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饶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分有多长》教学反思~

《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 2014-6-12 19:55:41 | By: 张敏 ]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表: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 )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 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2) 跳绳20下用( )秒
(3)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 秒
四、实际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夏天午睡大约1( )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 )
(3)脉搏跳10次用了8(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的数学,特别是像“千米”这种抽象又难理解的长度。备课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本课教学活动。我计划让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1米、10米、100米分别有多长,从而推理1000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感受实际长度。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

二、体验感知。

(1)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

1、一个同学把手张开大约1米长,那需要几个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约10米长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

3、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

4、 沿着100米长的路线走10圈就是1000米,还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学生通过走一走体验到千米真的很长。

1、让学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几步?

2、10米需要走几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课时间可以去操场上来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时间。

这里学生通过体验,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才会灵活。

三、生活中的运用与单位互换。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受、体验,不能嫌麻烦,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好知识。从这里,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的数学,特别是像“千米”这种抽象又难理解的长度。备课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本课教学活动。我计划让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1米、10米、100米分别有多长,从而推理1000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感受实际长度。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

二、体验感知。

(1)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

1、一个同学把手张开大约1米长,那需要几个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约10米长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

3、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

4、 沿着100米长的路线走10圈就是1000米,还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学生通过走一走体验到千米真的很长。

1、让学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几步?

2、10米需要走几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课时间可以去操场上来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时间。

这里学生通过体验,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才会灵活。

三、生活中的运用与单位互换。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受、体验,不能嫌麻烦,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好知识。从这里,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的数学,特别是像“千米”这种抽象又难理解的长度。备课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本课教学活动。我计划让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1米、10米、100米分别有多长,从而推理1000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感受实际长度。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
二、体验感知。
(1)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
1、一个同学把手张开大约1米长,那需要几个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约10米长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
3、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
4、 沿着100米长的路线走10圈就是1000米,还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学生通过走一走体验到千米真的很长。
1、让学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几步?
2、10米需要走几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课时间可以去操场上来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时间。
这里学生通过体验,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才会灵活。
三、生活中的运用与单位互换。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受、体验,不能嫌麻烦,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好知识。从这里,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一数》教案范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与能力训练3.1数一数(一)答案
【答案】: 【练功房】1、(1)325 (2)1000 (3)512 【聪明屋】2、(1)10、100、1000 (2)5000、1000 (3)个、四 (4)7、2、5 (5)259 (6)803 【活动角】3、(1)400 (2)1000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都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这节课是有关长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一、复习导入。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二、体验感知。(1)手拉手活动...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两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二、 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分有多长》说课稿
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我慢慢的数到60下,估计就是一分了。生2:我是用写字的方法,我写了25个字估计要一分钟。活动二:估计几分钟的长短。同学们除了要学会估计一分钟的长短外,还要学会估计几分钟,今天这么多个老 师来我们班听课,我请大家为老师们唱首《老师,您好》的歌好不好。大家唱完后估计一下大约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千米有多长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2.估一估。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1)  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千米有多长 教学设计
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课前准备:米尺、记录单、表。教学设计:一...

高分求 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 下册
人教版小学上册教案2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求一个数的...

桑植县15848028736: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千米有多长 教学设计 -
羽姿再晟:[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

桑植县15848028736: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
羽姿再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一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桑植县1584802873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
羽姿再晟: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

桑植县15848028736: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测量1千米有多长 -
羽姿再晟: 使孩子认知长度单位,首先理解10米大概有多长,1000米有100个10米,大约就知道有多长了.

桑植县15848028736: 北师大版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
羽姿再晟: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玲玲 1千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桑植县15848028736: 《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
羽姿再晟:[答案] 活动一:室外进行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走100米要用多长时间,... 巩固学生已形成的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实践话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渗透了猜测、估算的数学思想方法...

桑植县15848028736: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分有多长练习的教案 -
羽姿再晟: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4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来抽象出长度单位“千米”.“...

桑植县15848028736: 东北师大出版社二年级下册1千米有多长 -
羽姿再晟: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桑植县15848028736: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
羽姿再晟: 字体大小:大 中 小《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2014-11-27 11:44:16)转载▼ 在这节课中我尽量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这样设计并实施数学教学活动: 一:引入环节,学生带...

桑植县15848028736: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
羽姿再晟:[答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让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