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把罪犯流放宁古塔?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针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许多清朝历史剧中,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宁古塔不是一个“塔”,而是满族的发源地,清皇族的老家。为何把罪犯发放自己老家?

其实,宁古塔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后设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的前身。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既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6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

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清朝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选宁古塔呢?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自清顺治十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至今已360余年。因时值明清易代之际,大批受到朝廷刑罚的官员将领被发配到宁古塔,特别是顺治至乾隆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被流放到东北,让宁古塔成为当年有名的流放地之一。

历史上的罪犯流放最早起源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到了清代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健全了罪犯流配制度,设置了多处罪犯流放点。顺治初年,已制定了大清律,对罪犯的流放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是流放人员的起因、种类,流放人员的刑期,流放人员的生活等。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强盗免死减者,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偷盗坟墓二次者……具佥发宁古塔等处。”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然后考察他的现实表现,如能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情愿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上特批。

根据《中国通史》、《清史稿》等史书记载,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给事官彭长庚,一等子爵许尔安因上疏称颂睿亲王多尔衮,并要求为多尔衮 *** 昭雪,并恢复爵号。皇上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于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鸡林旧闻录》记载:清兵入关之初,流徙罪犯,多编管于吉江两省。及康熙时云南既平,凡附属吴三桂之滇人,悉配戍于上阳堡,在今开原县边门外,满语称其地为台尼堪,尼堪 *** 之谓。

原文释读:清初入关,流放罪犯,大都流放到了吉林、黑龙江两省。康熙二十年春,清师平定昆明吴三桂部叛乱,凡属吴三桂滇军之人,全部流放到了尚阳堡。尚阳堡位于今开原县东部边门外(今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佟屯村西南10里、清河水库上游淹没区),满语称那个地方为“台尼堪”,“尼堪”是对 *** 的称呼。

为何宁古塔是清初最主要的流放地之一?

在清朝初期,流放的地点主要是包括今天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在内的东北地区。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更重要的是,那里一直在清政权掌控中。把不放心的政治人物流放到一个放心的地方去,这也许是中国历代当权者共同遵循的一个规则。而且其他的地域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南方没有完全控制,那更何谈西北了,所以主要的流放地就是到东北。而且鉴于当时的中俄关系,为防范沙俄的侵扰,让犯人们戍守边疆也是出于国防需要。

清代东北地区的流放地很多,最初,犯人被遣戍沈阳、尚阳堡,后来到吉林乌拉、宁古塔,最后又到黑龙江瑷珲、齐齐哈尔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流放地是宁古塔,也就是今天黑龙江省的海林和宁安市。仅在清初的顺治年间,因科场案、浙东通海案以及文字狱等就有数千人被流放到东北地区的宁古塔。

流人们对宁古塔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来自中原以及江南的流人们来到这里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里萧条、荒芜的状况。

流人们摒弃东北原始的耕作方式,把内地的先进的耕种技术带到了这里,使粮食产量得以极大的提高,粮食品种也由原来的四、五种增加至十余种。尤其在土地开发上最为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至雍正初,宁古塔将军所辖可耕种的土地也达到了原来的十倍。明末最后一位兵部尚书张缙彦流放宁古塔后,将中原蔬菜、花卉种子及农业耕种方法也带到这里,被当地人尊为“域外群尊五谷神”。

宁古塔地区原来店铺很少,几乎没有贸易活动,流人杨越建议宁古塔将军建立皮毛人参互市贸易场所。仅一年时间,宁古塔就开设了30多家贸易货栈,人参、蘑菇、毛皮等都得到了交换、出卖,并很快吸引了盛京、吉林乌拉等地的客商。吴兆骞的儿子吴晨臣二十多年后在《宁古塔纪略》中有这样的描述,“货物客商络绎不绝,居然有华夏风景”。可以说,宁古塔的商业贸易是从流人开始的。

医药卫生方面,流放宁古塔的吕氏家族应该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雍正年间震惊全国的文字狱案,是因吕留良的反清思想而起。雍正十年,吕留良在死后49年惨遭开棺戮尸,其孙辈发往宁古塔。全族12户111口人背井离乡,踏上走向塞外边关的远行之路,雍正十一年冬到达宁古塔。宁古塔土著满人崇信萨满教,有病多采用一些土办法,而吕留良的孙子吕懿兼擅长医术,于是他开始在本地行医,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也改变了当地落后的医疗环境。据史料记载,他曾被任命为宁古塔戍所的医官,后来清廷下令不许流放人员任官,才被免职。

据记载,吴兆骞离开北京时用牛车带了上万卷书,他和流人杨越一起利用这些千里迢迢带来《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书籍,开设“读书草堂”,对当地人进行文化教育。

流放宁古塔的名人都有谁?

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江南科场案而流放三年宁古塔的方拱乾写了近千首诗,几乎每日都要写一首诗,不仅有他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在谪居地的许多小事也被收入诗中,编成《何陋居集》,这是宁古塔最早的诗歌集。

流人吴兆骞在宁古塔谪居二十多年,发挥其“江左风味”的笔法,他的许多诗作都有戍边卫国之内容,是讴歌戍边将士们的塞外绝唱,其中《秋笳集》赞颂的是大将军安步海东抗击罗刹,还有讴歌山川之美的《长白山赋》等等,可以称之为不朽之作。他的书信集《归来草堂尺牍》,更让我们深刻了解了流放文人在宁古塔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平日里度日如年,对家乡无尽思念,对父母大人祈盼平安,与友人诗歌唱和,都一幅又一幅地展现于后人面前。

自古以来宁古塔的山川大地留下的名字,多为当地土著人以民族语言所记述的。而明代末的兵部尚书、河南新乡人张缙彦游历了宁古塔新旧两域周围的山川、村落、河流等,为之重新命名,增加了这些山川的文化底蕴,这些默默存在于亘古荒原上的河流大山有了自己的名字,被收入到他的《宁古塔山水记》之中。他又对宁古塔的风土人情和富饶物产做了十分详细的记录,让关内人了解了这塞外的山水、塞外的村庄和民俗、塞外非常丰富的物产。今天我们要了解宁古塔之山水,必读《宁古塔山水记》,文章虽不多,但内涵博大,包含宽广,而且文词优美,笔法简练,不仅是宁古塔乃至黑龙江最早的山水游记和散文集,而且是一部优秀的地域文集,为宁古塔地域研究提供了内容翔实的佐证。许多在正史中找不到的资料多可以在此记中得到,可以说它是历史的补充。

张缙彦的另一部散文集《域外集》更是值得一读,这里的“记、论、书、傅、疏、说”主题文章有二十二篇,所记的多与流人有关,也是论述塞外的山水、风俗和物产之作,对研究宁古塔流人生活及塞外之风俗,其史料价值更高。

清代宁古塔的历史记载中流人的活动占有很大部分,这些记述为后来人留下了一笔十分丰厚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去了解三百多年前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曲折。

“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这是诗人吴梅村对流人境况的写照,今天再研究流人,追寻他们的足迹也算是对先人们的一种慰藉。




清朝为何流放罪犯到宁古塔
清朝的罪犯为什么被流放到宁古塔?“古代的犯人如果犯错误,要留下皇帝当皇帝,就要选择一些贫穷而寒冷的地方,所以最终他们会选择宁古塔。”宁古塔在黑龙江牡丹江市。这自己就是一个边境地区。气候异常,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根本不适合生存。对这些小伙子们,对这个朝堂大臣,根本没法习惯,所以他们会选择...

清朝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除了“六个”、“六坐”之说,关于“宁古塔”地名的由来还还有 “六子”、“六部”、“六塔坦”等说法,这些说法大概的意思就是这片地区曾居住着六户满族人,故得名。•为什么清代要将犯人流放宁古塔?首先,我们都知道犯人之所以要被流放宁古塔,就是因为他犯了法,要惩罚他,故才会被流放。...

”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是清朝对犯人的刑罚,到底是什么意思?_百度...
宁古塔在清朝时期是一个知名的流放地。流放是清朝对犯人施加的一种刑罚,它包括将罪犯或其全家送往边疆地区,成为旗人官兵或所谓的“披甲人”的奴仆。这些披甲人通常是旗丁中的一部分,他们不仅要参与军事活动,还要承担日常的农业生产。在清朝的刑法体系中,流放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新疆地区。《清史...

清朝灭亡之后,宁古塔的犯人去哪了呢?
同时,乾隆又将西南贵州的毕节县、兴义府安南县,云南曲靖府的南宁县、沾益州、陆凉州、平彝县;巴藏、两广等地也设为犯人的流放之地。也就是说,在乾隆彻底平定新疆之前,多数犯人都会流放到宁古塔,但是之后便变为甘肃、新疆、贵州、云南等地。但是,新疆、甘肃依旧为朝廷犯人的重点流放之地。《三流...

...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为什么宁古塔这么可怕?首先,宁古塔在当时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原始部落 流放,作为一种刑罚,必然是让你去吃苦的,不可能把你流放到一个经济发达之地。早起的时候,朝廷流放犯人选择的都是南蛮之地,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南方已经被完全开发,成为经济发达之地,自然不适合流放。那...

解密:清朝为何把罪犯流放到皇族的老家盛京?
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既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6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6 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

清朝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发配至这与披甲人为奴的多是犯人,披甲人多朴实有义气,久而久之汉文化也随之融入,宁古塔有着这些人的辛酸,有着他们的文化融入。真是披甲人和这些流放犯人的镇守让边疆稳定,百姓无外敌入侵。清王朝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种深意:第一种是惩戒犯人,让犯了罪的人尝尽背井离乡的苦楚,,到关外去...

清朝官员被贬为什么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宁古塔地区非常辽阔,即图门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近日本海,都是宁古塔地区。宁古塔常年冰封,天气恶劣无比,交通极为不便,庄稼五谷在此根本无法生长,为满民所避居之地。从环境来看确实是个流放罪犯惩罚的好...

皇上所说的用管宁古塔不得入关啥意思
意思是皇上把得罪他的人发配到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做苦役。宁古塔是著名的流放之地,“不得入关”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山海关内可以理解为中原地区。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犯人...

古时候“流放宁古塔”,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古时候刘放宁古塔是从清朝开始的,宁古塔是一个地名,位于我国现在的黑龙江地区。之所以把这个地方当多流放最佳地址,是因为宁古塔环境恶劣,特别是到冬季的时候,大雪皑皑,被流放的犯人吃不饱,穿不暖,是对精神上最大的折磨。宁古塔没有塔,这就相当于老婆饼里没有老婆,鱼香肉丝里没有鱼是一个意思...

曲阳县18892443648: 为什么清朝喜欢把犯人流放到宁古塔?
表皇复方: 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清皇族的老家.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

曲阳县18892443648: 清朝时期为何犯人都被发配到宁古塔,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
表皇复方: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古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牡丹江下辖市宁安.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因宁古塔在东北边陲,常年冰封,人迹罕至,非常适合罪犯改造.同时它也是满人发源的地方,罪犯在这里不只要垦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故乡的面孔.还要忍饥挨饿,为本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表现祖上的光荣.

曲阳县18892443648: 宁古塔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宁古塔会成为流放犯人之地
表皇复方: 说到宁古塔,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座塔,但其实这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宁古塔在如今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现在当地还有一个宁古塔...

曲阳县18892443648: 为什么清朝时常把人流放到满族的发源地东北? -
表皇复方: 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改善人类居住和生活条件. 清朝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

曲阳县18892443648: 清朝的皇帝把犯罪的大臣流放宁古塔,那宁古塔在我国哪里?
表皇复方: 宁古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据介绍,宁古塔为蛮夷音,实意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原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公元1666年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市.明末清初大批受到朝廷刑罚的官员将领被发配到宁古塔,特别是清朝顺治年间至乾隆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被流放到东北. 清代八旗驻防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始设于顺治年间,康熙时定制驻防八旗满洲官兵.额设协领2人,佐领12人,防御12人,骁骑校12人,笔帖式4人,委署什长4人,管仓官1人,仓笔帖式2人,台站笔帖式3人,八旗满洲领催104人,前锋40人,马甲1256人,匠役24人,官屯领催1人,统之以副督统.

曲阳县18892443648: 古人说的宁古塔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表皇复方: 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

曲阳县18892443648: 清朝的宁古塔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流放到那里的人有什么 -
表皇复方: 原文在这里 宁古塔是什么?在清代的时候,是满族人的起源地,将军的居住地和统治所.宁古塔更是流放犯人的罪地.只要被押进去,就不能再入关了.宁古塔的满语意思是:六个.而这个地方太荒凉了,除了周边有人,其他都是沼泽之地,又...

曲阳县18892443648: 清朝总是把犯人发配到宁古塔 不得入关 那发配去干嘛的呢(做苦力还是什么) -
表皇复方: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曲阳县18892443648: 清朝年间流放到底是一种什么刑罚?而宁古塔又是一种什么地方?于什么时间开始消逝不用?宁古塔都存在中国哪些地方? -
表皇复方: 流放就是充军 宁古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据介绍,宁古塔为蛮夷音,实意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原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公元1666年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市.明末清初大批受到朝廷刑罚的官员将领被发配到宁古塔,特别是清朝顺治年间至乾隆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被流放到东北. 清代八旗驻防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始设于顺治年间,康熙时定制驻防八旗满洲官兵.额设协领2人,佐领12人,防御12人,骁骑校12人,笔帖式4人,委署什长4人,管仓官1人,仓笔帖式2人,台站笔帖式3人,八旗满洲领催104人,前锋40人,马甲1256人,匠役24人,官屯领催1人,统之以副督统.

曲阳县18892443648: 清朝的宁古塔是干什么用 -
表皇复方: 【宁安旧称宁古塔.宁古塔为满语,“宁古”汉译为“六”,“塔”(特),满语“居址”之意,也就是六个部落.宁古塔一名的出现出在明万历年间,最早载入史册的是《清大事志》.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清统一东北、入主中原的根据地,是清初统辖盛京以北的重镇.公元1627年,满洲正蓝旗人戴珠湖以昂邦章京(大将军,正一品)镇守宁古塔.满洲正蓝旗人吴巴海为第二任昂邦章京,满洲镶蓝旗人沙尔虎达为第三任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之子巴海为第四任昂邦章京,即第四任宁古塔将军.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说白了,那就是一地名,最后是用来流放被贬官员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