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谁写的?

作者&投稿:穰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品原文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如下: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拓展资料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要留清白在人间”上一句是什么?
“要留清白在人间”上一句是“粉骨碎身全不怕”。一、出处 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三、译文 石灰石是要经过无数次的锤打和凿击才能从深山里面被开采出来的,面对烈火的焚烧它也觉得非常平常。即使粉身碎骨它也不怕,但求能给人间留下清白的本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自:于谦·明《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做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是什么成语的出处
\\x0d\\x0a\\x0d\\x0a二、“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附原文如下:\\x0d\\x0a石灰吟\\x0d\\x0a明.于谦\\x0d\\x0a\\x0d\\x0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x0d\\x0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x0d\\x0a\\x0d\\x0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什么意思
诗词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两句是描写石灰的。生石灰遇上水变熟石灰从一整块变粉末,这就是粉身碎骨,石灰是白的,这是清白。这两句出自于谦《石灰吟》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翻译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该诗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如下: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石灰吟》赏析 这是一...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灰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石灰吟:石灰赞歌。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凿:撞击。千、万:...

粉骨碎身浑不怕全诗
第三句中的“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深受百姓爱戴。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谁写的?
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作品原文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如下:(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其中一句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还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出自《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

“粉身碎骨全不怕”的下一句是什么?这首诗是谁写的?
“粉身碎骨全不怕”的下一句是:要留清白在人间。1、出处:“粉身碎骨全不怕”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2、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3、原文如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是?A文天祥B黄宗羲C颜真卿D顾炎武 -
苍梧蔡乌拉: 这是出自是明代于谦所作的《石灰吟》 原诗: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此诗正式对文天祥这种品格的描述.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是? -
苍梧蔡乌拉: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是谁 -
苍梧蔡乌拉: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头吟》. 《石头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是谁 -
苍梧蔡乌拉: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百色市18341417973: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谁的诗句﹖ -
苍梧蔡乌拉:[答案]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诗句 出自: 于谦所做的托物言志诗《石灰吟》,原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都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是谁 -
苍梧蔡乌拉: 谁不称赞,他写的这首诗中,诗人崇高人格的体现. 这是一首诗托物言志.诗人石灰作比喻来表达自己为国尽忠,意志和决心,坚持他们的牺牲,高尚的情操永石灰是开放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永坦诚.为了表达自己和石灰,不怕苦,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磨练硬,坚持自己的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非凡的野心.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是谁 -
苍梧蔡乌拉:[答案]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指谁∵ -
苍梧蔡乌拉: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作品《石灰吟》.(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百色市18341417973: 我国历史上谁有于谦的高洁品质? -
苍梧蔡乌拉:[答案]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字廷益.明朝忠臣,干将. 与之相比者多矣,诸葛亮、魏征、寇准、包拯、文天祥、于谦、海瑞、史可法……. 另一个 于谦,表演大家,和值匹配者当属 郭德纲 了 O(∩_∩...

百色市1834141797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是谁
苍梧蔡乌拉: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1459年5月,义子于康将于谦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