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日本明治维新前后详细资料

作者&投稿:仝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权威回答:
事件背景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所实行的苛政,不时激起众多以务农为业的百姓反弹。对外则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在商品经济型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日本开国通商,史称“黑船事件”。1854年1月,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
倒幕运动
从京都前往东京的明治天皇(1868年底)在地方上,与西方列强有过交涉甚至短暂交战经验,因而具有维新思想的藩士们(长州、土佐、萨摩等藩),自1866年开始结成军事联盟,并尝试与天皇接触,主张倒幕。1867年,新继位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许可倒幕的密诏。后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了转移矛盾,在坂本龙马居间斡旋下,提出“大政奉还”上奏文,表明将政权归还给天皇,但仍拒绝交出兵权与领地,并计划利用天皇刚重新掌政,与倒幕派皆对政务运作不熟悉之时,派遣家臣进入政府,藉协助之名掌控政治。倒幕派对于这样的结果很不甘心,但由于武力倒幕的正当性锐减,因此只好暂时按兵不动。
后来,政府内倒幕派与德川派的斗争渐趋白热化。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并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将一切权力重新归于天皇。当倒幕派得知德川庆喜决定从大坂(今大阪)出兵进攻时,旋即派出以萨摩藩、长州藩成员为主力的军队,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两地展开激烈战斗。经过三天的交战,以寡击众的新政府,在新式军队与精良武器的助威下取得重大胜利,并决定乘胜追击,派遣东征军攻打德川幕府的中心据点—江户。
倒幕派组成了新的政府,彻底排除德川派势力;揭示基本施政方针的“五条御誓文”则于同年4月6日公布。新政府军、旧幕府军双方决战江户之前,幕府代表胜海舟与新政府代表西乡隆盛达成协议:以国家为重,一致对外。1868年5月3日,江户不流血和平开城,幕府至此正式瓦解。不过在日本东北地区,以会津藩为首组成的“奥羽越列藩同盟”,仍然继续反对新政府。由于新政府军掌握军力优势,叛乱于同年11月即被平定。旧幕府海军将领榎本武扬率八艘军舰和幕府残兵至北海道,并在1869年1月建立“虾夷共和国”。同年6月,在新政府军的进攻下,榎本武扬投降。因战争开始的1868年为阴历的戊辰年,而被称为“戊辰战争”的内战至此结束。
革新措施
随后,新政府将首都迁至江户,改称江户为东京,建立明治政府,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家、大名等贵族改称为“华族”,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分别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法;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经济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
军事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
文化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大学区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中学区下设210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孝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区分神道教与佛教(在明治时代之前,两者非常相似及接近),政府更下达了“神佛分离令”。同时亦容许其他宗教的存在,并于1873年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
历史意义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
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以鹿儿岛县为中心,于1877年所发动的西南战争,成为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战役。战败之后,残余的士族成员转入地下活动,与板垣退助所主导的“民选议院设立运动”结合,透过“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份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特别是现代文学与欧式风格建筑)。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 与 洋务运动 、 戊戌变法
中、日两国面对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进逼,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终达成改革目标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有观点认为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大多将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国这样既有广阔市场又有丰富原料的国家,对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也让日本能够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而走上强盛之路。但若深入检视改革历程即可发现: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则是全盘西化,并且相当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经层面而言,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一些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当时的中国则仍旧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要在中国推行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国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所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对于制度层面的改革也开始稍有动作,但改革共识的凝聚力显然不足,最终仍逃不过传统守旧派的扼杀而以失败告终。

  明治维新前
  政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下矛盾尖锐。
  经济:采用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交上:幕府闭关锁国,使日本落后。国门被开,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文化教育:制度腐化,落后。

  明治维新后
  政治:“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重建以天皇为核心的明治内阁,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1889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召开议会,开始迈向现代政治制度。

  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确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农民自由种植,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促进工商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建立了较为发达的近代工业体系。

  外交:派要员访问欧美、童生留学欧美,学习先进技术。

  文化教育: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移风易俗,开化文明,确立“万民皆学”的方针,重视教育,国内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大力兴办高等教育。

  另外,社会认知上的改变:
  明治维新前,日本十分推崇中国,在建筑、饮食、服饰和文化等方面受中国影响很大。例如受中国禅文化的影响,日本创制了茶道、跆拳道、空手道等;日本国民以喝茶、会讲汉语为荣。
  维新之后,日本有崇拜中国到蔑视中国及日本“脱亚入欧”的过程。由于清政府对比西方的落后软弱,日本开始反思,他们怀疑中华文化是不是世界上的落后文化,甚至怀疑中国人是不是低级人种。日本国民对中国文化的崇拜开始动摇。随后日本开始进入全盘“脱亚入欧”阶段,日本的社会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崇洋为荣。洋楼、洋房开始兴起,生活习俗也按照西方习俗进行改造。1924年,西园寺公望建议以英文作为中式教育的重要科目并废除汉文。

明治维新前
政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下矛盾尖锐。
经济:采用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交上:幕府闭关锁国,使日本落后。国门被开,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文化教育:制度腐化,落后。

明治维新后
政治:“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重建以天皇为核心的明治内阁,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1889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召开议会,开始迈向现代政治制度。

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确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农民自由种植,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促进工商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建立了较为发达的近代工业体系。

外交:派要员访问欧美、童生留学欧美,学习先进技术。

文化教育: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移风易俗,开化文明,确立“万民皆学”的方针,重视教育,国内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大力兴办高等教育。

另外,社会认知上的改变:
明治维新前,日本十分推崇中国,在建筑、饮食、服饰和文化等方面受中国影响很大。例如受中国禅文化的影响,日本创制了茶道、跆拳道、空手道等;日本国民以喝茶、会讲汉语为荣。
维新之后,日本有崇拜中国到蔑视中国及日本“脱亚入欧”的过程。由于清政府对比西方的落后软弱,日本开始反思,他们怀疑中华文化是不是世界上的落后文化,甚至怀疑中国人是不是低级人种。日本国民对中国文化的崇拜开始动摇。随后日本开始进入全盘“脱亚入欧”阶段,日本的社会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崇洋为荣。洋楼、洋房开始兴起,生活习俗也按照西方习俗进行改造。1924年,西园寺公望建议以英文作为中式教育的重要科目并废除汉文。

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下面,就先依照藩属来介绍这一时代的风云儿。

  长州(毛利)藩

  长州是开国与尊王倒幕的急先锋,藩主毛利敬亲率领强大的家臣团,先后两次抵御住幕府号召的诸藩围剿,并在其后的戊辰战争中,成为倒幕军主力。

  狂飙突进的高杉晋作(1839~1867)

  首次认识高杉,是在真船一雄的漫画《幕未西医外传》中。当时只知道他是位维新志士,创建了奇兵队,二十七岁时得肺病死去。后来,又读了有关史籍,才了解了他惊人的魅力所在。

  明治维新有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但同时代另有三人的声名更在三杰之上,即长州的高杉晋作、土佐的坂本龙马和幕臣胜海舟。

  高杉晋作初名和介,又名春风,号东行,藩主亦曾名为东一(东邦第一人)和谷潜藏(深谷潜龙)。他家世为长州谱代重臣,曾就学于大思想家吉田松阴门下,与久坂玄瑞、入江久一并称为“松下三高足”。

  1862年,高杉远航中国,目睹满清遭受列强压迫,沦为半殖民地的现状,激发其危机意识。回国后,即领导藩内的反幕运动。他提出“大割据”策略,组织以平民和农民为主体的“奇兵队”,深为毛利敬亲所重。

  1864年,英、法、荷、美四国舰队进攻长州下关,长军战败,其后不久,幕府又发动了第一次征长战争。长州的守旧势力趁机夺取藩政,向幕府投降谢罪。12月15日,高杉在马关功山寺以八十人起义,短短三个月即横扫整个长州,夺回了政权。

  1866年,幕府发动第二次征长战争,出动二十几个藩十五万大军,沿大岛口、艺州口、石州口、九州口四路进兵,故又称“四境战争”。高杉担任长州海军总督兼九州口参谋,以一当十,获得全胜,并于次年1月,逼降征长主力小仓藩。4月,高杉肺结核病发作去世。

  高杉是维新时代最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同时代人称其“无人可以企及”。KOEI的名作《维新之岚》把他设定为武力162、学力128、魅力161、并且先进性的提升方面排名第一,真是绝不夸张。高杉曾出访中国,在上海居住过,对中国一直怀有强烈的友好感情,这也是与其它志士不同的地方。

  但是有趣的是,高杉虽然鼓吹“四民平等”,吸收农民参加奇兵队,但他本身却往往一副上级武士的臭架子。生前,他自称“奇兵队开辟总督”,率扈从、携艺妓、张羽伞,悠然醉步于马关街头,并告诫其妻雅子“牢记武士之妻与町人百姓之妻的身份区别”。他死后,雅子也因此始终不接受身居高位的高杉旧友伊藤博文与山县有朋等人资助,说:“武士之妻,再穷也不能靠足轻辈的接济过活。

  老成持重的木户孝允(1833~1877)

  原名桂小五郎(父姓和田,他是过继给桂家),后为躲避幕府迫害才改名木户贯次,又改名为木户孝允,号松菊。

    桂是维新三杰之一,也出自吉田松阴门下,并在江户斋藤弥九郎的道场中学习剑术(神道无念流),成绩突出,第二年即当上塾头。1858年,他被任为驻江户的长州藩做太检校。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为了打击尊王攘夷派,于1858年兴起安政大狱,吉田松阴与桥本左内、赖三树三郎等志士均被处死。桂受此事刺激,倒幕思想成熟,此后往来于江户、京都与萩城之间,联络同志,准备起事。

  1864年6月,桂与长州、土佐、熊本诸藩志士相约在京都三条河原町的旅馆池田屋秘密集会,遭新撰组袭击,死伤多人。桂红运当头,不但因为迟到逃过一劫,而且其后四处躲避追捕时,还认识了一位红颜知己——原姓生咲的艺妓二代目几松。这位几松,就是后来的木户孝允夫人松子。

  戊辰战争爆发时,西乡用兵于前,桂与大久保治政于后。维新胜利,桂与大久保亦同时参加岩仓使节团去欧美各国考察,其间矛盾虽日益激化,但依旧于1877年联手击败急于对外扩张的西乡隆盛。

  其后大久保独裁体制建立,桂受排挤,一度愤然下野。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后不久,四十五岁的他即病死于京都。

  奇怪的是,《维新之岚》中对桂各项数值都设得很普通,尤其思想的先进性更是偏低,真是莫名其妙。

  首任总理大臣伊藤博文(1841~1909)

  原名俊辅,松荫门下,1871年随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前是桂的忠实追随者,以后则日益亲近大久保利通。

  伊藤的初露头角是在高杉晋作成立奇兵队后,他也组织了力士队,并参加1864年的功山寺起义。维新胜利后,长时间在政府中担任要职。1877年桂病死,1878年大久保被刺杀,1881年大隈重信辞职,他遂实居政府枢要。1885年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

  伊藤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分子,积极主张侵朝侵华。1909年与俄使密商吞并朝鲜事宜,前往哈尔滨,10月26日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枪杀,真是大快人心。

  “俗吏”井上馨(1835~1915)

  长州下级武士出身,倒幕志士。曾在四境战争中守卫艺州口,不但击败来敌,并且反攻迫使艺州藩求和,维新后屡任要职,与肥前的大隈重信等积极推进资产阶级改革,结果被保守派西乡隆盛和江藤新平等骂为“俗吏”——当然井上也反骂西乡为“蠢子”。

  井上一度弃官从商,帮助奠定了三井财团的基础。1876年代表日本在对朝鲜的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上签字。1907年被授予侯爵。

  军事奇才大村益次郎(1824~1869)

  原姓林田,名永敏,长州医生,曾在大坂向绪方洪庵学习西医和荷兰话,后入幕府讲武所但任教授,翻译西洋兵书。

  桂小五郎与之接触,感觉这个沉默寡言的奇特(长相好象鲇鱼)家伙似乎满腹经纶,一打听原来是本藩人,于是想尽办法把他搞回本州,在藩校明伦馆教授兵学。

  四境战争时,大村防卫石州口,长衫木屐,指挥若定,攻入滨田藩,获得全胜。1868年新政府东征军攻入江户后,天野八郎等在上野组织彰义队,与东征军对峙,西乡隆盛等屡战不胜,结果大村以绝对劣势兵力,一天即结束了战斗,天野被擒,彰义星散,全日本为之惊诧不已。

  大村平素不会说话,只知埋头苦干。上野之战时,彰义队声势浩大,大村遂拟将政府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萨摩兵布置于最危险的阵地。西乡隆盛见此计划,惊问大村:“君欲使萨兵全灭乎?”大村想了半天,竟然老老实实地回答:“然”。西乡于是无话可说。

  维新后,大村担任新政府兵部大辅,因为欲将军制改为洋式,受到攘夷派的攻击,终遭暗杀。可怜的是,他当时没被刺死,折腾一个月,却因伤口感染,而一命呜呼了。

  陆军元帅山县有朋(1838~1922)

  号素狂、言雪,别号芽城山人、椿山庄主、无邻庵主、小淘庵主、古稀庵主(起字号上瘾的家伙),通称狂介。年轻时加盟奇兵队,并任军监。功山寺起义后不久,举队投奔高杉,其后又参加了四境战争和戊辰战争,功劳显赫。

  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明治剑客浪漫谈》中,山县曾小小露了一面,大家还有印象吧。当时他是陆军中将,不过1899年时升任元帅。另外,他还于1889、1898年两次组阁。

  人才鼎盛的长州

  长州的尊攘夷思想之祖,当然是吉田松阴(1830~1859),他的门下,除高杉、桂、伊藤外,还有在师门与高杉齐名的入江久一(1837~1864)、久坂玄瑞(1840~1864)、品川弥二郎(1843~1900)、益田右卫门介(1833~1864)等,都为维新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而松阴所以能够明目张胆地鼓吹尊王思想,与长州重臣周布政之助(1823~1864)的支持有很大关系。此外,长井雅乐(1819~1863)的《航海运略策》则为维新志士从攘夷到开国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

  非出松阴门下而成为长州维新领袖的有方泽真臣(1833~1871),他曾与大久保利通一同进京接受讨幕的密诏。不过,他最后的下场也和大久保一样,被人给刺杀了。

  另外,长州还出了个家伙叫乃木希典(1849~1912),此人维新后才加入陆军,曾参加甲午中日战争,后任台湾总督,又在旅顺和俄国人鏊战过(真是我国之大仇敌)。不过他之所以出名,在于明治天皇去世时,乃木夫妇自杀以殉,所以被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尊为“军神”,竟与南北朝时楠木正成相提并论。芥川龙之介在短篇小说《将军》中,倒是把他骂到狗血喷头。

  萨摩(岛津)藩

  萨藩在维新中的作为仅次于长州,但在新政府中掌握的权限,却在长州之上。藩主岛津齐彬是个大野心家,也因此萨军的实力最为雄厚。

  “庶民的英雄”西乡隆盛(1827~1877)

  小名吉兵卫、吉之助、大名隆永,维新后才改隆盛,雅号南洲。曾与僧人月照共同鼓吹尊王攘夷,不为藩中所容,于是相约投水自杀。月照沉底,西乡却幸运地被救。

  萨、长宿怨已久,多亏中冈慎太郎和坂本龙马的联络,西乡和桂小五郎才终于见面,商定了两藩联合倒幕事宜。戊辰战争时任军事统帅。胜利后,因在征韩论(西乡主张利用对朝鲜战争,转移国内矛盾)问题上与大久保对立而辞职回到萨摩。

  西乡在萨摩(鹿儿岛县)广收门徒,开办军校、维持治安,实际是建立了不受中央控制的独立王国。1877年,他被不平士族拥立发动西南战争,不久失败,切腹自杀。

  但是日本人对西乡的印象非常之好(仅次于龙马),称之为“庶民的英雄”,演绎出种种传说——为什么?天晓得。

  其弟西乡从道,未随兄参加士族叛乱,1898年升任陆军元帅。

  独裁者大久保利通(1830~1878)

  名利济,通称正助,后称一藏,号甲东。维新三杰之一,萨藩的重臣。他起初推行公武合体政策(公持朝廷,武持幕府,公武合体即天皇和将军分享权力),后因情势变化,转变为讨幕派。

  他和西乡私交甚厚,戊辰战争时,西乡掌兵,大久保掌民,合作十分默契。但通过其后参加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大久保日渐赞同桂小五的内治为先的主张,反对西乡的“征韩论”。西乡被迫辞职归乡,大久保则作为内务卿,控制了明治政府的实权,从此二人仇隙日深。

  当时的内务省,其权限除行政外,还包括治安、工商业及部分财政、司法权。大久保并以大隈重信(大藏卿)和伊藤博文(工部卿)为左右手,建立了完整的独裁体系。

  《剑心》中的大久保沉稳睿智,忧国忧民——确实他的统治对日本迅速富强起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西南战争的翌年(1878),大久保于行路途中被刺。

  鹿儿岛群雄

   战国末期,岛津氏就以其强大的家臣团称雄九州。二百余年后,岛津久光(岛津齐彬之兄、次代津忠义之父)统率下,又是人才辈出,成为西南第一强藩,倒幕之主力。

  岛津的倒幕派家老,除西乡外,还有与大久保利通共组诚忠组的小松带刀(1835~1870)。其它人才还有曾密谋刺杀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有马新七(1825~1862)、虽眼足均有缺陷却擅长兵法谋略的伊地知正治(1828~1886)、外交奇才寺岛忠则(1832~1893)、人称“人斩新兵卫”的大刺客田中新兵卫(?~1863)、参加过甲午海战的东乡平八郎(1847~1934),外号“刽子手”的中村半次郎(1838~1877)等。

  另有两个人物值得小书一笔。一是黑田清隆(1840~1900),他曾作为箱馆征讨参谋攻陷榎本武扬的基地五稜郭。但战争胜利后,他却四处奔走为榎\本请命,并终于使其获释。1888年,黑田亦组阁成为首相。

  还有就是在关西闻名一时的大财阀五代友厚(1835~1885),与其它实业家不同,他并非商人世家,而是由士转商,萨藩的优秀人才。

  土佐(山内)藩

  藩主山内容堂,是公议政体(诸候集体执掌国事)的极力鼓吹者,因此上下的藩论也无不受其影响——即使著名的龙马之“船中八策”,也带有浓厚的公议色彩。

  龙马飞腾——坂本龙马(1835~1867)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一定记得明智光秀的封地中心是在坂本城——龙马的坂本姓氏,源之于此。光秀之婿明智秀满(左马之助),传说未死于山崎合战,而是逃到了土佐的长冈郡,四代至八兵卫,开了一家居酒屋“才谷屋”,六代至八郎兵卫,始取得乡士资格。八郎兵卫大名直益,正是坂本龙马(本名直柔)的祖父。因此,龙马和其它大部分维新志士不同,一是身份低微,只是个乡士,再就是非常有钱(才谷屋是土佐有数有大商家)。他的剑术得自于千叶道场,习北辰一刀流——也即北辰流狼牙拔刀射术的由来(“快枪手”龙马?)。

  故事的发生在龙马脱藩东上江户、谋刺幕臣胜海舟的前后。龙马曾经对一位密友说:“我喜欢小太刀,小太刀灵活,比太刀实用。”朋友深以为然,未曾想再见龙马,他却掏出来一柄手枪:“这个比小太刀更具威力。”

  胜海舟是开国论的先驱,抱持着攘夷思想的龙马把他作为行刺目标、必杀的奸党。但是,胜精辟的思想终于使龙马认识到,不开国并发展经济、强大国力,亦无以抵御列强。那位朋友再见龙马,龙马掏出的是一部开国论书籍:“手枪只能杀伤敌人,此书可以振兴日本!”

  成为胜海舟门徒的龙马,构思出了自己独特的共和政体论。1864年,他在长崎龟山创立了商社“社中”,又名“龟山社中”,也就是后来声名显赫的“海援队”。“海援队”不仅仅是商务贸易组织,它是尊王志士们的总联络站和情报站。利用“海援队”,龙马把大量金钱投入到尊王倒幕运动中去,并反复奔走,终于促成了萨长两藩的联合。

  1867年,龙马与后藤象二郎一起完成了“船中八策”,主张将军奉还大政,把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船中八策”中的许多条文。日后被原封不动地搬入明治新政府的宪法和各种法律规章中去。

  龙马短暂的一生,为日本的振兴耗尽了心力,所以才会说:“我相信日本的长夜终将迎来黎明。”但他没能看到黎明。1867年1l月15日,他在京都近江屋遭一名自称大和十津川乡士的刺客突然袭来,龙马眉心中刀,立即死亡。同时一起殒难的,还有“陆援队”队长中冈慎太郎。刺客,据传是“新撰组”前身“浪人队”的首领之一佐佐木只三郎——但细察情势,当时许多人都有杀害龙马的动机,他究竟死于谁手,也许永远是一个谜。

  龙马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他死后大名传播天下,甚至蜚声海外,并且深受各阶层的爱戴——大众百姓,认为他是拯救日本的平民英雄;资产者认为他是近代日本商业的始祖;民主派认为他是民主先驱;保守派认为他是尊皇的忠臣;军国主义者认为他是帝国海军的保护神。因此,龙马的名声远在“维新三杰”、甚至高杉和胜等人之上,不能不说是种异数。

  龙马由生到死的盟友——中冈慎太郎(1838~1867)

  “海援”、“陆援”,互为表里,虽然慎太郎之创立“陆援队”,灵感是来自“社中”,但龙马之把“社中”改编为“海援队”,实际是仿效“陆援队”。相比之下,“海援队”更象商团,龙马更象辩士,而“陆援队”仿佛军队,慎太郎无疑是名战士。虽然有关“龙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慎大郎的主要目的才是维新”的论调简直是屁话,但中冈慎太郎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确实并不小于龙马。23岁时,慎太郎加入了武市瑞山(半平太)为首的土佐勤王党。1865年,他发起了萨长联盟运动,并在龙马的帮助下获得完全成功,同年,完成名著《时势论》,鼓吹改革的中心在一个“战”字。1867年7月创办“陆援队”,同年11月往京都拜访龙马,死于近江屋之变。时年30岁,比龙马还小3岁。

  稀代的暗杀者——冈田以藏(1838~1865)

  以藏出身于土佐藩最下级的乡士之家,从小立志成为宫本武藏一样的大剑客,但是,以他的身份,很难进入一流的道场学习。他只有藏在道场外偷学,于是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暗杀剑法。

  上级乡士,同时也是土佐勤王党的领袖武市瑞山的道场开张了,以藏终于得到正式拜师学艺的机会,并以其惊人的天赋得到瑞山的赞赏。1856年,瑞山前往江户游学修行,以藏也被允许随行。在江户三大道场之一的桃井道场,以藏苦学并得到了镜心明智流的真传。此后,他又陪伴瑞山,在防长和九州地方游历修行,剑客以藏的大名,从此轰传天下。

  在跟随瑞山学习剑术的同时,以藏也逐渐接受了尊王思想。游学结束后,他进入京都,开始狙击并斩杀佐幕派人士,也即实施所谓的“天诛”,因而被称为“刽子手以藏”(人斩以藏)。他不但暗杀了官员、浪人,仅有案可察的就有近二十人,并且还在1863年2月23日,把京都等持院中三代足利将军的木像枭下首来,晒在四条河原,以表示对现政权的德川将军之威吓。

  1865年,以藏在京都被捕,其后被引渡给土佐藩,经残酷的拷打后处以死刑,首级在雁切河原示众,享年28岁。

  板垣虽死,自由不亡——板垣退助(1837一1919)

  山内容堂的重臣,精通西洋兵法,成为土佐勤王党的领袖之一。戊辰战争中任总督府参谋,攻击奥羽越列同盟的中心会津城,获得了极大的胜利。明治初年任政府参议,1873年因提出征韩论,与西乡隆盛一起辞职。翌年组织爱国公党,建议设立民选议院,掀起自由民权运动,并领导建立立志社和爱国社等团体,推进国会开设请愿运动。

  1881年,板垣创立自由党,被选为总理。大隈重信、伊藤博文等执政者对他万分头痛,遂于1882年由政府资助他到欧洲各国游历考察。1883年板垣回国后解散自由党,脱离民权运动,1896年任内务大臣,1898年与大隈重信共同组阁,俗称“隈板内阁”,再任内务大臣。

  在推行自由民权运动时,板垣曾遭到暗杀,身负重伤。当时。他说出了那句名言:“板垣虽死,自由不亡。”

  四国的强藩,土佐之雄杰

  论思想的进步,土佐不如长州,论在维新中的推动作用,土佐不如萨摩;但从龙马到板垣,从“船中八策”到自由民权运动,土藩群杰也自有其不同寻常的异样光辉存在。

  土佐藩论的进步,始于吉田东洋(1816~1862)。

  东洋长时间主持藩政,并将板垣退助和后藤象二郎(1838~1897)倚为左右手。激进的土佐勤王党成立后,派人刺杀吉田东洋,并由武市瑞山(1829~1865)代其执政。

  其间,龙马组织海援队,队员大半是土佐人士,主要干部有长冈谦吉(1834~1872,龙马死后代掌海援队)、陆奥宗光(纪伊藩士、另文叙述)、近藤长次郎(1840~1886,外号“馒头屋长次郎”)、新宫马之助(1836~1886)和池内藏太(1841~1866),以及龙马的外甥高松太郎(1842~1898)等。

  1865年,武市瑞山下狱死,后藤象二郎重执藩政。明治维新后,虽云四强藩执政,但土藩大部分功臣均被排挤下野。后藤即与板垣共组自由党,自由党的前任副总裁亦为土佐藩士出身、曾加入海援队的中岛信行(1846~1869)。

  还有两人必须一提。一是最早脱离藩籍,组织“天诛组”,1863年在大和举兵倒幕的吉村虎太郎(寅太郎,1837~1863)。二是海援队干部、后来制霸明治时代海上运输的岩崎弥太郎(1834~1885),他曾把自己的三阶菱家徽和山内的三叶柏家徽相结合,创建了闻名天下的商社社徽——三菱。

  肥后(佐贺锅岛藩)

  藩主先后为锅岛闲臾和锅岛直大。比起前三强藩来,佐贺几近于凑数,人才之鼎盛,远不如水户、熊本诸藩,值得提及的,区区三人而已。

  先是“二大”,即最早提出迁都江户(东京)并成为首任东京府知事的大木乔任(1832~1899),以及组织日本最早政党内阁的大隈重信(1838~1922)。还有江藤新平(1834~1874),主张雄藩联合与公武合体。维新时在与彰义队的作战中立下大功。后主张征韩论,与西乡隆盛同时下野,但先西乡在佐贺发动叛乱,兵败被杀。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发生什么变化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发生什么变化
另外,社会认知上的改变:明治维新前,日本十分推崇中国,在建筑、饮食、服饰和文化等方面受中国影响很大。例如受中国禅文化的影响,日本创制了茶道、跆拳道、空手道等;日本国民以喝茶、会讲汉语为荣。维新之后,日本有崇拜中国到蔑视中国及日本“脱亚入欧”的过程。由于清政府对比西方的落后软弱,日本开始反...

日本人明治维新前是怎样?
明治维新前是德川幕府时代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一)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德川幕府统治时期,设在江户的幕府是全国最高统治机关,国家大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称为“征夷大将军”,他依靠以老中(有时在老中上面设置大老)为首的幕府官僚进行统治。天皇及其公卿(宫廷贵族)住在京都,天皇被剥夺了一切大权,只不过是全日...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为什么会有长达1200年的“禁肉”历史?
“肉食禁断”的禁令很大程度上印象了日本的身高。据考古数据,禁肉前,日本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63cm,一千多年后的江户时代反而降为155cm。明治当局受欧风美雨的影响,认为西洋人高峻是因为吃牛肉喝牛奶,于是废弃肉食禁止令,初步提倡民众吃肉,特别是牛肉。但1200多年的禁肉历史使得日本民众对肉的...

求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简介
(一)古代日本 公元前660年,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继位,这是日本传统纪元的开始。公元593年,圣德太子为了压制豪族,加强皇权,进行“推古朝改革”。打破了旧的官阶世袭制,制定出一套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十七条宪法》,为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创造了条件。公元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天皇权...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重要改革是什么?
当时社会生产者的主要担当者是班田农民。大化改新是在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运动。它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它维护了主权,防止了社会的分裂;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明治维新后,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对外政策:①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②明治维新时,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努力发展教育。③明治维新后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明治维新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前,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是一个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当时,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掌握国家大权,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为巩固和加强幕府的统治,德川幕府多次颁布“锁国令”,...

明治维新前,日本教育的发展情况如何?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属于典型的以封建幕府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国家。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商人地主、商业资本家及下级武士要求推翻幕府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夏河县14776855472: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 -
柞荷弗罗:[答案] (1)政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将军手中,大名在自己的藩内拥有军事、行政、税收大权,武士也拥有封地,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中...

夏河县14776855472: 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及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
柞荷弗罗:[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对外政策: ①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②明治维新时,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努力发展教育. ③明治维新后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夏河县14776855472: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
柞荷弗罗: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 19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

夏河县14776855472: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有什么重大变化 -
柞荷弗罗:[答案] 民生上:田地允许自由买卖,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教育上:学习西方办校.政治上:废藩置县

夏河县14776855472: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
柞荷弗罗: 变化:(1)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积极修建铁路,兴办工厂;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资本主义的人才. 影响: (2)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外交:摆脱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夏河县14776855472: 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状况急用 下午上历史的 是十九世纪中期 -
柞荷弗罗:[答案]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为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

夏河县14776855472: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都城在哪 -
柞荷弗罗: 明治维新前首都名为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1868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从京都迁都江户 谢谢希望采纳最佳

夏河县14776855472: 比较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上有什么变化1.同上,(字数不要太多)2.明治维新给我们什么启示(中学生,不是中国) -
柞荷弗罗:[答案] 政治上:由封建制变为中央集权 经济上:由封闭的小农经济变为资本主义经济 对外关系:由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变为向西方学习,向周边扩张侵略 启示:要勇于向别人学习长处,而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把自己变得强大,才...

夏河县14776855472: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其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柞荷弗罗: 十九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 ...

夏河县14776855472: 能简单介绍一下明治维新和它的影响吗?
柞荷弗罗: 明治维新的意义: 1.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3.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