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的道教吸取杨朱思想的表现

作者&投稿:通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杨朱学派的道教吸取杨朱思想的表现~

后世道教推祖“老子”,视道家学派为“本家”,虽杨朱既属道家,但庄周斥杨朱;又且杨朱无著述传世,即使曾有著述,而《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早已亡佚,而后世道教又何得而与杨朱学说相联系?盖杨朱虽无著述流传,而《庄子》中之《缮性》、《让王》等篇,《吕氏春秋》中之《贵生》、《不二》、《执一》等篇,《淮南子》中《精神训》、《道应》、《诠言》、《氾论》等篇,以及《韩非子》、《说苑》、《法言》等古籍中均记述或发挥有“杨朱”思想,道教便是从这些古籍中吸取杨朱思想。主要表现在:(一)、道教以“贵生”为根本教义之一。  道教义理,首重“生”字,反复演说求生、好生、乐生、重生、贵生、养生、长生之道。可以说道教教义主不开这个“生”字,它是道教义理的中心。检阅道教围绕“生”讲的义理,在贵生的范围内与杨朱之言极为相似,几乎读道教谈“生”的经书,每每就会联想起杨朱之言。如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便强调重生、贵生: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太平经合校》卷四十)  “夫人死者乃尽灭,尽成灰土,将不复见。今人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自有名字为人。人者,凡中和凡物之长也,而尊且贵,与天地相似;今一死,乃终古穷天毕地,不得复见自名为人也,不复起行也。”(《太平经合校》卷九十)  “公乃生,生乃大”,“道大、天大、地大、生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生居其一焉”,“多知浮华,不知守道全身,寿尽辄穷;数数,非一也。不如学生”。(《老子想尔注》)  至晋代,有《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行世,此经明确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道教的首要教义,此经在明《正统道藏》中被尊为首经,比《道德经》的地位更为高出。南北朝以后所出经典,更多将“生”与“道”紧密联结,“修道”与“养生”相依相守,成了二而一、一而二的事。如:  “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太上老君内观经》)  “一切含气,莫不贵生,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太平御览·道部·养生·太清真经》  “道人谋生,不谋于名”。(《妙真经》)  “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坐忘论序》)  “性者命之原,命者生之根,勉而修之”。(《集仙录》)  “夫所谓道者,是人所以得生之理,而所以养生致死之由。修道者是即此得生之理,保而还初,使之长其生”。(《天仙正理真论》)  道教的“贵生”教义,多所吸取杨朱思想,这是十分明显的。  (二)、“全性保真”是道教清修派的基本守则。  道教讲究养生,幻求长生,谈到己身之修炼,则处处不离“全性保真”,亦即所谓修“性命”。道教认为人之“性”有天赋之性与气质之性,“命”有形气之命与分定之命,“全性”所指的“性”腹是指天赋于人的纯真、善良、朴质之心性。《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养性才能立命,性成始能命立。性之造化系乎心,性受心役,故“全性”即保全天赋纯真善良的心性。修道折基本途径就在于全先天之善性、保先天之真性。只有全性保真,才能长生。道教经典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说很多,如:  “孰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全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太上老君内观经》)  “治生之道,慎其性分,因使抑引,随宜损益以渐,则各得适矣。”“夫养性者,欲使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而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不作,此养性之大经也。”(《黄帝中经》)  “道性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即是海空。海空之空,无因无果。无因无果,故以破烦恼”。(《云笈七签》卷九十三《道性论》)“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象”。(《坐忘论》)  “所谓安乐,皆从心生,心性本空,云何修行?知诸法空,乃名安乐。”“夫一切六道四生业性,始有识神,皆悉淳善,唯一不杂,与道同体”。(《云笈七签》卷之九十五《仙籍语论要记》)  “长生之本,惟善为基。人生天地间各成其性。……夫明者伏其性以延命,暗者恣其欲以伤性。性者命之原,命者生之根,勉而修之。所以营生以养其性,守神以善其命。”(《集仙箓》)  道教的全真派,尤以“全性保真”为其宗旨。虽言性命双修,而实以修性为主。“全真”之名,实际即源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金代王重阳创全真派,其《立教十五论》中第二条便要求“参寻性命”,第十条要求“紧肃理性于宽慢之中以炼性”,第十一条要求“修炼性命”。《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诀》中解释“性”说:“性者是元神”、“根者是性”等等。并说:“修者,真身之道;行者,是性命也。名为修行也。”“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见《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归根到底,所谓修行,就是全性保真,使真性不乱而长生久视。全真派经书中言“性命”极多,如:  “论炼性: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可矣。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调炼真性者,体此二法,论超三界”(《重阳祖师论打坐》)。  “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话,阳盛阳阴衰,此自然之理也”,“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丹阳修真语录》)。  “夫吾道以开通为基,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以谦和为德,以卑退为行,以守分为功。久久积成,天光内发,真气冲融,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郝大通金丹诗与论》)。  “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钟吕传道集·论大道》)。  “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郝宗师道行碑》)。  “形依神,形不坏;神依性,神不灭;知性而尽性,尽性而至命。乃所谓虚空本体,无有尽时,天地有坏,这个不坏,而能重立性命,再造乾坤者也”(《性命圭旨·性命说》)。  全真道的教义,在理论上实际上是阐发杨朱“全性保真”的思想。全真道虽曰“利人”,实则仍是“贵己”。如果说全真教义是杨朱思想之再现,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三)、外物伤生,勿为物累。  杨朱思想以存我为贵,物可养生,故不可去物,而要享用之;但,虽不去物而不可有物,不可积聚物,“有”将累于“形”,外物伤生。道教亦倡说“虚其心”、“实其腹”,吃饱喝足就够了,不要有过多聚敛财富的欲望,那是有害于生的。道教与杨朱思想实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认为外物伤生,因而主张勿为物累的思想,在道书中多有反映。如:  “士能遗物,乃可议生。生本无邪,为物所婴,久久易志,志欲外,无能守以道为贵生”(《太平御览》卷六六八《道部·养生·黄老经》)。  “长生者,必其外身也,不以身害物;非惟不害而已,乃济物忘其身;忘其身而身不忘,是善摄生者也”(《太清真经》)。  “神在则人,神去则尸,盖由嗜欲乱心,不能忘色味之适。夫修其道者,在适而无累,和而常通”(《集仙录》)。  “八音五色不至耽溺者,所以导心也。凡此之物,本以养人,人之不能斟酌,得中反以为患,故圣贤垂戒”(同上)。  道教贵“守和”,提倡“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所讲教义,主要便是不以外物而累形伤生。  “老君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而心不惑,齐死生即意不慑,同变化即明不眩。……无为即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量。”(《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九守·守仁第四》)。“老君曰:尊势厚利,人之所贪也,比之身即贱。故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蔽寒,适情辞余,不贪多积。……故知养生之和者,即不可悬以利;通乎外内之府者,不可诱以势。无外之外至大,无内之内至贵”(《守简第五》)。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弗欲而不拘,心有弗乐而不有,无益于情者不以累德,不便于性者不以滑和,纵身肆意,度制可以为天下仪。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适情而行。馀天下而弗有,委万物而弗利,岂为贵贱贫富失其性命哉。若然,可谓能体道矣”(《守易第六》)。  著名道书《坐忘论》亦对这一教义有所阐发,说:“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饮河满腹,兽不郄于洪波。外求诸物,内明诸己,己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有当,不任非当之事,事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毙于形神。身且不安,何情及道?……于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馀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  道教斋戒殊多,其思想亦多源发于“不以物累形”,认为贪求外物则有害于生。(四)、制命在内,我命由我  道教认为外物伤生,人们过分追求名利声色,违反自然之性,便会由外物牵着鼻子走,由外物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能够不去物、不有物,对外物需求适当,顺自然之性,不逆命,不贪求,不羡名,不要势,无求于外,对他人无所损害,自己亦无所畏惧,便能自己支配自己的命运,这叫做“制命在内”。道教炼养派自来主张“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以己身炼养来取得延命长生。如:  《西升经》曰:“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在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非效众人行善,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万物即利来,常淡泊无为,大道归也。”  《太一帝君经》:“求道者使其心正,则天地不能违也。舍色累而不顾,避荣利而自远,甘寒苦以存思,乐静斋于隐垣,则学道之人,始可与言矣。”  《真诰》:“修于身,其德乃真。君子立身,道德为任,清净为师,太和为友,为玄为默,与道穷极,治于根本,求于未兆,为善者自赏,为恶者自刑,故不争无不胜,不言无不应。”  《秘要诀法》:“夫道与神,无为而气自化,无虑而物自成,入于品 之中,出于生死之表。故君子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淡纯粹,体和神清,希夷亡身,乃合至真。所谓返我之宗,复与道同,与道同者造化不能移,鬼神不能知,而况于人乎?”(《云笈七签》卷四十五)。  《元气论》:“仙经云:‘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又云:‘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我精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  《悟真篇》:“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道教吸取了杨朱思想,这是事实,但由于儒家斥杨朱,孟子骂杨朱为“禽兽”。故千载以下,使杨朱在社会上名声极坏,实际上那只是儒家的偏激之见;但这便使得道教对杨朱素少直接宣扬,以避攻击。而实际上杨朱思想已被道教吸融于其教义之中。

在战国时代确曾独树一帜,与儒墨相抗衡,卫道之庄周,宗儒之孟轲皆曾加排斥与攻击,大概正因为这种非议的影响,传后世学者望而止步;更加之秦皇焚书,汉武独尊儒家,因而秦汉时即销声匿迹。但这并不等于其学说及影响之亡绝,只不过沉隐民间而已,至东晋而又由张湛作注复行于世(指《列子·杨朱篇》)。张湛《列子序》中说《杨朱篇》为“仅有存者”之一,这不是编造之词。  关于杨朱学说,历来或以其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虽属于道家,但又为庄周所斥,不归入道家;大多以“杨朱”起于老、儒、墨之后,确实是独树一帜,“杨朱”乃自成一家。归纳杨朱言论,其思想中必实为“贵己”,或曰“为我”。后世多斥杨朱之说“自私”、“颓废”、“堕落”,其实杨朱之言,有其时代性质。春秋晚期和战国早、中期,“孔子提倡”以为天下;而诸侯纷争,相互侵略、损以利亡,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轻死,贵公贵仁之说,已成虚伪之谈。杨朱愤世而倡导“贵己”之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又说:“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了吗?从“贵己”出发,杨朱造构了他的学说:  (一)、论生死、轻富贵: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死皆归为腐骨,芜舜与桀纣没有不同。 吕氏春秋审为篇载有子华子的一段故事:“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侯,昭厘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曰:  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必有天下,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昭厘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之戚不得也。’”子华子的持论取譬,完全是“天下不若身之贵”的老命题,反对愁身伤生,也是杨朱贵生重己的本义。这无疑是杨朱派的人物,但若细味贵生篇所载的他的一段“全生”的议论,我们即可发现其未严守家法而倾向于庄子。这段有名的议论是:  “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所谓迫生者,六欲善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义不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全生”之说,近庄子外、杂篇所讲的道理,且这一人物,亦见于庄子外、杂篇,其学派性是不很明确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詹何。吕氏春秋审为篇载有詹何的一段故事:“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又执一篇载:“楚王问为国于詹子。詹子对曰:‘何闻为身,不闻为国。’”从其“重生”“为身”看来,他显然是杨朱派的人物;但庄子也载他的话,庄子后学并没有排斥他。  总之,杨朱一派的后学,可以自由来往出入于庄、杨之间,这就是他们的特色。  (二)贵己: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及,这短促的一生,应当万分贵重,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贵,不要使他受到损害,去则不复再来。为了明白贵生的道理,我们且举三段引文如下: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 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善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弗’字衍)。”(贵生)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情欲)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喑,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本生)这样看来,圣人是懂得声色滋味的人,“古人得道者”就在于“声色滋味能久乐之”(情欲)。感官生活的情欲被肯定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如果“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就“与死无择”,丧失“生”的意义了。从这一原则出发,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是否对己有利乃是评判行为的准则,在这种准则下面,个人主观的利害关系乃是客观价值上的唯一标尺:  “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重己)  因此,客观的事物对于人生是有意义的,但其全部意义仅在于对一己之生命有利,对个人的生命有利,这种利益决定人和事物关系的意义与价值。  物是感官情欲的来源,也是一己利益的来源,它仅是利己的手段,而不包含个人以上的社会的目的,如果拿“物”或“天下”来和人身相比,“论其轻重”,则生与身为重,而物与天下为轻: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本生)  “身者,所为也,天下者,所以为也;审(所为)所以为,而轻重得矣。”(审为)  因此,“轻物”并不是无条件的把感官情欲加以全部否定,而是有条件的加以适当的节制,“故圣人必先适欲”(重己),在这里,杨朱派的学说不是如孟子说的邪说,也不是一般人说的纵欲主义。  (三)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所谓全性,即顺应自然之性,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满足生命就够了,不要贪得无厌,不要为外物伤生。  所谓保真,就是保持自然所赋予我身之真性,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馀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保持和顺应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节)欲。”(重己)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生)之斧。”(本生)  这二段话都把“欲”与“生”对立起来,并在绝对的意义上否定了“欲”。“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本生)  “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重己)  “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瞻,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情欲)  这里所述的“全德”的圣人,已经不是杨朱所讲的“圣人”,而完全似老、庄一派所讲的“真人”,“贵生”已变成“养生”、“长生”。(四)据说是为我。关于“杨朱”其人,上述资料有阳生、杨子、杨朱、杨子居、杨子取等称谓,据《古史辨》第四卷下编郑宾于《杨朱传略》考证,断定为“姓杨(或作阳)名朱,字子居(或作子取)”,并断定为秦人。关于杨朱的生卒年代,我以为必晚于墨翟,而前于孟轲,《古史辨》卷四下编门启明《杨朱篇和杨子之比较研究》断定“他生卒年代的约数,当是西纪元前450至前370(即周贞定王十五年至周烈王六年)之间”.

后世道教推祖“老子”,视道家学派为“本家”,虽杨朱既属道家,但庄周斥杨朱;又且杨朱无著述传世,即使曾有著述,而《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早已亡佚,而后世道教又何得而与杨朱学说相联系?盖杨朱虽无著述流传,而《庄子》中之《缮性》、《让王》等篇,《吕氏春秋》中之《贵生》、《不二》、《执一》等篇,《淮南子》中《精神训》、《道应》、《诠言》、《氾论》等篇,以及《韩非子》、《说苑》、《法言》等古籍中均记述或发挥有“杨朱”思想,道教便是从这些古籍中吸取杨朱思想。主要表现在:
(一)、道教以“贵生”为根本教义之一。  道教义理,首重“生”字,反复演说求生、好生、乐生、重生、贵生、养生、长生之道。可以说道教教义主不开这个“生”字,它是道教义理的中心。检阅道教围绕“生”讲的义理,在贵生的范围内与杨朱之言极为相似,几乎读道教谈“生”的经书,每每就会联想起杨朱之言。如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便强调重生、贵生: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太平经合校》卷四十)  “夫人死者乃尽灭,尽成灰土,将不复见。今人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自有名字为人。人者,凡中和凡物之长也,而尊且贵,与天地相似;今一死,乃终古穷天毕地,不得复见自名为人也,不复起行也。”(《太平经合校》卷九十)  “公乃生,生乃大”,“道大、天大、地大、生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生居其一焉”,“多知浮华,不知守道全身,寿尽辄穷;数数,非一也。不如学生”。(《老子想尔注》)  至晋代,有《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行世,此经明确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道教的首要教义,此经在明《正统道藏》中被尊为首经,比《道德经》的地位更为高出。南北朝以后所出经典,更多将“生”与“道”紧密联结,“修道”与“养生”相依相守,成了二而一、一而二的事。如:  “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太上老君内观经》)  “一切含气,莫不贵生,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太平御览·道部·养生·太清真经》  “道人谋生,不谋于名”。(《妙真经》)  “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坐忘论序》)  “性者命之原,命者生之根,勉而修之”。(《集仙录》)  “夫所谓道者,是人所以得生之理,而所以养生致死之由。修道者是即此得生之理,保而还初,使之长其生”。(《天仙正理真论》)  道教的“贵生”教义,多所吸取杨朱思想,这是十分明显的。  (二)、“全性保真”是道教清修派的基本守则。  道教讲究养生,幻求长生,谈到己身之修炼,则处处不离“全性保真”,亦即所谓修“性命”。道教认为人之“性”有天赋之性与气质之性,“命”有形气之命与分定之命,“全性”所指的“性”腹是指天赋于人的纯真、善良、朴质之心性。《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养性才能立命,性成始能命立。性之造化系乎心,性受心役,故“全性”即保全天赋纯真善良的心性。修道折基本途径就在于全先天之善性、保先天之真性。只有全性保真,才能长生。道教经典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说很多,如:  “孰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全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太上老君内观经》)  “治生之道,慎其性分,因使抑引,随宜损益以渐,则各得适矣。”“夫养性者,欲使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而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不作,此养性之大经也。”(《黄帝中经》)  “道性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即是海空。海空之空,无因无果。无因无果,故以破烦恼”。(《云笈七签》卷九十三《道性论》)
“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象”。(《坐忘论》)  “所谓安乐,皆从心生,心性本空,云何修行?知诸法空,乃名安乐。”“夫一切六道四生业性,始有识神,皆悉淳善,唯一不杂,与道同体”。(《云笈七签》卷之九十五《仙籍语论要记》)  “长生之本,惟善为基。人生天地间各成其性。……夫明者伏其性以延命,暗者恣其欲以伤性。性者命之原,命者生之根,勉而修之。所以营生以养其性,守神以善其命。”(《集仙箓》)  道教的全真派,尤以“全性保真”为其宗旨。虽言性命双修,而实以修性为主。“全真”之名,实际即源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金代王重阳创全真派,其《立教十五论》中第二条便要求“参寻性命”,第十条要求“紧肃理性于宽慢之中以炼性”,第十一条要求“修炼性命”。《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诀》中解释“性”说:“性者是元神”、“根者是性”等等。并说:“修者,真身之道;行者,是性命也。名为修行也。”“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见《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归根到底,所谓修行,就是全性保真,使真性不乱而长生久视。全真派经书中言“性命”极多,如:  “论炼性: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可矣。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调炼真性者,体此二法,论超三界”(《重阳祖师论打坐》)。  “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话,阳盛阳阴衰,此自然之理也”,“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丹阳修真语录》)。  “夫吾道以开通为基,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以谦和为德,以卑退为行,以守分为功。久久积成,天光内发,真气冲融,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郝大通金丹诗与论》)。  “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钟吕传道集·论大道》)。  “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郝宗师道行碑》)。  “形依神,形不坏;神依性,神不灭;知性而尽性,尽性而至命。乃所谓虚空本体,无有尽时,天地有坏,这个不坏,而能重立性命,再造乾坤者也”(《性命圭旨·性命说》)。  全真道的教义,在理论上实际上是阐发杨朱“全性保真”的思想。全真道虽曰“利人”,实则仍是“贵己”。如果说全真教义是杨朱思想之再现,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外物伤生,勿为物累。  杨朱思想以存我为贵,物可养生,故不可去物,而要享用之;但,虽不去物而不可有物,不可积聚物,“有”将累于“形”,外物伤生。道教亦倡说“虚其心”、“实其腹”,吃饱喝足就够了,不要有过多聚敛财富的欲望,那是有害于生的。道教与杨朱思想实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认为外物伤生,因而主张勿为物累的思想,在道书中多有反映。如:  “士能遗物,乃可议生。生本无邪,为物所婴,久久易志,志欲外,无能守以道为贵生”(《太平御览》卷六六八《道部·养生·黄老经》)。  “长生者,必其外身也,不以身害物;非惟不害而已,乃济物忘其身;忘其身而身不忘,是善摄生者也”(《太清真经》)。  “神在则人,神去则尸,盖由嗜欲乱心,不能忘色味之适。夫修其道者,在适而无累,和而常通”(《集仙录》)。  “八音五色不至耽溺者,所以导心也。凡此之物,本以养人,人之不能斟酌,得中反以为患,故圣贤垂戒”(同上)。  道教贵“守和”,提倡“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所讲教义,主要便是不以外物而累形伤生。  “老君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而心不惑,齐死生即意不慑,同变化即明不眩。……无为即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量。”(《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九守·守仁第四》)。
“老君曰:尊势厚利,人之所贪也,比之身即贱。故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蔽寒,适情辞余,不贪多积。……故知养生之和者,即不可悬以利;通乎外内之府者,不可诱以势。无外之外至大,无内之内至贵”(《守简第五》)。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弗欲而不拘,心有弗乐而不有,无益于情者不以累德,不便于性者不以滑和,纵身肆意,度制可以为天下仪。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适情而行。馀天下而弗有,委万物而弗利,岂为贵贱贫富失其性命哉。若然,可谓能体道矣”(《守易第六》)。  著名道书《坐忘论》亦对这一教义有所阐发,说:“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饮河满腹,兽不郄于洪波。外求诸物,内明诸己,己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有当,不任非当之事,事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毙于形神。身且不安,何情及道?……于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馀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  道教斋戒殊多,其思想亦多源发于“不以物累形”,认为贪求外物则有害于生。
(四)、制命在内,我命由我  道教认为外物伤生,人们过分追求名利声色,违反自然之性,便会由外物牵着鼻子走,由外物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能够不去物、不有物,对外物需求适当,顺自然之性,不逆命,不贪求,不羡名,不要势,无求于外,对他人无所损害,自己亦无所畏惧,便能自己支配自己的命运,这叫做“制命在内”。道教炼养派自来主张“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以己身炼养来取得延命长生。如:  《西升经》曰:“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在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非效众人行善,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万物即利来,常淡泊无为,大道归也。”  《太一帝君经》:“求道者使其心正,则天地不能违也。舍色累而不顾,避荣利而自远,甘寒苦以存思,乐静斋于隐垣,则学道之人,始可与言矣。”  《真诰》:“修于身,其德乃真。君子立身,道德为任,清净为师,太和为友,为玄为默,与道穷极,治于根本,求于未兆,为善者自赏,为恶者自刑,故不争无不胜,不言无不应。”  《秘要诀法》:“夫道与神,无为而气自化,无虑而物自成,入于品 之中,出于生死之表。故君子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淡纯粹,体和神清,希夷亡身,乃合至真。所谓返我之宗,复与道同,与道同者造化不能移,鬼神不能知,而况于人乎?”(《云笈七签》卷四十五)。  《元气论》:“仙经云:‘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又云:‘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我精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  《悟真篇》:“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道教吸取了杨朱思想,这是事实,但由于儒家斥杨朱,孟子骂杨朱为“禽兽”。故千载以下,使杨朱在社会上名声极坏,实际上那只是儒家的偏激之见;但这便使得道教对杨朱素少直接宣扬,以避攻击。而实际上杨朱思想已被道教吸融于其教义之中。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

老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杨朱、孔子、孙子是否都出自其门下?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名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安徽涡阳,河南鹿邑互有争论)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杨朱、孔子、孙子三个人都算不上...

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杨朱之学 杨朱派则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道教之学 道家弟子张道陵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结合黄老方术,成立了道教组织。以老子的...

请问你是道家的?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

道家、儒家、孔家发源地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一划开天,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介绍,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这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以老子、庄子,杨朱等为主要代表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尤其重要的是,道家虽有经典著作,可思想并不圈囿于著作之...

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
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文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它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融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司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编辑]道家...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论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以阴阳为核心,以中庸为主体,以顺应自然为宗旨的思想体系;代表人物老聃、庄周、洪应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籍之多,不计其数,然散佚残混严重。其中虽不乏道家思想的踪影,但如今看来,纯而不杂的,唯有《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其余的道家经典,要么不够高深,...

道家思想是建立在老庄著作的基础上吗?
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先秦各家内,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 、 庄子 、 黄老 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

老子和杨朱到底谁老?谁是创立道家的???
老子是周朝人,而杨朱是战国人.论年龄老子较老,后世也尊他为道祖。

中国道教儒家和法家的始祖是哪几人,有些什么代表作?
1.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道家的代表:杨朱,著作多遗失,老子《道德经》,庄子《庄子》(《南华经》)道教,是后来由张道陵创立的宗教。2.儒家代表: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荀子》3.法家代表:商鞅《商君书》,韩非子《韩非子》

昆明市17089346977: 《列子·杨朱篇》成书的时间 -
只庆罗红: 在战国时代,曾独树一帜,与儒、墨学派相抗衡.杨朱之学虽自成一家,但由于其思想近乎道家,故为后世道教所吸收容纳.杨朱之学被攻击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极端利己主义,为世人所不齿,几无立足之地,秦汉时便销声匿迹,至东晋由张湛作注复行于世的《列子》,保存了《杨朱篇》,才使杨朱思想面貌又浮出水面,所以张湛在《列子序》中说该篇为“仅有存者”之一.

昆明市17089346977: 杨朱,老子.庄子的思想什么不同道家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与最后阶段,这三段分别有哪些延续与发展?有哪些不同之处?哪些异同之处呢?我是怎么也不... -
只庆罗红:[答案] 根据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和以往的文献记载,冯友兰的道家三阶段论是完全错误的,而胡适的道家发展史倒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道家真正的发展史是:1、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

昆明市17089346977: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那么老子之前的杨朱是道家什么人? -
只庆罗红: 杨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思想家,字子居,卫国人,生平已不可考.在当时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他的名字曾多次出现.他的行踪多在鲁、宋、梁一带.据《庄子》记载,他曾经见...

昆明市17089346977: 道家的创始人是杨朱吗易中天说“杨朱之后的老子和庄子对杨朱是同情和赞同的态度.”还说“杨朱是道家第一人”.既然这样,就不应该说老子是道家的... -
只庆罗红:[答案]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而杨朱是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并不是...

昆明市17089346977: 如何评价杨朱的“一毛不拔” -
只庆罗红: 有道理这是早期道家代表人物杨朱的观点,杨朱也因为这句话被人认为极其自私自利,其实不然,这句话表面意思是人人都只管自己生死,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然而还有一层暗含的意思就是人人都不付出则天下大治,弱者没有义务为强者无偿付出,颇有后来道家无为思想的雏形.因为杨朱认为当时礼坏乐崩的局面是由于“妄为”造成的,人人都不为,就不会瞎折腾,世界就和谐了 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去也 人人不损一毫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普通百姓牺牲自己去满足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对的.把整个国家的利益拿来给一个人享受,这更不对.如果人人都能对自己的利益做到一毛不拔,则这个天下就算真正大治了!)

昆明市17089346977: 为什么易中天说杨朱是道家第一阶段? -
只庆罗红: 这个第一个阶段是先秦道家的第一个阶段,不是道家发展总得第一个阶段,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反对儒墨,尤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

昆明市17089346977: 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代表人物? -
只庆罗红: 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王弼、郭象.

昆明市17089346977: 杨朱是否与墨子同时,那易中天怎么说杨朱是道家第一人呢? -
只庆罗红: 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释义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非常吝啬自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昆明市17089346977: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那么老子之前的杨朱是道家什么人? -
只庆罗红: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不假,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元前约479一前约381年)与孟子(公元前约371一前约289年)之间. 由此看来,杨朱应该是在老子之后了,他是道家杨朱学派创始人(道教一个分支)希望能够帮到您,望采纳

昆明市17089346977: 有比老子还早的道家学说吗? -
只庆罗红: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元前约479一前约381年)与孟子(公元前约371一前约289年)之间.因为墨子从未提到他,而在孟子的时代他已经具有与墨家同等的影响.孟子本人说过:"杨朱、墨翟之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