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语出何典啊?

作者&投稿:宗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内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
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
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

扩展资料

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
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
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释义] 赵孟,晋卿赵盾,字孟,其后代赵武、赵鞅、赵毋恤等均称赵孟。孟子在这段话中,首先指出希望尊贵是人共有的天性。但人的尊贵,有从天(自然)所得的“爵位”,这就是坚持仁义忠信之道,能行善事;有从人所得的爵位,这就使公卿大夫等官职地位。前者是真正的尊贵,它不能被别人夺走,但许多人对此都不作思考,也不愿去追求;至于后者,虽为人们所追求,但却并非真正的尊贵,赵孟所藉以尊贵,然夺其爵禄便成为贫贱。赵盾及其后代执掌晋政,尊贵无比。
  [谓喻] “赵孟之贵”,比喻官高爵显尊贵至极。明·方孝儒《寿善堂记》:“虽有陶猗之富,赵孟之贵,不能延其年于斯臾。”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②。’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③人之膏粱④之 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5)也。”

【注释】

①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他的子孙如著名的赵文子赵武、赵 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等都因袭赵盾而称赵孟。这里以赵孟代指有权势的 人物,不一定具体指哪一个。②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引自《诗经·大 雅·既醉》。③愿:羡慕。④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 而不是指今日的高粱。⑤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不过,每个人自 己其实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别人 所给与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使你尊贵,赵孟也同样 可以使你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了,德已经饱了。’这是说 仁义道德很充实,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四方传播的好 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

出自《孟子》


浅论康德与孟子伦理思想之比较
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又说:“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人爵...

贫而好乐 富而好礼
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乎?”我贫穷时不谄媚,富裕了不骄傲,这样可以吗?大抵普通人的态度,贫穷难免自卑,难免向有钱有势的人谄媚。这也正常,因为有钱有地位的人,有资源帮助你,也有能力毁了你,就象孟子所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孔子回答说:“可矣。末若贫而乐,富...

《孟子》中的问题
处平世则兼济天下,处乱世则独善其身。同室操戈,在孟子礼学中属于不仁不义,当然要予以制止;乡邻争斗,那就是起了纠纷,你去制止就属于不明智的表现了,装没看见就行了。这应该就是孔孟和墨子的根本区别吧。

末俗重势力肝胆空相期啥意思
末俗重势力肝胆空相期的意思是,低俗的人看重对方的钱财,权力,与这样的人讲义气没有用。

有关鬼神的名言
●世上无鬼神,百事人做成 贵贱 ●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孟子〉●浮荣不足贵(唐·陈子昂)●贵贱无常(宋·王懋)●贵不常尊,贱不常卑 ●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淮南子〉●能贵不能贱,遂为物所攻(清·张自起)●赵孟子所贵,赵孟能能贱之 ●成者为王,败者为...

有哪些异行同心者
德音之教,死生契阔。善言之语,与子偕老。富贵贫贱,生死不弃。德音莫违,德音莫违。惟愿己身,与尔同死。……此之谓夫妇之“同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孟子·告子》: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

我凭什么上民本 作文
权利不是政府给的,因为,“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政府若能畀民权,则亦能夺民权。”[74]也因此,他主张,政治的目的在公益,要以自由为公益之本,而非以仁政为公益之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5-05-14 关于以民为本的1000字作文 2014-12...

给翻译一下全文,直接把译文写到下面就可以了,不用引用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已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梁之味也。今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清原热线(与成功有约) -- 南京超凡创业中心 MK7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

孟子告子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文言文里的异动用法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 10。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11。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13。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14。 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 15。 侣鱼虾而友麋鹿。(《...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典故是什么意思 -
乐正钥芪胶: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literary quotation].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典 allusion; ceremony; law; standard; 典 diǎn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什么叫典,什么叫册 -
乐正钥芪胶: 典 diǎn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work of standard scholarship;classics]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典故抄录是什么意思 -
乐正钥芪胶: 典故是指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或成语.例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抄录:抄写记录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北京“正阳门”名字的由来. -
乐正钥芪胶: 正阳门 前门、箭楼曾是老北京的象征.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行文用典的典是什么意思 -
乐正钥芪胶: 【典】========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literary quotation].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行文用典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至性过人,与物无伤与物无伤什么意思啊? -
乐正钥芪胶: “至性过人”语出三国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形容人的性情淳厚过人.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自己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消极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全文奋笔直书,说理透辟,文词犀利,字里行间洋溢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兀傲情绪,具有鲜明个性.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从的意思是? -
乐正钥芪胶: 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译文)语出孟子典故——滕文公下·第二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孔子名人名言的介绍 -
乐正钥芪胶: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语出何典?请只指教. -
乐正钥芪胶: 张良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经常出谋划策. 击败秦兵入咸阳,设计为刘邦逃过项羽鸿门宴,劝刘邦烧绝所过栈道,表示没有同项羽争夺中原之意,劝刘邦封韩信,使诸侯会战垓下,最后打败楚军,刘邦欲废太子,立爱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也是用张良计使刘邦改变主意,得以保全太子. 所以张良的计策成了出奇制胜的代名词,所以把好的点子,计策都称为张良计 而过墙梯可能是后人为了说明自己更高明,拿张良计与其比较,显得自己更胜一筹 “张良计,过墙梯”都只是说在逆境中各出奇招求生存,并无确切的典故

乌尔禾区19876183734: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是什么意思 -
乐正钥芪胶: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不是什么人都能擅作礼乐、作图制法的,只有天子才能议礼、制度、考文. 附:《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作者:孔伋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