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各国朝奉时,语言不通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作者&投稿:邸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语言不通从来都不是问题,每一个朝代都有专门的外交机构负责翻译和接待外宾的工作,这些机构就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

从秦朝开始,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中国一直没有中断和外国之间的邦交联系。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外交的巅峰当属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那时候真的可以用一个“万邦来朝”的成语来形容,外族都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整个唐朝时期对于外国人都是采取“包容、接纳”的态度,因此当时唐朝大城市的街上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结伴行走的外国客商。对于当时的唐朝人来说,外国人是不稀奇的。

因为有这些外国商人的存在,古代的中国人要想和他们做生意就必须要进行沟通。最原始的沟通就是通过“比划”来实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双方相处的够久了,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对方的语言,这些中国商人就成了最早一批懂外国语言的人之一。除了民间“自学成才”的翻译官,唐朝官方政府还会选派人才到外国去学习他们本国的语言,然后回到外交机构任职。在外国大使进行朝奉的时候,这些“外交官”可以为唐朝官员和君王翻译。

不仅唐朝是这样,古代的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而且官方的翻译官是主流。秦朝的时候,有典客和典属国;汉朝的时候,有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明朝负责外交事务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行人司。

值得一说的是,汉朝时期的外交长官是“三公九卿”的“九卿”之一。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朝廷对于外交事业的看重,既然对于外交这么看重,那么外国使臣朝奉时的翻译问题自然就会有专门的机构和大臣负责。



古代也有类似今天的“翻译”,专门给各国来朝奉的人,翻译成皇帝能听懂的语言。
古代的翻译,其实也就是一个地方的方言翻译。
古代也有很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朝奉的时候,就会带上,能翻译他们方言的人一起去朝奉。

古代各国朝奉时是有通译的,也就是翻译,这些翻译往往都是两国之间通商的商人,或者来我国传道的传教士,可以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是通过文字或者一些手势来表达这个问题,因为有些地方确实是听不懂。

在古时的中国也是有专门研究其他国家语言的部门存在的,也是存在翻译官的。


在古代各国朝奉时,语言不通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语言不通的问题在古代各国朝奉时是如何解决的呢?首先,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外交机构负责翻译和接待外宾的工作,这些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从秦朝开始,中国不断发展并与外国保持邦交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中国古代外交达到了巅峰。当时,外族都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唐朝对外国人采取“...

在古代各国朝奉时,语言不通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值得一说的是,汉朝时期的外交长官是“三公九卿”的“九卿”之一。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朝廷对于外交事业的看重,既然对于外交这么看重,那么外国使臣朝奉时的翻译问题自然就会有专门的机构和大臣负责。

为什么说-永徽律疏_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
通过唐朝与周边各国频繁通使和文化交流,《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立法,大都摹访《唐律》。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与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国(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律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无论...

有谁能列出宋朝官职?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

吴越民族其他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吴王寿梦(前585年)首次“朝周、适楚”的交流活动开始,南北文化的交融历程已持续了数千年。其间,无数的争斗与变迁,包括迁徙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共同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质。在众多灿烂的文化产物中,徽州朝奉与绍兴师爷堪称南北文化交流的瑰宝。徽州,原属于中原文化,后...

识别和区别的意思
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庭审诉讼时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论争。 辨: 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 三、侧重点不同: 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 “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

唐律书义的现实意义
唐律正是以其严谨的结构,简明的文字,精确的注疏,完备的内容,而被后世各朝奉为修法立制的楷模,沿用不废。五代各国立法基本上取法于唐。宋朝的《宋刑统》,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唐代作为强大的封建帝国,曾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先进的文化(包括法律),被来往于长安的外国商人、...

临沂市19899637795: 中国古代如何解决语言不通问题中国古代似乎没有普通话,那上朝的时候
查翠珠珀: 当时以官话为主,其实也就是普通话了.清朝皇帝上朝讲的是汉语,因为汉语普遍,清朝皇帝是为了以汉治汉,他要是讲满语,汉官听不懂,则命令就执行不下去.

临沂市19899637795: 古代两国语言不通是如何解决的 -
查翠珠珀: 翻译是个古老的职业,很久之前就有了.而且古代人的活动范围并不像现代那么广,两地交流的范围也仅限于邻国而已,两国接壤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熟悉对方语言的人,想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不是

临沂市19899637795: 在古代各国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沟通的,也就是说翻译是如何形成的? -
查翠珠珀:[答案] 总有人去学的,我们本身也不是生下来就懂得说话写字的啊,生在哪里,周围环境影响讲哪里的话不就学了哪里的话,以前不是就有外交使团之类的角色存在,有需求自然就有人去学了,根据供求关系决定的.当有利益的存在就有看到获取利益机会的...

临沂市19899637795: 中国古代怎么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
查翠珠珀: 两个办法:1,使用汉字,古代不同地方,语言发音不同,但汉字却可以写成一样的,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汉字有这个功能.其他语言文字,只要发音一改,文字就要改.所以在古代,从东北到越南,从日本到新疆,都可以通用汉字.2,使用标准发音,古代称为“官话”.现在的四川话,就是明朝官话演变而来的.

临沂市19899637795: 古代不同地区的人语言不通,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啊? -
查翠珠珀: 古代汉语有标准的发音,被称为“官话”.有文化的人在正式场合都说官话. 明朝的官话类似京剧的发音.也跟四川话相似.在推广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前,官话的使用频率最高.

临沂市19899637795: 在远古,国家刚开始来往时,鉴于语言不通,他们是怎么沟通的? -
查翠珠珀: 都是从贸易开始一点点开始沟通的,只有做生意的需要才有产生语言的交流,日子长了就会了,也有通过第三方去学习对方语言的.好象欧洲人通过波斯了解中文,中国人通过印度再了解波斯人这样这样的例子

临沂市19899637795: 古代语言不通,他们是怎么交流的? -
查翠珠珀: 文字就是古时候的交通主要方式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么御就可以解释成社会实践了.书,古时候语言不通,朝代更迭,人口迁徙,人们交流有问题的话,就只能通过文字.我看书解释成交流沟通也不错.

临沂市19899637795: 古时候,各地与各地的语言不通.他们是怎么沟通的?
查翠珠珀: 动作,行为.礼节.能体现出善意和友好.

临沂市19899637795: 古时候没普通话,那相隔很远的两地人语言不通怎么交谈 -
查翠珠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非表音文字,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