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进行的北伐战争得失利弊说来讨论一下

作者&投稿:喻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讨论一下啊,你觉得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在现代争议非常大,史学界总结出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蜀国与魏国双方国力悬殊过大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只用了短短几年,而魏国已经统一北伐数十年,北方在曹家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政权稳定,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国力逐渐增强。反观蜀国刚建立蜀汉,刘备刚称帝,基本上完成了诸葛亮《隆中对》所说的跨有荆益两州,只差“天下有变”这个条件,蜀汉就可以出两路兵北伐,也可以完成一统天下,但是这个条件诸葛亮到死也没有能等到,然而在北方未变的情况,蜀国内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刘备根基还未稳定时,关羽违背《隆中对》战略,看不起东吴,忽视吴蜀联盟,擅自发动樊城之战,独自北伐,以至于被东吴背后捅刀子,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丢弃,《隆中对》战略被破坏,紧接着刘备不听大臣劝告执意伐吴,在夷陵惨败,蜀国精锐部队全军覆没,人才损失无数,刘备也在白帝城托孤离世。

诸葛亮接手蜀国后,蜀国已经名副其实的亡国了,内忧外患,内部矛盾重重,后方叛乱,东吴从盟友变敌人,北方魏国虎视眈眈,而此时蜀国已经抽不出兵力去对付东吴和魏国,就连基本的南蛮人造反都没有力量去平定,可见蜀国已经有多么的虚弱了。就在魏国眼里都未把此时的蜀国放在眼里,而是把对手放在了东吴,这样给了诸葛亮恢复蜀国国力的机会,诸葛亮趁魏国与东吴对侍时,开启了闭关锁国政策,停掉所有战争,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才能治蜀,用自己高超的军事才能训练新军队,仅用了三年时间,诸葛亮就重新培训出一支新军,军队出来后缺乏实战锻炼,诸葛亮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定南蛮,一来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二来提高新军的实战能力。但是在蜀国发展的这三年中,魏国经济和人才,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增强,两国之间的差距悬殊过大。

第二,北伐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以及人才、国力等优势

诸葛亮北伐属于典型的逆天而为,因为按照当时的天下形势,蜀国不适合北伐,也灭不了魏国,诸葛亮在《隆中对》曾提出过待天下有变再出兵,说明诸葛亮知道天时优势的重要性,但是在当时,魏蜀吴都具有天时优势,谁发起进攻谁就失去天时优势,这诸葛亮北伐时,蜀国与魏国相比,蜀国没有任何优势,这一点如此明显的优劣势,作为中国智慧的代表,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但诸葛亮依然选择北伐,至于诸葛亮不断北伐的原因,后世争论也比较大,这是仁者见仁,但是诸葛亮作为文庙大儒之一,是不喜欢战争的,更不会无辜发起战争,而诸葛亮这样做了,说明诸葛亮北伐确实不得已而为之。

蜀国以一州之力攻打九州强国的劣势对比:天时优势,蜀国在魏国一片大好形式下伐魏,是得不到魏国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蜀军这是失去天时优势;地利优势,蜀军千里作战,跑到魏国作战,魏军以逸待劳,这是魏军的优势,蜀军失去地利优势;人和优势,这里简单理解为人力资源,蜀国总兵力不过十二万,除去各种城池守兵以及防卫东吴的军队外,能调动的全国兵力在8~10万左右,而魏国总兵力达六十万,可以调动的兵力在30~50万,而诸葛亮在今后数次北伐中,魏军抽出抵抗蜀军北伐军队在20万左右,这是双方军事力量之间的巨大悬殊,更何况魏国还有强大的铁骑,而蜀国只有步兵;人才优势,魏国的人才济济,如曹真、司马懿、郭淮、张颌、费曜、郝昭、姜维、邓艾、钟会等,而蜀国除了一名将魏延,无人可用,其他人的资历很一般,蜀国失去人才优势;国力优势,蜀国发展仅靠一个成都平原,始终难以跟北方和南方相提并论,北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才、经济、人口集中地,无论蜀国如何发展,也始终比不过北方发展。

第三,两国君主能力之间的差距过大

蜀国刘禅是出了名的无能之君,虽然诸葛亮军政大全一把抓,为蜀国力挽狂澜,但是刘禅不思进取,整天吃喝玩乐玩女人,无所事事,与魏国的曹操、曹丕、曹睿相比,差距太悬殊了,北方在曹家三代明君执政下,经济、人才、军队、国力各种增强,虽然蜀国力也在增强,但是始终比不过魏国,刘禅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还给诸葛亮添加各种麻烦,使得诸葛亮北伐还得分心,也许后人无法体验当时的诸葛亮有多劳累不堪。如果曹家三代君主无能,魏国国力处于下降趋势,我相信诸葛亮也不会提前北伐了,因为这时候蜀国生养休息发展,增强国力,等魏国国力消弱,这样两国之间的差距就会弱小,等待北方大乱,诸葛亮再北伐,那么依然能出现《隆中对》所说的,魏国百姓都来迎接你,这样北伐成功就毫无阻力,但是事实刚好与此相反。

诸葛亮北伐,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是他用他的北伐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也验证了他自比管仲乐毅的话并非空话,对于诸葛亮北伐失败是一种遗憾,但是他北伐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却被后人赞颂。后代军神李靖评价:管仲、乐毅、诸葛亮用兵,攻必胜,守必固;诸葛亮的北伐失败虽然是一种遗憾,但是他所取得历史荣誉却是很多人望城莫及的。诸葛亮是中国三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外交家、书法家、战略家、思想家、发明家等。与汉初三杰韩信并列中国武庙十哲,与汉初三杰萧何并列中国六大政治家,与张良并列中华十大谋士;诸葛亮一人取得了汉初三杰的所有荣誉,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没人可以达到的,同时诸葛亮也是文武庙皆入者,中国历史上能入选文武庙者也只有诸葛亮与杜预两人而已。用伟人评价诸葛亮:两汉无双仕,三代而后第一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人才,一点也不为过。

汉朝天下十三州蜀汉只占一州,(益州)曹魏占十州半,分别为: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荆州(吕蒙偷袭关羽后孙权与曹操共分荆州。),曹魏领土如此广大,战略资源众多良将成群,(例如张郃、徐晃)只不过长期战乱,曹魏没有恢复元气,一但曹魏恢复元气必然发兵灭蜀,诸葛亮是以攻为守既然你曹魏早晚要灭我蜀汉那我蜀汉就先出手打你,让你曹魏被袭扰腾不出手来打我蜀汉。至于说蜀汉安稳?实话实说蜀汉内部并不安稳,刘备留下的诸葛亮、李严两个顾命大臣斗得头破血流,最后闹的李严被废。蜀汉内部分为三个派系:跟随刘备入蜀的人为一系,益州地方豪族为一系,原来跟随刘璋后来投靠刘备的一部分人又是一派。
诸葛亮的北伐战争遭到了益州地方派的激烈反对,至于为何反对很简单打仗就得出钱,钱就从地方豪族的腰包里出。
司马昭灭蜀汉时就可以看得明白,蜀汉益州本土的官员根本没就没抵抗投降了,蜀汉中央政权内部的主降派谯周就是益州本土人士。

  北伐成败的量化指标: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北伐的几种结果,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

  1. 大胜,即围歼对方主力或斩杀敌军统帅,如关羽水淹七军,如击毙司马懿。得5分。

  2.小胜,即击溃或歼灭敌方一部,取得物质上的收获,或者斩杀对方大将,取得士气上的收获。得1分。

  3.无功,即双方战果基本一样。得0分。

  4.小败,部队受到小的损失,伤亡数千人。得-1分。

  5.大败,部队损失超过数万人。得-5分。

  6.完胜,即攻取长安并站住脚,大大改善蜀汉的战略态势。得20分。

  7.完败,即主力覆没,甚至于丢失汉中等重要据点,大大伤及蜀汉的元气,得-20分。

  二.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战果:

  第一次:先胜而后败,折了马谡,失了孟达,但收了姜维,双方扯平,0分。

  第二次:由于魏将郝昭筑城固守,蜀军粮尽退兵。但魏延斩了敌大将王双。还是0分。

  第三次:攻下武都、阴平,胜郭淮。算小胜,+1分。

  第四次:战退司马懿、曹真等,应为小胜,+1分。

  第五次:射杀张合,小胜,+1分。

  第六次:小胜数场,但自己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1-5=-4分。

  这样,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总战果是-1分,平均每次-0.16分,总体上是失败的。

  诸葛亮在前四次北伐时,是采取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来蚕食魏国。这样虽然易于用兵,加上诸葛亮在战术水平方面要高于对方,每次都能取得局部战役的小胜。但不能否认的是,魏与蜀的综合国力相差甚远,而战线太长,旷日持久,粮草供应不继。其结果就是次次因粮草不济而退兵,胜利成果又拱手相让。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终于想通了,直接出斜谷进入陇东,效果大为改观,但由于诸葛亮之前已多次北伐,魏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之中,再加上诸葛亮阳寿将尽,只能留下遗憾了。


诸葛亮真那么厉害吗?
这一深层的原因不仅决定了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败,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是非常中肯的评价。 3 毛泽东对诸葛亮和隆重对的一些评价 诸葛无谋,马谡冤死。马谡,刘备之谋臣,从荆州随刘备入蜀,被任为绵竹成都令、越太守。

诸葛亮为刘禅献了哪一良策保蜀汉无忧,刘禅没上心,还给记反了?_百度...
诸葛亮亲自挑选的贤臣有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并且告诫刘备要远离黄皓等奸臣,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保证蜀国的稳定长久。这点从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能存活29年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所培养和留下的蒋琬等人才继续管理朝政,诸葛亮信任的姜维则继续主持北伐战争,稳定了国家的内外政事。只是,刘禅在诸...

空城计的起因经过结果?
其后诸葛亮北伐战争爆发,曹丕积极应对...>> 问题六:《“空城计”的故事》这个故事起过结果各是什么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

三国演义所有战役资料
地点:西北地区(北伐战争,地点不大好表达) 交战双方:魏,蜀 胜负:五次北伐皆失利 7、关东联军伐董卓 时间:公元190年 地点:洛阳 交战双方:关东联军(18路诸侯),董卓 胜负:联军中的各群雄在这战役中大多都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自己的领土,董卓讨伐战中在没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告结束。 8、曹魏灭...

三国演义的人物简介及经典战役?
六、北伐战争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曹魏的战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胜利;而曹魏也曾发动反击战,但不成功。最后以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结。 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出...

三国演义所有战役
190年 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191年 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192年 袁绍...

中国各省的历史事件!急求 不用详细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 广东 北伐战争的起源地 湖北 武昌起义 湖南 秋收起义 江西 南昌起义 浙江 浙江余姚,河姆渡人 江苏 渡江战役 福建

三国大大小小有多少战争!要人工
190年 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曹操,袁绍,刘备,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北平太守公孙瓒 西凉太守马腾,长沙太守孙坚,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南阳太守袁术,广陵太守张超,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VS董卓)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

诸葛亮北伐的三个理由
1、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2、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3、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蜀军...

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什么一定要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使蜀国国力尽失呢...
任何一场战争的发动都是对国力的损耗。古往今来,每一个发动战争的主动方都不是单纯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为了耗尽本国国力而发动战争的,开战之前都会有全面的利弊考量。在蜀国综合国力远弱于魏国的前提下,辅政的诸葛亮选择“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曹魏,自然也不是冲着耗尽蜀国国力的目的...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北伐有什么意义 -
贠呼复方: 诸葛亮六次北伐,前后时间约八年,费力甚大,但是收效甚微.尽管诸葛亮是卧龙先生,军事才能无出其右,但是由于蜀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利的交通条件,粮草运输,军事行动,蜀国军民的保守心理、作战积极性不高,独当一面的战将缺失...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北伐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好处大坏处大? -
贠呼复方: 好处不就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兴复汉室嘛.. 坏处就是损伤国力,结果引火上身,蜀国被灭了(虽然这是历史的必然)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失败了吗 -
贠呼复方: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间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合大破马谡...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若无失误可以成功吗? -
贠呼复方: 这种事情没人说得准,因为战争成功失败的因素太多了,没有发生的事情,没有人能预测.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以失败告终,就很说明问题了.但是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自己也要追究很大的责任,因为是他任命的马谡镇守街亭,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自己不清楚马谡到底实战经验怎么样,有几斤几两,就把这么重的任务交给了马谡.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北伐弊大于利的观点
贠呼复方: 蜀国弱小应以休养生息为主,而他却频频北伐,故错,我赶时间以后在答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北伐是成功还是失败?诸葛亮一生的重大战役有哪些? -
贠呼复方: 诸葛亮一生没有什么重大战役,如果真要算的话,估计只有北伐中原了.而且还是失败的.火烧博望纯属子虚乌有.新野那把火也不是诸葛亮放的,而是刘备.包括赤壁,一切都是周瑜黄盖的功劳,诸葛亮不过是促成了和东吴的联盟.草船借箭假的,借东风更胡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空城计就是扯淡,说白了,他不过是个政治家,外交家而已,军事不行.上面的那些人是被三国演义毒害的,演义是什么?是小说.他们不懂正史而已,楼主不可信.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军事失误有哪些? -
贠呼复方: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军事失误 1.错用将 街亭失守 2.误料敌 陈仓受挫 3.拒纳谏 首阳败归 4.遭计谋 祁山无功5.心力瘁 五丈原病亡

大名县17161962948: 三国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否正确? -
贠呼复方: 我认为: 第一个原因,是“安内必先攘外”说.意思说当时诸葛亮认为蜀面临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来自蜀内部,内部的派系之争,使诸葛亮忧患重重,担心祸岀萧墙之内.在这样的清况下,他只有采取这样的一个政策,就是对内依法治国...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是对是错? -
贠呼复方: 这是对的. 《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君子疾没世而不称也.”意思是说君子担心死后不受到后世的称颂.诸葛亮也是一样,在白帝托孤之时,他已经许下“臣愿效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因此,他必须不断为复兴汉室而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说他是对的. 另外,蜀国内部也纷争不断,正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通过战争,可以延续蜀国的寿命,假若诸葛亮不进行北伐,很可能,蜀国会更早灭亡,因为内忧比外患更可怕. 诸葛亮不北伐,就极有可能被朝中不满他的人弹劾,假若蜀国内部一发生动乱,魏国,吴国也一定趁火打劫,那时候,即使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略,恐怕也无力回天.

大名县17161962948: 诸葛亮,姜维北伐取得的成就 -
贠呼复方: 诸葛亮北伐: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