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九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4)

作者&投稿:吴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其冬,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耀卿对曰:

  臣闻前代圣王,亦时有忧害,更施惠泽,活国济人,由是苍生仰德,史册书美。伏以陛下仁圣至深,忧勤庶政,小有饥乏,降情哀矜,躬亲支计,救其危急。上玄降鉴,当更延福祚,是因有小灾而增辉圣德也。今既大驾东巡,百司扈从,太仓及三辅先所积贮,且随见在发重臣分道赈给,计可支一二年。从东都更广漕运,以实关辅。待稍充实,车驾西还,即事无不济。臣以国家帝业,本在京师,万国朝宗,百代不易之所。但为秦中地狭,收粟不多,倘遇水旱,便即匮乏。往者贞观、永徽之际,禄禀数少,每年转运不过一二十万石,所用便足,以此车驾久得安居。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于前,支犹不给。陛下数幸东都,以就贮积,为国大计,不惮劬劳,只为忧人而行,岂是故欲不往。若能更广陕运,支粟入京,仓禀常有三二年粮,即无忧水旱。今天下输丁约有四百万人,每丁支出钱百文,五十文充营窖等用,贮纳司农及河南府、陕州以充其费。租米则各随远近,任自出脚送纳东都。从都至陕,河路艰险,既用陆脚,无由广致。若能开通河漕,变陆为水,则所支有余,动盈万计。且河南租船候水始进,吴人不便河漕,由是所在停留,日月既淹,遂生隐盗。臣望沿流相次置仓。

  上深然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语在《食货志》。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贯。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此盖公卿盈缩之利耳,不可以之求宠也。"乃奏充所司和市、和籴等钱。

  明年,迁侍中。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罢知政事,累封赵城侯。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

  伏以圣恩天覆,仁育庶类,凡死罪之属,不欲尸诸市朝,全其性命,流窜而已。所以政致刑措,狱无冤人,旷古以来,未有斯美。臣愚以为全生免死,诚为至化,有耻且格,为训将来。苟有未安,不敢缄默。

  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人之父母,风化所瞻,一为本部长官,即合终身致敬。决杖者,五刑之末,只施于抶扑徒隶之间,官荫稍高,即免鞭挞。令决杖赎死,诚则已优,解体受笞,事颇为辱。法至于死,天下共之,刑至于辱,或有所耻。况本州刺史,百姓所崇,一朝对其人吏,背脊加杖,屈挫拘执,人或哀怜,忘其免死之恩,且有伤心之痛,恐非敬官长劝风俗之意。

  又杂犯死罪,无杖刑,奏报三覆,然后行决。今非时不覆,决杖便发,倘狱或未尽,又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即是促其处分,不得顺时。将欲生之,却夭其命,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前后频在州县,或缘杂犯决人,每大暑盛夏之时,决杖多死,秋冬已后,至有全者。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即副陛下好生之德,于死者皆有再生之恩。

  俄而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更委两军,以勇果之才,承战胜之势,吐蕃小丑,不足歼夷。然臣近日与其同班,观其举措,精劲勇烈,诚则有余,言气矜夸,恐难成事。莫敖败于蒲骚之役,举趾稍高,《春秋》书之为惩诫。恐其有骄敌之色,臣窃忧之。入秋防边,日月稍逼,接对人吏,须识其宜。今将抚边军,未言发日,若临事始去,人吏未识,虽决在一时,恐将非制胜万全之道。况兵未训练,不知礼法,人未怀惠,士未同心,求其忘性命于一时,惮严刑于少选,纵威逼而进,因而立功,恐非师出以律,久长之义。又万人性命,决在将军,不得已而行之,凿凶门而即路。今酣宴朝夕,优渥有余,亦恐非爱人忧国之意,不可不察。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竟以无功而还。

  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寻转左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子综,吏部郎中。综子佶。佶,字弘正,幼能属文。弱冠举进士,补校书郎,判入高等,授蓝田尉。时有诏命畿内诸县城奉天,时严郢为京兆,政尚峻暴,加以朝旨甚迫,尹正之命,急如风霆。本曹尉韦重规其室方娠而疾,畏郢之暴,不敢以事故免。佶因请代,役无愆程,当时义之。德宗南狩,佶诣行在,拜拾遗,转补阙。李怀光以河中叛,朝廷欲以含垢为意,佶抗议请讨,上深器之,前席慰勉。三迁吏部员外,历驾部兵部郎中,迁谏议大夫。会黔中观察使韦士宗惨酷驭下,为夷獠所逐,俾佶代之,酋渠自化。其后为瘴毒所侵,坚请入觐,拜同州刺史。征入为中书舍人,迁尚征入为中舍人,迁尚书右丞。时兵部尚书李巽兼盐铁使,将以使局置于本行,经构已半,会佶拜命,坚执以为不可,遂令彻之。巽恃恩而强,时重佶之有守,就拜吏部侍郎。以疾除国子祭酒,寻迁工部尚书致仕。元和八年卒,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佶清劲温敏,凡所定交,时称为第一流。与郑余庆特相友善,佶殁后,余庆行朋友之服,搢绅美之。

  史臣曰:魏知古、卢怀慎、源乾曜、李元纮、杜暹、韩休、裴耀卿,悉蕴器能,咸居宰辅。或心存启沃,或志在荐贤,或出爱子为外官,或止屯田于关辅,或不受蕃人之赂,或坚劾伯献之奸,或广漕渠以充国用:此皆立事立功,有足嘉尚者也。卢、李、杜三君子,又以清白垂美简书,公孙弘之流也。乾曜职当机密,无所是非,持禄保身,焉用彼相?

  赞曰:卢、魏、乾曜,弼违进贤。裴、韩、李、杜,远财劾奸。汗简书事,清风肃然。万岁之后,其名不刊。

  《旧唐书》 後晋·刘昫等史籍选要

原文如下: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少而勇果便弓马,为人沉厚,好学,有文武才干。弱冠为太学生。垂拱中,神功至东都,罗拜诸人,令自举知兵达吏者。元忠被召,上言徐敬业兵至淮甸,其锋甚锐。上咨叹,授朝散大夫。万岁通天中,历怀州刺史、陇州刺史。神龙初,入为洛州长史,又徙陇右道按察使、陇州防御使。以母老固辞,改授卫州刺史,俄为洛州长史。元忠厚重沉稳,有大将风。时河南、北皆平,高宗遣元忠镇凉州,以备吐蕃。久视元年,入为洛州长史,又迁洪州都督。大足元年,转陇州防御使。元忠尽心边城,为虏所惮。


花溪区17196784754: 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的翻译 -
董俘乳安: 杜暹

花溪区17196784754: 裴耀卿的史籍记载 -
董俘乳安: 《旧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五十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

花溪区17196784754: 复遣卫尉丞李义表报使的 翻译 -
董俘乳安: 复遣卫尉丞李义表报使. 报者,传达.使者,奉命办事的人.复者,回也. 译文:太宗回派卫尉丞李义表出使传达旨意. 出《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花溪区17196784754: 《旧唐书 列传第九十八》翻译
董俘乳安: (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

花溪区17196784754: 艰苦训练怎么翻译为古文 -
董俘乳安: 就用“艰苦训练”或简缩为“苦练”.理由如下:1、“艰苦”一词古已有之,如: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汉书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吾与汝等,早罹(遭遇)艰苦.(《魏书 列传第九下 献文六王 》)往来艰苦,生业尽罄.(隋书 食...

花溪区17196784754: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第一句是:李藩,字叔翰,赵郡人.… -
董俘乳安: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

花溪区17196784754: 旧唐书, 全文. -
董俘乳安: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时间应该在南宋时.

花溪区17196784754: 旧唐书 列传四十 翻译 -
董俘乳安: 王及善,是汔州邯郸人,父名君愕.隋朝末年,并州人王君廓侵掠邯郸,王君愕前往游说王君廓说: "如今天子丧失统治权力,英雄竟起,应该安抚招纳被遗弃的百姓,占据有利地势,按兵不动以观察形势变化.现在足下肆行残忍,所到之处劫...

花溪区17196784754: 《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翻译
董俘乳安: 这里空间不够 ,贴到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98译文http://wenku.baidu.com/view/96f91a79168884868762d6e4.html里

花溪区17196784754: 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的翻译成白话文
董俘乳安: 发的个飞的发的梵蒂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