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蔚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陕北民歌究竟发源于那,是大秦文化,还是三晋~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即兴而作、即兴演唱、口耳相传的民间艺术。"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下来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产生和形成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大量人类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曾经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辉煌之地。"黄土高原在遥远的古代森林茂密、水草丰盛,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后因地质因素加上历朝历代的滥垦滥伐,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成为了现在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地形地貌,就是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习俗紧密关联,如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陕北歌舞已经盛行,民歌必然随之滥觞。

陕北,歌的高原。 陕北民歌多采用信天游这种形式。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这便是陕北民歌的形式 内容 及特色。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习俗紧密关联,如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陕北歌舞已经盛行,民歌必然随之滥觞。   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并留传至今。如《脚夫调》的曲调只有三个音,是较为原始的反映陕北人民劳动生活的信天游山歌。再如《调兵曲》反映了清代顺治五六年间,满清政府镇压回民起义的史实。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寄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   1935年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陕北成了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此时陕北民歌主要反映“闹红”,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内容,形成革命历史民歌。1942年兴起的大生产运动和新秧歌运动,对陕北民歌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大生产运动中,佳县、绥德、米脂、清涧等革命老区人民,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地较多的延安地区,开梢林、垦荒地,其中许多人以后就定居延安各地。移民们将许多民歌和民间艺术带到延安。如《东方红》原名《移民歌》,歌中唱到“佳县移民走延安,一定要开老南山,不过几年再来看,尽是一片米粮川”。再如横山说书艺人韩起祥到延安后,说新书、唱工农,受到毛主席赞扬。陕北民歌经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采集和改编,出现了《东方红》、《翻身道情》、《绣金匾》、《拥军秧歌》等一批响誉全国的陕北民歌。有人说陕北民歌“唱红了天”,这是指《东方红》唱出了时代的心声,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敬爱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建设新中国的决心。有人说陕北民歌“唱出了一个新天地”,这是指《翻身道情》以鲜明的特色,将陕北民歌的影响力、感染力演绎到了极致,“大家团结闹翻身”成了引领当时时代的共识,陕北人民唱着《东方红》和《翻身道情》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一时期除了革命民歌,又有了《三十里铺》、《赶牲灵》、《黄河船夫曲》、《跑旱船》、《五哥放羊》等许多精曲陕北民歌相继问世。1952年中央歌舞团在绥德县数千名歌手中精选了三十多人,组建了陕北民歌合唱队,使陕北民歌有了国家级演唱团体,让陕北民歌不仅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而且享誉国际舞台,这在我国民歌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至文革前,榆林各地民歌演唱活动非常活跃,以至许多村镇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歌村”,以绥德为中心,各地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他们有的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有的被音乐院校聘请任教,有的以后成为专家、教授。陕北民歌的曲目,有的被改编为民歌管弦乐曲,有的被改编为电影音乐,有的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总之,1935年以后至1965年是陕北民歌的红盛期。   文革期间,陕北民歌被禁唱,只有《东方红》如同第二国歌被中央广播电台每天播放。1975年以后,陕北民歌逐渐恢复演唱,1979年榆林民间艺术团赴省、赴京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并被摄入电影艺术片《泥土芳香》中,1982年文化部专调榆林民间艺术汇报演出团赴京进行示范表演,对遏制当时国内艺术界崇洋媚外思潮,起到重要作用,并推出了王向荣、郭云琴等一批民歌演唱家和优秀民歌手。1985年地区正式成立民间艺术团,并连年出国演出,陕北民歌再度唱响国际舞台。从80年代始至90年代初,完成了陕北民歌集成工作,共收集各类民歌八千多首。改革开放以后,各种陕北民歌演唱会和赛事,在榆林频频举行,不断涌现出陕北民歌演唱优秀人才,并在全省、全国大赛中频频获奖,特别是2006年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中评选出的“十佳歌手”均属我市籍选手,这在建国以来的民歌赛事中,尚属首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陕北民歌的源头、主流在我市,榆林民歌是陕北民歌的代表。


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背景与文学发展特点
儒家思想开始衰落,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在社会混乱中诞生。儒、释、道三教并立,影响深远,这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二、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安文学、两晋文学和南北朝文学。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反映了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的多样性。2.1 建安文学以曹操、曹植...

中国南北方民歌的特色各是什么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中国民歌的分布: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

为什么称《木兰诗》是北朝民歌
《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亦称蠕蠕,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

陕北民歌和陕西民歌的特点各是什么?
1.陕北民歌: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风格粗旷洒脱、率直真诚、热情大方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它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词和曲两个方面,是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2.陕西民歌: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

陕北民歌有那些种类?
结构较严谨的小调类型。小调小调也称小曲,结构形式比较规整,曲调比较委婉流畅,具有曲折、细腻的表现特点。陕北小调可分为一般小调、丝弦小调、秧歌小调、风俗小调和吟唱调。小调是经过民间艺人艺术加工的一种城市民歌,它的范围包罗极广,结构较完整,是陕北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一种类型。

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
论文正文由四部分构成 绪论对北朝民歌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梳理了二十世纪以来北朝民歌的研究状况简要叙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深入论述了北朝民歌发生的广阔历史背景 第二章从作品的社会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趋向三个方面总结论述了北朝民歌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从对...

赶牲灵是哪里的民歌
歌曲旋律舒展优美,语言朴实大胆。内容上不仅突出了黄土地文化,更是反映了强烈真实感的陕北生活。创作背景 山大沟深的陕北,道路崎岖重重阻隔。因此,包括春种秋收,行旅运送等诸多事宜,几乎都离不开马牛驴骡这些大牲畜。对于给自己带来极大利益的牲畜们,当地人爱护备至,充满感情,不仅不能虐待,甚至连“...

北朝民歌有哪些六首
《企喻歌》,反映了北朝时期士兵的勇敢和忠诚。歌曲中体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牺牲精神,展现了北朝社会的尚武精神。《陇头歌》,是边塞地区的民歌,表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歌曲通过描绘边疆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传达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采莲归曲》或《归秋景歌》,以采莲为背景...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什么?
南北朝时代甫北两朝在政治方面形成对峙,但在文化方面彼此还是互相交流的。南朝的吴声西曲,在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即已传入北朝,成为北朝上层阶级常常欣赏的娱乐品。 北朝的乐曲,也自东晋时代开始陆续传人南朝。横吹曲中的梁鼓角横吹曲,就是长时期从北入南的乐歌被梁代乐府官署所采用演唱的部分。 北朝的乐府民歌,数量...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事?
这是上世80年代中期我在陕北采风时遇到的两个人,他们太平常了,平常得与人群、黄土地交融在一起。但是在当地人的心目中他们又是那样的特殊,他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歌颂他们的民歌《三十里铺》在当地乃至全国广为流传。双喜和凤英都出生在三十里铺村,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渐渐地他们相爱了。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
居水福路: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一朵文化奇葩,它深深地扎根在这黄土地的沟沟梁梁之中,伴随着人们的悲欢苦乐而生生不息的流传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积淀,打磨出它"沉郁"、"博大"的气质,显示出与其它地区的民歌截然不同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品格,堪称一部流动着的黄土地的史诗.如今提到陕北民歌,人们的脑海里仍然会浮现《东方红》、《三十里铺》、《蓝花花》、《走西口》等民歌经典,仍然能回忆起那个陕北民歌空前传播的辉煌时代.而如今,如何将这种辉煌成功延续,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回溯陕北民歌在上世纪的一段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总结它的发展规律,探寻陕北民歌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北民歌的形成要素. -
居水福路: 陕北民歌的魅力,就在于它那“错综复杂的地域性,浓郁芳香的乡土性,淳朴厚重的原始性”,陕北民歌形成的原因陕北,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错综复杂的地域性,贫瘠的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人种血缘的融合重组,造就了神奇的陕北民歌.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北民歌的特点 -
居水福路: 陕北民歌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差异,所谓“隔山不同语,隔水不同音”.陕北方言的特殊是在于巧妙的叠词、丰富的叠字,仅仅这些重叠歌词就能催生陕北民歌这朵艺术奇葩动人性情,悦人心灵. 如:“白格生生脸蛋,碎格纷纷牙,亲口口说下...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西民歌有哪些 -
居水福路: 首先感谢您对陕西民歌的热爱与关注!陕西民歌,主要指陕西各地的民间说唱音乐.陕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陕西民歌主要分为陕北民歌、关中民...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北民歌如何走出陕北成为全国性的 -
居水福路: 全国性,没有哪个地方的民歌能得到多大的普及,陕北民歌在众多民歌中算好的,普及度,大众的熟知度,喜爱都非常不错,阿宝,王二妮在星光大道上的表现也带动了陕北民歌的发展.我看过一次民歌大赛,里面的歌手大多唱的都是陕北民歌...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北民歌的形式、内容、特色与陕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
居水福路: 陕北,歌的高原. 陕北民歌多采用信天游这种形式.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西的民谣有那些? -
居水福路: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爬山调”.是陕北地区普遍流行一和种民歌行式.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一般是上句起兴,下句点意,言简意骇,短小精炼.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采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特点...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南民歌的演唱技巧? -
居水福路: 陕南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这片神奇而秀美的土地上,生活着憨厚、勤劳而朴实的劳动人民,也造就了陕南民歌独特的风格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陕南民歌飞速发展,逐渐与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陕北民歌而媲...

祥云县17042454588: 陕北民歌还是山西民歌? -
居水福路: ...嗓门是大了点,不过民歌就是在山上唱的啊,不管是陕北还是山西,黄土高原上唱歌就得扯开嗓子吼啊.文化永远是高于生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