解放军由被动开始转为主动,也就是说由战略防御开始转为战略反攻了,因此选B...

曲阜市18648858148: 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请快回答 -
宿廖倩婷:[答案] 战争取得了进一步胜利

曲阜市18648858148: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结果 -
宿廖倩婷:[答案]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 结果一:极大缓解了陕北和山东的军事压力,形成品字形军事态势. 结果二:建立了鄂豫皖解放区,缓解了解放区的经济压力 结果三: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

曲阜市18648858148: 求解答过程: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
宿廖倩婷: 挺进大别山的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渡江战役的目标是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作用是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 年之久的国民政府.

曲阜市18648858148: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对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宿廖倩婷:[答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这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端.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歼敌47万余人,使得解放军的人数开始取得优势.淮海战役共歼敌55万余人,奠定了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