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惩治贪官的

作者&投稿:迪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帝王是如何惩治贪官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当官发财,只要当上管就能发财,当个大官就发大财了,而在古代历史中最出名的贪官无疑是和|和大人了,他几乎贪空了国库,可以说他富可敌国,最后皇帝把他留给自己的儿子让其用来杀鸡儆猴,树立威信。
最早的贪污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王朝,从古人留下的史料中能找到夏王朝对官员贪污和惩处的规定,到秦始皇可能最为突出,秦王是出了名的暴君,他对贪官毫不手软,发现就杀,严重者则会波及家人性命。
不管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不仅治国有方,对待贪官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严惩贪官这方面朱元璋采取了十分严格的措施,实行剥皮制,只要地方官员贪污过六十两银子,就要被斩首剥皮。据说他还专门为其建立了一座庙,被称为皮草场。
在防止贪官出现这一问题上,朱元璋还别出心裁,想到其他办法,官员不能再家乡任职,不得任职购买土地住宅,不得迎娶夫人小妾,等一系列措施,防止贪官贪污。
出了这些防止贪污措施外,朱元璋对贪官可是真的不手软,可以说非常残忍,每次处死大的贪官都会叫朝中大臣去参观,形成威慑,明代酷刑有十余种之多,据史料记载对付贪官手段有,凌迟,剥皮,剥指,水刑,辊刑,车裂,斩腰,等一系列残酷刑罚,刑罚残酷至极,令贪官们闻风丧胆。
唐太宗也是位治国颇为正直的皇帝,他继位后他受颠罚为奖的启发,对贪官不是处罚而是奖励,官员贪污多少,他就奖励你多少,前提是你要将这些钱财当着众多官员的面背回去,不过估计贪官面子上也过不去,害怕秋后算账。
其实从古至今对贪官都有过各种惩治手段,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敢去贪污,其最大原因在于,它容隐隐藏,金钱诱惑大,贪官总以为人不知鬼不觉,慢慢的从小到大,胆子也越来越大,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记得关注点赞哦

上级看管下级 下级监督上级(发现不对的地方可以举报,然后由下级顶替他的位置)

夏商周

对贪污罪的规定自国家伊始就有,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的夏王朝,从古人留下的史料中能寻觅到夏朝法律的踪迹,令人赞叹的是当时已经有了惩治贪污贿赂的规定。夏朝对犯“昏”、“贼”、“墨”三罪的都要处以死刑。
其中“昏”指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贼”指肆无忌惮地杀人,而“墨”指的就是官员违法乱纪。夏朝这一对官员违法乱纪的处罚规定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对贪污犯罪的最早规定。
夏以后是商,商朝制定了官刑,其中把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惩罚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要求官员不得贪求财物美色。
商之后的西周制定了一部重要的法典《吕刑》,规定了司法官员的5种职务犯罪——“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中的“惟货”和“惟来”分别指敲诈勒索,行贿受贿和接受请托,贪赃枉法。

汉朝
官吏若贪赃枉法,禁子孙做官。
汉朝官吏的贪污受贿犯罪活动种类愈加繁多,大致有受财枉法(即收受他人的财物而歪曲法律)、监守自盗(即利用职权窃取自己执掌、管理的国家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公物、卖官鬻爵等。
法律对贪污受贿的官吏往往处以重刑,包括免官、禁锢、徒刑直至弃市。禁锢指子孙禁止做官,这种禁止往往能沿袭三代。而弃市指判处死刑。

唐朝
收受贿赂一尺绢 得挨杖责一百下
《唐律疏议》首先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有关惩治贪赃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了下来。首先在总则性质的《名例律》中规定了“六赃”,即6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然后又将其中牵涉官吏的犯罪专门规定于《职制律》中。主要包括:
受财枉法,即官吏收受当事人的贿赂而枉法裁判的,收受贿赂一尺(唐代计算赃物时先把它折算成绢数)杖责100下,一匹杖责加倍,15匹可判处死刑。
受财不枉法,即官吏虽收受当事人贿赂但并没有枉法裁判,此种情况下,一尺杖责90下,两匹加倍,30匹要被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并强制服劳役3年,即“流”刑。
收所监临,指主管官员收受其管辖范围内的钱财货物的行为,收受一尺受荆条鞭打40下,一匹加倍;8匹要剥夺人身自由一年并强制劳动,16匹加倍,50匹流放2000里。
坐赃,即官吏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获利一尺受荆条鞭打20下,一匹加倍;10匹的判处徒刑一年,20匹加倍,最高判处徒刑3年。

宋朝
贪赃官吏连坐制,累及上司和子孙。
宋朝对贪污犯罪沿用了唐朝的大部分规定,同时在有些方面加重了量刑。并且对犯罪官吏实行连坐制,即一个官员犯贪污罪,其上司和曾举荐过他的官员都要受到处罚,有时甚至要影响子孙的仕途。

元朝
贪银不足半两的按法律免去官职
元代对贪污行为的法律规定较为全面,但与前代相比,在量刑上要宽大得多。
贪赃枉法的,贪银不足半两的,按照法律免去官职;半两至5两的,受荆条鞭打47下;5两至10两的,受荆条鞭打57下;10两到25两的,杖责77下;50两以上的,杖责107下。贪赃不枉法的处罚则更为宽大,贪银150两才杖责107下并免去官职,不再聘任。

明朝
严刑峻法治污吏,情节严重者处死。
明太祖朱元璋执政后对贪官污吏的惩治较唐宋更严、更彻底,制定了一系列严刑峻法,重典治吏,严惩污吏。处罚原则主要有:对情节严重的处以斩刑、绞刑;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罢免官职,永不聘用。
这些规定主要集中在《大明律》中:监守自盗,满40贯即处绞刑;贪赃枉法(收受贿赂从而歪曲法律),满80贯处绞刑;贪赃不枉法(虽受贿但并未歪曲法律),满120贯杖责100下,流放3000里。

清朝
贪官一旦被举报,革职抄家再处罚。
清代的基本法律《大清律例》以明代的《大明律》为蓝本, 也规定了官吏监守自盗(今天意义上的贪污)和受赃(受贿)等罪。清朝官员贪污,只要被参奏,首先就是被革职,查出端倪之后就被抄家即没收所有家产,然后再根据查实的犯罪情节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
除了刑事处罚之外,对于贪污但涉案不深的官吏则可采取行政处罚,包括革职、停止提升、经济赔偿等。

--------------------------------------------------------------------------------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虽然各朝代都有倡廉与惩腐的法律与举措,而且有的惩腐的法律相当详备而酷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专制下的腐败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权立法,也可以随时破坏法制,帝王对官员首先要求是“忠”,其次才是“廉”。第二,古代惩贪律令也有特权法色彩,往往是“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有时法律明确规定达官显贵犯罪享有“先请”、“八议”等,有“刑不上大夫”的特权,缺乏公平、公正,其效力自然要大打折扣。第三,立法严而执法宽。越到各王朝的后期越是如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致使法律变成一纸空文,贪官横行,腐败蔓延,成为导致政权覆灭的主要因素。现将刊载于甘肃省纪委《党风通讯》中的这篇文章(题目及文中内容有改动)推荐给大家,以期古为今鉴,对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有所裨益。

一、“三风十愆”罪。

这是商初的官刑。官刑是针对官吏专门制定的刑罚,以警戒公卿百官。此系商朝总结夏朝灭亡的教训而制定的法律。“三风”即巫风、淫风、乱风,是存在于官僚阶层的三种不良风气。“十愆”(愆〔qiān〕的意思是过失)是三风的具体表现,包括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殉于货、色,恒于游、畋(畋〔tián〕的意思是耕种或狩猎),侮圣言,逆忠直,远耆(耆〔qí〕的意思也指老)德,比顽童等,即:经常在宫中舞蹈;随便在官府等处狂歌;贪得财富、美色;迷恋游乐、狩猎;蔑视圣人教导;拒绝忠直之言;疏远德高望重的长者;亲近奸nìnɡ〕的意思是用花言巧语谄媚人)小人;等等。这些不良风气,“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所以,对此处罚很重,“臣下不匡,其刑墨”,就是说官员若不匡正国君,就要在脸上刺刻印记并涂墨。以后,“三风十愆”罪以各种刑名散见于各代法律,如各朝代选官吏时往往要考察被选拔者是否有恋财、好色、嗜赌、贪杯、玩物丧志等不良嗜好,有不良嗜好者不能入仕。李悝的《法经》规定,太子赌博经两次笞劝无效则更立(改立他人)。对太子尚且如此严厉,对一般官吏自然不会宽松,那些惯于游山玩水、精于吃喝乐舞、沉溺于酒绿灯红的官吏,势必难以像如今某些官员那样潇洒自在。

二、职务连坐。为商鞅变法时首先实行,汉武帝时归入特制的“见知故纵之法”。此法是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东汉沿袭西汉法律,如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下诏:“长吏赃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是说对赃官之贪行,刺史、郡守都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明朝规定,属员贪赃,主管连坐。清朝贪官受惩,连坐属员。这一法律对防止官吏互相袒护、互相包庇而乱政害政起了很大作用。有此法,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老好人主义”就行不通。

三、保任连坐。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此法在秦、唐、宋等朝代均实行。《史记·范睢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宋史·刑法志》记载,宋朝防止官员贪赃枉法有两种办法:一是官员有试用期。试用官员转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作保。按规定,官员不得保举有贪赃行为的官员转正。宋朝还有试用官员犯罪两次就除名的规定。二是某官员犯贪赃罪,其上司、曾荐举过他的官员都要受到处罚。此类法律给用人失察者亮起了“红灯”,促使推荐和任命官吏者尽可能对被举荐者的人品、才学、德行、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防止在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保证官吏的素质。

四、犯令、废令罪。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法律答问》里写道:“令曰勿为而为之,是为‘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为‘废令’也。”即法律要求做的不做或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此法《秦律》首先实行,以后唐、明等朝均设其罪。可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令不行、禁不止,在中国古代是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的罪行。

五、谎报、虚报政绩罪。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 报均属此列。此罪《唐律》收入《诈伪》篇,《明律》归入“奸党罪”,清代则入《大清律》,虚报政绩,“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是明令禁止的,触犯者要受到严厉处罚。

六、禁锢。所谓禁锢,就是中国古代对犯罪官吏本人及其亲友终身禁止做官的制度。禁锢属于资格刑,它剥夺的是犯罪人的政治权利。早在《左传》中就有禁锢的记载,从汉至隋,禁锢都作为赃罪的附加罪而存在。东汉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下诏:“赃吏子孙,不得察举。”即贪官子孙不得当官,可见贪官之贪行,要影响到子孙的前程。晋律中规定官吏贪污,罪不至死者,虽遇赦,仍禁锢终身,有时被禁锢的人,即使解除禁锢仍不能与平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后世各朝改禁锢为“永不叙用”。

七、请托说情罪。《唐律·职制》“有所请求条”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监临势要”(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监临主司”(主管人员)同等处罚。《大清·律》对说情受钱者,则“计赃从重论”。这对拉关系、走后门、说情风均起到遏制作用。

八、奸党罪。这个罪名为朱元璋首创,载于《大明律》。有人 说此罪名是“明祖猜忌臣下、无弊不防所定之律”,但从其包含的内容来看,对于整肃政风有积极的意义。如向皇上进谗言、借刀杀人、蒙蔽圣上、交结朋党、拉帮结伙、破坏朝纲等均属奸党罪,犯此罪本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没收。

九、重刑治腐。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贪赃受贿的刑事责任远比盗窃为重。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可看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魏书·张衮传》里记载,北魏时,监临官(主管和执行管员)“受羊一只,酒一斛者,罪至大辟”,即死刑。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定律:“义赃(徇私贿赂)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 ”唐律则规定,监临主司(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 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而常人(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唐律还规定,官吏间接受财物也要处刑。如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惩腐最严厉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大明律》对官吏贪污、受贿等罪所定的条目多而详,而且往往要处以凌迟、挑筋、剥皮实草等酷刑。属员贪赃,主官连坐;父祖贪赃,子孙连坐。清朝将惩贪治吏作为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对贪官多“赐令自尽”,连坐属员。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作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十、不赦贪官。中国古代的法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固定下来的法律条文;另一类是封建帝王颁发的诏、敕(敕〔chì〕的意思是告诫或自上命下之 词)、诰、旨、上谕等,后者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封建帝王出于种种原因,常常大赦天下以示仁政,但历览古代大赦史,罕见赦及贪官污吏者。唐王朝是历史上下诏大赦最频繁的朝代之一,但都不赦赃官。唐太宗于贞观四年颁布赦令,罪无轻重,包括死罪在内皆赦免,但赦令中特别申明:枉法受财之赃官不在赦列。“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转衰,唐肃宗以天下未定颁布赦令:天下囚徒,凡死罪者减为流放,流放罪以下一律赦免,但亦申明官吏贪赃枉法者不在赦免之列。尔后文宗、宣宗、懿宗、禧宗等皇帝的大赦令中,均特申官吏犯赃不予赦免。宋王朝亦确定官吏贪赃为不赦之罪,还将赃官定为与“十恶杀人者”同罪。金世宗完颜雍也明确规定:“吏犯赃罪,虽令赦不叙。”

古代一些统治者也重视人民群众对官吏的监督。如明朝在动员社会力量治理官员方面很有特色,《明史·刑法志》记载,“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设立“申明亭”,将犯轻罪官吏的犯罪事实公之于众,以示惩戒。还允许民众将害民恶吏“绑缚赴京治罪”,各级官府“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这些做法对贪官污吏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雍正上位时官员腐败严重,雍正是如何治理官员贪腐的?
我认为雍正是清朝历史上最会惩治贪官的一个皇帝,他治理贪官主要有三个手段,这三个手段分别是:罢免官职,索要赔偿,抄家。在历史上,雍正皇帝用这三个手段不知道惩戒了多少贪官污吏,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析下这三个手段。1、雍正在发现官员贪污之后,不管官员在朝廷中扮演什么角色,直接罢免官职。雍正认为...

朱元璋对贪官的刑罚如此严厉,贪官问题为什么还是屡禁不止?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且朱元璋本身的经历也是很传奇的。朱元璋对贪官的刑罚是很严厉的,可即便如此贪官的问题还是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当人们有了一定权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通过自身的权利来谋取一定的利益。另外的话就是很多人都会巴结当官的人,所以有一些人就因为自己个性不够坚定,所以出现了贪...

明明朱元璋杀了无数贪官,为何明朝反而成了腐败最严重的朝代?
这些仅仅能够满足官员基本生存的俸禄,是让无数官员所不能接受的。普通人把做官当成自己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报效国家,还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明朝官员的俸禄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低的,而对于贪官的处罚确实历朝历代最高的。朱元璋对于惩治贪官的方法可谓之“无所不用其极”,他采取惩治...

谁知道哪个朝代比较清廉,是如何对付腐败的
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污吏时,宁可扩大范围也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以上银子的要将其处死,尸体要剥皮后塞满草立在公堂上。每个县都有一个剥皮的场所,叫皮场庙。郭桓案发生后,朱元璋就把那些枉法的管仓库的官员割断脚筋、挖掉膝盖,让他们走不了路,成为残废。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使明初...

历朝历代都有贪官,往往贪官都受到帝王的重用,这是为什么?
当嘉庆皇帝抄了和珅的家,和珅家里的钱财相当于大清朝两年国库量的总和。而且历史上大多数贪官被皇帝杀之后,腰包里都鼓了一些。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大部分皇帝应该都是这样的想法。大多数贪官也是油嘴滑舌,比较懂得如何讨得皇帝欢心,有时候也并不是他们想贪,送到嘴里的肥肉谁又愿意吐出来。只要皇帝不...

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
可见“贞观之治”的开创,与惩治贪官、厉行监察实有着密切联系。又据《元史·张雄飞传》所载,元朝草创,世祖忽必烈缺少管理统一大国的经验,问政于汉臣张雄飞,“今任职者多非材,政事废弛,譬之大厦将倾,非良工不能扶,卿辈能任此乎?”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

包黑是什么朝代
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朱元璋是怎样惩治贪污?
总的来说,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属于官僚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调整与斗争,对于普通百姓的损害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应该说,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贪官污吏的收敛无疑是百姓的福音,对贪官污吏财产的剥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家财政收支的困窘,减少了对无辜百姓的摊派。 但是,在朱元璋惩治贪污的行动中,矫枉过正的消极影响...

中国两百年前是什么朝代
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明朝吏治如何
(《明史·刑法志》)所谓重刑治乱世,主要指以重刑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正如《明史》魏观等传赞所说“明太祖惩元季吏治纵弛,民生凋敝,重绳贪吏,置之严典。”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的措施,人所熟知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京师筑墙。洪武十八年(1385),诏令“尽逮天下官吏之为民害者,赴京师筑城”(《明史·朱熙...

兰溪市15770211803: 中国古代如何惩治庸官:迟到者可打100大板 -
杭该舒秘: 古人“治庸”,首先从迟到早退抓起.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下班.对迟到早退、缺勤或朝班失仪等“庸懒散”行为,历朝均有惩治办法.明朝“治庸”流行“打屁股”(即廷杖),规定缺勤一天笞20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20天杖打100大板.

兰溪市15770211803: 在古代犯错误通常会怎么惩罚 -
杭该舒秘: 《大诰》所列罪案,诽谤皇帝、结党乱政、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抗粮、抗差、抗租约占百分之八十,这类罪过主要有官吏玩忽职守、滥设吏卒、贪赃受贿、科敛害民侵吞钱粮、逃避粮差等.惩处贪污的罪案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细目中有郭桓...

兰溪市15770211803: 古代的加官进爵是什么刑法?
杭该舒秘: 加官进爵刑罚又叫“贴加官“,是由司刑之人将桑皮纸揭起一张,盖在受刑之人脸上... 相传“加官进爵”这种刑罚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他生性多疑,对贪官罪犯是绝不...

兰溪市15770211803: 中国古代地方监制有哪些 -
杭该舒秘: 中国古代如何监察官员为政廉洁,是古今中外一切政治文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性与手段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在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兰溪市15770211803: 如何治懒官 -
杭该舒秘: 古代如何治懒官 唐代迟到扣工资唐代对于迟到缺勤,除了“打屁股”外,还有扣工资、降级、撤职甚至“坐牢”等五花八门的处罚措施.先说“迟到扣工资”,唐玄宗时,“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唐会要》卷二四).到肃...

兰溪市15770211803: 清朝前期惩治腐败清朝前期有那几次规模比较大的惩治贪污腐败的行动,
杭该舒秘: 康熙前期宽处贪污,最大限度地团结了统治阶级的力量,为消泯尖锐激化的阶级矛盾... 首先,是中国古代以人治代替法治,封建制度本身即是孳生贪风之源.其次,清代官...

兰溪市15770211803: 古代酷刑,刑具,刑罚有哪些 -
杭该舒秘: 1、骑木驴 一种针对女性犯人的酷刑.所谓木驴,其实就是一头用木头做成的驴,木驴背上,竖着一根大拇指粗的尖木桩.当女犯被强行按坐下去时,那根尖木桩就直直地刺进了她的下身.而且,随...

兰溪市15770211803: ...但多被地方私自截留.②“陋规”是指各级官员除薪俸外的各种虽属非法但又相沿日久形成惯例的收入.--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 -
杭该舒秘:[答案] (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首先从中央户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钱粮大清理,仅户部就查出250万两的库银亏空.采取革职与抄没家产的手段,对贪赃者予以最高强度的经济惩罚”可以得出全面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严惩贪官污吏;“改革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