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心十大行愿

作者&投稿:笪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玫瑰]1.心中心法十大行愿:

(一) 佛佛俱信,法法无碍。

        清净僧众,尊视如师。

(二) 持戒不缺,摄心常定。

        诸法空相,平等无着。

(三) 慈心众生,励行戒杀,

  视众生如己,不忍食其肉。

(四) 人有所求,等心施舍。

        温和谦下,骄慢不生。

(五) 不违本愿,常利自他。

        不自称赞,不见他过。

(六) 贫富贵贱,性本不二。

        口常软语,令生欢喜。

        心意质直,远离谄媚。

        随顺人情,善转俗谛。

(七) 佛说教诫,体会力行。

        护持佛法,如护己命。

        救护众生,而不望报。

        众生骄慢,亦不退心。

(八) 不轻正法,不使他轻。

        不谤三宝,不令他谤。

        有轻谤者,善言开解。

        令其信入,不堕邪网。

  (九) 常护正念,不亏暗室。

        胜行坚固,不厌疲劳。

        发弘誓愿,摄心不退。

        常住大乘,破除邪见。

  (十) 所修本法,一一遍持。

        清净密印,莫污染结。

        须为自利利他而修,

        不因名闻利养而用。

——【元音老人】 修心中心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行十种行愿,也就是要发十种行愿,才有资格修心中心法。行愿,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那个行愿,修十种行愿,一定要做到,才能与心中心法相应。

[玫瑰]2.元音老人关于心中心法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闻。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

第四、按时上座,不急不缓。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绝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玫瑰]3.元音老人关于明心见性的五层含义:

 (1)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2)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3)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4)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5)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玫瑰]4.二祖《悟心铭》:

    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    不著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无生

    无生实相    非可眼见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证悟之者    名曰见性

    是故无求    心自宁一

    无心可惑    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    无动无静

    无得无失    无喜无嗔

    本位不移    起应万机

    不变随缘    即无生死

    成佛要诀    如是而已

——【元音老人】:先师骧陆公,为扶助心密行人更加快速地了悟真心、超凡入圣起见,著有“悟心铭”一首,共四十句,每句四字,共一百六十字,虽文短而字少,但义理丰富深长。整个成佛之真谛和修心要诀,均宣示无遗。诚可谓文约义丰,言简意赅之精要著作,亦现代不可多得之悟心评唱!学者如于修法之余,每天将其朗诵几遍烂熟于胸中,久久自于境缘上一触即发,由真实体中得大机大用。

[玫瑰]5.二祖《乙亥讲演录》:凡初学人修最广大殊胜圆满具足的心中心大法,不发广大心,实不能与之相应,兹简单标明十款如下:

  一、于法当生净信心,所谓正信,信愈坚,则中途自无退转。

  二、发平等心,上至佛,下至众生,一律平等,对于不修法者或慢法者,勿生骄慢嗔恨,莫自赞,莫见他过。

  三、所持契印,莫非时结,莫不净用,莫为名闻利养而用法。

  四、莫自轻法而妄传,莫轻他法而起谤,先断己谤,莫使他谤,使他谤即同我谤,有分门户之见,非佛弟子。

  五、持戒不缺,常摄在定,修不杀戒及诸善行。

  六、敬佛敬师,并敬善知识,对同参者,勿生嫉忌邪见。

  七、时时发广大心,以救度群生为旨。

  八、志信坚固,不辞劳疲。

  九、修六度以对治一切病执,所谓以布施对治悭吝,以持戒对治贪染,以忍辱对治嗔恶,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对治散乱,以般若对治不觉。

  十、专求通慧,先破无明,勿妄求神通。

  以上十条,每日看一遍,提醒一次,使心不放逸。

[玫瑰]6.心中心十二种心貌:

一、不厌自苦。不嫉他乐。

      不矜自乐。救护他苦。

二、一切众生。皆过去父母。

        救护众生。如子救亲想。

三、不恼众生。常行利他。

      种种方便。善为引导。

四、佛四念处。作出离想。

      如念修学。常不放逸。

五、诸佛法要。净愿因行。

      发决定心。勤学不退。

六、以布施度悭吝。

      以持戒度贪染。

      以忍辱度忿怒。

      以精进度懈怠。

      以禅定度散乱。

      以智慧度愚痴。

七、菩提分。常须勤修。

      修而不着。不假对治。

八、依八正道。作胜行处。

      依圣言量。为轨范师。

九、佛及僧宝。接足承事。

      所礼佛像。不轻慢礼。

十、须具十信。

      信佛常住。未曾涅盘。

      信佛大悲。常拔众苦。

      信佛大慈。常与众乐。

      信佛平等。无爱憎心。

      信佛不厌。常行方便。

      信佛神通。不时示现。

      信佛言教。真实不虚。

      信佛法力。不可思议。

      信佛密法。有决定力。

      信佛末世。不舍众生。

十一、深观诸佛。如在目前。

          诸魔远离。永无障碍。

十二、诸法空相。亦非断常。

          非中道义。不住不离。


普贤十大愿是什么?
《普贤行愿品》的修持,主要围绕"常随佛学"恒顺众生"这第八、第九两愿展开。后面几句是互相联系,不是分别对应,也是为了主要中心思想。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几句所对应的一愿。第1愿 礼敬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

普贤十大愿
永明延寿大师说过:发大愿者万行之因,能长慈悲,不断佛种,成道利生皆因宏誓。是以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相从自他兼利。从上面大师所说的来看,便知道发愿和行持的重要性,修持十大愿王便可以具足一切行愿,成就无上圆满正等正觉。十大愿原文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普贤十大愿全文读诵多少个字
《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第四十卷。其中十大愿是:1礼敬诸佛 2称赞如来 3广修供养 4随喜功德 5忏悔业障 6请转发轮7请佛住世 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 10普皆回向。全文一共6300多字。以诗歌形式撰写,语言通顺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诵经文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普贤菩萨十大愿包括了哪些内容
普贤菩萨十大愿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 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 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一、礼敬诸佛 就是对诸佛菩萨要非常的尊敬,有礼貌、礼节,用心来恭敬佛,这是行愿。二、称赞如来 如来菩萨犹如是所有的菩萨,你要有一种称赞。如拜观世音菩萨...

行愿传媒何谓行愿
在佛教文化中,“行愿”一词源于普贤菩萨的精神理念,寓意实践与崇高的理想。"行"象征实际行动,"愿"则代表深远的愿望,菩萨的形象即为放下个人得失,以天下为重,致力于众生福祉。在佛教经典《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展现其为众生服务的决心。“行愿”在佛教中具有深刻的含义,它强调...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出版说明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十卷的最后一卷,因其深邃的文理和贴近日常生活的特点,很快独立成书,广受流传。该经的核心内容围绕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这些行愿被广泛应用于佛教寺院的日常仪式中,如每日的引磬唱诵。台湾知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的《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 华严经...

峨眉山十方普贤圣像景点简介
十方普贤圣像为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代表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的十个头像...

普贤菩萨十大愿望都有什么?
礼敬有种种不同方式,华严疏钞清凉国师,依宝意三藏法师所说七种礼,再加三种,合为十种礼。 一是我慢礼:礼佛人,我慢贡高,身如硾之上下,心不庄重。 二是唱和礼:如修礼忏法时,口随众唱和,身随众顶礼,但高声喧杂,辞句浑乱,心打妄想,意不专一。这二种礼佛,徒具形式,...

心中心的修行阶段
耐心看完下面视频,或许会有所收获修学心中心法可能出现的几点误区https:\/\/v.yimcx.com\/learn-5306.aspx心中心法纠偏https:\/\/v.yimcx.com\/learn-4989.aspx心中心法十大行愿https:\/\/v.yimcx.com\/learn-4988.aspx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

普贤行愿品经文简介
作为《华严经》四十卷的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的梵本由乌荼国国王于795年献给大唐,其内容详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如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等,这些行愿构成了《华严经》的核心内容。本经的翻译和注释工作由多位译者和注疏家完成,如般若、澄观、宗密等,他们的贡献丰富了对经义的理解。普贤行愿品...

新芜区15793693973: 普贤十大愿是什么? -
秘殷沙巴: 《普贤行愿品》的修持,主要围绕"常随佛学"恒顺众生"这第八、第九两愿展开. 后面几句是互相联系,不是分别对应,也是为了主要中心思想.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几句所对应的一愿.第1愿 礼敬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

新芜区15793693973: 普贤菩萨管什么 -
秘殷沙巴: 普贤,梵语邲输跋陀.悲华经,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八王子泯图,于宝藏佛前,愿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行.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

新芜区15793693973: 佛教里的十大愿望 -
秘殷沙巴: 有求必应——释迦摩尼佛释迦牟尼既是横三世佛的中世佛,又是竖三世佛的今世佛.“能仁”,“能儒”,“能忍”,“能寂”,法力无边;施主祈祷,除了非分之想,求智慧,解因果,跳轮回,了生死,造福众生万物,有求必应.阿弥陀佛——消...

新芜区15793693973: 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是什么意思 -
秘殷沙巴: “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意思是已经俱有无量行之发愿.示现在一切诸佛的净土中.是普贤菩萨的意思.普贤菩萨: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

新芜区15793693973: 对普贤行愿法门的看法 -
秘殷沙巴: 修持《普贤行愿品》主要配合念佛法门的修行人求生极乐净土的最好方便法门.普贤行愿,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修行人应当知道,阿弥陀佛和普贤菩萨都被称作大愿王.阿弥陀佛的接引大愿,接引众生带业往生极乐净土,十方诸佛之所赞叹.普贤菩萨所发大愿,是代众生发的求生极乐净土大愿.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弥陀的接引愿力加上众生的求生愿力.众生依普贤愿修行,必当往生有份.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普贤行愿品的修持,以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

新芜区15793693973: 心中心法修满一千座后继续打座要坐够两小时吗? -
秘殷沙巴: 如果你已满千坐,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心中心法修满一千座后继续打座祖师没要求,一切随你!

新芜区15793693973: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
秘殷沙巴: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之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时代的世界中,有一个国王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

新芜区15793693973: 普贤七支供与十大愿王有何区别?为何有这两种呢? -
秘殷沙巴: 普贤七支供,是自利行持,是基础;十大愿,自利利他,广利. 因为个人根性不同,能接受和承载的不同,所以就有不同. 七支,能快速消业,增长信心,更是利他的基础. 一个人,心念万种不一,具体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气,就选择什么样的法来行持. 人万种,性唯一.

新芜区15793693973: "为什么我每天都念《普贤行愿品》 -
秘殷沙巴: 这个就是你自己想喜欢念这个,觉得这个最合适自己.

新芜区15793693973: 礼敬诸佛是什么意思 -
秘殷沙巴: 礼敬诸佛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一愿佛分为三世佛 就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佛陀就是过去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就是现在佛,我们还没有成佛所以我们就是未来佛.礼敬诸佛是对十方三世佛的礼敬, 不但要对佛菩萨礼敬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