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13课

作者&投稿:明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年级上册语文13课~

有爱真好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谁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就是爱。 爱无处不在,却又不会轻易被人知晓。它埋藏在每一个生命中的深处,它是灵魂中最本真的东西。出于爱,生灵繁衍至今,人们和平共处。爱是舔犊之情,是两情相悦,是超越物种或…………

那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 爱,是一杯热茶,它时时温暖着我们;爱,是一滴眼泪,它时时震撼人心.

永远走不出你爱的怀抱 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我不管走多远都走不出爱的怀抱。 穿越时光的隧道,那是2003年的一天,一个小女孩站在商场中央号啕大哭,身旁没有父母。要怪就怪她在妈妈试衣服时乱跑,把一位陌生阿姨当是妈妈,跟着她好…………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很深奥的东西。爱,有同学们的关爱,有老师的教育,有父母的仁爱等等……  

如果没有爱,这个世界只有憎恨,嘲笑,冷漠,残酷。不会有欢声笑语,也不会有鸟语花香。到处都是残杀,孤独。就连天真的孩子们也互相侮辱,谁也不理谁。学校的课堂上只有严厉的批评,没有同学叫“好”的声音。

朋友们,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只要有一点爱,世界就是美好的。让我们学会去爱,用心去爱吧!

爱,有喜爱。这是一种最普通的爱。这种爱会牵着你,让你快乐,开心。这种爱,也是最不真诚的爱。只能和喜欢比较。可是这种爱,好象不能离开你,这种爱,不是别人给予你的爱。

《钓鱼的启示》作者回忆了三十四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鲈鱼.此时距离鲈鱼捕捞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去.当时“我”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这件事使“我”获得终身难忘的启示: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原文如下:
   钓鱼的启示 詹姆斯·勒菲斯特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课《钓鱼的启示》

  课文:
  
  那一年,我刚满11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为一篇叙事性作品。叙述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鱼这件事给“我”的一生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结构分析〕
  本文通过回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鲈鱼的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回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鱼的事。
  第一层(第1~3自然段),写11岁时,“我”随父亲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傍晚去钓鱼,我钓到了一条好大的鲈鱼。
  第二层(第4~10自然段),写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非常不理解,心情沮丧极了。
  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写钓鱼这件事对“我”的一生产生的深远影响。
  〔语意理解〕
  “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钓上大鱼之后的情绪:得意扬扬。对于一个刚满11岁的孩子来说,等了好长好长时间,终于钓上一条漂亮的鱼,而且这条鱼非常大,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而且真的是条以凶猛著称的鲈鱼!那种成就感当然不言而喻,那种得意是发自内心的骄傲、自豪和高兴。“鲈鱼”,体侧扁,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性凶猛,吃鱼虾等。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暗示父亲的内心在思考,也在进行着思想斗争。促使父亲稍做犹豫和迟疑的原因有三:一、看着年仅11岁的“我”因钓上大鱼而兴奋不已,父亲不愿意打击“我”成功的喜悦;二、那条罕见的大鱼,父亲在心里也是舍不得把它放掉的;三、父亲心里在想,以怎样的方式对“我”说,必须把鱼放回去。
  “我急切地问道……”“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让“我”把鱼放回去的不理解和对抗。“我”一方面因为要失去好不容易钓上来的大鱼而着急,另一方面因为父亲非要“我”把鱼放掉而气愤不平,甚至忘记了礼貌“大声争辩”,还“哭出了声”。“急切”、“争辩”、“哭出了声”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心理。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这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有人看见我们,没有人知道“我”在捕捞开放日的前两个小时钓了一条大鱼,我们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鱼拿走。所以“我”带着最后的侥幸,用目光乞求父亲。可以想象到,一个11岁的小男孩,眼泪汪汪,可怜巴巴地哀求父亲的模样,很让人同情,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软起来的。
  “父亲沉着脸,没有看我,也没有再说话。”
  尽管“我”苦苦哀求,但父亲不再有一句安慰或解释的话语,他神情冷峻,用沉默表明了他坚决的态度:鱼必须放回去!没有商量的余地。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面对原则性的问题绝不姑息和含糊。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没有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这段话写出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我”的争辩、哭泣和乞求都是没有用的,“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只好极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慢慢”、“依依不舍”反映出“我”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我的情绪由先前的兴高采烈,变成后来的无可奈何,到最后真是沮丧至极了。”
  由兴高采烈到无可奈何再到沮丧至极,是伴随着钓上大鱼直到放掉大鱼的“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一个刚满11岁的小孩子来说,一定是终生难忘的。“沮丧”,灰心失望。“沮丧至极”,失望、灰心到了极点。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的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本段前后的两个“鱼”,含义是不同的。“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样大的鱼”是陈述事实,这里的“鱼”就是指34年前那条大鲈鱼。而“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中的“鱼”,则将“鱼”的含义引申了,这句话中的“鱼”指物质的(比如金钱等)或精神的种种诱惑。如果34年前的那个夜晚,在没人看到也没人知晓的情况下,父亲允许“我”拿走了那条大鱼,那么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当“我”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把道德原则放在第二位,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无视道德原则。但正因为34年前那个夜晚,父亲以他无可争辩的原则性教育了“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没人知道,都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我”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抵御住种种诱惑,在私利与道德的抉择中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给他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孩子的教育中,坚持道德原则是多么的重要!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的“钓鱼事件”给“我”一生带来的重要影响,点明了中心和主题。
  〔写作特点〕
  1.先叙事,后议论,结构简洁,层次分明。
  2.以平实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孩子的情感变化过程,真实可信。
  3.平凡的故事,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

引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从原来的主导者、指挥者转变成了服务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语文课堂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必须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精神,等等。这一切都让我对教书育人充满了思索。如何让只有9岁的农村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就成了大多数教师困惑的问题。

  案例描述:
  上课伊始,一切进行都是那么顺利。学生通过自读、自疑、角色体验等方法体会到小作者当时极不情愿放掉鲈鱼的心情。这时,我给全班提了一个重点问题:“既然放掉鲈鱼对‘我’来说这么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父亲做得对不对?”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我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学习合作伙伴展开讨论、交流,不到10分钟,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举手的比平时多了一倍多。活泼的汤正萍第一个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父亲做得对,尽管那条鲈鱼这么大,这么漂亮,但它毕竟也是一个生命,它也有自己的亲人与伙伴。”机灵的高美艳抢着说:“我也认为父亲做得对,但我的理由和她的不一样。因为我认为父亲之所以让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没到。”急性的锡波早已等不及了,未经我的准许,索性抢着说道:“父亲这样做是对的,因为父亲这么做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克制能力,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他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不会在社会上吃亏。”沉着的张少平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回答道:“我同意酶艳与锡波的说法,不过我还要在他们说的基础上补充一点。父亲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从小做一个自觉遵守公共条约,不贪图小便宜、道德高尚的人。”……看着这精彩的场面,我不禁惊喜万分,当我正准备顺势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个性派”的汤少嚷开了:“我不同意!我有不同意见!”经他这么一嚷,全班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一致向他射去,而我为了贯彻“服务学生”的宗旨,带着疑惑示意他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见他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认为父亲做得不对!”这句话把全班给怔住了。其他学生睁大眼睛不约而同地把视线从汤少的身上移向了我,听课的校领导也停下手中的笔。这是我事先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插曲,但凭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上的这类突发事件,我完全有能力处理好。只要我的一句话:“其他同学同意他这样的看法吗?”班上那些和我默契相投的孩子,便会争相发言,帮我“解围”。但此时我看到汤少那一副理直气壮的神情,却激起了我的灵感,我突然意识到这将是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道德抉择时父亲的教导给作者的生活和事业带来的帮助的突破口,于是我迅速调整教学思路,微笑着追问:“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汤少振振有词地说:“这条鲈鱼既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钓到的。而做父亲的却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非要儿子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伤心难过吗?何况这只是一条鲈鱼而已,难道大人连小孩的这一点要求也不能满足吗?这是不是太狠心了点?”听完他这样的理由,我微笑着表扬了他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的精神,然后请他先保留自己的看法,读懂后面的重点段以后在展开探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因为有这样的阅读动力,让学生更加投入,顿时朗读声、谈论声此起彼伏。又是10分钟过后,我再看汤少,刚才那一副理直气壮的表情一扫而光,流露出来的是若有所思的神态。这时,我请汤少再谈谈他对文中这位父亲的看法,他激动地说:“老师,我的看法转变了,我从后面的课文中知道了作者之所以能成为纽约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正是由于父亲严格教育的结果。父亲这么做,用心良苦啊!所以这样的父亲是伟大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他的眼睛闪烁着自豪的光彩。看到这一切,我感到了无比的快乐和对教育的真谛的体悟……
  最后,课文在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声中结束了。

  教学反思: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有他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个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
  这节课上,唱反调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时我很着急,然而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掐断这根激起全体学生再次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导火索,因为我知道如果以老师或其他学生的理解去代替汤少的理解,那必将抹杀孩子的阅读个性。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多俯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发言,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节课中,我试着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还给予学生阅读反思的时空。由于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在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批判后,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具有生命,而阅读反思是学生对阅读文本之后所理解内容的回味和再思考,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通过阅读反思,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阅历较浅,看待事物往往不够准确全面。上述案例中,汤少刚开始判断父亲的做法时显然就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试想,假如当时我直接批评了他,相信他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而我没这样做,我首先表扬了他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的精神,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看法,潜心阅读文本的重点段,这样就给予了他阅读反思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保护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再一次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3课什么,练习册吗,你要说清楚啊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 2.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 3.通过对光武中兴原因出现原因...

语文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求帮助...
素有“水上城市”之称的意大利的威尼斯,每年以5~10厘米的速度下沉。如按现在的速度,不到200年这个城市就会沉入大海。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西安等20多个城市也都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区域性的地面沉降。当今世界有43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0%)缺水。在亚洲西部,非洲内陆的沙漠地带,淡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的资料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渺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3.只有一个地球资料
2012-10-27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3课中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34 2016-11-08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十三课只有一个地球5组多音字 435 2016-10-24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十三课只有一个地球5组多音字急!急... 32 2017-12-16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十三课只有一个地球5组多音字是什么... ...

五年级上册民教育出版社的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的意思是什么
少年中国说的核心思想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的主要内容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原文如下:钓鱼的启示 詹姆斯·勒菲斯特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白鹅一课中有哪些拟人句??不要第14的。1天...
1。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3。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4。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5。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6。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13课{牛郎织女}的复述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初...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第三段亭台轩榭的部局有什么特点谢谢了,_百度...
具体设计 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3段 完美的 图画 (2 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内容4段 上一 5段 一对应 6段 总说 分说 合作学习 课文第 2 自然段中的四个 “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不能调换....

五年级上册十三课作者是?
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它的建筑十分有名,并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了解他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才能、成就,而是他45岁时写的一篇颇负盛名的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选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3课时...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语文13课熨熨帖帖的意思 -
蔡庭莱美:[答案] 熨帖,是一个有多重意义的形容词. 1(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2 心里平静:这一番坦诚的谈话,说的他心里十分~. 3 舒服: ①他身上不~,要回家躺一会儿. ②文他娘说:“这回你们该~了,该蹦高乐了——秀儿肚子里的孩子丢了!”(《闯关东》...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13课描写月光的词语和句子. -
蔡庭莱美:[答案] 句子: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

鄯善县1782112157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课生字组词 -
蔡庭莱美:[答案] 捞 捕捞 饵 诱饵 溅 溅起 钩 钓钩 翼 小心翼翼 纵 放纵 啪 啪啪 鳃 鱼鳃 皎 皎洁 唇 嘴唇 沮 沮丧 诱 诱人 诫 告诫 践 实践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13课的多音字和近反义词 -
蔡庭莱美:[答案] 暂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课《钓鱼的启示》为例 多音字主要是: 挣 [zhèng]挣脱 [zhēng]挣扎 量 [liáng]计量、测量 [liàng]酒量、气量 舍 [shě]舍弃 [shè]旅舍 近义词: 抉择——选择 熟练——熟悉 乞求——哀求 启示——启发 反义词: 熟练——生疏 简单...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13课《钓鱼的启示》 -
蔡庭莱美: 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阅读答案,如下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从父亲所说的话中“”这个字可以体会... -
蔡庭莱美:[答案] 盯,我做过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语文13课《采蒲台的苇》 -
蔡庭莱美: 采蒲台的苇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

鄯善县17821121576: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课中的"是"与"非"各是什么意思? -
蔡庭莱美:[答案]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下面是词典中“非”的解释 ,课文中“是与非”的“非”是其中的第一个意思,即“错误”【非】fēi①错误;不对(跟'是'相对):成是 痛改前~.②不合于:分(fèn)....

鄯善县17821121576: 五年级上册13课的多音字和近反义词 -
蔡庭莱美: 暂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课《钓鱼的启示》为例多音字主要是:挣 [zhèng]挣脱 [zhēng]挣扎量 [liáng]计量、测量 [liàng]酒量、气量舍 [shě]舍弃 [shè]旅舍近义词: 抉择——选择 熟练——熟悉 乞求——哀求 启示——启发反义词: 熟练——生疏 简单——复杂 皎洁——暗淡 永久——短暂

鄯善县17821121576: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的道德是什么意思 -
蔡庭莱美: 就是说:不管在有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都应该遵守道德,既然离鲈鱼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就应该等到开放日那一天再去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