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初中文言文虚词"为""乃""则"的用法.讲解和练习........急用啊!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作者&投稿:陈没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文言文虚词乃~

  文言虚词“乃”的用法及举例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①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尚书·周书·康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扩展资料:
乃在文言文中的虚词作用:
1、于是,就。例: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白话文:于是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于是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②乃入见。
白话文:于是入朝拜见(庄公)。
2、才,这才。例:
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
白话文:虽然理想派的创作,也先有来源,于是增删而润色的。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白话文: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3、却。例:
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白话文: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白话文:我现在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勉强散散步。
4、是,就是,原来是。例:
①视之,乃庞德也。
白话文:看的,于是庞德的。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白话文:应当拥立的是公子扶苏。
5、竟然。例: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白话文: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白话文: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
6、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
7、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8、可是。例:《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
9、甚至,表递进。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10、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1、这,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2、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他,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
14、姓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①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则施施而行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②副词,那么 则凡数州之土壤
则凡可以求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则霸业可成 《隆中对》
则其所能 《墨池记》
② 连词,表假设,若,如果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之 《孟子二章》
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④连词,表转折,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⑤连词,只是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初中文言文虚词
1、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2、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初中要掌握的文言文虚词
初中要掌握的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

初中文言文虚词一览表
一、之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②水陆草木之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

文言文虚词有哪些?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如下:1、其: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2、焉: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3、于: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

初中所有虚词整理
初中所有虚词整理如下: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这些虚词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下面沪江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些比较常考的文言虚词,供...

初中文言文虚词归纳
2. 初中文言虚词归类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

求初中语文版文言文虚词总结与例子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如下:而(六种连接关系):而:连词,表顺承;前后关系,相当于“就”连词,表并列;相等关系,相当于“和”连词,表修饰;主次关系,相当于“地”连词,表转折;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连词,表因果;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连词,表递进;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之...

晋中市13428987703: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有哪些虚词 -
裔怀荆肤: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希望可以帮到你!

晋中市13428987703: 谁有初中文言文虚词"为""乃""则"的用法.讲解和练习........急用啊!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
裔怀荆肤: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

晋中市13428987703: 初中常考的文言文虚词有哪些? -
裔怀荆肤: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如: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如: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又数刀毙之《狼》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

晋中市13428987703: 求初中语文版文言文虚词总结与例子 -
裔怀荆肤:[答案]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晋中市13428987703: 初一13个文言文虚词 -
裔怀荆肤: 1.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 驱之别院:它(虾蟆) 下车引之:他(元方) ②这,此 项为之强:此(昂首观之) 2.的 仲永之通悟3.这样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4.助词不译 马之千里者 当余之从师也 5.出生,滋长6.去,往 辍耕之陇上 2.其 1.那 神游其中 ...

晋中市13428987703: “为”在初中古文中的解释并举例 -
裔怀荆肤: 1.动词:①判断动词“是”;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②做;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③作为,当做,成为;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晋中市13428987703: 请问文言文中的虚词有哪些?越详细越好,谢谢!
裔怀荆肤: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三十六个: 之、其、而、则、乃、且、然、以、于、诸、为、与、者、所、斯、彼、是、或尝、遂、凡、唯、夫、盖、何、孰、安、奚、盍、也、矣、乎、哉、焉、耶、耳.

晋中市13428987703: 哪里有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
裔怀荆肤: 之 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

晋中市13428987703: 文言文中,“为”是不是虚词? -
裔怀荆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下面有些解释是动词或名词,明显就是实词 为 ⑴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⑵做.例: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④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晋中市13428987703: 初中语文要求掌握的虚词有那些? -
裔怀荆肤: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