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出处是哪里?

作者&投稿:房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什么意思?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出处是哪?
此句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一文。全文如下:

《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战国策·燕策二》译文及赏析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作者简介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

鹬:一种长嘴灰背栖息于水泽间的爱吃小鱼的鸟。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鹬蚌”经常出自成语“鹬蚌(yùbàng)相争,渔翁得利”,字面意思是鹬蚌两方争斗,却让渔翁最后获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蚌的习性

蚌一般生活于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的底泥中,蚌体潜入泥中的深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冬季水温低时,蚌体大部分潜入泥沙中,前腹缘向下,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呼吸摄食。三角帆蚌喜流水环境,一般栖息在泥质、砂质、石砾底质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PH7-8。褶纹冠蚌和无齿蚌,PH5-9.5均能生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文言文及翻译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文言文及翻译如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是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

什么相争渔翁得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斗争的过程中要警惕潜在的危险,学会权力制衡,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从大局出发,放下当下的矛盾,避免顾此失彼,让别人白白捡了便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出自于战国策,苏代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劝赵惠王不要攻打燕国,用鹬蚌比喻燕国与赵国,而把秦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什么意思?
"鷸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汉语成语,它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权衡得失,看到更长远的利益。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什么叫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读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出处是哪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什么意思?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出处是哪?此句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一文。全文如下:《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对河蚌说:”你不张开壳,过几天就会干死你。“河蚌对鹬说:”你的嘴取不出来,过几天就会饿死你。“双方都不肯放弃,死咬不放,结果一个渔夫过来,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成语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是什么?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是鹬鸟和河蚌僵持不下,最后都被渔翁带回家。比喻两者相争旁观者得利。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故事_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拼音】 yùbàngxiāngzhēng,yúwēngdélì 【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成语故事】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内容是: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翻的长嘴夹住了。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羊浅葛根: 1、来历:《战国策·燕策二》 :“ 赵 且伐 燕 , 苏代 为 燕 谓 惠王 曰:'今者臣来,过 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 赵 且伐 燕 , 燕 赵 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 秦 之为渔父也.'” 2、后遂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是? -
羊浅葛根:[答案] 〖成语〗:鹬蚌相争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的故事出自( ) -
羊浅葛根: A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成语的典故谁给说下,要长点的 -
羊浅葛根: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时,秦国强大起来,它常以强欺弱,侵略别国.其他各国之间也互相征战.有一年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国国王得探报后,立即派苏代去赵国,劝阴赵王出兵.途中,苏代见一人在河边捞捕.脑子一转,心中有了计谋.苏代对赵王说,我路过易水时,看到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的肉,被蚌钳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被渔翁一起捉住.苏代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国要打燕国,秦国就会坐收渔利.赵王听完苏代的话,取消了准备攻打燕的计划.这个故事是说,相争双方,得不到好处,第三者会乘虚而入,坐收渔翁之利.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句话出自什么中的《鹬蚌相争》 -
羊浅葛根: 出自《战国策·燕策》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的意思 -
羊浅葛根:[答案]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 表面意思就是鹬蚌两者相互争斗,结果渔翁却得了好处.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什么蚌相争的成语 -
羊浅葛根:[答案] 什么蚌相争的成语——鹬蚌相争.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出自哪个朝代
羊浅葛根: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龙胜各族自治县1882359626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 -
羊浅葛根: 寓言故事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 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