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靓字泰伯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傅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李觏,字泰伯,建昌南城人也.阅读答案

李觏(1009~1059) 北宋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南城在盱江边,李觏在此地创建盱江书院,故世称盱江先生.他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仁宗皇□初(1049),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李觏在政治思想方面,反对道学家不许谈"利""欲"的说教,认为"人非利不生"(《原文》),"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富国策》),提出了一些发展经济的办法,对王安石变法有直接影响.其诗歌内容,大多涉及政治得失,人民疾苦.构思遣辞,新颖独创,甚至有些奇特,出人意外.他在《论文》诗中写道:"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可见他有意避免"意熟辞陈"而力求生新,别辟蹊径.他作诗师法皮(日休)陆(龟蒙)、以中兴诗道自命.如《获稻》、《乡思》、《苦雨初霁》、《读长恨辞》等诗,清新可诵.《方平》、《璧月》、《梁帝》、《送僧游庐山》、《忆钱塘江》诸绝句,王士□《居易录》以为"风致似义山".但集中通体完善的诗并不很多.李觏的文章实较诗为佳. 《直讲李先生文集》,有《四部丛刊》影明左赞刻本,共37卷,外集3卷前附年谱,后附《门人录》.中华书局新出版的《李觏集》,即据此校点. 李觏自幼聪明好学六七岁始“习字书”,十二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父亲去世,母亲“垦阅农事,夜治女功”(《先夫人墓志》),得免冻馁之苦.服丧三年,十七岁始出外游学.二十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李觏也象其他读书人一样,想通过科举,登上仕途,干一番事业.但是,他在科举仕进的道路上却一再受挫,未能如愿,自叹“生处僻遐,不自进孰进哉!”景佑年间,他步行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寻求仕进之途,毫无结果而归.次年,参加乡举,又名落孙山.庆历元年(1041),应茂才异等科,有旨召试.李觏入京,又未中选,在京城“忧愁经岁”,抑郁不乡.遭受这几次打击之后,遂无意仕进,隐居著述.南城立学,被聘为郡学之师.创立盱江书院,教授自资.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四方学子前来就学者常数十百人,曾巩、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学生.后得范仲淹、余靖等推荐,皇佑二年(1050),旨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嘉佑二年(1057),用国子监奏,召为太学说书如故.嘉佑四年,令其权同管勾太学.因迁葬祖母,请假还乡.八月卒于家. 李觏是北宋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大胆创新,在哲学上持“气”一元论观点,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认识论上,承认主观来自观,因此,成为宋代哲学唯物主义学派的先导,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觏还具有比较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他卓有胆识地提出功利主义的理论,反对道学家们不许谈“利”言“欲”的虚伪道德观念.他从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他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富国策》第一).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经济,是物质财富.所以,他反对把实际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即“利”和“义”对立起来.李觏认识到,物质财富多寡不均的症结所在,是土地占有的不合理.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平土书》,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引经据典,煞费苦心地为统治者提供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借鉴.为了拯救北宋日趋贫弱的局面,缓和阶级矛盾,他提出富国、强兵、安民的主张,写了《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阐述自己的见解.李觏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和政治上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为稍后于他的王安石实行变法进行了哲学理论上的准备.由此看来,他的弟子邓润甫等人成为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那就是很自然的了. 李觏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著作家.他主张文以经世、致用为贵,所以他的文章内容比较充实.即使是解经之作,也常常以古说今,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潜书》十五篇,即是出于“愤吊世故,警宪邦国”(《潜书序》),“以康国济民为意”(《上孙寺丞书》),纂写而成.《庆历民言》三十篇,更是“言言药石,字字规戒”的为民请命之作,人称“红国之书”.这些政论文章,大胆地指责时弊,阐发己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李觏的其他散文,如书信、志铭、碑、记等,也都写得通达有识,逻辑性强,为人们所称道.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他的用世思想时有流露.他的《袁州州学记》,起语不落俗套,立论警切,结构严谨,文笔稳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前人称他“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范仲淹荐李觏疏》).“在北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间,别成一家”(《宋元学案补遗》卷三). 李觏还是一位诗人.王士真在《居易录》中曾称赞李觏的《王方平》、《璧月》、《梁元帝》、《关僧还庐山》和《忆钱塘江》五首绝句“风致似义山”.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除《梁元帝》一首“不免伧父面目,余皆不愧所称,亦可谓渊明之赋《闲情》矣.”他的诗“受了些韩愈、皮日休、陆龟蒙等的影响,意思和。

2. 善贾多财是哪篇文言文的

“善贾多财”是人们对“多财善贾”的改写。

这个词语最早是“多钱善贾”,出自《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多财善贾,见于《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论语十七·泰伯篇》:“如多财善贾,须多蓄得在这里,看我要买也得,要卖也得。”

贾:读gǔ,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引申为做生意。

多财善贾:表示本钱多的人好做生意,用来比喻具备充分条件、有所凭藉,就容易办事。

改写为“善贾多财”后,意思有所不同。善贾多财:善于做生意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3.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尚节亭记刘 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故兰取其芳,谖草①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②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

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③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曰:“行前定则不困。”

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①谖草:亦作“萱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

②易,指《易经》。③瞒,通“樠”,流出的样子。

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益处B.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完备C.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过分D.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游览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有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0.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获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喜好和好玩。 同样,选取别的一些物什也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他仍然心境淡泊,崇尚节操,没有在外营谋的念头,作者对此也表示赞赏。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作者以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

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能做到应对自如。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5分)▲ (2)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5分)▲。

4. 《论语 泰伯》译文

论语 泰伯篇第八 共二十一章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8.1)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 *** 兴于仁。故旧不遗, *** 不偷。”(8.2)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8.3)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8.4)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8.6)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10)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8.12)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8.14)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8.15)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竖心空KÒNG竖心空KÒNG 而不信,吾不知之矣。”(8.16)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8.18)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8.19)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5. 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的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高兴的握住他的手请教。(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文言文阅读季札之
答案1.①出使 ②违背2.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3.不违背本心,不以外物的变化而失去本性;诚信守义。 4.张良译文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

请问谁有2010-2011年的初一语文人教版的期末试卷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8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有没有关于诚信和礼仪的古诗古文???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好谀是...

文言文翻译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

胡字开头的诗句表达思念的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 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指不过问别人的事情。 2.描写新的开始的诗句 1、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新雷》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释义: 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每当寒冬将尽...

瑞昌市17647267234: 李觏,字泰伯,建昌南城人也.阅读答案 -
撒妍生脉:[答案] 李觏(1009~1059) 北宋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南城在盱江边,李觏在此地创建盱江书院,故世称盱江先生.他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仁宗皇□初(...

瑞昌市17647267234: 李泰伯指瑕 阅读答案 -
撒妍生脉: 原文 ①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②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③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④.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

瑞昌市17647267234: 李泰伯改字的阅读训练 -
撒妍生脉: 1.解释:①守_______ ②泱泱_______ ③已_______ ④易_______ ⑤盛_______ ⑥扣_______ ⑦颔首_______2.翻译: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必将名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瑞昌市17647267234: 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 1 、填空. ( 1 )短文第 2 自然段讲( ),是采用先( )后(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 1、填空. (1)短文第2自然段讲... -
撒妍生脉:[答案] 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 1、填空.(1)短文第2自然段讲(松树顽强的生命力),是采用先(叙述 )后( 议论 )的方法.第3自然段讲(松树的用途),是采用先(叙述 )再( 阐述 ),最后(总结 )的方法写的.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树的生命力极...

瑞昌市17647267234: 盲道上的爱 阅读理解 急救 “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带有这题的阅读和答案) -
撒妍生脉:[答案] 对盲人的关爱不仅仅是马路上那窄窄的盲道,而是我们要用心的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关心那些盲人,让他们得到我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瑞昌市17647267234: 老鼠的困惑阅读题答案 -
撒妍生脉:[答案] 1.(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一点儿也不迟疑. 2.水桶 捅伤 诱饵 绣花 抽噎 柚子 3.觅——寻 若——如果 此——这 若——好... 我们应从中解脱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去思考. (参考于答案)

瑞昌市17647267234: 《进路与退路》和阅读答案 -
撒妍生脉:[答案] 第4题.从今往后,我做事不能只想着进路,还要为自己的退路做好准备,才能够一帆风顺

瑞昌市17647267234: 聪明的小高斯阅读答案老师听了小高斯的回答"又惊又喜""惊"是因为------------"喜"是因为-------------- -
撒妍生脉:[答案] 对小高斯能想出这种简单聪明的方法而吃惊 对小高斯才华的欣喜

瑞昌市17647267234: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的阅读答案 -
撒妍生脉:[答案] 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4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 (4分) 参考答案: 1、(4分) ⑴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⑵触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2、(4分)制作骨架 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