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

作者&投稿:秋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书法笔力强劲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出自于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近义词有:力透纸背、铁画银钩等;反义词有:略见一斑、管中窥豹等。”

”入木三分“典故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

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

成语出处:

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释义: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名人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喻为"书圣"。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一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道观写了一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版本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 jī ) 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 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 [2]  ,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节选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原文今译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

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了下来说:“就让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与发展了。"父亲很高兴,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后“入木三分”成为成语,比喻书法功力好或分析问题透彻。

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中有人语说:“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称王羲之的楷书胜过了钟繇。(本句意或为“王羲之自认为自己的楷书胜过了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

扩展资料

名人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喻为"书圣"。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一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道观写了一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说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出身于名门。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 

出处: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翻译: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


扩展资料:

“入木三分”的故事:

有一天,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01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出自于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近义词有:力透纸背、铁画银钩等;反义词有:略见一斑、管中窥豹等。

王羲之从小就擅长书法,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看到父亲枕下的《笔说》,并偷来读。后来,在王羲之的请求下,父亲同意把书给他看。不到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次, 东晋明帝要祭祀土地神。于是,便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雕刻的人把木头剔去好几层后,发现王羲之的墨迹已经渗入到木板深处,一直到剔去三分厚才看到白底。于是雕刻者惊呼道“竟入木三分!”

王羲之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
0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

入木三分原本用来形容什么东西的
入木三分原本用来形容书法的笔力。成语“入木三分”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的笔力,他的字迹能渗透到木板三分深度。这个成语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对事物理解深刻、透彻洞察。接下来 “入木三分”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源自于古代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在书法中,一个好的书法作品需要书法家将笔墨精神注入到字里行间,将笔锋深入木板三分深度,使得字迹更为立体和饱满。这个成语正是借用书法中这种精湛的技艺来形容...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入木三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个成语,而且现在也有了很多延伸意义,那么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入木三分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最早出自《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古代祭祀更换牌匾要先在木板上用墨水写上字,让后用刀刻出...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_百度...
公务员考试真题 常识题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的?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 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出 处;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可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原本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来也可以形容见解透彻,议论深刻。一、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书法家,字逸少,是王旷之子,生于浙江绍兴。他以前是右将军,后来被称为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堪称是古往今来最好的,他的字迹娟秀中有苍劲,...

入木三分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入木三分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的主要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现在也经常用来比喻对文章事物见解很深刻、透彻。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释义: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原本形容什么
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入木三分”来源于传说,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入木三分”被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能够用来比喻对文章或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或者分析问题很深刻。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
书法笔力强劲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出自于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近义词有:力透纸背、铁画银钩等;反义词有:略见一斑、管中窥豹等。””入木三分“典故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缪吕盐酸:[选项] A. 绘画 B. 书法 C. 文章 D. 雕刻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文章B.书法 -
缪吕盐酸:[答案]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 B.书法*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 -
缪吕盐酸: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的,现在是形容对文章见解深刻.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缪吕盐酸: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的主要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现在也经常用来比喻对文章事物见解很深刻、透彻.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 -
缪吕盐酸:[答案]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 释 :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出 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来比喻什么 -
缪吕盐酸: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透彻.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原意用来形容什么? -
缪吕盐酸:[答案] 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

聂拉木县15645294873: 入木三分的成语寓意 -
缪吕盐酸:[答案] 入木三分的成语寓意: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