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作者&投稿:浦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教案# 导语】《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 “平均分”

  6、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篇三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例1,引入“平均分”。

  谈话: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2.练习三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百度知 ...
4、二(3)班有40名同学,上体育课时,每8名同学站成一排,可以站成几排?每排分2个排球,一共需要多少个排球?5、有38米花布,每8米做一个被套,可以做几个被套,还剩几米花布?6、买一本软皮抄需要8角钱,7元钱能买几本,还剩几角钱?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一、仔细看,算一算。20 81...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口算题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口算题 ★ 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熟练度练习方法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题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2)★ 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学习方法 ★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273条应用题附答案 ★ 小学二...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1、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 作能力。2、 通过观察和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立...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 下册的教学计划,方便大家学习。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个班学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冀教版
2017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冀教版 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通过教学计划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下面我准备了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提供给大家参考!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本班有学生36人,一年多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要苏教版 免费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套教案,共5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一、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2.学生在获取...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一比》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二、(出示情景图)。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2、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1)谁?谁最低?(2)比较黄山和泰山谁高?(3)恒山和华山...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三篇】
【篇二】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教案 -
迪容西拉:[答案] (平均分) (1) 教学内容: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用自己的话理解,怎么写,像上岗考试那种 -
迪容西拉: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201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和两种平均分的区别课件 -
迪容西拉: 【学习课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和两种平均分方法的区别 旧 知 链 接 新 知 自 研 直接写得数.12 ÷2= 8 ÷4= 9 ÷3= 15 ÷5= 18 ÷6= 把12 个苹果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平均每个 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若每个小朋友分2 个,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几 个小朋...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应聘 -
迪容西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迪容西拉: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1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未知 2008-03-10 14 ·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集1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法...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 -
迪容西拉: 教案环节:一、激趣导入:如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等 二、讲授新课 三、课堂延伸: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设计让学生能够持续关注学习的习题等等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或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 你知道花草树木有哪些作用吗 - 人教新课标品德二年级下:《花草树木点头笑》教案 -
迪容西拉:[答案] 植物小专家呢?进行下一个环节.五、花草树木本领大1、了解了小花小草的生长特点,小朋友们就能真正地种植它们和它们交朋友了,你们个个都是植物小专家.2、其实,养殖花草对于我们人类也有很多益处,(净化空气、防止...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 狐假虎威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教案(6) -
迪容西拉:[答案] ·狐假虎威”后传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谁有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案?
迪容西拉: 注册后就可下载,如果你点数不够,把你注册后的用户名跟在你问题后面,偶帮你赠送点 :)开天教育在线 >> 教案 >> 小学 >> 数学 >> 新课标人教版 >> 二年级 http://www.ktedu.com.cn/Soft/xiaoxue/shuxue/renjiaoban/two/Index.html 上册 more......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8682404410: 鲁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怎样复习效果好 -
迪容西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解决问题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