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之现象

作者&投稿:双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与宗教信仰有关。据陈垣先生史讳举例载:晋王羲之子知名者五人:曰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献之嗣子静之,祖孙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也。宋王弘之僧达,孙僧亮、僧衍,从子僧谦、僧绰、僧虔,从孙僧祜,叔侄皆以僧为名,不以为嫌也
宋书卷四二载刘棉之长子虑之,中子式这,少子贞之。卷四五也载王谦之子应之。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之所以出现这种父子不嫌同名的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宗教信仰有关
陈寅恪先生在其天师道与滨海地区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虽不能详细,要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王鸣盛因齐梁世系道、之等字之名,而疑梁书、南史所载梁世系倒误,殊不知此类代表宗教信仰之字,父子兄弟皆可以命名,而不能据以定世系也
据此,王羲之父子应为信奉道教之世家。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曾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洲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
可见,王氏父子都信奉道教。又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避讳记载:王羲之父讳正,故每书正月为初月,或作一月,余则以政字代之
又可见其很注重家讳,从而可以更加肯定其家庭不避之字与信仰道教有关
至于南朝宋王弘家庭,据宋书卷四二王弘传载:王弘字休元,琅琊临沂人也。曾祖导,晋称丞。祖洽,中领军。乃南朝有名的世家大族,理应注重家讳。但据高僧传卷七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载:王弘、范泰、颜延之,并挹敬风猷,从之问道
同传又载:王微以生比郭材宗,乃为之立传,旌其遗德
高僧传卷八齐上定林寺释僧达传载:琅琊王僧达才贵当世,藉远风素,延止众造寺
高僧传卷十三齐东安寺释昙智载:宋孝武、萧思话、王僧虔等,并深加识重。僧虔临湘州,携与同行
可见,王弘之家族与佛教有密切关系,为信佛之世家,其宗教也反映到名字之中,用和佛教相关的这,如僧、昙等字来命名,长幼都可为之,毫不以为讳。而且这种以僧、昙和佛教相关的字来命名的现象,在当时社会比较普遍
由此可见,南北朝之时,世人常用与其宗教有信仰相关的字来命名,信仰道教之人常用道、之、灵等字;信仰佛教之人常用僧、昙、惠等字来命名,父子等长辈、晚辈都皆可为之,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不以为讳
与民族出身有关。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因此在北方可能还流行着少数民族的语言。道武帝时,晃懿言音类帝,以善北人语,为黄门侍郎
魏末于谨因能解诸国语而受到重用。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云:齐朝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言及弱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既然在北方流行着胡语,那么汉文化所特有的避讳文化,如果少数民族统治者汉化程度不高,也不会太重视。据陈垣先生史语举例所讲:前秦苻坚字永固,而其长子又字永道;北魏献文帝名弘,其子孝文帝名宏,皆不避家讳,甚至有的名字完全相同,如安同父名屈,同长子亦名屈。细考其民族出身,可以发现他们是胡人。苻坚祖苻洪略阳临渭氐人也
卷一一二苻坚传)
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后,随着登级称帝,汉化程度的加深,也要讲究避讳。清朝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卷十一云:贾思勰齐民要术注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改,今国以名焉,且兰香之国,美于罗勒之名,故既而用之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其先辈也要避讳,而且有的还极为严格。北齐高祖高欢,父名树立。据北齐书杜弼传云相府法曹辛子炎谘事,读署为树,高祖大怒曰:小人都不知避人家讳杖之。弼进曰:礼,二名不偏讳,子炎之罪或恕
高祖骂之曰:眼看人,乃复牵经引礼
叱令出去
和家族出身有关。一般说来,世家大族如无特殊情况都很注重家讳,颜氏家训卷二风操篇云: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
又云: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
这样之人,肯定不会让子孙与其长辈犯嫌名与偏讳之事
而陈垣先生史讳举例云:南齐萧道成,字绍伯,其父承之字嗣伯,父子同字,不以为嫌也。且萧道成父名承,而其第六子又封承安王,父子祖孙不避嫌名也
又云:宋明帝名,其子废帝名昱,父子不避嫌名也
但据南齐书卷二高帝纪下载: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诏曰: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藉时来,遂隆大业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云:刘宋建立者刘裕乃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
又云帝素贫,时人莫能知,唯琅琊王谧独深敬焉
可见,宋、齐皇室出身并非世家大族,对避讳有时要求也不会太严格
总之,南北朝时期父子不嫌同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其特殊的时代和环境背景的,但在后来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唐宋以后,这种现象就比较少见了。


浅析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之现象
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之所以出现这种父子不嫌同名的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宗教信仰有关陈寅恪先生在其天师道与滨海地区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虽不能详细,要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王鸣盛因齐梁世系道、之等字之名,而疑梁书、南史所载梁世系...

魏晋南朝时期人名为什么很多带个“之”字?
我了解到的,名字最后一个是 之,是受到道教影响,可能是道教信徒,或者生活区域受道教文化影响较大。

桓温和桓范是什么关系?
检陈垣先生《史讳举例·南北朝不嫌父子同名例》,举有前秦苻坚字永固,其太子宏字永道,父子字同“永”字(案苻坚之长庶子苻丕字永叔,亦同“永”字。永叔,《御览》卷一二二引《前秦录》及《魏书》卷九五《苻丕传》均作永叙。又,慕容垂字道明,垂子宝字道佑,垂子熙字道文,宝子盛字道运,祖孙三代四人,均带道字...

南北朝刘宋的刘骏和刘子业这对皇帝父子有哪些令人作呕
一、无视伦理,荒淫无道 刘骏,刘宋的第五位皇帝。其母貌美,因出身不够尊贵,备受皇帝丈夫的冷落,出生的儿子也不受待见。24岁时便随儿子去了封地,和儿子刘骏相依为命。少年刘骏在和母亲朝夕相处中,目睹了母亲的花容月貌,旖旎风姿,产生了种种幻想。生于皇家,明争暗斗,相互厮杀,从没少见。最...

《书信鉴赏·家书·颜氏家训(节选)》注释与鉴赏
㊵ 与东宫相准: 意为同太子的待遇相同。东宫: 太子所居住的宫殿。㊶ 面称: 当面夸奖。 ㊷ 黠(xiá): 聪明而狡猾。㊸ 礼数: 礼仪的等级。优僭(jiàn): 言礼数优待,不嫌他僭越过分。㊹ 十许岁: 十岁左右。六朝人讲数目时,均喜缀以“许”字,犹今言“左右”。㊺ 乘舆: 皇帝所用的车舆,这里...

“名子父之则也”,唐朝“祖孙父子同名”现象为何如此普遍?
还有蒙古族人的名字中也是要体现父亲的名字的,所以通常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上父亲的名字来作为自己的真正名字。还有我觉得当时在唐朝之前的王朝魏晋以及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不太尊崇儒学了。当时尊崇儒学的做法里面一定有避讳父母名号,而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很多违背着儒学的事情。这些影响一直在老百姓中存在着,...

魏晋南北朝禁止男女通婚吗?
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北魏太和八年(公元四八四年),下诏禁止同姓通婚.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但上古的姓和后世不...

关于古代父爱的诗句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

疯狂的历史——父子兄弟相残堪比恐怖小说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奇闻轶事数不胜数,要说残暴荒淫无度,大家首先会想到商纣,夏桀或者隋炀帝等。但是他们的残暴和石虎父子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故事。 石虎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赵国的第二位君主,其前任君主是这段历史中赫赫有名的羯人石勒,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你们知道南北朝时期的一个人物独孤如愿的详细信息吗?
赵贵不堪忍受,想除去宇文护,但他的势力还略嫌单薄,于是他想到了独孤信。赵贵早知独孤信遭宇文氏排挤已久,心中正愤愤不平。独孤信听赵贵一说,深觉言之有理,只是又感时机尚未成熟,便劝赵贵不要鲁莽行事。岂料此事竟被开府仪同三司宇文盛探知,迅速告到朝廷。宇文护大怒;趁赵贵上朝之际将他抓起来,所有关联此事的...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以"之"为名,说明当时人们命名追求什么? -
陆享肥儿: 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文化异常活跃又开放的时代,这体现在文学、哲学、书法、绘画、建筑等方面,而除这些以外,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还可以体现在人名之中. 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按男女名区分,本文...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爱叫“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爱叫“之”
陆享肥儿: 夫子跟先生同级.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候割据,孔丘的弟子把孔丘叫夫子,墨翟的弟子把墨翟叫夫子,王二的弟子把王二叫夫子……毕竟孔门的人机灵,把夫子再升一级,简称“子”.但其他门派也不糊涂,齐头赶上,也把各自的夫子叫子,仍然分庭抗礼.之后独尊儒术的时代到了,只要孔门愿意,就可以叫子,而其他门派,提到自己的祖师,必须叫墨子、管子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之,是偶然现象,并没有多少的历史价值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结合当时的作家与作品进行分析.1500字以上. -
陆享肥儿: 你选的古代文学鉴赏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考试方式:大作业(满分:100分)提示:1.在大作业的标题之下,写清班级、姓名、学号以及个人联系方式,方便任课教师与你联系.2.理论知识结合实际例子.要求:运用课件中内容,统一用A4纸答题,1500字以上,手写打印均可,如大量抄袭网络内容或他人作业,以及严重跑题者,成绩均为不及格.题目内容: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结合当时的作家与作品进行分析.上交地址:教学楼2410办公室截止时间:本学期第10周前交作业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很多人名字带有之字?如王羲之,王献之,刘牢之,司马休之等等,太多了 -
陆享肥儿: 魏晋时代的人,以琅琊王氏家族为代表,多信奉天师道,这个“之”字,是此教名词,如佛教徒之“释”,前人已有论述: 朱自清先生1933年11月29日日记:读陈寅恪先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极有胜义:1,天师道与两晋关系...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什么是徐庾体 -
陆享肥儿: 百度 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徐摛和庾肩吾都是南朝梁后期诗人,为简文帝萧纲所器重,并以写艳体诗闻名.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较靡丽,而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什么叫“徐庾体”?
陆享肥儿: 徐庾体,指南北朝时期徐擒、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梁武帝时萧纲为太子,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辞藻靡丽,对偶、声律;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时称“宫体”.主要作家是徐擒、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尤以徐陵和庾信为代表,所以“宫体”之外,别有“徐庾体”之称.唐代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曾概括“徐庾体”诗歌的特色为“流丽”.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早年即以诗文闻名,赞誉为“天上石麒麟”.梁武帝时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其诗文以轻靡绮艳见称.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古代名和字从什么时候不区分的 例如:李世民为什么就是两个字的名,其父李渊是单名 -
陆享肥儿: 汉代以前取名都是不区分单字和双字的,王莽篡位后取名以单字为尊,南北朝之后慢慢就没人在乎这个了.因此古代取名不分单字和双字是常态. 名和字还是有区分的,只是李世民没有取字,或者有字但是没有流传下来.李渊字叔德.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 -
陆享肥儿:[选项] A. 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 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干爹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
陆享肥儿: 干爹由来 干爹俗称义父.从南北朝时期起,“义父子”现象开始出现.如北魏时,“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北齐时的权臣和士开,...

八公山区19433354292: 姓魏的人有多少 -
陆享肥儿: 姓魏的有多少人?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