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议论文引用的古诗和论据

作者&投稿:锁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议论文的论据类型有~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扩展资料:
论据的要求
1、论据要真实。
2、论据要充分。
3、论据要典型。
4、论据要新鲜。
5、论据要新颖。
事实论据的使用注意事项
1、事实论据包括各方面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论据才能有说服力。
2、事实论据要让人相信,其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切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
3、选择材料的主旨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实论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据

这幅对联是蒲松龄在自己科举未中的情况下激励自己斗志的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终属楚”
讲的是秦末,西楚霸王项羽渡河与秦军作战,为了表示自己誓死杀敌的军心在渡河后把做饭的锅“釜”和渡河用的“舟”破坏,最终灭亡了秦朝即“百二秦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讲的是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在战败之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最终以少胜多消灭吴国,吴王夫差拔剑自刎的典故

这幅对联常常被人们用来激励自己

议论文写作指导:善用古诗文材料作论据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多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借用课本材料中平常人们引用得少的但又能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的材料作例证,有时也能够写出考场佳作。课本的材料包括课文实例、课内名言名句和有关写作的知识短文,可以说积累课本材料是医治作文“硬伤”的良方。下面,就赏试给大家分类整理、介绍、提示一些可用的古诗文论据及运用材料的方法:
一、一个材料几个角度
古诗文有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下面我们试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进行分析:
可从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际遇进行思考:如蔺相如的角度(从他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廉颇的角度(从他与蔺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秦王的角度、赵王的角度、宦者令缪贤的角度(从他推荐蔺相如的角度)等。
同一个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立论:
(1)从蔺相如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动机来看,提炼观点: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结果来看,可提炼观点:多一点宽容。
(2)从廉颇与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从廉颇与相如最终和解的结局可提炼观点:要勇于认错、改过;从廉颇起初负气寻衅可能导致的后果来看:廉颇位居高位,自恃功高,贬损相如。如果他遇到的对手不是相如,或是相如听了门客的劝告而与之闹翻,造成龙虎相斗的局面,难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可见,身居高位者一言一行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国家利益。对他们因计较个人名利地位等原因而犯下的错误,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可得出结论:不能为满足私欲而犯不能姑息的错误。
(3)从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角度来立论:
从事件本身来看:在事关赵国国家尊严而君臣又束手无措的情况下,如果推荐的人不能担此重任,那么缪贤难逃罪责;缪贤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可提炼观点:举荐人才要有胆有识。从缪贤举荐过程来看:缪贤不惜公开“隐私”,不顾及自身利益,不惜贬损自身形象。这个心底无私、襟怀坦白的宦者令确实令人击节赞叹。可提炼观点: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从举荐的结果来看:一般说来,高风险应有高回报。可是,缪贤除损失一位足智多谋的门客之外,不曾有廉颇那样的嫉妒之心。应该说,是缪贤玉成了相如,使之脱颖而出。这种成人之美、不思图报的品德及部下出己之右而无嫉妒之心的胸襟,令人感奋,油然而生敬意。可提炼观点:付出不图回报。
二、几个材料一个角度
有些古诗文材料虽然不同,但把它们加以重组、整合,会发现它们还是可以用来说明同一观点的:
(一)铺叙美好亲情和友谊
1.亲情友情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2)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陶渊明摆脱官场的束缚,急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陈情表》)
2.子女教育
(1)焦母越俎代庖,横加干涉,使得子女变成了父母操纵的机器,导致出现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悲剧。为人父母者,警惕啊!(《孔雀东南飞》)
(2)赵太后因不希望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换取齐国救兵,盛怒之下,发出谁再劝说,“老妇必唾其面”的恶毒说话。作为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使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而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3.团结合作
(1)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得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战国时期的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六国论》)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促使自己提高。(《师说》)
(二)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热点
1.居安思危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2)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当年孔子就语重心长地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3)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中,可以看到只有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才能保住社稷。欧阳修就曾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2.民心向背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见梁襄王》)
(4)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过秦论》)
3.情与理
(1)街亭失守,“孔明挥泪斩马谡”,精彩感人都在“挥泪”二字,“斩”体现法纪;“挥泪”体现人情,不管人情如何深厚,最终还是“斩”。从一千多年前的这个历史故事,我们不是可以悟到一点什么吗?(《失街亭》)
(2)李密是前朝遗臣,拒任当朝的官,是会引起皇帝猜疑的,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陈情表》)
4.环境保护
(1)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已意识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寡人之于国也》)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保护文物,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天,象项羽那样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掉的行为应该没有,但是,漠视、蚕食、占据、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则经常发生,这些现象,和项羽的所为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阿房宫赋》)
(三)省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1.逆境成材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报任安书》)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报了家仇国恨。(《勾践灭吴》)
2.骨气品格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屈原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与浊世同流合污,“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3.爱国正直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总会受到后世景仰的。就如诸葛亮,杜甫感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美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近体诗八首》)
(3)触龙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触龙说赵太后》)
(4)象邹忌那样,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邹忌讽齐王纳谏》)
(5)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不愧为治乱之贤臣。(《勾践灭吴》)
4.价值取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报任安书》)
(2)如果“五人”不是“激于义而死”,以他们“草民”“蚁民”之身,又怎会让张溥写出《五人墓碑记》而流传至今,让我们也记住他们的壮烈行为?(《五人墓碑记》)
(四)历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
1.自信自爱
(1)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2)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项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最终让刘邦跑了。(《鸿门宴》)
(4)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与朋友游褒禅山,本来可探得奇景,但由于有人打退堂鼓,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胆识谋略
(1)蔺相如只身入强秦,完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没有过人的胆识,怎可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烛之武,一位老头子,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靠的是超人的胆量。(《烛之武退秦师》)
3.说话艺术
(1)邹忌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赵太后盛怒之下,触龙依然敢于去劝说,而又居然劝说成功,何也?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而已。(《触龙说赵太后》)
(3)烛之武以退为进,柔中有刚,循循善诱,娓娓说理,移花接木,巧用激将,终于劝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4.自知之明
(1)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河伯一开始看到黄河如此壮阔,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但见到大海后知错能改,慨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5.坚持不懈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3)从王安石游褒禅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悟出: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精神。(《游褒禅山记》)
6.善于应变
(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列传》)
(2)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势,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善于应对,逃过一劫;而项羽则是个自大而死板的人,结果放虎归山,气得范增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7.善纳雅言
(1)齐威王是一个开明、有作为的君主,能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使齐国大治。(《邹忌讽齐王纳谏》)
(2)越王勾践面对臣下的进谏,虚心接纳,求贤若渴,“执其手与之谋”;吴王夫差却刚愎自用,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勾践灭吴》)
三、运用古诗文材料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借用,故事新解
可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要求,借用古诗文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文中的项羽就借用到《鸿门宴》(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与谋!”的“蠢才”。作者撇开名家的争论,抛弃名家的点评,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塑造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项羽的“果敢”、“豪迈”、“无畏”、“直言不讳”。“于是你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的形象。”“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作者于旧文中创新解——诚信,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二)巧妙化用,故事新编
借助教材原作,重新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故事新编。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根据作文要求“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大胆改造,把刘兰芝比作水,焦仲卿比作山,“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
(三)巧妙采用,移花接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写作材料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但是考试时将教材内容进行移花接木,拿来“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2002年湖南考生的作文《英雄爱国无敌》就选用了屈原、荆轲、文天祥等先哲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壮举来诠释“选择须无愧于天,无愧于心”这一中心论点,论据典型,说服力强。“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
四、避免“堆砌材料”之嫌的几招
在考前备考以及应考构思时,我们的总方针是,尽可能的占有最多的材料。但是,真的要写进文章中,还是必须先进行筛选、协调和组合。通常的做法是:
(一)多角度多领域举例
如果选用的材料属于同一领域,材料就显得单一,或给人以堆砌之感,如能从不同角度举例,例子的代表性、典型性就强得多了。2003年高考作文《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诠释了同是H2O的“水”,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所呈现出的异样的特色、寄寓的不同情怀。“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而四个分论点,又都能紧紧抓住“感情影响着事物的认知”这一写作重点进行。
(二)明引暗引相结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帮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立足课本,对课本的内容随手拈来,或明引,或暗引。其化用、移用课本知识的功夫,显然得益于对课本的认真学习和博闻强记,以及临场的机智运用。
(三)例前例后有分析
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留意论据与论点的粘合作用,千万不能“以例代证”。2004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注意到在例前例后作分析,从而有力地说明了“语言是沟通的钥匙”这一道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使文章内容充实的重要途径。熟读,熟记,熟用是积累的有效方法。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一向忽视的语文教材中,挖掘、储备30-50个事例,并按不同话题的需要,重新组合现有的论据材料,或者将现有的比较典型的论据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使之满足不同话题的论证需要,从而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


关于议论的古诗句
---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七.乡思离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

常见议论文引用的古诗和论据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报任安书》)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勾...

议论文可以应用的诗句
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释义: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求有助于写议论文的古诗名句(要很少见到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尔...

求高考议论文的最常用的引用“古诗典句”并带上引用该句的意思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终属楚”讲的是秦末,西楚霸王项羽渡河与秦军作战,为了表示自己誓死杀敌的军心在渡河后把做饭的锅“釜”和渡河用的“舟”破坏,最终灭亡了秦朝即“百二秦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讲的是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在...

议论文引用诗句的万能排比句
1. 关于痛苦引用诗句排比句 关于痛苦引用诗句排比句 1.引用诗句形容悲伤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

文章中引用诗句的作用?
1、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2、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

写作文可以用的诗句原因
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 )等。 再如: “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百度》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 *** 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引用诗词还可以拟小...

写作文引用常用例子
1. 给一些最适合在高中作文里引用的名人例子,写议论作文可以引用的 高中作文常用名人名言(一)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04、水至...

急求适合高考作文引用的古诗词!
(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锲而舍之,...

抚顺县19179577029: 急需高中议论文中常用的论据和古诗 -
晋真唐恒: 汉魏晋诗歌的经典---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及其研究综述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无主名且无诗题的五言抒情诗,被笼统称作“古诗”,这批诗歌到梁初尚存五...

抚顺县19179577029: 常见议论文引用的古诗和论据 -
晋真唐恒: 可以用模板 啊 ....就是李白的“安能....,使我....” 就是杜甫的”安得.....俱欢颜' 范仲淹的“先天下....” 文天祥 “人生自古...." 还有很多 几乎是万能的可以在文章中倒数第二段----升华段中使用,深刻文章的立意,赢得阅卷老师的喜欢

抚顺县19179577029: 高中作文里能用来引用的古诗文有哪些我作文不好好苦恼每次作文引得事例都特别土怂想用古诗文增加点文采论据型的最好多一点 -
晋真唐恒:[答案] ”像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般无私“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

抚顺县19179577029: 议论文中引用诗人的名句 -
晋真唐恒: 1.用于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用于阅读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用于新生事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用于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开;5.用于评析文章:...

抚顺县19179577029: 作文引用常见古诗词名句 -
晋真唐恒: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4、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5、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6、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

抚顺县19179577029: 求高考议论文的最常用的引用“古诗典句”并带上引用该句的意思 -
晋真唐恒: 这幅对联是蒲松龄在自己科举未中的情况下激励自己斗志的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终属楚” 讲的是秦末,西楚霸王项羽渡河与秦军作战,为了表示自己誓死杀敌的军心在渡河后把做饭的锅“釜”和渡河用的“舟”破坏,最终灭亡了秦朝即“百二秦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讲的是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在战败之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最终以少胜多消灭吴国,吴王夫差拔剑自刎的典故这幅对联常常被人们用来激励自己

抚顺县19179577029: 跪求诗经里的名句(用来做写议论文的论据) -
晋真唐恒: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抚顺县19179577029: 议论文怎样引用古诗,有哪些引用的作文 -
晋真唐恒: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多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借用课本材料中平常人们引用得少的但又能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的材料作例证,有时也能够写出考场佳作.课本的材料包括课文实例、课内名言名句和有关写作的知识短文

抚顺县19179577029: 我怎样才能收集一些诗句或者名言运用到议论文当中呢 -
晋真唐恒: 首先你得确定自己议论文的议论核心,然后定主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这些论点搜集论证他们的论据,搜集过程中你可以翻阅或者查找相关资料,找到能够支持并加强你理论的诗句或者名言,引用在合适的位置即可.PS:如果无法做到句子和理论切合,最好不要乱引入,以免画蛇添足.

抚顺县19179577029: 议论文中引用诗句,名言的作用记叙文中引用诗句,名言的作.用说明文中引用诗句,名言的作用 -
晋真唐恒:[答案]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犟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即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一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诗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