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全诗是什么?

作者&投稿:姜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全诗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泽东写的,原文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
这句话引用东汉初期著名老将军马援的话,马援的原话是“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意思男儿应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着尸体回来安葬,哪能睡在床上守着妻子儿女呢?


扩展资料:
毛主席说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背景:
毛泽东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毛岸英生前好友尤金时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有人说把他的尸体运回来。我说,不必,死哪埋哪吧!”
刘思齐、邵华后来又提出“迎岸英回家”的请求,毛泽东沉默良久,引用东汉初期著名老将军马援的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毛泽东没有同意她们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毛岸英的尸骨为何没有运回国内安葬?

“青山处处埋忠骨”无诗词出处。
“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原诗:
《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释义: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1、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2、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3、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4、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后任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


扩展资料: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
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
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塞 (徐锡麟七言绝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

也有一句诗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

知识拓展:

《出塞》

【作者】徐锡麟 【朝代】清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何须马革裹尸还”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诗文如下: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文翻译: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赏析: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原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
出自《后汉.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全诗: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

。出处:《已亥杂诗之一》

是清代的龚自珍写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下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白话译文: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花不是无情之物,...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的诗?——答:毛泽东。【作品出处】出自《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泽东于1910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

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山连绵,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何必一定要用马革将遗体运回家乡呢。革命者或英雄人物已经将自己的整个身心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因此忠义之士的遗骸是否被运回家乡安葬,并不是最重要的。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句诗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处是哪里?
《已亥杂诗之一》清·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青山处处埋忠诚骨,为什么需要战场马革裹尸还。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龚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的意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朝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之一》中的一句。这句的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裹尸将遗体运回国。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意思和全诗。 满意采纳?
这两句诗出处不同,是集句而成。“青山处处埋忠骨”——根据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记述,毛(老人家)在得知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后,曾在“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而这句“青山处处埋忠骨”,是改自他的《七绝·改诗赠父亲》,这是毛(老人家...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谁写的什么诗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男儿立志出郷关, 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靑山。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什么的已亥杂诗之一的诗句这是句诗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草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啥?
“草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有误,正确应该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这连绵的青山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都可以用来埋葬忠勇壮士们的遗骸,何必要再去用马革包裹遗体送回故乡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后两句是?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全诗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一句出自《己亥杂诗之一》,意思是,战士英勇就义后,无需用马皮包裹送回家乡,群山青野,哪里都是掩埋义士的好地方,正如树枝上的红花一样,并不是无情之物,掉落...

青山处处埋忠骨全诗
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从这首诗我们看到毛泽东少年时代起就胸怀远大抱负及无限的革命理想;该诗首联直言离开家乡求学,抒发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志豪情,誓言不还;表示决心之大,海阔凭鱼跃,无须固守家乡,推开一论,天高任鸟飞,山外有山,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人生理想。

呼玛县15765281275: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后两句是什么? -
钱律扶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呼玛县15765281275: 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 —— 代———— 的名句? -
钱律扶正:[答案] 清代 龚自珍 《已亥杂诗》

呼玛县15765281275: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什么代 -
钱律扶正:[答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诗句的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我们老师说过的,

呼玛县15765281275: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马革裹还”是什么意思 -
钱律扶正:[答案] 马革裹还 翻译: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您好,答题不易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呼玛县15765281275: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 )尸还. -
钱律扶正:[答案] 你好,解析如下: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呼玛县15765281275: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
钱律扶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呼玛县15765281275: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甲裹尸还 的意思 -
钱律扶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甲裹尸还”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姬罚灌核弑姑鬼太邯咖虑,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