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左传(42)晋楚争霸之邲战

作者&投稿:塔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左传读到鲁宣公十二年,生生地读了两个多月还没读完,简直要失去耐心了,以至于拿起左传心里就怕怕的,打算飞越这一年历史,这左传中最漫长的一年啊,难道要我用一年的时间才能读完?!有句老话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年的晋楚的战局硬是反反复复读了十几遍才算勉强看明白。

晋楚邲水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时代重大战役之一,也是晋、楚两国的第二次争霸之战。第一战是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成就了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名,这一战,楚国大胜,楚庄王获得春秋五霸的提名奖。

话说楚庄王刚上任时是个花花太岁,每天左郑姬右越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不,也有他不为的,就是绝不理政,还发话说,谁敢来劝老子理政老子就杀了他。这样闹腾了三年,在伍举、苏从的冒死劝谏下,终于决定来个“三年不蜚(通“飞”),一蜚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一时间,朝野整肃,国威大振,不久,就演出了“问鼎中原”这折戏(参看上集)。

时间到了鲁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陈国发生叛乱,陈卿夏徽舒杀了陈灵公自立(这个故事非常八卦,将专文8之),这时,楚庄王已上任十五年,正在江湖扬名立万,听了这事,兴义师讨逆臣,顺手就把陈国变成楚国的一个县。百官称贺,唯独申叔时不语,庄王不高兴了:大家都来恭喜,你装啥酷?!申叔时说:好比一人牵的牛不小心踩了别人的农田,农田的主人就把牛给没收了,这哪儿是兴义师讨逆啊,分明是强盗抢地嘛,有啥可祝贺的。凭这德行还做梦号令天下?庄王闹了个大红脸,把陈国太子从晋国接回来,让陈复国了。

从这两个小故事来看,楚庄王虽然很流氓,也经常犯糊涂,但关键时刻,只要有冒死逆龙鳞者,他倒能从善如流,这样的政治人物,从历史的角度看,总能成其大业。有楚庄王这样的令主,楚国的强盛不在话下。

与此同时,晋国仍然如日中天,所不同的是,晋的强大靠的不是令主,而是能臣,当初架着晋文公重耳闯荡江湖的几大名士的后代,都已成为晋国得以持续称霸的中流砥柱,当然,也正是这些人,一步步造成晋国卿强公弱,直到最终三家分晋,结束了几百年的世袭诸侯制。

两强相争,倒霉的自然是中间那些小国,比如,郑国。这个郑国,在春秋之初,还是小霸王一名,到了这时候,就已经变成风箱里的老鼠了,今天迫于楚的武力与楚结盟做尾巴国,明天迫于晋的威胁又做晋的尾巴国,做楚的尾巴国晋就来打它,做晋的尾巴国楚又来讨它,这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鲁宣公十二年,楚国讨伐郑国,原因是郑国第N次背叛楚与晋国结盟。围城三月,逼得郑襄公光着膀子牵只羊来请降,楚庄王看他满口为百姓和祖宗着想,觉得这人能屈能伸大丈夫,杀了他会反激起郑国的斗志,不如受降的好。于是退兵三十里,签了盟约。

这时,晋国的救兵正在奔往郑国的路上,阵容强大。按春秋时军队建制,强国三军齐备,弱国则不见得能置办全。那时的三军不是陆海空,而是上军、中军、下军,中军地位最高,上军次之,下军最次。每军一名主帅,一名军佐,两名大夫。晋军派出的三军帅、佐和大夫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最后,司马:韩厥

跑到半路,晋军得到楚郑结盟的消息。中军帅荀林父认为救郑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暂时回师,等楚兵回国了,再去讨伐郑的背叛(心疼郑国一秒钟)。上军帅士会认为楚庄王治国有方,讨逆也有板有眼,与这种人作对没啥好果子吃。中军佐先縠却认为晋国之所以能在江湖扬名立万,靠的就是拳头硬,这时候不跟楚国死磕太丢面子。

意见谈不拢,中军佐先縠竟自领手下兵士渡过黄河直扑楚军。

下军大夫荀首一看,说:完了完了,这仗没的打了,自己先内讧了。先縠这小子危险了,就算不战死,回国也保不了命。

司马韩厥跟荀林父说:老大,先縠那楞头青要是失利了,你也脱不了干系啊。你身为主帅,连自己的副将都管不了,你回去怎么交差啊?

荀林父无奈,只好率军渡河迎战楚军。

当时,楚军正准备饮马黄河后搬师回朝,听说晋军渡过了黄河,楚庄王不想迎战强晋,想直接回国算了,但伍参主战,认为晋国老一辈革命家死的死退的退,当朝的都是新一代太子党,还嫩着呢,楚国肯定能一战成功。楚庄王一听有理,阵兵于管地,观望晋师。

郑国也听到了晋军的消息,马上派出使臣:唉呀盟主啊,你们可算来了,我们投降楚国可不是三心二意啊,实在是为了保全国家的权宜之计,其实我们主公心里只有盟主啊。楚军现在啊又骄傲又疲惫,正是收拾他们的好时机,你们打头,郑国后援,肯定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

荀首一眼看破郑国的骑墙心态,说:楚庄王制军有方,从不忘以纣王百胜而一败失国的典故来教育军队,所以楚师哪里有傲气?郑国不外乎是坐山观虎头,谁赢了,他们就跟谁好,谁输了,也损失不到他们身上。

但先縠、赵括、赵同这几个主战派都指着这一仗升官发财呢,哪里听得了劝。

楚庄王其实无心恋战,派了使者到晋军,说:我家老大不善辞令,其实我们楚国教训郑国,是想帮他们繁荣富强(日本当年建共荣圈的流氓逻辑大概就是跟楚庄王学的),我们哪敢与晋国为敌呢。你们也不必久留,早回吧。

这话说得,软中有硬啊。

士会答:当年周平王最高指示让我家先君与郑国共同辅佐周室,现在郑国不听话,所以我家老大派我们来问问郑国,哪里是跟楚国为敌,不过是遵王令而已。

这答得也软硬适中。

偏先縠认为士会的回答没有革命气概(先縠活到现在肯定是坚贞的爱国主义愤青一枚),让赵括追上去补一句:士会说得不对。我家老大派我们来是让我们把大国的脚丫子从郑国搬出去(原文:寡君使群臣迁大国之迹于郑),告诉我们,不能躲避敌人。我们就是为这来的。

楚庄王还是想跟晋军求和,领导们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了,但两国的愤青勇士们不依不饶,这个单车挑战,那个主动请缨,忙活得不亦乐乎。最后,晋国派魏锜和赵旃去楚军盟约,魏锜求公族未得,赵旃求卿未得,这两人都是在晋国想当官没当成,心怀积怨。郤克说,这两人都对晋国有怨,搞不好就把和约搞砸了,咱最好准备一下,万一和约不成打起来就麻烦了。

先縠说:切,你们靠谱不?郑国说帮我们打楚国,你们不肯,现在楚国来求和,你们又要备战,你们说话算数不?

士会说:有备无患啊。如果他俩把事搞砸了,楚师来战,我们没准备不就死定了?有个准备,如果和约签了,也没啥伤害。

先縠说:P!

P就P吧,士会率自己的上军做了战备,赵婴齐帅中军里自己的手下备了渡河的船。但下军和中军其它人都没有做任何准备。

结果呢,果不其然,魏锜和赵旃好好的和约不签,跑去跟楚军挑衅,楚军一路杀来,晋军正伸着脖子等着和约呢,一看楚军来了,除了早有准备的上军,剩下中军和下军顿时乱了套。荀林父也乱了方寸,想撤退,居然击鼓号令:先渡河有赏。这下中军、下军争着抢船撤退,自相残杀,船里被剁下来的手指头一捧一捧的都捧不过来(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其情之惨不可描述。好在后来楚庄王没有痛打落水狗,一战成功后退到了邲地,由着晋军闹闹吵吵了一整夜,残兵败将才算都渡过了黄河,逃回晋国。

这一仗,晋军惨败,回国后,荀林父请死,幸得士会再三解劝才算保了性命。爱国主义愤青先縠如荀首所料,虽然没有战死沙场,终于还是因为此战给晋国带来的灾难而被全家灭门了。

OK,总算用流水帐的方式对付完了这漫长的一年,晕S。有趣的战时八卦下集播出。

下集预告:晋楚邲战的八卦趣事


八卦左传(42)晋楚争霸之邲战
当时,楚军正准备饮马黄河后搬师回朝,听说晋军渡过了黄河,楚庄王不想迎战强晋,想直接回国算了,但伍参主战,认为晋国老一辈革命家死的死退的退,当朝的都是新一代太子党,还嫩着呢,楚国肯定能一战成功。楚庄王一听有理,阵兵于管地,观望晋师。 郑国也听到了晋军的消息,马上派出使臣:唉呀盟主啊,你们可算来了,...

八卦左传(45)夏姬艳史
夏姬一回国,巫臣就派人找郑襄公求聘,郑襄公是夏姬的兄弟,生活在晋楚两大国的夹缝中,指望着靠这个美女姐妹外交强楚,自然同意了。后来,楚庄王死了,楚共王上任,派巫臣去齐国出差,巫臣苦心经营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把家当全部变现揣在身上,一溜烟地跑到了郑国,带着夏姬又一溜烟地跑到晋国,这时算...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这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好在哪里
这句话出自《晋楚鄢陵之战》,文章引用名言结尾,表达了对袁隆平的高度赞扬,袁隆平也是“国士”,中国有像那么多像袁隆平一样的国士,国家的将来肯定是前途无量的。以这句话为结尾突出了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晋楚鄢陵之战》选自《春秋左传》,鄢陵之战是春秋中期,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

湟源县15071954586: 《左传》中〈晋楚城濮之战〉原文 -
潜士赛增:[答案]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 【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

湟源县15071954586: 楚庄王通过在邲打败晋军,成为中原霸主.涉及的成语是: -
潜士赛增: 晋楚邲之战记载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在这里面出现了很多成语,下面是其中的一些成语(自己截取的,可能并不全): 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知难而...

湟源县15071954586: 秦晋肴之战中语言、动作特色、概括 -
潜士赛增: 谈《肴之战》的写作特点殷都学刊(安阳师专学报)(豫),1987.1.94~95 徐敏《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它不仅在史书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左传》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善于...

湟源县15071954586: 晋楚城濮之战 一句翻译 -
潜士赛增: 二月,郤縠死.原轸率领中军,胥臣辅助下军,把原轸提升,是为了重视才德.晋文公和齐昭公在敛盂结盟.

湟源县15071954586: 邲之战有什麽意义?(初中一年级历史作业) -
潜士赛增: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救郑,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在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因为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两棠之役”.如《吕氏春秋·至忠》和贾谊《新书·先醒》都写作“战于两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有《两棠之役》多种.

湟源县15071954586: 春秋时期楚成王和重耳“退壁三舍"的道理 -
潜士赛增: 公元前655年,晋国发生争立太子的斗争,公子重耳被迫逃到狄国他姥姥家.一住12年,狄国也不提为他复国之事.于是他离开狄国,先后到卫、齐、曹、宋等国,谋求帮助复国,都未成功,且还受到不少侮辱.重耳说:"金银财宝,楚国多得很;...

湟源县15071954586: 什么是二山战役?
潜士赛增: 邲之战或称两棠之役(因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故此战又作两棠之役),即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晋、楚争霸中原的战争,楚庄王率军在郑地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晋军的重要作战.

湟源县15071954586: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于哪里? -
潜士赛增: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后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表里山河意思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

湟源县15071954586: 楚庄王是一个什么人,他为什么称霸中原 -
潜士赛增: 因为他流落晋国,得到晋文公鼎力相助,于是他答应晋文公说如果日后晋楚交战,楚庄王一定会退避三舍,但是他失信,偷袭并打败了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三位霸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