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能提供一份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历程?

作者&投稿:益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歼-9战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国产歼击8型歼击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著名歼击机了。但是在歼8提出研制的1964年,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与之竞争,并经过了多次方案论证,但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投入量产,但是现在看来,仍有许多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可以称其为歼9。
歼击9型截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B-1B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26(升限26公里,时速2.6马赫),可以说是中国歼击机性能之最了。
在1964年提出了研制方案,那时因为1963年冬季以来,歼7飞机参加了几次高空作战,暴露出它升限留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没有雷达,高空机动性差等缺陷。另外,在作战火力和起飞着陆性能上也有待加强和改善。因此,自1964年初开始,六零一所就开始考虑改进歼7,以满足高空作战要求。
1964年10月25日,六院在沈阳六零一所召开了“米格-21和伊尔-28改进改型预备会”。会上,六零一所提出了米格-21的两种改型方案,一种为双发型,另一种为单发型。
前者计划装用两台涡喷7发动机的改进型,飞机气动外形则参照米格-21飞机,不做大的改变,这一方案发展成了歼8;而后者拟装六零六所新设计的推力为8500公斤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一方案则发展成了歼9。当时,两种方案的飞行性能均与美国的F-4B相当,即升限20公里,最大马赫数2.2,基本航程1600公里,重量约10吨。
1965年1月12-17日,三机部在北京召开了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会,会议期间又由段子俊副部长主持召开了新机研制工作座谈会,由于担心新发动机研制周期长,所以会议一致同意以米格-21为原准机搞双发设计方案,从而确定了歼8的研制方向。但会后又提出“双25”的单发方案。即一开始六零一所提出的单发方案。
六零一所在摸透米格-21的同时,对国内外有关技术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歼8飞机的初步战术技术要求,并于1965年3月19日上报六院,指导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性能指标要求是使用升限19-20公里,最大平飞马赫数2.1~2.2。六零一所设想1967年歼8飞机完成首飞,1970年能小批装备部队。
但是到了1965年4月12日,三机部又正式下达“关于开展歼9飞机方案设计”的通知,要求在两个方面进行方案论证和比较:突出歼击性能,兼顾截击作战和对付低空高速目标,最大马赫数2.3左右,升限20公里左右,航程要大,作战半径大于450公里。突出截击性能,兼顾歼击作战,最大马赫数2.4~2.5,升限21~22公里,作战半径350公里。飞机总重量控制在14吨左右。
在随后的时间里,歼8飞机很快得到了批准,并定下了试制的具体时间表。歼9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六零一所先是进行了歼9气动布局参数的选择,选出了4种机翼平面形状,即前缘后掠50度的后掠翼,前缘后掠57度的三角翼,前缘后掠55度的后掠翼,以及双前缘后掠角的双三角翼,并设计了风洞模型。
1966年4月1日,三机部向国防工办,国防科工委呈报了“歼9飞机设计方案”。国防科工委开会审查了歼9飞机的设计方案,并向军委呈报了“歼9飞机战术技术论证报告”。报告提出歼9最大马赫数2.4,升限20~21公里,最大航程3000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3小时,最大爬升率180~200米每秒。
六零一所对四种机翼平面形状方案均做出了模型,进行了风洞实验。其中主要是考虑采用后掠翼还是三角翼,后掠翼和三角翼都是采用前缘后掠的方法来增加机翼的临界马赫数。但是如果超音速飞行增加到马赫数为2.0时,要采用亚音速后掠翼方案就必须使前缘后掠角大于60度,但前缘后掠角过大,翼根结构受力就会恶化,将增加结构重量;
另外,低速时空气动力特性也将恶化,升力下降,阻力增加。故采用大后掠翼很不利,而三角翼则比较适用,不但具有后掠翼所具有的优点,而且比较长的翼根弦长保证了根部结构受力状况,减轻结构重量,而且还有助于保证飞机的纵向飞行稳定性。
所以六零一所淘汰了前三个方案,又把三角翼的前缘后掠角改为55度,称为歼9IV方案。这是一种正常布局形式的三角翼方案,起动外形上除机头改为两侧进气外,其余均与歼7,歼8相同,类似于超7的早期型,也就是歼7CP的气动外形,只是尺寸上要大得多。由于这种方案对米格-21的改动并不算很大,所以成功的把握性挺大。
但从1966年第四季度到1967年初,经过风洞实验发现,歼9IV方案的机动性不够理想,于是又提出无尾三角翼方案,称V方案。V方案是两侧进气的无尾三角翼飞机,前缘后掠角60度,翼面积达62平方米。由于降低了翼载荷,V方案的机动性较好,但升降副翼的刚度和操纵功率问题以及零升力矩带来的操纵困难却难以解决。
然而在此期间,歼8则发展的较为顺利。1966年底,六零一所完成了全部图纸设计工作。8月由一一二厂开始试制两架原型机,1968年6月,01号原型机总装完成。
12月19日完成首次地面滑行,虽然滑行中前轮摆振严重,紧急刹车时左侧主轮轮胎爆破。但是歼8仍于1969年7月5日,由试飞员尹玉焕驾驶,在一一二厂完成了首次航线起落试飞,历时30分钟,试飞中飞行高度3000米,速度500公里每小时。
1968年3月,六院召开了“动员落实歼9飞机研制任务”会议,决定采用V方案,并提出力争1969年“十一”前把歼9送上天,向国庆20周年献礼。由于V方案一些技术问题难于解决,加上国内生产不正常,V方案一直搞不下去,于是六院指示停止了V方案的试制。
1969年2月3日,六零一所决定抽出部分力量继续进行歼9飞机的研制。1969年10月10日,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决定研制歼9,并决定先试制两侧进气的正常布局三角翼方案,即歼9IV方案。把试制工作安排在了一一二厂,要求1971年底上天。1969年10月30日,三机部和六院军管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把歼9试制任务定点在一三二厂。
1970年5月4日,六零一所抽出300多人到成都空军十三航校(后组建成六一一所),从事歼9飞机的试制工作。1970年6月9日,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在北京开会审查歼9方案,要求“歼9的机动性要好,活动半径900~1000公里,重量13吨,使用过载8克,升限25公里,飞行马赫数2.5。
1970年11月,六院在西安召开厂,所领导干部会议。空军领导对正在研制中的歼9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双25太小,双28太高,应该是双26,即最大使用马赫数2.6,静升限26公里,最大使用表速1300公里每小时”。
根据这一新要求,歼9原有布局均不能满足,最后选择了鸭式布局,腹部或两侧进气的方案。可是工作一段后发现,升限指标太高,发动机性能达不到,歼9飞机的研制工作又可能搁浅。
1975年1月10日,三机部以三院文“关于请求继续研制歼9飞机的报告”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文件希望对歼9的指标作些调整,即最大马赫数2.5~2.6,升限23公里,最大爬升率220米每秒,基本航程2000公里,作战半径大于600公里。
1976年初。六一一所进一步调整了歼9总体气动力布局和设计参数,形成歼9VI-II方案,其特点是:鸭式布局,60度三角翼。面积50平方米,鸭翼为55度三角翼,面积2.58平方米,固定安装角3度,机身长18米,两侧进气。进气道为二元可调节多波系混合压缩式。装一台910涡扇发动机,地面全加力静推力1.24万公斤。
装205雷达,探测距离60-70公里,跟踪距离45-52公里。带两枚PL-4拦射导弹,最大有效射程8公里,导引头截获距离18公里。
1978年,由于六一一所承担的歼7大改(即歼7III)的设计发图工作要求紧迫,歼9的研制工作开始收缩。1980年,为贯彻国家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歼9的研制工作即全部中止。机体研制费约2122万元。
但歼8的研制工作并没有停下来。根据最初的战术技木要求,歼8飞机本来就是全天候的。但歼8拟装用的交流供电系统和新雷达的研制工作动手较晚,赶不上歼8的研制进度,于是上级决定歼8飞机分两步设计定型。
第一步按直流供电装测距器的“白天型飞机”定型,第二步再按交流供电装新雷达的“全天候型飞机”定型。1979年12月31日,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同意歼8设计定型,1980年3月2日,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以(80)军定字第40号文批准。1986年2月2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歼8白天型飞机生产定型。
中国在下一代主力歼击机选择上,本着务实,求稳的态度,最终选择了歼8路线。虽然一开始时该方案仅仅是米格-21的简单放大,性能也并不出众,但经过后来的不断改进,在技术指标上具备了三代机的水平,并最终成为了一种成功的歼击机。
而歼9设计思想前卫,在设计性能上无疑是大大超越了歼8方案,但是在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困难屡屡不断,研制工作很难进行。所以在这个事关祖国命运的重大抉择上,选择了歼8这个渐改方案显然是正确的,而歼9的研制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技术,并在后来成功地运用于歼8的研制开发中。
在此之后,歼8II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今天闻名遐迩的歼8系列重型歼击机。并作为我国的主力歼击机,承担起构架我伟大国土防空圈的重任。

歼-5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仿造的前苏联的米格-17歼击机。样机及主要技术是前苏联专家提供的,在试制的过程中,苏联专家也给予了指导,但是,材料、设备、工艺和总装等,都是我们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搞的。
到了50年代,飞机制造不能再沿用木质结构了,早在40年代末,美国等发达国家就研制出制造飞机的新材料,前苏联提供的米格-17样机也是合金材料制造的。可是,当时中国的钢材冶练技术还很落后,哪里有什么合金材料?除了材料技术之外,中国的发动机技术、焊接技术等也都十分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
刚刚从战争环境下解脱出来的新中国,仍然保留着战争年代的优秀精神,干什么事情都像战斗一样,不怕牺牲、全力以赴。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就是发扬了这种精神。所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研制出了制造歼击机所需的材料、发动机和相关设备,中国人用自己的技术,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加工,终于在1956年7月13日完成了第一架歼击机的仿制工作。
仿制的飞机经过半个多月的试验飞行,证明质量可靠、性能良好,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于是,被正式命名为歼-5型歼击机。从此,人民解放军空军有了国产的歼击机。该机具有4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它的最大时速达到了1245公里,属亚音速;最高升限为16600米,最大航程1850公里。战斗起飞重量5909公斤。机上装有23毫米口径航炮2门,37毫米口径航炮1门。具有较强的空战性能。
歼-5试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之后,不仅改善了空军的装备,还使我国的航空工业开始了新的制造歼击机的历史。该机的试制成功,说明我国具备了制造较先进的战斗机的能力。
歼-5装备我空军部队后,多次参加空战,数次击落敌人高空侦察机和其他作战飞机。比如,1963年6月19日,国民党空军派出一架代号为P2V-7的电子高空侦察机到江西一带-侦察。我空军南昌驻军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王文礼驾驶歼-5甲飞机将该机击落。又如,在1967年4月24日下午的“桂南空战”中,我空军部队一举击落两架F-4B战斗机,其中有一架就是由歼-5飞机击落的。

1949年11月11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正式宣告成立。朱德总司令自豪地说:“从今天起,我成了名符其实的三军总司令。”其后,中国空军经历了从前苏联购买到测绘仿制,进而到自行研制三个阶段。而中国的歼击机也在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中走过了峥嵘的46年。
一、歼五型:(歼5――中国航空蹒跚学路)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旧称驱逐机。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器的飞机。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 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在东北某机场腾空而起,这架机身前部印有鲜红的“中0101"字样的银白色歼击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歼5战斗机一亮相,就在东南沿海击落美制台湾来犯战机八架,其后更为中国的国土防空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设计特点

歼-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喷气战斗机。
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形机头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
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起落架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舱密封式单人座舱,应急时舱盖可抛掉。座椅是可弹射的,可以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
系统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操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动力装置装一台WP-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带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武器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7毫米机炮。备弹量为200发。机上装有光学半自动瞄准具,有两具照相枪。左、右翼下可各挂一颗100~250千克的炸弹。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9.60米
机长11.36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2.6米2
主轮距3.85米
前主轮距3.37米
重量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带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正常着陆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机内)1170千克
(带副油箱)1834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时

歼6――跨入超音速时代

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缠斗性能好过当时亚州除F-86外的所有战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装备数量曾高达3000架的歼-6已逐步退出现役。

歼7――困境中艰难跋涉

1967年6月,我国为了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以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为基础,研发了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7战斗机。因为当时中苏交恶,我国实际上并没有从前苏联得到的有关米格-21战斗机的大部分技术资料,到手的资料也有有很多的错误,使得该机的研制过程步履维艰,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看着样机,用“照猫画虎”的方式成功的仿制出了歼7战斗机。通过歼7战斗机的研制,中国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战斗机的全过程,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歼7战斗机作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斗机,仍在中国国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歼8――迟到的新生儿

1964年,我国开始在歼7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歼8战斗机,并于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但由于十年动乱的严重干扰、迟滞了该机的研制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3年,歼8方才设计定型。而这时的歼8与当时国外航空强国装备的战机相比,已经落后了很多,中国航空人不得不再次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但是它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战斗机设计跨进了自行研制的新阶段。歼8战斗机主要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已于1987年停产,总共生产架数不多。

歼9――未曾实现的梦想

1964年,在我国进行歼8战斗机设计的同时,为了解决战斗机升限留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没有雷达,高空机动性差等缺陷,提出了设计歼9的计划。当时歼9设计思想前卫,在设计性能上大大超越了歼8方案,但是也因此使得研制过程出现了大量不可逾越的困难。考虑到当时的国情,我国最终选择了歼8这个渐改方案,并于1980年彻底放弃了对于歼9战斗机的研发,此前共投入机体研制费约为2122万元。

歼10――神秘的“不灭传说”

为了不在未来的战场上受至于人,我国于1988年开始了对歼10战斗机的完全自行设计的研制,该机是中国空军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战斗机了。自从外界第一次发现它的存在起,各种关于它的传闻就一直没有中断,据说歼10采用了我国20年改革开放中所开发积累的大量先进技术,如四重数位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翼身融合技术、整体玻璃座舱、复合材料以及部分隐身技术等。因此歼10的任何动静都牵动国际军事观察家的神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还绘制了种类各异歼10三维立体模拟构想图。歼10的首次曝光是在1996年3月13日。

(高度11000米)M0.994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无外挂,加力)16000米
动升限17500米
爬升时间(0~1000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过载8g
最大航程(带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机内燃油)1020公里
续航时间(带副油箱)2小时50分
起飞离地速度235公里/小时
着陆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590米
着陆滑跑距离825米

早期有缴获国民党的螺旋桨战斗机,
以及朝鲜战争期间接收的部分苏联装备,包括螺旋桨战斗机和轰炸机。
我军第一代喷气战斗机是米格15
曾经打算仿制米格15的改进星 乌米格15,
但后来还是决定仿制更先进的米格17
1.1956年仿制成功歼5 (苏联米格17),亚音速喷气战斗机,主要武器机炮,同级美军战机 F84/F86

2.1959年仿制成功歼6,(苏联米格19)我国第一代喷气战斗机,主要武器机炮+2枚导弹,同级美军战机 F100/F101

3.60年代仿制成功歼7(苏联米格21),我国第一代2倍音速战斗机,主要武器机炮+2-4枚格斗导弹,同级美军战机 F4、F5 (个人认为F4与其无可比性,F4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歼7或者米格21为单发轻型战斗机)

4.8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歼8I,高空高速战斗机,双发两倍音速,其实是歼7的放大版本。装备机炮+4枚格斗导弹或炸弹。主要作战对象苏军米格23,美军F4,F5(由此可见,这段时期我军与外军的装备已经拉开距离,J8I还停留在第二代标准)

5.80年代后期,我国研制成功歼8II,这型飞机较之前的有突破性改变,首次使用两侧进气道,增加电子设备增强对地攻击力。主要武器有机炮+PL5/PL8/PL12/SD10近/中距空空导弹以及各种航空炸弹。最近的改进型还可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滑翔炸弹等,得益于我国近些年的技术进步,以达到第三代战机中早期水平。主要作战对象苏军米格25、米格27,米格29,Su27早期型,美军F14/F15早期型/F16早期型。

6.90年代后期引进俄罗斯Su27生产线,仿制成功歼11,为我国第一代真正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早期生产的歼11等同于Su-27SK,为Su-27系列的早期型号,之后改进工艺更新国产装备研制成功歼11A,2005年底开始试飞歼11B。此时的歼11B已经远远超过同期俄军自己装备的Su27战斗机。主要装备机炮+R73、R77、R27、PL8、SD10等空空导弹,以及大量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滑翔炸弹侦查吊舱等。同期战斗机:俄军Su-27SMK,Su30早期,米格29SMK,美军F15、F18

7.2007年1月,我国公布新一代自行研制战斗机歼10,为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第三代战斗机,作战性能优良,目前以装备歼10A,正在研制歼10B双座。主要武器机炮+PL8/PL12/SD10空空弹,各种空地导弹及炸弹。同期战机:以及大量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滑翔炸弹侦查吊舱等。同期战斗机:俄军Su-27SMK,米格29SMK,美军F16

歼 系列战机具体指的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空优战机

歼-1是是教练机(全名是歼教-1教练机),

歼-2,歼-3,不是很清楚,貌似是直接进口的苏联的米格战斗机,

歼-4没装备过空军,貌似是因为已经研制出了更优秀的歼-5吧。

J-5
国产首架喷气歼击机,是我们国自产的第一种战机。

J-6
单座双发超音速歼击机,是60~7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是由沈阳飞机厂参照前苏联米格-19型歼击机研制的, 外挂力只有几百公斤至1吨。只能装一些空战用的机关炮弹和空对空导弹,基本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作战半径600多千米。

J-7
中国在苏联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单发三角翼轻型超音速喷气歼击机。外挂力只有几百公斤至1吨。只能装一些空战用的机关炮弹和空对空导弹,基本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作战半径700多千米。主要用于空战以完成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制空权的任务,也可用于对地攻击执行近距支援任务,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机长13.94米,机高4.1米,最大飞行速度2.05倍音速,最大航程2230千米,实用升限18700米。机载设备有带武器瞄准计算机的平视显示器、搜索雷达、惯性导航和仪表着陆系统等。机载武器装备有2门30毫米航空机关炮,在机翼下可挂数枚空空导弹、航空火箭弹和航空炸弹或副油箱。

J-8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超音速歼击机。歼-8型战机从1965年起开始研制,1969年7月原型机首飞成功,1979年12月设计定型,歼-8共发展了Ⅰ、Ⅱ、ⅡM等系列型号。其中,最新型外贸出口型飞机歼-8ⅡM于1996年3月首飞
J-8II
在歼-8基础上继续发展和生产的新型全天候歼击机,于1995年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与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J-8IIM
歼-8II的出口型号,新歼-8IIM是在最新型的歼-8F型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歼-8IIM战斗机采用了国产JL-10A多功能火控雷达(或者采用1492型多功能火控雷达),该雷达具备较强的空空/空地/空海探测能力,使得歼-8IIM飞机能够充分发挥航程远、高空高速性能优异的特点,较好地完成各种作战任务。尤其是新歼-8IIM飞机具备使用的对海攻击能力,同时又保留了较强的自卫能力,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空军或者海军航空兵而言,是具备相当大的吸引力的。

歼-9
则没能完成研制,原因是当时世界上战斗机发展相当迅速,歼-9的设计目的和理念已经落后,所以放弃了继续研制。

J-10
“歼十飞机工程“是几代中国航天人几十年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结果,是中国在没有模拟外国型号的情况下,由中国工程师和设计师独立研制的首架高新技术飞机。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多功能歼击机,歼-10战斗机已达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突破了与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的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是我国目前为止,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型号(虽说国产程度最高,但是发动机还是引进仿造的。)
具有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水平。
2007年,两架歼-10战斗机在与4架俄制苏-27战斗机的对抗演习中以10:1的大比分完胜,精确对地攻击能力不容小觑。歼-10机动性高于大多美机和俄制苏-27,综合性能已达美军主力战机水平。可以说,歼-10的出现是“历史性的跃进”歼-10是一种可以和美国的F-16、俄罗斯的米格-29在市场上一较高下的战斗机,一架歼-10约要2500万到4000万美金,比其他两种都便宜,因此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巴基斯坦和伊朗都对歼-10产生浓厚的兴趣,它将成为中国的军售王牌。但是,歼-10的进气道强度明显不足,同时武器系统依然过时,装配俄罗斯制发动机。它的数据如下:
机长:14.57米。
宽:8.78米。
速度:2马赫。
活动半径:2500公里。
作战半径1100公里。
升限18000米。
外挂点:约11个。
载弹量:7000公斤。

歼-11
是我国获得苏-27的自行制造权后,自行生产的苏-27战斗机,性能上比苏-27出口型要好,但和俄国老毛子自己用的比怎么样就不清楚了。

歼-12
战斗机的研制计划是1969年3月提出的,是我国第一架摆脱苏联米格飞机系列格局后完全自行研制的新式飞机,歼-12的研制是成功的,经测定和试飞表明,歼-12飞机是迄今为止世界超音速歼击机中最轻的一种飞机,其几何尺寸和最大截面积在同类飞机中都是最小的。
1970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但是只生产了5架样机,便停止了研发。

歼-13
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 年底,当时主要把它定位于歼-6的后继机型,作为 80 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但是大家都知道,由于文革的影响歼-13 的研制时间过长,直到1980 年 5 月才批准发动机生产方案,后来由于空军队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缩短新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 年 3 月以后,停止了研制,直接研制费 1,221 万元。
歼-9的夭折也大概是这类原因。

歼-14
目前官方还没有任何消息,但是网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歼-14图片和猜测,认为这是中国研制出来对抗F-22的主力机型,具有世界第四代战斗机水平。

靠!上面的真会转载呀!看完都很累的!
历程很简单,就是先仿制苏联,然后自我改良,然后再引进西方的技术继续改良,拿美苏的战机比较就行,我们的没有苏联的数量。这两年用了很多西方的东西,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谁人能提供一份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历程?
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

哪位空军爱好者能给我哦介绍一下中国歼-10之后还有哪些歼系列,希望你 ...
J-15 基于Su-33的国产航母舰载机 J-16基于Su-30系列的战斗轰炸机,可能将来用于取代机体设计落后的JH-7 J-17目前两种猜测,一是类似Su-34的前线战术轰炸机,另一个是基于J-11b的大改进版,使用保型油箱和保形弹仓,拥有局部隐形效果的类似于F-15SE沉默鹰的重型战斗机。J-18 从网络消息(维基...

中国歼-10C和歼-35
中国歼-10C和歼-35 随着目前半岛局势的逐渐变化,不少人也认为,在面对韩国空军的F-35隐身战斗机时,仅仅向朝鲜提供歼-10C战斗机还是不够的,至少需要向朝鲜空军提供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比如歼-35隐身战斗机才行。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国内的人才持有这种观点。美国军事专家布伦特·伊斯特伍德就专门撰文表示...

中国歼15介绍
西方军事专家甚至曾将首架歼-15误认成是中国此前从乌克兰购得的T-10K。有专家指出,中国飞机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歼-15舰载机,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T-10K掌握了此类战斗机的总体技术。同时,歼-15的问世还显示,中国人已解决了先前在折叠机翼方面遭遇到的难题。 歼-15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生产。...

中国歼20隐形战机(揭开中国空军新一代战机的神秘面纱)
战机的全向矢量推力发动机提供了卓越的机动性,使得歼-20能够在空中执行高难度机动,包括快速转向和超音速巡航,从而在空战中占据优势。中国歼-20隐形战机的性能 歼-20隐形战机在性能方面表现卓越,包括超音速巡航能力、远的作战半径以及强大的载弹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 歼-20能够在超音速状态下进行长时间飞行...

中国歼10战斗机各色涂装,你最喜欢哪一种
歼-10战斗机(英文:J-10或F-10,北约代号:火鸟(Firebird)),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四代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

歼14(中国新一代先进战斗机)
歼-14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将会继续进行改进和升级。未来的歼-14可能会加装更先进的雷达和导航系统,提升其战场感知能力。此外,歼-14还有望加入无人机编队,实现无人机和有人机的协同作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歼-14将继续保持其在世界战斗机市场的领先地位。结尾 歼-14作为中国新一代先进...

谁能介绍一下中国歼-10战斗机
这时西方出于抗衡苏联的需要,给予中国大量技术援助,其中以色列将自己胎死腹中的LAVI“狮”式战斗机的设计资料提供给我国。在此基础上,成都飞机制造公司挑起重担,发起了对第三代战斗机的冲击——研制歼-10。“十号工程”在1984年正式立项,由成都飞机制造(集团)公司具体负责。88年10月在确立以“狮”为...

您好,军迷朋友,我希望您能给我列出中国的歼—20和美国的F-22在各个...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您好,军迷朋友,我希望您能给我列出中国的歼—20和美国的F-22在各个方面功能的比较, 同时,中国的歼-20跟F22比到底怎么样,如果有差距,又差距多少... 同时,中国的歼-20跟F22比到底怎么样,如果有差距,又差距多少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为何中国的第一种国产歼击机叫歼5而不叫歼1?
1、可能情况一 歼―2、歼―3、歼―4、轰―1、轰―2、轰―3、轰―4……这些飞机都存在,考虑到建国时我国的工业基础,这些飞机明显不可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所以,只有一个解释――是外星人送给我们的!由于性能太过先进,我国已经不屑于拿他们来和美国\/俄国等等比较。  那么他们现在在...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军事历史 有谁知道中国军事飞机的发展历史? -
元厕红亭:一、国产歼五喷气战斗机歼五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亚音速喷气战斗机,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沈飞于1955年初开始,根据前苏联提...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我国的战斗机发展到了哪一代?
元厕红亭: :歼-14第四代重型歼击机:歼-14由601所研发,采用两台由624所研制的YWH-30-27核心机派生发展的大推力发动机WS-17,推质比10,发动机最大推力17500公斤,采...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史 -
元厕红亭: 中国没有飞机,.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中国的歼击机已经发展了多少个型号?
元厕红亭: 我国目前战斗机总数在3600架左右,不包括运输机和其他辅助机型.其中J-7、J-6占65%左右,2000年后我国的战斗机进行了逐步换代. 歼击机 歼―5系列 歼―5(DF101)...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中国歼系列战斗机是从歼几开始的 -
元厕红亭: 没有,中国是从歼-5开始的,是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仿自苏联米格-19,两天后中国第一块手表出厂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中国的歼系飞机的知识
元厕红亭: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J - 10到底是第三代战机还是第四代战机?
元厕红亭: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曾倾全力研制中国版的美制F-16轻型歼击机.到2002年底,也就是在该计划启动20年后,中国的航空工业部门才开始对其“克隆”产品歼-10进行小批量生产.其实,就性能而言,中国的歼-10战斗机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战斗机,而更像是第三代.

沙坡头区18755678579: 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史 -
元厕红亭: 好像是六七十年代从俄罗斯够买米格21开始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