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戒定慧"出处?

作者&投稿:笃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佛经中因缘果,贪嗔痴,诫定慧~

一切果报,都是自己种下的因所结的果。贪是贪婪,贪图名利等。嗔是嗔恨,憎恨,怨恨……。痴是痴迷,执迷不悟,愚痴。戒是戒掉一切不良习气,戒除一切不善的念与行。定是不受烦恼尘劳所染,不受一切外相所惑,不为贪嗔痴慢疑所动。慧是智慧,定是因智慧而生,慧是因定而得。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於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於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於死,动异於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为涅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心无去来,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於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亦乃见於不见。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达摩祖师《悟性论》
达摩祖师着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於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於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於死,动异於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为涅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心无去来,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於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亦乃见於不见。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佛陀所说的多部经典中都有。南传上座部和北传大乘均有。楞严经解释的比较详细。




贪嗔痴慢疑~~
贪:贪财、贪色、贪名、贪睡、贪吃,等等,正是这些贪心驱使我们在苦海里沉沦。嗔:不如我意,就恨。这种心是导致我们坏运气的祸首。痴:就是愚昧,人大多自以为聪明,其实读读圣贤书再评价自己,呵呵。慢:就是傲慢。种种觉得比别人强的心理,即使自知不如人,也要说句“他强有什么了不起”疑:...

贪嗔痴疑慢什么意思
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们大家检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

贪嗔痴中的"痴"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如何理解佛教中的"贪嗔痴
人痛苦的根源—贪嗔痴

怎样解释和理解佛法中所说的贪嗔愚痴慢?
贪:对利益喜好不满足。贪名、贪利、贪色、贪吃、贪睡...多布施可对治“贪”。嗔:对不如意对象起怨恨心。怨天、怨地、恨人、恨物...多修忍辱、慈悲可对治“嗔”。痴:不明道理、不明佛法。自我见解,邪知邪见...多读佛经,可治“痴”慢::强于人时内心傲慢,弱于人时内心不愿承认,等等...

贪嗔痴中的嗔怎么戒除?
贪嗔痴中的嗔怎么戒除? 嗔恨之心太难戒除,要达到忍不动,太难了,请给个方法啊!... 嗔恨之心太难戒除,要达到忍不动,太难了,请给个方法啊!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个人养老金适合哪些人投资? 泥颂s7 高粉答主 2008-10-15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贪嗔痴中的贪怎么戒除?
您所提的这3个问题,如何去除贪,嗔和痴,我简单的回答了您一下 但总结这三个问题,如果要釜底抽薪的去解决,则长期听经闻法必不可少,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让自己拥有智慧,有了般若的智慧自然就可以超越烦恼的束缚,解脱自在。所以,今天如果您看了那一位的回答,觉得很不...

说了那么多"贪嗔痴" 那和用户研究有什么关系
贪嗔痴是众生的毛病 必须用戒定慧来对治的 这个是佛法修行方法 和其他世俗之事也无关的

贪嗔痴中的痴怎么戒除?
没有智慧就不能主宰生命——我痴的意思是指愚痴、没有智慧。拥有智慧的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却没有智慧,听人讲是非,立刻被左右,落入是非的观念。对于好朋友所说的事,并未经过查证,就信以为真,丝毫没有运用理性的分析、判断,仅凭感性的认同,因此,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拥有自己的...

去贪嗔痴,六大手串"六不求"意思是这六种手串不能随便戴吗?
额,我只看见过。去贪嗔痴,十大手串“十不求”真假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意思大概能明白。应该是说出家人要朴素为主,不应该过分追求名利。十大手串里面的十种材质都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材质。

北关区13144111590: 何谓“贪嗔痴”? -
慎耐他巴: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

北关区13144111590: 什么是贪嗔痴? -
慎耐他巴: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北关区13144111590: 佛教:戒定慧的问题?什么是戒定慧?戒,定,慧分别对应什么?对应什
慎耐他巴: 以下方面戒定慧,说的是修行的方法及结果,持戒而生定,定而生慧,慧而悟道(自性).戒定慧,对应贪嗔痴,由戒定慧的修持斩除贪嗔痴,以达到明心见性的佛果.戒就是守戒律,定就是身心俱静,慧就是开启智慧.

北关区13144111590: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
慎耐他巴: 戒—定—慧——————三摩地戒- 防非止恶定- 一心不乱慧- 简择性相便能熄灭贪嗔痴曾经听过佛光山慧轩法师开示 (禅与戒定慧) 你可email问他. 或看看他的网站. http://venfgs.spaces.live.com/blog/刚好有缘经过...

北关区13144111590: 戒定慧是怎么熄灭贪嗔痴的 还有打坐是为了什么 -
慎耐他巴: 戒定慧是修学的三个次第,三个次第又相贯通,因戒得定(戒则心无悔,趋于清净)、因定得慧(心静则德不去,和气日入). 贪嗔痴三毒为烦恼根本,趋于散乱,与戒定慧相逆.故修戒定慧可去贪嗔痴. 烦恼习气的去除(如拔草)当定慧双运,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打坐有止观法门(止即定、观即慧)可助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北关区13144111590: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慎耐他巴: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北关区13144111590: 什么是痴?为什么?(佛教里的) -
慎耐他巴: 1、痴这个词在佛教用语中是“三毒”之一,基本解释如下: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moha,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如:痴定(枯坐无慧);痴箭(害人害己的邪念). 2、详解如下: 又作无明....

北关区13144111590: 贪嗔痴是什么?怎样去除贪嗔痴?在实践中该怎么做? -
慎耐他巴: 贪嗔痴即“三毒”,《佛教大辞典》解释如下: 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 二、嗔毒,恚忿之心名为嗔.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 三、痴毒,迷暗之心名为痴.心性暗钝,迷于事理之法...

北关区13144111590: 怎样勤修戒定慧? -
慎耐他巴: 看你的机缘和根器对症下药.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你有机会就哪一乘呢? 但无论哪一乘,都离不开戒定慧.只是越是层次高,戒定慧越发细致严谨.选择一部适合你的经典反复诵读,作为普通受众,杀盗淫妄酒,这是基本的戒律.读经典,要逐步懂得三十七道品,并用三十道品来衡量自己的修行,这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高什么是低,才知道为什么修成佛祖这样的法身、报身、化身,有可能需要经历无量阿僧祇劫.这时候你才从内心懂得什么是拜佛、学佛,才知道什么是信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