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记忆斑驳,人世荒凉

作者&投稿:况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活一世,总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可有些东西,却是从生命降落的那一刻,便深入到骨髓血脉中,不论怎样的鞭笞,怎样的破碎都无法改变,比如给了你生命的亲生父母。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丢下了一件件往事,等到岁月迟暮,才发现所有的曾经仿若是一场梦中的烟雨。那盛开在记忆深处的繁花似锦,越来越模糊,留下的不过是满地的狼藉。

当我放下余华的《活着》是,懂得的是活着不易,却仍旧要活着。当我翻开这本《在细雨中呼喊》时,懂得的是在碌碌尘世中,在那些荒诞不经的记忆中,承受的另类的荒凉。

在细雨飘扬的天气,寂静幽深的黑暗中,水落屋檐,滴答滴答的跌落在地面。记忆被唤醒在这一刻,那曾经的童年,曾经的贫瘠,曾经的惶恐,曾经的期盼······所有的一切都如夜晚的雨一般,潮湿了万物,发霉了心田。

故事就以这样的方式缓缓地登上了舞台,一一的为我们铺展开来。孙光林-----故事的讲述者,年幼时被送人,不谙世事的他以为此去不过是旅游般的溜达一圈,很快就会返回家中。在他幼稚的世界中,还没有理解经此一去,就是离开了爹娘。他不过六岁的年纪里,没有太多的感伤,也没有被遗弃的痛苦。

当时光一日日的消逝,他终于明白自己回不去了。这就是他的新家,一个格外强壮,脾气暴躁的穿军装名叫王立强的男人,一个神经兮兮,格外虚弱的足不出户的名叫李秀英的女人。带着恐惧,带着迷茫,在这个一景一物都陌生的名叫孙荡的地方生活了下去。所遭受的委屈,遭受的折磨,被误解,被欺负,他除了流泪,别无出路。

他孤独的在这个地方生活着,直到交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名叫刘小青,另一个名叫国庆。他一度忘记了曾经的家,视这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地方为家。这里有吃的,有喝的,还有好朋友。当国庆的父亲抛弃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让他从一瞬间变成了孤零一人时;当刘小青会吹笛子的哥哥因病离世,陷入悲伤时;当王立强偷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因气愤用手榴弹去杀人而又自杀后, 李秀英第一次走出家门离开这个名叫孙荡的地方时,当孙光林蓦然清醒,举目无亲时,他终于又想到了曾经的家,那个名叫南门的地方。

孙光林拿着国庆给他的钱,在刘小青的目光中,踏上了征途。离开时,他不过是六七岁的稚童。从离开到此时,时间已经溜走了五年。他不记得家在哪里,更不记得路在何方,他只能凭借鼻子下的嘴巴,逢人便问。所幸,他成功的回来了。只是面对他的是众人的厌烦,冷眼的对待。没有想象中的温情,他依旧孤零零的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哥哥的打骂,弟弟的诬陷,父亲的嫌弃,母亲的不理,还有家中祖父的同病相怜。

当最小的弟弟孙光明因为拯救另一个落水的儿童死去时,父亲和哥哥以英雄的家人自居。他们谢绝了感谢和金钱,等待着穿中山装的大官来嘉奖,自己给自己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月亮升起又落下,百花盛开又谢幕,当他们终于明白一切不过是痴心妄想时,又准备讨回曾经的谢礼,却被警员抓了起来,最后得不偿失,一无所有。

当哥哥孙广平要订婚时,父亲又自作主张的去相看那个姑娘,最后甚至冒犯了姑娘,让儿子的亲事化为乌有,他还万分不理解的表示不就是摸了一把,有什么大不了的。终于,哥哥的亲事有了眉目。只是父亲死性不改,再次管不住自己去欺负自己的儿媳妇。被一怒之下的哥哥割去了一只耳朵。

家中还有另外一个遭父亲嫌弃的人,就是祖父。父亲日日盼望着这个垂暮老人,早一日死去。省的只吃饭,不干活。想尽各种办法不让他吃饭,甚至当祖父认为自己将要死去而选择绝食时,他还满心欢喜的一日有一日去看望是否已经死去。

父亲甚至与寡妇纠缠在一起,当寡妇与瘦弱的母亲扭打在一起时,他远远的躲开。为了能与寡妇待在一起,他把家中的所有物件都拿到了寡妇家,丝毫不顾及母亲。

最后这个名叫孙广才的父亲,终于死了。喝醉了酒后,掉进了粪池,淹死了。这个淡漠无情的人,以最肮脏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名叫孙有元的祖父呢?他的一生太过于漫长,漫长到自己的记忆都模糊了。他经历了无数的事件,甚至看着自己自己虚弱的母亲被一只野狗活活咬死,吃掉。当他即将死去时,不知道内心深处是否把曾经遗忘的想起。

还有他的好朋友苏宇,苏宇的哥哥,漂亮的女人冯玉清,冯玉清的孩子鲁鲁,郑亮,还有那个人尽可夫的寡妇······

作者用一支素笔,赋予文字于生命,把那些尘世中荒唐的岁月抽丝剥茧,以童年记忆中的样子,把在那些凌乱的记忆碎片,穿针引线的缝在一起,以孩子的口吻把世事百态给描绘了出来。

当雨滴落下,当故事结束,当记忆收起,当回归现实,那些起起落落的纠葛终究都消失了。悲惨的童年,辗转的人世,不过是这场泼墨画上的几笔勾勒。就像文末写到的:爱与恨,尊重与鄙视,恐惧与敬畏,愤怒与热情的冲突,仿佛细雨中的呼喊一样,触目可见,触手可及。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让你合上书本陷入沉思,人世荒凉也好,人情冷暖也罢,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仍旧是生活。


《在细雨中呼喊》:记忆斑驳,人世荒凉
当我放下余华的《活着》是,懂得的是活着不易,却仍旧要活着。当我翻开这本《在细雨中呼喊》时,懂得的是在碌碌尘世中,在那些荒诞不经的记忆中,承受的另类的荒凉。在细雨飘扬的天气,寂静幽深的黑暗中,水落屋檐,滴答滴答的跌落在地面。记忆被唤醒在这一刻,那曾经的童年,曾经的贫瘠,曾经的惶恐...

读书笔记|《在细雨中呼喊》具有普世价值
《在细雨中呼喊》以孙光林的第一人称来叙述,孙光林敏感而孤独,他千方百计试图去理解自己不正常的童年生活。小说是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拼接,里面 既有田园牧歌式的片断,也有电影场景式的大段描写 (一个少年拿把菜刀,威胁说要杀死作为人质的女朋友);既包含了黯淡的 哲学思考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

介绍一下余华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对命运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独特的阐释,对人性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和批判,...

急求!!!《在细雨中呼喊》的内容梗概
我六岁时最后的记忆,是我在奔跑。记忆重现了城里造船厂昔日的荣耀,他们制造的第一艘水泥船将来到南门的河上。我和哥哥跑向了河边。过去的阳光是那么的鲜艳,照耀着我年轻的母亲,她蓝方格的头巾飘动在往昔的秋风里,我弟弟坐在她的怀中,睁大着莫名其妙的眼睛。我那个笑声响亮的父亲,赤脚走上了田...

书评系列3:在细雨中呼喊——少年心境的残酷纪实
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这是余华的所写的《在细雨中呼喊》的开头部分,我们能够很明显的从中找到三个主要要素,时间,空间与人的意识,这三样东西会在这本书之后的内容里贯穿始终。 《在细雨中呼喊》,发表于1991年,是余华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比《活着》仅早了...

《在细雨中呼喊》一本关于记忆的书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篇一:《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前不久读了余华的《活着》,深深被他的文章吸引,于是,又捧起了他写的《在细雨中呼喊》。 读毕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突然感觉被人抛弃真可怕,特别是被自己的亲人抛弃。 孙光林做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最终的回归者,让他重温并饱尝了那个特殊年月带给他的辛酸。 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写“顽童”和“野孩子”的高手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在1991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那个叫做孙光林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透过时间的隧道,在回忆里重新看到一大群儿时伙伴,正是那群年纪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不等的混沌初开的小孩和懵懂少年,给人们呈现出孩童和少年世界真实可感的一幅幅人生图画。小说中大量描写了少年人...

《在细雨中呼喊》简介
《在细雨中呼喊》的写作手法很有意思,他叙述的是过去,但不以时间为顺序,而是把回忆打乱了,然后再进行重组。这让人想起小时候家里编的篮子,横竖交叉进行,最后编出了滴水不漏的盛东西的物品。前后呼应得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妙。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了孙光林儿时的诸多时光,这时光里充满了孤独...

《在细雨中呼喊》讲了什么?
《在细雨中呼喊》以我的视角为主线,讲述家中变化、自己的成长旅行。《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

陆良县13341126941: 怎么看待余华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
匡界先宏: 在细雨中呼喊>应该是他的巅峰之作了 很久以前看过他的<活着>,比起来,艺术表现力已经不是当年的余华了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最体现他写作功底的作品,他驾御文字的能力让人吃惊震撼,

陆良县13341126941: 余华的首部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写作背景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这本小说? -
匡界先宏: 《在细雨中呼喊》主要产生新中国快成立的时候,那时的政治气氛较为宽松.余华在小说里并不是为了描写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是城镇的现实状况,我对于这本小说的评价就是我觉得他有着非常独到的一个笔触,非常的细腻,而且整体的剧情都是非常的层层递进的,展现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

陆良县13341126941: 《在细雨中呼喊》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匡界先宏: 《在细雨中呼喊》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tzpU0tcww_XawKBfvJvTg ?pwd=5qu2 提取码: 5qu2简介: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细腻地刻画了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名叫孙广财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家中的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又叉向了各自的方向.

陆良县13341126941: 在细雨中呼喊的读书笔记这么写? -
匡界先宏: 用了三天的时间先看完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是美女编辑强力推荐的余华一本书..请恕我寡闻,之前我一直以为余华是位女士.由于对作者的不了解,也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只说说他的作品吧. 看过之后第一个感觉有些像《雾都孤儿》...

陆良县13341126941: 余华在90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是什么 -
匡界先宏: 一、1991年,《呼喊与细雨》(后更名为《在细雨中呼喊》),首发于《收获》1991年第6期 ;二、1993年,《活着》,首发于《收获》1993年第6期;三、1995年,《许三观卖血记》,...

陆良县13341126941: 请教一下很熟悉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的人.. -
匡界先宏: 展开全部出自于余华《活着》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

陆良县13341126941: 在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对黑夜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恐惧"请问是以下那本书 -
匡界先宏: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第一章:南门 :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 上.……”

陆良县13341126941: 有没什么好看的小说? -
匡界先宏: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比较精彩的小说有以下几部:1.《在细雨中呼喊》.作者余华.这篇小说被认为是余华最有特点的小说.用余华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部“由记忆串联起来的小说”.完全按照记忆的顺序构建故事体系.读来十分真实.同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