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理明而不妄取者 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狐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B 试题分析:“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和“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故应选B;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错在“根本”二字,“以传统廉政思想修廉”不是根本;“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本身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应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周易》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这句话是古人对廉洁分的三个等级中的一个,先给你说意思吧:人们(这里特指官员官员)对道理是非看得非常明白而不过分获取(就是贪腐)。再补充一下古人对廉洁的分级:
古人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可见廉洁有三种境界,即“不敢取”、“不苟取”、“不妄取”。

  廉洁的第一种境界是“不敢取”,即因为害怕法律,为了保住官位而不得不廉。春秋时嗜鱼而不受鱼的鲁相公孙仪曾说:“夫唯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保禄,终身食鱼”。这类廉者虽然也能洁身自好,远离酒色财气,但内心仍有贪念,一旦没有了法律和制度的制约,就马上伸出贪婪之手。 现在的-官-员十官九贪,法律和制度也管不住他们。百姓在苦也毫无办法。

  廉洁的第二种境界是“不苟取”,即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誉而廉洁奉公。清代的张伯行曾出告示表明自己的廉洁观:“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把“一丝一粒”看成“我之名节”可以说是“不苟取者”的典型代表。这类廉者把廉洁看作是自我修养的体现,相对于“不敢取者”,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但如果过分注重个人名利,就不能正确树立为生民立命的观念。 现在这样的-官-员几乎没有了。

  廉洁的第三种境界是“不妄取”,即对道理是非看得明白而不过分获取。他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伊颍河水。”这样不为名利、廉洁奉公、爱国爱民的节操,才是今天最最最最需要的。 只可惜......不说了。现在这种-官-员-已经彻底绝迹。

自然而然的去按照别人的意思办事,且十之八九是不合法度的事情,所以就告知世上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狷介之士,


索县18690299605: 见理明而不妄取者 什么意思 -
友民舒美: 人们(这里特指官员官员)对道理是非看得非常明白而不过分获取(就是贪腐).

索县18690299605: 明代薛暄有关描写清廉的诗词 -
友民舒美: 明代理学家薛暄在《从政录》中把为官清廉者划分为三个层次:“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

索县18690299605: 有人说,眼界,境界,边界对人生有重要影响.对此,怎么看 -
友民舒美: 在为人处世中,眼界决定着一个人的境界,而又使人看清边界.特别是作为一个公职人员,首先需要的是眼界,只有比较广阔的眼界,才能够不为个体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所惑,做事情才有长远规划,才会高屋建瓴,比如说在...

索县18690299605: 不妄取 不妄予 不妄想 不妄取 是什么意思 -
友民舒美: 不妄取 不妄予 不妄想 不妄求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不属于别人的东西,不想自己不该想的东西,不祈求得到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个字面上的意思还是比较简单的说..这段话出自周易,主要想表达的是随遇而安,不求 的这么一个思想~希望回答帮到你哦~

索县18690299605: 鲁国相国的廉洁故事 -
友民舒美: 解读《公仪休拒收礼物》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相国,清正廉洁.虽贵为相国且以正直著称,却有一嗜好:“喜爱吃鱼!”孟子曾经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由此可见...

索县18690299605: 如何绷紧自律的弦,筑牢纪律的堤 -
友民舒美: 夯实道德底线.自古以来,为政清廉就被视为“国之大维”、“人生大纲”、“仕者之德”.古人还将廉洁分为三种层次,即“见理明而不妄取者”、“尚名节而不苟取者”、“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索县18690299605: 翻译 《战国策 秦策三》 -
友民舒美: 翻译: 范睢得王稽之助来到秦国,他献书昭王说:“臣听说明君主政,有战功的必然得到奖赏,有能力的一定授予官职;功劳大的俸禄多,战功多的爵位高,能治理民众的官位高.没有才能的不会让他任职,有能力的不会被埋没. 假如大王认...

索县18690299605: 弟子规全文及意思 -
友民舒美: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总叙〉原文: 弟(dì)子(zǐ)规(guī) 圣(shèng)人(rén)训(xùn) 首(shǒu)孝(xiào)悌(tì) 次(cì)谨(jǐn

索县18690299605: 这个文言文的翻译 -
友民舒美: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