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何注解。

作者&投稿:越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应该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 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选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的身体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说教而感沉闷,又不为邀人眷顾而故发惊人之谈;既娓娓动听,又给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读“zēng ”。
1、曾 zēng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古同“增”,增加。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姓。
2、曾 céng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古同“层”,重(chóng )。
笔画数:12;
部首:曰;
3、释义: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参考资料
曾字的解释---在线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com/html3/13816.html

意思是: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出自:战国《孟子·告子下》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练其人心志,以饥饿和困乏考验其人身形,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

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扩展资料:

《孟子·告子下》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文章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

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

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章一开头并没有正面提出任何观点,而是一口气列举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发迹的例子。

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正因为付出了非同寻常的代价,这些圣贤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一番宏大的事业。

所以这后面的结论又倒过来说明了这六位圣贤成功的原因。“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使动句。动心,使心惊动。忍性,《孟子正义》释为使本性(性格、性情)符合仁的要求。

忍,能也;能,任也,故忍性为任性。孟子主张性善,仁义礼智生于心,即本于性。任其性,即以仁为己任也。“曾益其所不能”,使他们增加了做本来不能做的事的能力。

命运的挫折,身心的磨难,不但没有使他们屈服,反而磨砺他们的人格,增长他们的才干,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最终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由此推论,上天如果要把重大的使命放到一个人的肩上,就一定要先磨练他的意志,锻炼他的筋骨,还要让他经受缺吃少穿、穷困潦倒之苦,这样,才能使他适应各种艰苦的生活,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
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
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
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这里的苦、劳、饿、空、拂乱都是使用法。

八年级上册第21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解。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正含义。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求解释) RT
出自《孟子 告子下》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何注解。
意思是: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出自:战国《孟子·告子下》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应该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 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选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

《孟子·告天下》原文加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

行佛乱其所为,增亦其所不能。是什么意思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俄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何注解.
行拂乱其所为:指的是通过行动和实际的干预来打乱人们已有的行为和做事方式。所以动心忍性:这是为了引起人们内心的动摇和挑战,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耐力。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样的干预,能够激发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挖掘潜力、超越自己原有能力的能动性。总体来说,这句...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意思是?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译文如下: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文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孟子》 【朝代】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应该怎么理解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它表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的核心在于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面临重大挑战和困难时,人生的成长和提升往往源于这些逆境的磨砺。“苦其心志”意味...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完整名言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一句出自《论语》的经典名言,原文为“有术者,天下之士也,国家倾覆,家乱为术者矣。天下之士,又恶乎术哉。”,其中“素所不逮”和“发奋图强”都是后来被概括出来的...

通化市18688825000: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应该怎么理解 -
居佳凯塞: 这句话的意思是: 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选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通化市18688825000: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求解释) -
居佳凯塞: 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出自《孟子 告子下》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这里的苦、劳、饿、空、拂乱都是使用法.

通化市18688825000: 翻译古文:“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居佳凯塞:[答案]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通化市18688825000: 行拂乱其所为 整句翻译 -
居佳凯塞:[答案] 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

通化市18688825000: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出自哪里? -
居佳凯塞:[答案] 这句话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题目是后人所加.“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这是译文.详情可pm我.

通化市18688825000: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 -
居佳凯塞:[答案] 使他的身体空乏,使他的行为失控,使他做事颠三倒四,因次来使他的内心坚定不移,使他的性格坚韧不拔,增加他所不具备的一切能力.

通化市18688825000: 《孟子》中有一句"曾益其所不能"是什么意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
居佳凯塞:[答案] 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通化市18688825000: 3. 划分节奏 (1) 行拂乱其所为. (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居佳凯塞:[答案] 3. (1) 行拂乱/其所为.(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化市18688825000: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译文是? -
居佳凯塞:[答案] 《孟子 告子下》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句的译文是: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全句的意...

通化市18688825000: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材料启示我们() ... -
居佳凯塞:[选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