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指的蛮夷之地是哪里?

作者&投稿:蓬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今的哪里~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之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蛮夷”之名来历
现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经》表明,两千多年前,一点四方的结构便已产生。这本书中,“天下”以中原为中心,被分作五个部分。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一个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地理认同从夏朝开始,功劳系在禹一个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称作蛮夷的这种人,外表看上去呆头呆脑,实际上却很聪慧机敏,他们安心于自己的乡土风俗,看重旧有的道德习惯。
南蛮
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额头有纹饰的族群即是南蛮。多喜欢吃生菜,色拉和醋。
“南蛮”一词在古时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扩张和影响,随着中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南蛮”的地理区域实际上已经囊括了整个东南亚。中国的长江以南不在被视为南蛮,南蛮成为骂人的话。
南蛮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
商朝时有荆蛮、庸、濮、蜀、髳、微、越。
先秦时称南蛮、荆蛮、荆越、扬越、百越、闽、庸、百濮、巴、蜀、僬侥、卉服岛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蛮夷

南蛮这个词在古代不同时期的指代对象都是不同的。

其中,先秦时期的南蛮多是指楚国。楚王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晋人和郑人,则皆称楚国为“荆蛮”。当然,等到春秋晚期,楚国逐渐成为诸夏之一。
另外,《尔雅·释地》载:“九夷、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郭璞注解:“六蛮在南。”
根据一些语言学家的理解,蛮这个词的本意,或许可能是来自于古代南方“民”的自称读音。

就清代文献来看,蛮子、南蛮指的是汉人。例如,《明神宗实录》载,万历四十二年(1614),巡按山东御史翟凤翀疏言:近年惧罪脱逃之人,俱以奴寨为窟穴。奴酋特筑一城居之,号曰蛮子城。” 《天聪朝臣工奏议》也提到,宁完我上奏:“我国六部之名,原是照蛮子家立的。”
蛮子这个词与满语的nikan是可以划等号的。清初称汉人是nikan(尼堪),明朝为nikan gurun(尼堪国)。

为什么nikan(尼堪)和汉人能够划等号呢?根据伯希和的研究,这要追溯到蒙元时期。
所谓的蛮子,即manzi,是当时北方人对南方的蔑称。《至元译语》指出:“蛮子,囊家歹。” 囊家歹也就是蒙语的nanggiyad(汉儿)。换言之,这两个词语意思是想通的。蒙古人还以nankias称呼蛮子的地方,这个词与满语nikasa(汉人们)形式、发音相近,存在演变的关系。
“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称呼专指河洛一带,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
搞笑的是,蛮子本是先进文明对野蛮文明的蔑称,但是女真人、蒙*古*人和满人也对汉人这么称呼。
由此可见,蛮子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它的文化来源是复杂多元的。

黄河及长江流域地区。

黄河及长江流域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蛮夷。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扩展资料

蛮夷之地吴国的崛起

周朝建立,吴国被一分为二,一国为虞国,建于中原,另一国为吴国,建在蛮夷之地。传至十二代时,晋国灭掉了中原地区的虞国。两代之后,蛮夷之地的吴国崛起,纵观吴国历史,从太伯创国至寿梦时期崛起,总共历经十九代更迭。

吴地最早的百姓被称为“东夷”,至夏商时期,改为“九夷”。寿梦时期前,吴越民族一直生活在南部平原,而这里一直被北方百姓视作“蛮荒之地”,吴越原住民自然而然成为了“蛮夷”。吴国的起源,离不开太湖水网地域,为渔耕部落。

随着历代发展,吴地衍生出独特的水文化、鱼文化,船文化。受此影响,历代吴国君主的名字与王号,都与这些文化息息相关。在他们看来,由独特地域衍生出来的文化,是吴国的灵魂,更是赖以生存的根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蛮夷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之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蛮夷之地的另一说法:

所谓的蛮夷之地是古代中国人对与除却中华之外的所有地区的统称,而更多时候是指接近于中华帝国疆域四周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统称为蛮夷,但是讲究名分的中国人还是给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称呼。 

东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夷”,原来山东地区居住的民族在历史上被叫做“东夷族”; 

南方的被叫做“蛮”,后世文献经常有“南蛮”之说,就是这个意思,甚至后来从北方草原入侵中原的蒙古人也把南宋喊作“南蛮子”,真是够汗的; 

而像蒙古人这样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则一般被叫做“戎”,像“犬戎”之类的称呼,就是周代出没于拜访的主要少数民族; 

至于西方的则叫做“狄”,古有“白狄”“赤狄”之称,是指的旗帜颜色不同的西方少数民族。 
这四方的少数民族居住之地都被统称为蛮夷之地,后来渐渐发现有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时候,也把欧洲称为蛮夷之地,一直到鸦片战争还是这个样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蛮夷



晋以前的长江流域 长江以南在远点就没人知道了


蛮夷之地是指哪几个省
1. 广东省,别称“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广州。该省位于南岭以南,毗邻南海,与香港、澳门以及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和3个自治县。2.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独特的语言、...

蛮夷之地是指哪里
蛮夷之地是泛指一些文化、经济、政治与主流社会有较大差异或被认为野蛮、不文明的地区或族群。这个词在历史上被用来指称与帝国中心地区有着较低文明程度、粗糙生活方式、异质宗教或文化的地区。具体指的地区可能因时代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蛮夷之地通常指代邻近的地区,如南方山区、...

蛮夷之地是指哪几个省
蛮夷之地是指广东,福建省。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

古代指的蛮夷之地是哪里?
而像蒙古人这样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则一般被叫做“戎”,像“犬戎”之类的称呼,就是周代出没于拜访的主要少数民族;至于西方的则叫做“狄”,古有“白狄”“赤狄”之称,是指的旗帜颜色不同的西方少数民族。这四方的少数民族居住之地都被统称为蛮夷之地,后来渐渐发现有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时候,也把...

为何古代将南方称为“蛮夷”之地呢!
蛮夷之地是指华夏以外地区。蛮,说文解字:南方曰蛮。夷,说文解字:东方之人。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蛮夷在古代泛指华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多为自然...

为何古代将南方称为“蛮夷”之地呢!
1. "蛮夷之地"这个词汇在古代是用来指代华夏族以外的地区。2. 在《说文解字》中,"蛮"被定义为南方民族的称呼,"夷"则是指东方的人民。3. 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气候适宜、雨量适中、土壤肥沃,较早地发展成了城市农耕社会,那里的土地被称为"中国",居民被称为"华夏"。4. "野肢蛮夷"是...

古时候的贵州为什么被称为蛮夷之地?
笔者自己就是彝族的,这个彝是怎么来的,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夷为彝。说夷的寓意不好,但是此前还不是这样称呼了几百年呢。举一个例子,三国时期的南蛮王孟获,他会觉得说他蛮是贬义吗,他是觉得蛮夷之地是贬义吗,不会,他会觉得这个词形容他很贴切。说自古以来都是蛮夷之地的意思是,这里民风...

山海经中的蛮夷之地是哪里?
蛮夷之地是指华夏以外的地区。近代侵华时期.西方列强也叫蛮夷之人。山海经中以中原为天下中心,中原汉文化为政权本位.在这个观念里把中原周围四方统称为蛮夷。其实从古至今,汉族人都从没想过去侵略别国,都是别人来抢咱们!山海经是一本上古奇书,在人类起源的时候,我们大华夏已经有人周游过世界了,而...

中国在最初的版图中蛮夷之地包括哪些地区
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 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亦泛指外 族、外 国。四夷至唐代,东夷有高丽、百济、新罗、倭 国(日 本)等,西戎有吐蕃、泥婆 罗、党 项羌、高昌、吐谷 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波 斯、拂菻(东罗 马帝 国)、大食(阿 拉...

被贬官员发配蛮夷之地,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如今的哪里?
4. 北狄:北狄指北方非华夏的部落,其范围大致在今天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狄是中国古代部落对北方非汉部落的总称,与华夏有着血缘上的联系。这些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进,所指代的民族和地区也有所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称谓可能带有不同的含义和色彩。

桑植县18252267114: 中国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今的哪里 -
凭伊瑞格:[答案] 是古代中国人对与除却中华之外的所有地区的统称,而更多时候是指接近于中华帝国疆域四周的少数民族地区,亦即是荒蛮不开化民风彪悍的地区,古代多指黄河以北的游牧民族去,也有云南贵州一带的民族区. 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桑植县18252267114: 中国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今的哪里 -
凭伊瑞格: 是古代中国人对与除却中华之外的所有地区的统称,而更多时候是指接近于中华帝国疆域四周的少数民族地区,亦即是荒蛮不开化民风彪悍的地区,古代多指黄河以北的游牧民族去,也有云南贵州一带的民族区. 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桑植县18252267114: 什么是蛮夷之地? -
凭伊瑞格: 蛮夷之地泛指华夏以外的地区这个称呼主要包含了东夷、北狄、西戎和南蛮,简称为蛮夷或者四夷,多为自然条件较差的游牧畜猎民族,字面上指未服王化、远离中原的地区,最早起源与吴国,近代侵华时期,西方列强也叫蛮夷之人.

桑植县18252267114: 战国时的中原是指那里哪些国家被称为蛮夷
凭伊瑞格: 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是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周围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狭义的“中原”专指河南.通常所说的“中原”是指狭义的“中原”,即代指河南.因为河南不仅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而且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 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一个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

桑植县18252267114: 古代的大荒蛮荒指哪里 -
凭伊瑞格: 西周春秋战国时指楚国所在的地区,那是的楚人被中原人称为蛮夷唐宋元明清时指我国南方云南海南一带,那时候那里都还没有被人开发欢迎采纳

桑植县18252267114: “南蛮之地”主要是指我国的什么地区呢? -
凭伊瑞格: 黄河在北方,而且适合人门居住生活.南方潮湿闷热,不适合人们居住,那的人也很少,平时说:“蛮夷之地”就是指的南方.所以北方人管南方人叫南蛮子. 南蛮是中国古代对南部的部族的称呼. 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 南蛮子是对南方人的谑称. 孙犁 《白洋淀纪事·“藏”》:“ 浅花 心里想,那里来的这么个哑吧;后来日子 蛮夷之地长了,他才说起话来,哇啦哇啦的是个南蛮子.”[1] 追问: 冒昧的追问一句,这些风俗是否会延续至今呢.比如言行、习惯或者说话的语气方面? 回答: 当然了!咱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比如言行,风俗等都是经过时间的磨合,传至今

桑植县18252267114: 夷域的意思
凭伊瑞格: “夷域”也称“蛮夷之域”:自然是指那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因为古代中原人瞧不起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生长的地方和风俗文化自然也瞧不上眼,因此多以生活在蛮夷之地为苦.蛮夷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含有轻贱的意思.具体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后来渐渐以蛮夷统称.

桑植县18252267114: 蛮夷之地的意思是什么 -
凭伊瑞格: 蛮夷,是指古代的少数民族的通称,蛮夷之地原指南方不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

桑植县18252267114: "中国"蛮夷"的最早起源是什么?
凭伊瑞格: 所谓的蛮夷之地是古代中国人对与除却中华之外的所有地区的统称,而更多时候是指接近于中华帝国疆域四周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统称为蛮夷,但是讲究名分的中国人还...

桑植县18252267114: 南蛮之地是指哪里? -
凭伊瑞格:[答案] 指西南东南地区 大概是云贵两广地区 从我国古代中央对地区的管辖来说是这样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