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饮酒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什么

作者&投稿:伍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什么?~

1、陶渊明的饮酒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原诗如下: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4)悠然: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5)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6)相与还:结伴而归。
4、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5、简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6、诗人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陶渊明的饮酒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原诗如下: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4)悠然: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5)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6)相与还:结伴而归。
4、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5、简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6、诗人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什么?
1、陶渊明的饮酒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原诗如下: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

饮酒这首诗刻画了作家怎样的文学形象
《饮酒·其五》这首诗刻画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形象。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

陶渊明在《饮酒》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追求?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

陈渊明写的饮酒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

陶渊明『饮酒其一、二、三、四』赏析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

饮酒表达了作者欲避世隐居的诗句
《饮酒》中表达了作者欲避世隐居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赏析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

饮酒其一 陶渊明 赏析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之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之昏暗、道德风气之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之对象。原文: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作者:...

饮酒 中最能表现陶渊明隐士形象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中这一句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上句"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坐实。它不是抽象地论证,而是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

陶渊明的饮酒全诗赏析是什么?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什么?饮酒的第五首 -
轩狡好及:[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其五》 如题,当为“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龙岗区17694442053: 《饮酒》中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
轩狡好及:[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什么 -
轩狡好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龙岗区17694442053: 《饮酒》其一中点明诗人因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 -
轩狡好及:[答案] 陶渊明《饮酒》:1.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 ). 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原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入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回答追加,陶渊明《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 -
轩狡好及:[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是这个 如果出现问题请回邮或hi我(feiyu5217) 满意尽快采纳答案 ```(*^__^*) 谢谢`````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的<<饮酒>>中揭示了诗人远离世俗名利,虽身居"人境"却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 -
轩狡好及: 我认为是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理由:这句诗的精华又在“见”上.一个见字突出了作者悠闲淡然的心境.就是在劳作累了之后那么无心的一抬头,便望见了远处的南山.无忧无虑,娴静淡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说明显然这里的“悠然”并非什么也没有想,而是有“真意”的.陶渊明隐居,宁可采菊以为食也不愿为了那五斗俸禄而去折腰事人,并非是他不想从事政治,只不过那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这两句诗不仅有宁静优雅的自然风光,而且表达了作者对恬静自由生活的喜爱,以及远离污浊社会的思想境界,所以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 当然,处在人境却能闲静无忧,我想也是因为诗人自己远离了世俗,心静而一切皆静了吧.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
轩狡好及: 《饮酒》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陶渊明归隐田园后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和悠闲自得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描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 饮酒赏析 -
轩狡好及: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

龙岗区17694442053: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辫已忘言... -
轩狡好及:[选项]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 的地方僻静了.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龙岗区17694442053: 陶渊明[饮酒赏析 -
轩狡好及: 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