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论语那句话或者对话或者场景最打动你的?原因~好评哦!!

作者&投稿:成王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我翻译《论语》的几句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 “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 (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回答者:豆綩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8 21:53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现实‘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酒后落叶的。”
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只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桑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翻译: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论语中感人的对话和场影都非常多,看论语好几遍了。论语关于政治的论述和求学修身部分精典太多了,不能一一举例。

比如: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看似简单没有内涵的话,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仁,发自内心深处的与人为善、同情。就很感动。
一天,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赶紧迎上去。乐师走到台阶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台阶”。当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席子”。等乐师坐下以后,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绍屋子里的人,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那里”。送走乐师以后,学生子张便问道:“这样不是太麻烦吗?”孔子回答说:“接待盲人就应该这样”。
可以知道这不是孔子的做秀,而是已经身体和灵魂都高度一致了。想想现在社会有多少人还能做到这些啊?孔子做为一个大学问家和曾经任高官的人,不是礼贤下士这么简单的事,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个弱势者,到一种体谅别像对待自己一样的程度,细致入微,毫无勉强,为千古师,真可以是万世师表。
看看现代社会骂孔子的那些人,他们的日常的所做所为,根本不值一提,就像子贡说的,他们中伤太阳,但是对于太阳有何伤呢?孔子的人格和魅力影响,丝毫不受这些干扰流传了两千多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我觉得这句最感人,这句体现了一种为人着想,不自私自利的品质。现在有很多人还在报复或计划报复别人,如果他们领悟这句论语,并且付诸行动,那么世间就没有那么多的恩怨纠纷了!


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论语中的哪一句
强调了道德原则的重要性,道德和人格是人的最高价值追求,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地位才是有价值的。强调了追求有道德、有品格的人生,一个人应该追求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格的人,通过努力和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和地位。3、句子出处 这句话出自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论语》十二章》。4、...

《论语》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这句话?
父亲为儿子隐瞒罪行,儿子为父亲隐瞒罪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父为子隐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叶邑停留时,叶公府中的一只羊跑进孔子的住地,被弟子曾点烧了吃。曾点的儿子曾参把这事报告给孔子,孔子知道曾参处于忠孝两难的地步,于是答应同叶公说,孔子感慨:“父为...

关于论语理解的诗句
7.巜论语》中关于了解他人的句子,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了解他人的句子我没啥印象,非要找一句的话,【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

“论语”中孔子论“仁”的十句话是什么?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的是哪一句_百...
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的一句话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释义: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

求《论语》中的几句原话。
魏牟靠着几案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又仰头朝天笑着说:“你不曾听说过那浅井里的青蛙吗?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实在快乐啊!我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进...其实,这几句话的原话并非《论语》中的内容,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中的记载,不过这几句话在《庄子》中的确被庄子称为是孔子的话,其原话为: “夫水行...

论语关于学习思的两句话是哪个?
论语关于学习思的两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死记硬背而不思考不理解,就做不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即使记忆力再好成绩也不会太好。“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善于思考而没有学习的行动,即使逻辑思维能力再强也会因为知识积累的匮乏而限于空想失败。新的解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什么意思?
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论语》子路篇第二十三章。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出自《论语‧述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的那句话 出自论语
【评析】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论语...

青州市13911365556: 认为论语那句话或者对话或者场景最打动你的?原因~好评哦!! -
禤窦和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我觉得这句最感人,这句体现了一种为人着想,不自私自利的品质.现在有很多人还在报复或计划报复别人,如果他们领悟这句论语,并且付诸行动,那么世间就没有那么多的恩怨纠纷了!

青州市13911365556: 《论语》中有很多的格言警句,你觉得那一句给你的启发最大?交流自己的体会! -
禤窦和胃: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现代人整天生活在忙忙碌碌之中,为名为利,而孔子在以亲多年前就能看的这么开,将自己的精神境界提上另一个层次,是很不容易的啊.

青州市13911365556: 求一句你觉得论语中最喜欢的话,并翻译和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
禤窦和胃:[答案]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 恶(误).好(号). 【译文】 孔子说:“众人厌恶的,必须仔细观察;众人喜欢的,必须仔细观察.” 我觉得这句话在现代社会非常有作用,现在大家盲目跟风,网络时代,信息铺天...

青州市13911365556: 论语里的精彩对白100字 -
禤窦和胃: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是很精彩的,字数在一百个左右又比较通俗的有下面几段. 1. 《颜渊》篇中,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

青州市13911365556: 论语中的最重要的几句 -
禤窦和胃: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青州市13911365556: 大家认为论语最经典的话是什么?
禤窦和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青州市13911365556: 论语最有意义的一句话 -
禤窦和胃: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们老师最常说这句话

青州市13911365556: 《论语》有哪十句比较出名的名言? -
禤窦和胃: 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二) 新《〈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青州市13911365556: 论语中的十句话 -
禤窦和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

青州市13911365556: 你认为论语在表达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禤窦和胃: 很短,却很精辟,从对话中明白真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