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

作者&投稿:殷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异同?~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差异还表现在她对意象选取向的不同。李清照词中用了“酒”这个意象,但是前后期词中的“酒”并不相同。前期有“浓睡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未成沉醉意先融”、“酒意待消谁与共”、“东篱把酒黄昏后”、“酒后明皇倚太真”等等,其中酒意,不是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闲处无聊散愁闲情。而后期词则大大不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其中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和兴致,而是充满了愁情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愁浓不可片刻止息。“雪”在李词中也用得较多,前后期取向同样是截然不同的,前期有“雪消玉瘦,向人无限依依”,后期就有“莫恨香消雪减,须给道归迹情留”。前期“年年雪里”,后期却是“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可见词人是非常喜欢雪的。在北方,年年下雪,词人也年年踏雪赏雪,而住在南方后,雪比以前少了,难得下一次,词人却也难以再提起游兴,只任它“香消雪减”去了。词人非不爱雪,只为愁情满怀,什么事都难提起兴致来了。取向上的不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前后期词情感上的差异。

由于心境的极大变化,李清照词在前后期所选取的题材是有许多不同的。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前引的《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等都是如此的。而后期词作题材明显有了变化,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往,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在杨敏如先生看来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并且说是一首豪放词,“有苏辛之风”。[8]这个观点笔者不能苟同。这首词从意境上来看显然是一首后期词。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评传》中指出《渔家傲》作于李清照47岁时,显然属于后期作品。作品中写“仿佛梦魂归帝所”,显然是怀念故人于地下。“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心情迷茫,不知何处可去。词人到了后期才会有这样的心境。词中“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做法,写出了词人消极思隐的心境,却有苏轼《西江月》中的结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心意。《渔家傲》这首词在题材上选用了自己走投无路、学无所用的心境,用“星河”、“帝所”、“天语”、“篷舟”、“三山”等意象,以惊人的想象力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词人的心情,词人前期作品中并无此类。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然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又不是爆发似的呼喊,而是很讲究技巧和形式的。如前期词《点绛唇》.
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如《蝶恋花》词中“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句,阳关本只有三叠,然而作者面对丈夫的冷落,为了挽留丈夫却唱出了四叠阳关,还要唱到千千遍,这种情感是多么强烈,而作者表达这种感情的形式又是如此巧妙。又如《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二.李清照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

而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永夜恹恹欢意可,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等句无不描画出一个消瘦、苍老、愁绪满怀的女人形象,她的名作《声声慢》

三.由于心境的极大变化,李清照词在前后期所选取的题材是有许多不同的。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前引的《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等都是如此的。而后期词作题材明显有了变化,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

1、感情表达的变化

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如前期词《点绛唇》。

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2、语言风格的变化

李清照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

而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声声慢》。

3、心境的变化

由于心境的极大变化,李清照词在前后期所选取的题材是有许多不同的。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前引的《如梦令》、《一剪梅》、《点绛唇》等都是如此的。

而后期词作题材明显有了变化,多是寄托自己苦闷的事物,大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


扩展资料:

李清照的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后期: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扩展资料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差异表现在她对意象选取向的不同。李清照词中用了“酒”这个意象,但是前后期词中的“酒”并不相同。前期有“浓睡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未成沉醉意先融”、“酒意待消谁与共”、“东篱把酒黄昏后”、“酒后明皇倚太真”等等,其中酒意,不是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闲处无聊散愁闲情。

后期词则大大不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其中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和兴致,而是充满了愁情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愁浓不可片刻止息。“雪”在李词中也用得较多,前后期取向同样是截然不同的,前期有“雪消玉瘦,向人无限依依”,后期就有“莫恨香消雪减,须给道归迹情留”。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语言风格、意象、题材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而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李清照词的分期应当以赵明诚不忠为界,而不是传统的赵宋南渡。李清照词前后期既一脉相承,又有许多差别。


试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

试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
1、感情表达的变化 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如前期词《点绛唇》。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2、语言风格的变化 李清照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

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在风格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因为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南渡前,...

分析李清照前后期的词表现的内容与风格有什么不同?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词的特点
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1. 感情表达的变化 前期词作主要描绘了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场景,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女性词人的多情与敏感。相比之下,后期的词作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反映了她对故国和往事的深切怀念。2. 语言...

比较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1、前期词风 李清照前期的词风非常质朴清新,与大多数少女一样,李清照喜欢柔美的事物,词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李清照通过词来表达自己的欢喜与爱意,山水自然成为了李清照词中的主要元素。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展现出一种欢快、清新的氛围,不见悲秋凄凉,也不见憔悴愁绪。2、后期词风 李清照在经历了...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各具特色。1. 前期:这一时期的词作多聚焦于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展现了李清照多情善感的个性。例如,《醉花阴》中,她因赵明诚外出而抒发的相思之情,情感深沉,独树一帜。她的作品构思巧妙,意趣盎然,尤其是《一剪梅》下篇,细腻地表达了她对...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比较?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前期词悠闲风雅,后期词凄婉悲怆。造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的原因有五个方面,而最主要的原因是靖康之难使她一下子国破家亡:她颠沛流离异乡,丈夫亡故,生活情感孤苦无依,促使她词风...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格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格的变化是李清照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因此她后期的词一改早年的清丽、明快的风格,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李清照的早期生活比较无忧无虑,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1、前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她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试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 -
直全希瓦: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变化:1、感情表达的变化 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如前期词《点绛唇》.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内容和词风上有何变化? -
直全希瓦: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然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又不是爆发似的呼喊,而是很讲究技巧和形式的.如前期词《点绛唇》.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如《蝶恋花》词中“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句,阳关本只有三叠,然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有什么不同? -
直全希瓦: 李清照平生词作的风格,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靖康之难(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分界线,这时候她44岁,开始流离逃亡的生活,承受深沉的国难家愁,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战乱中散失.不久(南宋高...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格的变化
直全希瓦: 李清照历来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仅在女词人当中无人堪比,甚至与众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为什么李清照的词前期和后期不同? -
直全希瓦: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 《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 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简明、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简述李清照前后期词的概况 -
直全希瓦: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在风格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
直全希瓦: 前期大部份是闺阁之词,后期经历滇沛流离后,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了忧国忧民,历经沧桑之感了.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词作表现形式的差异是什么?
直全希瓦: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期的诗词与后期诗词的内容和风格有什么不同? -
直全希瓦: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751592820: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词有什么特点
直全希瓦: 她前期的词敢于摆脱封建教条对妇女的拘束,大胆的表露自己的爱情而又含蓄蕴 ,塑造的是多愁善感的纤柔的少妇形象,却又高尚、文雅,和以前婉约词中歌姬舞女的形象迥然有别,从而给传统的词坛吹进了清风,改换了新颜.后期由于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使她的词情变得凄凉萧 .但她仍然是以其特有的婉约新词来抒写她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不可复返的情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