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修炼中如何提高内气运行

作者&投稿:马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极拳怎样炼气~

通过架子导引内气运动太极拳有一系列的动作,俗称架子,架子是前人的锻炼经验在姿势上的表现。一个架子,总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与总结论证才能创造出来,是锻炼者的入门阶梯。架了除了有技击作用外,与某些气功动作有相似之处,可通过外部动作来导引内部的气血运行。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腹松气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骨而敛入脊骨。”故习拳姿势必须正确,要讲规矩,唯有这样才能达到练拳的功效。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式歌”曰:“气遍身躯不少滞……腹内松静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太极先辈告诉我们:要想使气浑身周转,姿势就必须上下顺遂、劲不逆扭。许多著名拳师不讲什么理论,只是认真练好架子就有了一身好功夫,原因就在于架子体现着法则,包含着体、用、气。只满足于能练套路,而不求其准确则收效不大,甚至练拳多年而无气感。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架子不仅要准,而且要熟。杨澄甫的弟子董英杰说过,练拳一次要至少三趟,第一趟开展筋脉,第二趟校正姿势,第三趟再加形意。纯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则进步更速。拳势正确又认真锻炼,就会由外引内,逐渐产生内气的周转,从最初的腹部充实,到手指麻胀、眼睛微光,到气遍周身。有志于练太极拳的同志,首先要懂架子,求身法的正确,否则徒耗精力白费工夫,得不偿失也。通过阴阳虚实变化调动内气的运行有人说,太极拳的奥妙精华尽在虚实二字的运用。阴阳虚实的变化是靠正确的架子体现的,尤其是在练拳的初级阶段。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宗明义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阴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对平衡的。阴进则阳退,阳进则阴退,偏盛偏衰,就会导致疾病。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就是力求达到阴阳平衡,其手段即通过不断的虚实变化使气血周转全身,意催气动,气催肢动,目随手动,手随目动,足步稳健,左旋右转,矫捷如龙。例如一拳势左腿实右腿虚,一变换姿势即成右腿实左腿虚,由于重心的不断转移变换,一会儿左实右虚,一会儿右实左虚,这样气血也就在身体内部转换、周转。练拳时只要注意心静体松,分清架子的虚实转换,就会感到体内气血流动,从而得到圆活之趣。虚实有前后、上下、左右之分,进一步则要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细言之,一足应分虚实,一指亦应分虚实,甚至每个细胞都应分虚实,这就是“一处有一处虚实”。同时又以丹田为主,一变百变,故又谓“处处总比一虚实”。练到此境界,就会“行气如九曲珠,无处不到”,气在体内运行亦如太极图。宋代二程语录中有云:“人有寿考者,其气血脉息自深。”气息既长,自有推动脏腑、自我按摩的作用。脏腑强盛,百病何生?通过呼吸促进内气运行所谓呼吸即气之表现。太极拳的呼吸除鼻吸鼻呼外,还采取腹式逆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往后(命门穴)吸,呼气时腹部从后向前释放。太极拳的呼吸,与气功的以后天练先天、以先天为后天是一致的。吸时后天之气下降,先天之气便上升;呼时后天之气上升,先天之气下降。通过这种腹式呼吸,可促使中气升降、开合,达到炼气之目的。太极拳每势都配合呼吸,阴吸阳呼,一纳一吐。练拳有一定造诣的人,一吸气就会感到身体内部气血流向心脏及命门穴,一呼气则感到气血走向四肢。太极重命门,气功重丹田。丹田气充,气可贯通背部三关直入泥丸。练太极拳要时刻注意发挥命门穴的枢纽作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命门穴是全身重心之所在,执中可达四旁、劲贯脊发。动作时命门穴为原动力之源泉。劲向前去,命门穴后撑;合吸蓄势,命门穴先后拉。发劲时,命门穴是人体爆发力的来源,意气劲力的吞吐开合皆自此出入。命门穴还可调节全身的平衡,故曰知命门方可知太极。太极拳的腹式逆呼吸来自吐纳术,要求细、匀、深、长。但太极拳的拳势包含着技击,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目标、走向,只有了解了架子的起承转合,以及蓄发转变的抑扬顿挫,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很好。练拳时如果呼吸和架子一时配合不好,可先抽出一些开合分明的架子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呼吸顺畅,中气升降、前后晃动的感觉明显后,再进行整套拳法与呼吸的配合。初学腹式逆呼吸时要结合架子练习,呼吸一定要自然,切勿逆气或强行深呼吸,否则有害无益。通过意识指挥内气运行练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顾留馨《太极拳术》),太极拳以意运气并非故意运气,故运气膨胀反滞而不灵。所以王宗岳在《行功论》中提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练太极拳时,要用心使气缓缓流行于骨肉内外之间。俗话说:“意到气到。”意为向导气随行,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意欲左右更迭运行,则气随左右手足更迭运行;如意欲转圈,则气就转圈。气功强调意念锻炼,调心存神凝神,恬淡虚静,排除杂念,从心斋到坐忘。太极拳是以意识引导动作,以心行气,用意不用力,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全身在意不在气,意动身随。两者均强调心意的统帅主导作用,都有严格的姿势动作要求,特别是太极拳动作变化较多,意识集中、精神贯注是完成动作的保证。太极拳是内家拳,故练法有重意气不重形之说,强调以心意为主导,气要畅达充沛,神要虚灵凝聚,体要松柔绵软,练拳姿势要沉舒,心意要宁静。心不静不能沉着,就不虚不灵,气也不能收敛入骨。“心为令,气为旗”,即是以心行气的最好说明。练太极拳不能像静坐那样身体不动以意领气,太极拳有许多动作,要意随动作移动,从而带动气血运行。例如做单鞭动作时,意由右手通过脊背而达左手,这样就有一部分气血随意通过肩、肘、腕而达左手,当左手到定点时,则觉指关节发胀,这就是体内气血在流注。练太极拳尤要注意眼神,眼为心灵的窗户,眼到也即意到,气也就会跟着到。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家陈鑫言:“内气何发何行,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这就说明了太极拳是以意识来指挥内气运行的。通过拳练达到的效果和体会我练拳已有10年的历程,通过锻炼我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我虽已七旬,而发黑眼明,脸色红润,而且心情乐观开朗。我常常体会到,要练好太极拳,其一必须排除杂念炼好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所谓“怡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其二,练拳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安格尔说:“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我牢记这句话,一直坚持打太极拳,晨昏无间、寒暑不易、雪雨无阻、繁忙不止,坚持每天早晨打太极拳。其三,练功打拳,适宜于选择寂静的庭园与厅堂或安静清新空气流畅之地进行,这样可以使人全身放松、精神集中,有利于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运动是丹田的中心运动,动作不是主要的,一切皆为意,用意不用力。练到高级阶段就算是站桩时内里也是运动的,拳打无形。练太极拳首先得达到心静,心静则体松,如果心里如同乱麻一样,做任何事都不行。练拳分三个阶段:体松、气固、神凝。达到身体放松时动作才能连贯不僵,呼吸自然,身体舒畅,当然这是入门阶段,也需要很长时间勤学苦练。第二阶段达到气固,气固则气沉丹田,动作上下相随,外柔内刚。第三阶段神凝,到这时候气再往下沉就到脚跟了,换气在脚跟,力从地起,发人时劲由脚到腿到腰,再到手指,节节贯穿,整体划一,发人于数丈开外不成问题,个人感觉太极拳太难了,说起来太简单,无非阴阳、虚实、开合;这符合太极拳理,极简单又极难。我也是在第一阶段徘徊呢,呵呵!

虚无子老师以其对王宗岳太极拳谱的研究和四十多年练功实践的亲身体验写了《养生太极拳》。提出了要以练意气为核心来练太极拳。王宗岳太极拳谱的《十三势行功歌》记述了太极拳行功方法,简称太极拳法。其核心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中所说的“心”是指“意”,“气”是指“内气”。意思是用意使内气运行,而运行的内气司领形体动作。因此练太极拳应当在意气运动上下功夫。现就自己在学练中如何提高内气运行谈谈自己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养生太极拳所说的“内气”,包括了中医学中的正气、元气、真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等物质性之气,又包含了拳术,气功中说的内劲、内功等功能性之气。这两种气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太极拳中所说的“太极内气”,通过养生太极拳功法练太极拳,可以在舒展筋骨的同时,促使气血流通,达到行气通经、调和气血、治病健身的功效。
(一)由心意指挥内气运行需保持心静意专
因为修炼养生太极拳注重意气运动所以修炼者必须要心静和具有良好的保持心意专注的能力。心静是练拳中要冼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心静才会用意不用力。意专是在练拳中按照先易后难的次第专心练意、息、松、气、形、神、劲的协调。心静与意专是辨证关系,只有心静才能做到意念专致,反过来意专能进一步做到心静。只有这样才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心静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其养。陈氏太极理论家陈鑫言:“内气何发何行,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这也说明了内气的运行和状态是由心意来控制指挥的。但太极拳以意运气并非故意运气,故意运气膨胀反滞而不灵。所以王宗岳《行功论》提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放能收敛入骨。”练拳中用心意使气缓缓流行于骨肉内外之间。俗话说:“意到气到”.意为向导气随行,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意欲左右更迭运行,则气随左右手足更迭运行。例如做单鞭动作时,意由右手通过脊背而达左手,这样就有一部分气血随意通过肩、肘、腕而达左手。当左手到达定点时,则觉指关节发胀,这就是体内气血的流注。练拳时要注意眼神,眼为心灵的窗户,眼到也即意到,气也就会跟着到。
我们练拳时,从预备式开始首先用意识告诉自己:“现在开始练拳了,停止一切其它想法”,自觉全身放松,调整呼吸,各部位要符合要领要求。然后开始动作,即动以后就应尽量全神贯注不断由意念来指挥,把拳理、拳法和套路的意识通过拳架的外在形式,循序渐进工整规范地表现出来。一心一意地演练,心、眼、身、手、步法才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势随神移。意念贯穿整个套路的每个动作,意念不息,动作不止。练拳时内意和外神不可须臾分离,内意稍一松懈,则外神就会散漫。造成手无定向,虚实不分,起落开合忘要领等现象。正如俗语说:“练拳不专心,功夫难上身。”.当然我们在初学阶段心意会不断溜号,就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把它收回来继续关注练拳,如此将不断溜号、发现、收回、再溜号、再发现、再收回,经过无数次反复,拳势逐步熟练,意趣逐步浓厚,甚至尝到甜头,心意就能逐渐少溜号以至不再溜号。这就是一种意专的炼练过程,也是修炼太极拳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放松是内气运行的前提
放松是内气运行的前提。因为放松动作是顺着脉路的,有对内气起引导作用,能促使内气随着意念而运行。所以练拳应在周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身心放松利于心静,体松心静才能培养内气,增长内劲。周身松开了血脉贯通有利于行气,内气方能周流全身。“腹内松静气腾然”,松静才能寻气、养气、聚气、行气。
放松包括思想放松和身体放松。思想放松就是心意做到松、静、净、自然,专注于练拳。但要注意修炼养生太极拳注重意气而不执著意气,练拳应遵照要领而不拘泥要领,养生太极拳一切姿势动作任其自然,这才能使整个练拳过程思想保持放松状态。身体放松,《拳论》日:“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强调在练拳时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要放松。养生太极拳是用意念导引放松周身各部分,包括四肢、躯干、皮肤肌肉、关节、腹腔内脏器官、面部等。身体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大。
放松的入门功夫是虚无子老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随息放松》功法。其要求练放松要结合呼气,放松从上到下,由根到梢、节节放松。
在具体学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松身先要身正。 《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身法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养生练法要行气通径,气走中脉,或贯脊中,以通任督。身正以保证头顶百会穴与裆内会阴穴始终保持垂直线,脊柱松沉又节节对准,腰部松沉直竖,方能一气流行。“身不正,则气不顺”内气或偏或横。学练时呼气气要往下沉,注意中线放松,从上到下用意松腹-腰-胯节节放松,虚心实腹,气沉丹田。
(2)学练初期练放松要注意用意不用力,自然顺随。
(3)练拳要分虚实,在虚实变换中放松下肢。下肢放松也要随呼而放松胯-膝-脚腕-脚趾以及出腿时用脚趾把腿引伸节节放松。
(4)留心拳式转接处放松。“转接”是承先启后的一个小动作,起到顺上一动之势转而为下一动造势的作用。也是外形的虚实变换、劲力收放的转折、内气升降开合的契机。所以转接处放松对内气运行止关重要。
调息放松功法同其他功法一样入门有一个过程,修炼不仅要外形动作的“相合”更注重意气的“相合”。练成内外相合,周身一家,即一动一静都能放松周身,气血畅通为内气运行创造了条件。(三)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遍布周身,内联脏腑,外系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内气运行的通道。《拳论》日:“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说明了内气在经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才能引动与鼓荡。达到一气贯通。
在调整身法,周身放松经过一段时期的学练,体内已有内气流通的感觉,练拳也有兴趣。但是这个感觉如波浪起伏,时有时无,是隐是现,有时甚至会全然无有。这是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之故。因此在炼练中要重于意念引导,在意念的指挥下,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穿。如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炼练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要精力专注,活泼无滞,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保持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炼练,内气自然会畅通,逐渐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达到一气贯通。(四)通过调息促进内气运行
人体的内气在正常情况下随呼吸运行,内气的升降开合,行气通经,练气养气都离不开呼吸的助力。为此要促进内气的运行效率使内气随意念引导,在人体内循行周身必须要练呼吸的功夫(调息)。 调息就是要使气息调和、深长、均匀、缓慢。 养生太极拳具有全身动作,动作柔和,均匀而缓慢,虚实开合动静有致的特点,因此养生太极拳的调息采用逆腹式的拳式呼吸。逆腹式拳式呼吸使动作的虚实开合,收发蓄放的阴阳消长,符合呼吸的阴阳消长,更有助于内气的升降开合,达到内气腾然,使运气发劲便利顺遂。 逆腹式拳式呼吸是在我们练拳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意动身随,身动息随,开呼合吸的呼吸方式。即吸气时,横膈膜上升,腹部往内收。呼气时横隔膜下降,腹部从后向前鼓起。养生太极拳先有意动,意动身随,随拳势的升降开合、蓄发收放而呼吸,形体动作之合而后天之气的吸,则内气升,形体动作之开而后天之气之呼,则内气降。通过这种逆腹式呼吸使内气升降开合,达到练气运气目的。养生太极拳每一式都配合呼吸,阴吸阳呼,一纳一吐,练拳有一定造诣的人,一吸气就会感觉身体内部有气血向命门穴流动,一呼气内气则流向四肢。 学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初学时为了防止憋气,不要着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协调和强行深呼吸,学练时注意用意指挥动作。应只求动作和缓,姿势准确,不要有丝毫的拙力,始能全身放松,气血畅通。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呼吸本能也会与动作协调。 (2)拳势动作的阴阳交替、虚实交换、升降开合应符合开呼合吸的要求。所以练拳者不但要明白所练拳式的每一动的外形动作和用意,而且要知道其升降开合,蓄发收放的归属(开呼合吸,蓄吸发呼),动作虚实变换-转接时开始呼,动作做到阴极阳生的下一个转接处,呼气尽。开始时可先用一些开合分明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断体验、校正。直到呼吸顺时,内气升降感觉明显后,再配整套拳来练。并依靠动作的开合虚实逐渐提高呼吸的强度和深度,在呼气时动作能沉着,吸气时动作轻灵。这也达到了太极拳的轻灵沉着的要求。 (3)按照养生太极拳的进阶次第练。先练随息放松,再练随息动作。练到呼吸、放松、动作能一意统驭,则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了。再练下去,练到不必注意呼吸,能意动身随,身动息随,这就达到心息相随。继续炼到一定功夫就能气息相随,内气方能周流全身。(五)正确熟练的外形动作才能提高内气运行。
内气与外形动作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运行,内气又能催动外形活动。虚无子老师说:“练拳养气即意气运动和形体动作也。分说为二,实是一本.”又说:“......内蕴的意气和外部的神气这种动荡状态,像泵一样能推动内气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些语录都说明了外形动作与内气之间的关系。
养生太极拳通过一段时间(各人的时间不同)的锻炼体内会产生一种物质叫“内气”,它可以随着意念而调动,由内而外,由下而上;一动全身由根节到稍节,由稍节到根节,节节贯串而动。练到一定阶第,即会念头一生,内气既生,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滔滔不绝。
学练养生太极拳在初级阶段是由外形运动来引动内气,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运行的因素之一即由正确形体动作的引导,根据意到、气到、劲自到这一原理,太极拳内气初期运行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使全身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下,随着呼吸的鼓荡和形体缓慢的运行而运行。所以初学养生太极拳从开始就必须要遵循养生太极拳对各部位的要求,外形动作要正确讲规矩。在学练中不断体悟,校正外形动作,逐步达到外形动作正确熟练,纯熟之后就会由外引内产生内气周流。经过不断修炼从最初的腹部充实到气遍全身。如果我们在学练过程中某一动作不够协调,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运行。有人练拳多年没有得气感觉,或得气不明显,时有时无,练一趟拳,全身不得温暖,手掌不得红润,健身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形体动作不合理,不是憋气就是四肢起僵劲。在行拳时,神要领,肩要沉,速度要慢而均匀,思想要集中,否则气感即行消失。因此我们应重视外形动作的锻炼,注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使意念、动作、呼吸三者密切配合。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学练养生太极拳要在“正”字上下功夫。
所谓“正”,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套路、姿势练正确,这是起码的要求。二是身法要“正”,这点尤其重要。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松肩坠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领都直接关系到身法的正确性。养生太极拳对身法特别讲究,对手、眼、身、步都有具体要求,要手臂灵活,眼睛顾盼有神,身法轻灵,动作正确,步法扎实。在此基础上,经过熟练套路、去僵求柔的过程,达到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从而把功夫练上身。对初学者来说,“正”是最关键的。没有了“正”,就会有较多的肌肉组织参与到维持自身身体平衡中去,所以就不可能“松”;没有“松”,就不能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没有了“正”,就无法“通(即气血畅通)”,就不可能使人体所产生的气势达于圆满。要“正”,最关键的是躯干部位。养生太极拳对躯干部分的要求是: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腰要松沉竖直。我们所说的“腰要竖直”,是指尾骨竖直,使腰更好地起到“轴”的作用,并能通过塌腰达到上下相随。这样,在头正的情况下,头顶百会穴和档中会阴穴构成的连线始终垂直于地面。这就达到了直腰的目的。我们无妨先按下面的方法去感觉一下:无极式站立,在身正腰直的前提下,由上到下逐节放松,将重心落于两脚构成的稳定面内,细长、均匀地呼吸。很快你就会有神舒、体泰的感觉。这时缓缓地转动身体,去仔细感觉腰轴的存在。 以上所谈的“正”,其目的都是为了“通”,即气血通畅。以逐渐达到气势圆满,气血通畅是养生太极拳健身养气、增加内功的必要条件。(2)学练养生太极拳要明阴阳之理。 养生太极拳的拳学理论本太极、阴阳学说。太极拳一举一动、虚实变换、起落伸屈、开合蓄发,无不含阴阳消长,相生相济之理。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极阳生,阳极生阴。外形动作的开合进退,招式的收发蓄放,不应成单,动作不应有半途而返,否则动作不顺,意气不畅。所以练太极拳要明阴阳之理,方能动则伸缩自然,起落合度、动作顺遂,静则上下照应、左右相称、阴阳相合。(3)学练养生太极拳要注意不断地有节奏的虚实变换。 养生太极拳运动是在不断地有节奏的虚实变换,阴阳交替中进行的。阴阳虚实的变化是靠外形动作的正确体现的。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就是力求达到阴阳平衡,其手段就是通过不断的虚实变化,促使神气与身法活泼。有利于神气鼓荡,达到气血周流全身。(4)练外形动作要节节贯串 外形动作节节贯串要求我们练拳时要思想集中,心不外驰,意气贯串不断。注意全身主要关节贯穿起来,一节一节依次通过。在式与式之间转接要一线串成,要式式相连,招势之间不丢不顶,圆转自如,一气呵成,内劲不断,滔滔不绝,浑然而成。如不能节节贯串,就要出现断续、凹凸、缺陷处。影响意气的动荡和神气的鼓荡,更不能达到完整一气。
具体方法是:在手法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叠。如上一动将终,在下一动作之先,如下一动作要往下和往前行,那末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后一叠,然后再接做下一拳式,这样就会呈曲线缓和运动。《拳论》说:“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前必先寓后。”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迈步向前或退后走弧形,均不可直进直退。(5)学练养生太极拳要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是指外形动作与内气运行互相协调。养生太极拳之所以要求内外相合,原因在于它是身心兼修,即要练外形动作又练精神意气。练外形动作时,要把意气贯注到动作架势,气势神态,招法运用上,达到内在的意气和外部的形神相合拍。养生太极拳千变万化,动作态势多端,也不外虚、实、开、合四字。演练者从头顶到足尖,内有五脏六腑、经络筋骨,外有肌肤皮肉、毛发,四肢百骸处处相连为一体,以意行气催形变。若要拉开,不但手开足开,心中意念随之也开;若要闭合,不但手合足合,心中意念也与之俱合。一招一势,内外相连,前后相需,虚实开合,浑然一气,则发力自然会迅猛而机灵内外相合的基础是上下相随。但也只有达到内外相合的阶段,上下相随才会最完美地得到表达。演练太极拳不可上下不随,更不可内外不合,舍此便使周身散乱无主。(六)“稳固根基,充实内气” 在周身相随、内外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扎稳下盘,促使内气充实和饱满。“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严格按照养生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练习拳架,用意念调整身法使其符合太极拳的要领及运动特点和规律,而且调整呼吸以培元养气、稳固根基。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下盘稳固,上肢自然轻灵”是稳固根基的窍要。充实内气即培养元气。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和发气之源。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以温,阴得以养,故生机旺盛,则反过来又益于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得益彰,使根本固,源流润,肾气足。肾气足则内气充盈,五脏得养,精力充沛,反应灵敏,身轻体健。
(七)持之以恒,长期锻炼。
按照养生太极拳的技术特点,遵循养生练法的原则进行锻炼,每天保持一定的锻炼时间和运动量,持之以恒,经过长期锻练一日功夫一份功效,自然内气充沛活跃。




太极拳修炼之道 天地人物之通理
大极拳学静势动态的平衡,动中的秩序和和谐,自然与人的相对应而一致。经过内家太极拳学的特定的基本八法和法则及“五字要诀”的锻炼和熏陶,使演练者明白了“中庸”,找到了“平衡点”,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变人的心灵、性情、气质和风貌,才能提商人的修养和理性。心灵的宁静和情绪的稳定,使人机体处于高水平...

太极拳如何功夫上身
极拳在训练中功法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功法是“顺劲”、“摸劲”。“顺劲”是体验自身劲道的循环,掌握身体各部位劲圈的形成。过去老前辈称为“划圈”,是提高自身太极拳功夫及身体素质必不可少的练功方式。太极拳里的顺劲是拳术中的一种功法。利用顺劲的功法来捋顺身体的各部,这种功法练出的功力,有其特殊的含义...

八极拳入门基本功
1、马步:马步是八极拳的基础步法,要求练习者下盘稳固,膝盖微屈,脚尖向前,重心在两腿之间。初学者可以从静态马步开始,逐渐过渡到动态马步。2、站桩:站桩是八极拳的基本功之一,可以培养内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站桩时要保持身体放松,但同时也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受伤。3、拳法:八极拳的...

八极拳内功与气口
运动离不开松紧,内功修炼亦不能离开松紧而为之,松紧训练才是正确科学的方法。关键问题是对松紧的认识和松紧的把握。最近研究松紧的拳家和 文章 并不少,但真正明白松紧,并能把松紧讲透的并不多。其实,八极拳的“松紧”训练,严格地说来,与常人所理解的松紧亦是有区别的。拳中的松紧训练,实际上是筋腱的拉伸和...

八极拳站桩的正确姿势
八极拳站桩对身体的好处 1、增强下盘稳定性 站桩是一种静力训练,通过长时间的站立和调整呼吸,可以有效地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从而增强下盘稳定性。在实战中,下盘的稳定性对于攻击和防守都至关重要。通过站桩训练,可以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攻击,并提高自身的反击能力。2、培养内劲 站桩是一种...

霍家拳如何结合内外功法提升实战能力?
这套拳法体系严谨,每个套路如六合大枪般精炼且独具特色,内外兼修,功法丰富,如《三经》修炼,实战与健康并重。脚踏实地的步法,如马步、半马步,内外合一的练法,恒久修炼,功力得以提升。在“八极武院-技术讲座”中,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些奥秘。八极拳的步法稳健,强调下盘稳固,通过稳健的跺脚动作与气法...

如何习练太极拳才能更好地健身
也有陈、杨、吴、武、孙、武当、赵堡太极拳样样都练的。学练这么多的东西,怎么记住?怎么知味?怎么感受?于是拳不象拳,操不象操,舞不象舞,纯粹瞎忙!贪多之病要不得。要知道,只有抓住太极拳的正味,才能用意炼气,做到意气神形的高度统一,得太极健身养生之精髓。2、好赛之病。必要的参赛,有利于提高太极拳技术,...

什么是太极拳
极拳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员,其传承和弘扬不仅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更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弘扬。通过学习和传承极拳,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增强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极拳是一种...

学拳者,该如何保持最佳的练习状态?
而今太极拳派系层出不穷,然而各派各法都离不开公认的所谓“气功态”――松静自然。惟松静自然方能得太极气功之效。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本”,就是自然不作,这就是太极之理。许多没有学过太极拳的人,在生活中处处却能符合太极气功状态,练拳者则理应做得更好。孙禄堂先生...

太极拳的十层功夫及修炼层次
九至十层,是登峰造极之阶段。千变万化之神通,其功夫已达出神入化,此阶段练虚还道,空而不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太极功夫第一层:一圆即太极 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此层化僵硬为柔和,勉强转圈,圈力多而化劲少。练习时,以单操为主,懂得拳势的基本要领...

疏附县13862815513: 太极如何练气 -
霍科依克: 气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中国的拳术五花八门,都以练气为方法.练气不外有三种: 用气,就是要把全身的气练的很大,就是外家拳. 运气,就是把周身之气练成完整一气,运化于四肢百骸,练成之后可以借力打人,用的是功法,这就是太极拳...

疏附县13862815513: 怎样练习“内劲”? -
霍科依克: 太极拳的“内劲”是蕴于体内的一种劲,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周身关节、肌肉和韧带做到最大限度放松的前提下,在动作的运行、蓄发、转换和定势中,以意引气,将在丹田集聚的内气,运行到全身关节,送达肌肤,贯注于四梢,再复归丹田,这样缠绕往来,从而形成一种浑厚、松沉、富有弹性的内劲.*6')1d?, 百拇医药 练习内劲时,一要用意念引导动作、引导放松、引导内气的集聚、引导内气的运行.二是做到由内向外放松,使周身关节松开,气血畅通无滞,才能在丹田处集聚内气,以意引气,把内气运行全身,产生内劲.三是协调连贯,演练时做到节节贯穿、势势相连,处处合住,才能使内劲渐充、劲力顺达、复归往来.

疏附县13862815513: 太极拳如何练气 -
霍科依克: 武术中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怎么练?首先要正确认识“气”.气最初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概念,内涵很丰富,很复杂,后来在中医里被广泛应用.其实不仅在中医里,在中国古代文化、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使用这个概念.在养生方面...

疏附县13862815513: 什么是太极拳内功?如何练习太极内功 -
霍科依克: 现在有许多人练习太极拳,往往只注重外形动作,而不注意修炼太极内功,他们把精力放在外形动作上,热衷于比赛、表演.为了取悦于观众,把太极拳舞蹈化、体操化.台上龙腾虎跃,台下掌声四起.但在行家看来,却只能摇头叹息.为什么...

疏附县13862815513: 练太极拳时怎样练出内气 -
霍科依克: 有太极内功,如打坐、无极桩等.基本要领和其它气功类似.找点书看看.

疏附县13862815513: 内气怎样运行 -
霍科依克: 1 .通过架子导引内气运行太极拳有一系列的动作,俗称架子.架子是前人锻炼经验在姿势上的表现.一个架子,总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才能创造出来,它是锻炼者的入门阶梯,因为有形的要比无形的好学.架子除了有技击作用外...

疏附县13862815513: 浅谈如何修炼太极拳内功 -
霍科依克: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关于太极拳方面的文章,被《太极》杂志刊登在2012年第二期上.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刘勇老师给我们讲课时说过的,我只是结合自己的体会归纳了一下.全文如下: 大家知道,在修炼太极拳时无非是练身和练心,直到...

疏附县13862815513: 太极拳特有的内劲怎样才能把它练成?
霍科依克:通过求内气,培养和强化内气,充实丹田,行通经络百脉,使身体尤如充满气的皮囊,加以全身肢的放长,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使内气运行于肌肤骨节之中,敛于骨髓之中,形成太极拳特有的刚柔相济的内功. 如果网上购买太极服推荐 武极堂太极服 http://www.wujitang.com 样式多 质量好

疏附县13862815513: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的内劲 -
霍科依克: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的内劲呢?俗语:“要想拳练好,先把圈收小”在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并且练习时外形上达到形似和将外形的合住“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后,在转动时更要使右肩与左胯、右肘与左膝、右手与左足相合,手与身,...

疏附县13862815513: 太极内功修练法 -
霍科依克: 1、丹田呼吸法:内功修炼有三大要素,即调身、调息、调心.其中的调息,就是指对呼吸的调整,武术谚语云:“能柔软,所以能灵活,能呼吸然后能刚硬”.丹田之呼吸呢方法极简单,吸气时小腹自然凸起,呼气时则意念肚脐与小腹内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