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作者&投稿:毓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还有句中的为,是为还是唯?求详解~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①,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那得清如许③?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④。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清如许:这样清澈。如许:这样。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问哪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
因为有永不干枯的水从源头不断流出来,从而成了活水!



作品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要问为什么方塘的水会如此清澈?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不断积累,就像水源头一样,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清: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扩展资料:
这两句诗出自于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诗的全文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白话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这首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
“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
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是以比喻的形式形象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全诗为: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小诗。全诗大意为:这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好像一块打开着的铜镜,在镜子中可以明晰地映照出天空的光景和浮云的移动。要问那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澄澈明丽?原来有一股活水不断地从源头处流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寓理于诗,抒发了自己在看书学习时的独特体会感受。以镜喻池,方塘实为书,开镜即开书;写方塘映照之美,实喻书中知识之丰富;问映照明澈之关键,实喻书中道理之清明高妙。末句之自答,则喻要活读书、读活书的道理。综观全诗,尤以末两句名传千古。现在常用它来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也用来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应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意思是: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好象是说意在叫人多读书,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思想,心就会清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问它(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一直有河流源源不断的会聚过来啊。可以引申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这两句诗是朱熹《观书有感》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观书有感》(其一)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

解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小诗。全诗大意为:这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好像一块打开着的铜镜,在镜子中可以明晰地映照出天空的光景和浮云的移动。要问那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澄澈明丽?原来有一股活水不断地从源头处流来。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包含的哲理?
意思为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蕴含了观书和观水一样,都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源头,以水比喻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出自《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

问渠哪得清如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解释: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持续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赏析: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观书和观水一样,都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源头,以水比喻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这句诗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

朱喜观书给万千学子留下读书的真理是哪首诗
朱熹的《观书有感》共有两首,其中留下真理并广为人知的两句诗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第一首中的诗句。详解:一、原诗内容: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嘛意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含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1.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文学家。2.鉴:镜子。开:打开。3.天光:天空的光景。4.渠:代词,它,此处指方塘。那得:怎么会。如许:如此,这样。5.为:因为。[评析]本诗发挥了说理浅显亲切的长处,虽是直说明说,但包含了一种真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
郝店蓝花: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意思 -
郝店蓝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这水为何如此清澈呢?那是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学习永不停息的精神.现在这两句诗比喻多读一些好书,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望采纳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什么意思 -
郝店蓝花: 朱熹的《观书有感》,应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话怎样理解 -
郝店蓝花:[答案] 大才子朱熹的这句诗的基本意思是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什么意思呢?请帮我把这段话翻译成简单的句子. -
郝店蓝花:[答案] 之所以这条水系非常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流动的水注入进来(由下游排掉更换死水).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的意思 -
郝店蓝花:[答案] 请问这水怎么如此清澈,因为有干净的水在源头不断涌进来.这句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暗示了学习读书的道理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的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
郝店蓝花:[答案] 试问池塘水怎能如此清澈明亮呢,因为在源头处有活水不断的流进来. 成语“源头活水”即出于此,意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注入新的知识,达到澄明的境界.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
郝店蓝花:[答案]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主要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比作“半亩方塘”,比作“鉴”.这“半亩方塘”很清澈,像明镜一样,可以映出“天光云影”.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这源头活水不断地...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的意思 -
郝店蓝花:[答案] 那水渠中的水为什么总是这样清澈?原来,是水的发源处源源不断地流过来新鲜地水啊! 作者的意思是说:做学问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新的知识,否则会成为一潭死水的.

阿城区134887079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哪首诗中的句子.该句的意思又是什么? -
郝店蓝花:[答案]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130-1200),南宋诗人,哲学家. 你问我这里的渠水为什么这么清澈,是因为源头之水是流动的水.就是说,你问他为什么他有那么丰厚的知识,是因为他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