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民风民俗研究报告,谁有,要详细5000字左右

作者&投稿:俞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中国人的姓名

中国人的姓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那时候,人们以母亲为中心组成一个个的氏族,为了相互区别,就把姓作为氏族的称号。

姓的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的名为姓,所以,很多古姓都有“女”字旁,如姜、姚、姬等,就连“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二字合成的。二、以远古时代人们崇拜的生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等。三、以祖先的国家为姓,如赵、宋、秦、吴等。四、以祖先的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等古代官职,就成了后代子孙的姓。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如王、侯等。六、以住地的方位和景物为姓,如东郭、西门、池、柳等。七、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人姓陶。八、以祖先的名号为姓,如中国人的祖先黄帝名叫轩辕,后来,轩辕就成了一个姓。

中国人的姓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和两个字以上的。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的是复姓。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到现在也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时,有个读书人写了一本《百家姓》,里面收有500多个姓,其中60个是复姓。有人统计,在中国的文献中出现过的中国姓有5000多个,现在常见的不过200多个。张、王、李、赵、刘等是中国最常见的单姓,诸葛、欧阳、司徒、司马等是中国最常见的复姓。

中国人的名也具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中国人的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名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同一家族中的人,名字要按辈排列,同辈人的名字里,往往要有一个相同的字。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的复杂,有文化、有地位的人除了姓、名以外,还有字和号。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唐代诗人李白幼年时居住在四川的青莲乡,他就给自己取号“青莲居士”。

中国人的名字往往有一定的含义,表示某种愿望。有的名字中包含着出生时的地点、时间或自然现象,如“京”、“晨”、“冬”、“雪”等。有的名字表示希望具有某种美德,如“忠”、“义”、“礼”、“信”等。有的名字中有表示希望健康、长寿、幸福的意思,如“健”、“寿”、“松”、“福”等。男人的名字和女人的名字也不一样,男人的名字多用表示威武勇猛的字,如“虎”、“龙”、“雄”、“伟”、“刚”、“强”等。女人的名字常用表示温柔美丽的字,如“风”、“花”、“玉”、“彩”、“娟”、“静”等。

现在,中国人起名已经没有古人那么多的讲究了。一般人只有小名、大名,名字也不一定按辈排列了。


中国茶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常常用茶来招待朋友和客人。茶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茶树原产于中国。中国古人发现茶树后,最早是把茶叶作为药用,后来才当作饮料。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以后又逐渐学会了培育茶树和制作茶叶的技术。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叶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沱茶、砖茶等几大类,各类茶中又包括许多品种。

绿茶嫩绿鲜艳,是不经过发酵的茶。著名的绿茶品种有杭州西湖龙井茶、江苏碧螺春茶、安徽黄山的毛峰茶和产于安徽六安县一带的六安瓜片茶。

红茶是经过发酵的茶,沏出的茶水颜色红艳。中国著名的红茶有安徽的祁红茶和云南的滇红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茶叶松散粗大,茶水颜色金黄。最好的乌龙茶是产在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

花茶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茶类,是在茶叶中加入香花熏制而成的。最有名的花茶是福建产的茉莉花茶。

沱茶是产于云南、四川的一种茶,经过压制,像个圆圆的馒头。

砖茶,形状像砖头,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喝的茶。

喝茶不但可以止渴,还能消除疲劳,帮助消化,预防一些疾病。长期饮茶,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

很早以前,中国就把种茶经验和茶树种子传给了世界各国人民。茶成为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饮料,深受人们喜爱。
十二属相

中国民间有一个传统习俗,人一出生,就有一种动物作他的属相。属相,也叫“生肖”,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纪年和计算年龄的方法。

按照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只要说出公历某某年就可以了,如:公元2002年。但中国农历的纪年法与此不同。中国古人发明了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干”是“天干”,由10个字组成,这10个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由12个字组成,这12个字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的10个字和地支的12个字按顺序配合起来,可以组成60对纪年的符号,如:甲子、乙丑、丙寅……这60对符号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每一年就有了一个纪年符号。如公历的2001年,是农历的辛巳年。公历的2002年,就是农历的壬午年。后来,人们又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组成了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属相。这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子年就是鼠年,丑年就是牛年,寅年就是虎年……于是,人一出生,就有一个动物作他的属相。子年出生的属鼠,丑年出生的属牛,寅年出生的属虎……2002年是农历壬午年,就是马年,这一年出生的孩子应该属马。

现在,中国人在用公历纪年和计算年龄的同时,仍然习惯用属相纪年和推算年龄。人们只要知道一个人大概的年龄和他的属相,就能推算出他的准确年龄和出生年份了。


吉祥图案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祥图案仍然是中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的吉祥图案内容极其广泛,这里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双喜”字,是双喜临门、大吉大利的意思,民间常在办喜事时采用。

“寿”字,字头经过加工美化,变成对称的图案,是长寿的意思。

“福寿双全”,是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蝠”与“福”同音,表示幸福长寿。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在中国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

“如意头”,象征顺遂如意。

“百吉”,也叫“盘长”。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像为许多个“结”,谐“百吉”之音,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寿延绵、永无休止的意思。

“四合如意”,四个如意从四面围拢钩连起来,象征诸事如意。
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也叫“五月节”。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据说,举行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秦国最强,总想吞并其他六国,称霸天下。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国政治,联合各国,共同抵抗秦国。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了坏人的反对。楚王听信了这些坏人的话,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感到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汨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着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仍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按照中国的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这个节日叫“中秋节”。中秋节这天,中国人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秋季,天气晴朗、凉爽,天上很少出现浮云,夜空中的月亮也显得特别明亮。八月十五的晚上,是月圆之夜,成了人们赏月的最好时光。人们把圆月看作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按照传统习惯,中国人在赏月时,还要摆出瓜果和月饼等食物,一边赏月一边吃。因为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有的地方也叫它“团圆饼”。中国月饼的品种很多,各地的制法也不相同。月饼馅有甜的、咸的、荤的、素的,月饼上面还各种花纹和字样,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秋天,人们一年的劳动有了收获。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团聚的欢乐。这时,远离家乡的人,也会仰望明月,思念故乡和亲人。因为圆月象征着幸福和团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嫦娥奔月”。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后羿的妻子。据说她偷吃了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长生不死之药,成了仙,飞上了月宫。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中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古人认为,九九重阳,登高可以避祸免灾。后来,重阳节登高爬山,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体育和旅游活动。

插茱萸和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茱萸是一种植物,果实可以吃,茎、叶都是药材。菊花在九月盛开,有“长寿花”的美称。为了避免瘟疫,驱除恶气,重阳节这天,人们就把茱萸和菊花插戴在身上,还要观赏菊花,饮菊花茶和菊花酒。

重阳糕是一种用面做的食品,可以加枣、银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咸的,讲究的还要做成九层,再在上面做两只小羊,以谐“重阳(羊)”之音。

现在过重阳节,已经见不到插茱萸等风俗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观赏秋天的美景。近年来,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敬老节”。每当佳节来临,人们都要举办各种敬老活动,祝愿老年人步步登高,健康长寿。


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放爆竹是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传说燃放爆竹可以驱妖除魔,所以每年从除夕之夜起,到处就响起了接连不断的爆竹声。阵阵烟花,声声爆竹,给节日增添了无比热闹喜庆的气氛。

春节期间,很多地方还要举办庙会。庙会上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和地方小吃,吸引着千千万万欢度佳节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春节的习俗也有了一些变化。比如,为防止环境污染,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这并不影响节日的热闹气氛。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仍然要团聚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精彩的电视节目,直到大年初一的清晨。

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华夏子孙的心中,春节永远是最重要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是从汉朝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二十四节气

在中国的日历上,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共有24个节气。

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了气候变化的规律,他们根据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把一年的天数分成24等分,用来表示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这样,差不多每15天就有一个节气,每个月就有两个节气了。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几乎是固定的,上半年(1~6月)的节气都在每个月的6日和21日前后;下半年(7—12月)的节气都在每个月的8日和23日前后。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和秋分是一年中昼夜一样长的两天。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雨水,是开始下雨的意思。

惊蛰,表示春雷响过以后,冬眠的昆虫被惊醒了。

清明,是说春天到了以后,明净的春色代替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色。

谷雨,表示从此雨水增多厂,对五谷的生长很有好处。

小满,表示在夏季成熟的农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了。

芒种,告诉人们小麦已经成熟了。

小暑、大暑,表示天气炎热的程度,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表示炎热的天气快要过去了。

白露,告诉人们开始下露水,天气就要冷了。

寒露,表明露水已重,天寒加剧。

霜降,是开始下霜的意思。

小雪、大雪,表示到了下雪的时节和雪量大小的差别。

小寒、大寒,表示冬天寒冷的程度,大寒是一年中
中国酒

在中国,酒的历史比茶还长。1986年,在河南出土的一壶酒,就是3000多年前的古酒。

中国的名酒很多,茅台、五粮液、汾酒、竹叶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加饭酒、张裕葡萄酒、长城干红葡萄酒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名酒。

中国历史上有关酒的故事更多:晋代诗人陶渊明不能一日无酒;唐代大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喝得越多诗写得越好;宋代梁山好汉武松一口气喝了18碗酒,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把茅台酒送去展出、参评。据说主持博览会的美国人觉得装酒的黄瓷瓶不好看,不准茅台酒参展。中国代表团非常气愤。在激烈的争执中,一位中国酒师急中生智,故意把一瓶茅台酒摔到地上,顿时瓶碎酒洒,满屋奇香。各国代表大为惊异。最后,茅台酒被评为“世界名酒”,获得金质大奖。

茅台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


四灵——古代吉祥的象征

中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其实,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自己想像和创造出来的。

传说中的麒麟,身体像鹿,遍体披着鳞甲,头上长独角,角卜生有肉球,脚像马蹄,尾像牛尾。麒麟被认为是有德性的仁兽,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在北京的击宫和颐和同等皇帝的住处和花园里,都能见到麒麟,有铜铸的,也有石雕的。在民间,麒麟也很受重视。春节期间,中国江南各地的人们,常常抬着纸扎的麒麟,到各家门前表演,表达美好的祝愿。另外,在中国还有“麒麟送子”的传说,人们一方面用麒麟象征有出息的子孙;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祈望早生贵子、家道繁荣的意思。

凤凰头顶美丽羽冠,身披五彩翎毛,是综合了许多鸟兽的特点想象出来的形象。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标志着吉祥、太平和政治的清明。凤和龙一样,被历代帝王当作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凤冠、凤车等与凤有关的东西,只有皇家和仙人才能使用。不过,后来凤凰也成了民间百姓的吉祥物。尤其在中自传统的婚礼上,风成了新娘礼服和头饰上的装饰,代表着吉祥和喜庆。在民间的传统图案纹样中,凤凰也被广泛应用,寓意着吉祥和太平。凤凰还常和其他吉祥物配合成纹图,如“龙凤呈样”、“凤麒呈祥”等,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龟在四灵中是惟—存在的动物,也是动物中寿命最长的。人们不仅把龟当成健康长寿的象征,还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在古代,每当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所以,人们称龟为“神龟”、“灵龟”。神龟在中国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尊敬,在古代帝王的皇宫、宅院和陵墓里,都有石雕或铜铸的神龟,用来象征国运的久远。

龙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也是最大的吉祥物。人们都很熟悉龙的形象,但是谁也没见过真的龙。龙和风、麒麟一样,是人们想像出来的动物,它长着牛头、鹿角、虾眼、鹰爪、蛇身、狮尾,通身还长满了鳞甲,是由多种动物复合而成的。在人们的想像中,龙能在地上行走,能在水中游弋,能在云中飞翔,充满了无穷的神力。几千年来,封建帝王把它当作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普通老百姓也认为它是美德和力量的化身,是吉祥之物。因此,在中国到处可以见到龙的形象。宫殿、寺庙的屋脊上,皇家的用具上,处处刻着龙、画着龙;老白姓在喜庆的日子里,也要张贴龙的图案,还要舞龙灯、划龙船;给孩子起名字也愿意用上“龙”字。龙作为“四灵”中最大的吉祥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民间庙会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社会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土地神,以后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物品交流的集市和文化表演的场所。

庙会一般设在寺庙里和寺庙附近的空场上,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办。有的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虽然各地举办庙会的时间不同,但基本内容都差不多:庙会期间,农户、商贩带着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土特产和从各处收集来的古玩玉器、花鸟鱼虫,到庙会上进行交易;各路手艺人设摊展卖民间工艺品和特色小吃;民间艺人搭台表演歌舞曲艺……逛庙会的老百姓喜气洋洋地赶来买卖物品,观看表演,品尝小吃,真是热闹非常。

现在,北京市每年春节都举办庙会。比较有名的有白云观庙会、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隆福寺庙会等。北京的庙会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像白云观庙会的骑驴逛庙会、打金钱眼蹲。庙会上出售的物品也很有北方特色,像空竹、风车、刀枪剑戟等玩具;大糖葫芦、茶汤等小吃,都深受老百姓欢迎。


婚礼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的多民族的大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婚俗,中国人把婚姻看作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中国人结婚的仪式有很多讲究,十分复杂。

传统的中国婚礼包括说三书六礼(聘书、礼书、迎亲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嫁妆,上头,迎亲,出门,过门,三朝回门等步骤。

现代的婚礼仍然会保留一部分传统的习俗,但已经简化很多,而且有许多新式婚礼不断出现,但总体来讲中国人的婚礼讲求隆重、喜庆、热闹。亲朋好友都会道贺,祝愿新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

另外中国其他各民族也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婚俗。

萧山,古称余暨、永兴。
人杰地灵
  萧山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人杰地灵,源远流长的湘湖,成名早于西湖,傍水依山,襟江带湖,以风景秀丽而著称。毗邻湘湖的越王城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民族英雄葛云飞、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著名画家任伯年、近代政治家汤寿潜等历史名人的文韬武略,为萧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华章!
  秉承历史文脉,萧山人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从当年的“围垦精神”,到“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萧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具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本质内涵。如今,萧山人民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萧山精神,演变为融入大杭州、建设新萧山、引领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成为推进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萧山的强大动力。这就是真正的萧山。
风俗特产
萧山萝卜干
  说到萧山,不得不提到萧山萝卜干!一道萝卜干炒腊肉是多么的美味啊!萧山萝卜干产于浙江省萧山市,以该市“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新湾、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 
  萝卜干为圆柱形,直径4~5厘米, 重约150克,外皮较厚色白,含水量少。加工方法亦采用风脱水法,刀切成条,每条带有边皮,然后摊晒,每日翻动多次,晚间苫盖以防雾浸雨淋。晒2~3日,手感柔软,即可腌制。将萝卜条置容器中,放盐拌匀,用力揉搓,至盐烊为止。分批进缸,逐层踏实,两日后出缸,匀薄摊晒,勤加翻动。三四日后再加适量盐分拌匀,分层装坛,逐层压实,加盖面盐,封口。一般经一周左右制成。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萧山花边
  说到萧山还有一个特产就是萧山花边及中国的十字绣!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于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萧山坎山镇。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创新,由原来的花样单调发展为如今的品类繁多,有床罩、台毯、窗帘、沙发套、座垫、胸花、绣衫等2000多种,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与地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现在纯手工制作的花边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哦!
萧山霉干菜
  还有一个是萧山霉干菜是益农镇的传统特产。益农镇(原夹灶乡)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品。“干菜焖肉”为民间传统风味的名菜。
萧山杨梅
  杨梅是浙江特产。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核小,肉柱圆,味鲜甜。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萧山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有早色、迟色、白杨梅、草梅等四十余种品种。杨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点。所以可以说,世界上哪里杨梅最好?回答当然是萧山!
三黄鸡
  萧山鸡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宫中饲养的斗鸡传入民间而来,故又称“越鸡”;而因其喙黄、羽黄、脚黄,故又名“三黄鸡”。此鸡个体肥大,肉质白嫩,味鲜美,前期生长快,抗病力、觅食力和适应性强,是全国八大优良鸡种之一。主要产地在瓜沥、义蓬、城北等地。
南宋官窑瓷
  南宋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公元1276年,南宋的覆灭导致南宋官窑窑场一起被摧毁,官窑器自然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陪葬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陶瓷专家叶国珍教授为了不使以南宋官窑代表的中国青瓷成为“绝唱”,1968年开始他对南宋官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瓷窑遗址)进行了全方面考察,在漫长的试验过程中,前后经过两千多次的配方调整,一百多次夜以继日地试验,终于在1978年成功恢复了南宋官窑瓷,揭开了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神秘的面纱。
钱江啤酒
  钱江啤酒厂生产的钱江啤酒,选用地产优良原料,配以石英矿泉水,采用国内道创的露天卧式大罐酿制和西德进口整套流水设备灌装。酒色淡黄清亮,酒味清醇爽口,"钱江啤酒"和"钱江清泉啤酒",先后荣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中华啤酒"已远销美国。
莼菜罐头
  莼菜原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湘湖、西湖、太湖所产最为著名。但无论莼菜质量、栽培时间和历史上的知名度,都首推湘湖莼菜。南宋《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杭州烹调"西湖莼菜汤"成名之后,其所用莼菜亦多产自湘湖。把莼菜制成罐头销运国外也始自萧山。
浙江龙井茶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萧山风俗
萧山古属绍兴,故很多风俗习惯和绍兴相同,萧山又属吴越文化区,所以在江南这一带很多风俗习惯都大同小异,风俗习惯众多,而且很多风俗流于农村,难以枚举,这里介绍部分萧山的风俗习惯。
临浦小马灯
  临浦镇横一村的龙马灯表演起源于1945年春节,延续至今。在该村,村民们几乎人人都参与龙马灯表演。如今,在萧山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中,这支业余龙马灯表演队频频亮相,如在今年元宵节活动以及刚刚结束的党山庙会上,都有他们的精彩表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一个村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难得。烧蝗虫
在历代《萧山县志》中,凡元宵节,几乎都是张灯结彩的风俗记载。其实在北部沙地,元宵节从来没有张灯的习俗;其独特的节日事像是烧蝗虫、接紫姑、吃油菜蕻炒年糕。这里谈谈烧蝗虫。
所谓烧蝗虫,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烧塘边的芦苇,烧埂上的茅草,或者以自家的络麻秆、稻草等扎一个火把,在田野上边跑边烧,又大声高呼:“哗啦嗬――!哗啦嗬――!哗啦嗬嗬嗬嗬嗬――!”如此兴高采烈地放火烧草,据说为的是烧死虫卵,以兆丰年,故叫烧蝗虫。
烧蝗虫者多为小男孩、小伙子,年纪稍大一些的如三四十岁的男人就比较少。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至多是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在白天相互撺掇、怂恿而已,而到得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广袤的沙地平原上,已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火堆亮了起来,“哗啦嗬嗬嗬”的吼声渐渐响起,随之火点越来越多,叫声越来越响。转眼间,遍野已是流动的火把。烧蝗虫的柴薪,主要是塘埂边那些残剩的芦苇、茅草。谁要是出门较晚,轮不到烧残芦剩茅,那就破费一点自家的柴草。有的小孩为了让火把耐燃一些,则束缚两三把竹梢,甚至浇以煤油柴油,这样便可以高举火把,在麦地上尽情地呼喊奔跑。
沙地多年烧蝗虫的活动中,不曾听说有人家因此而失火的。或许正因为沙地人家多草舍,即使小孩,烧蝗虫反而更注意火患了。偶或听到有人在骂骂咧咧,那只不过是顽皮的孩子烧了他的稻草堆或捧走了他的几捆络麻秆而已,但这在烧蝗虫似乎是应该的,没有人会同情他的骂。
烧蝗虫之得以成为节令风俗,与沙地历史上蝗灾频仍分不开。有史记载的1929年萧山特大蝗灾,也发生在沙地。蝗虫,形似大头蚱蜢,后肢发达,善于跳跃和飞行。它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坚硬的口器能将整株棉花、玉米吃得只剩一根光杆儿。它们又具有群栖的习性,且繁殖力极强,干旱季节,蔓延特别迅速,常常是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飞行,所到之处,大片农作物遭受毁灭。以前没有农药治虫,唯一的办法是用人工捕捉。而蝗虫是以短而弯曲的产卵管凿土产卵的,卵又是成块产在庄稼的根部,大家除掉卵巢的办法主要就是用火烧。元宵节,春节活动至此而尽,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将烧蝗虫列为元宵节的一项内容,自然寓有不忘蝗灾、以农为本的用意。
旧县志皆云:“东土之民多敦朴而或失之鄙琐,西土之民多褥礼而或失之虚文。”作为萧山东土的沙地,烧蝗虫或因鄙琐而为志书撰述者所不屑,其实,它充分透露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敦朴”;相比之下,西土的灯笼倒真有点失之“虚文”了。沙地船
沙地平原,河流如网,以往的交通运输也就主要依靠船只。
数百年中,沙地的船只种类较多,并有许许多多的称呼。以河道论,有内河船、外江船;以载重论,有小船、大船,六吨船、十吨船等;以船篷论,有乌篷船、白蓬船、满篷船、单篷船、袒口船等;以动力轮,有划船、摇橹船、牛拖船、别竿船、风篷船、挂桨船、轮拖等。而同是“摇橹船”,又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埠船、航船、快班船、罱泥船、换灰船、鹭鹚船、上坟船等。这里,选择较有特色的几种船只介绍如下。
牛拖船
上世纪50年代前,沙地河浜众多,但两岸都是粉一样的沙性土壤,遇雨便泥沙俱流,河湾淤浅,一遇晴天,稍大的船只便不能通行。于是牛拖船成了最普遍的水运方式。
牛拖船是以一头水牛拖拉几只小船(一般为6只)的一个船组。一人坐在前面的船头上,持鞭指挥水牛;另有一人手持撑篙,在后面的船上来回走动,随时矫正船组,以免搁浅。牛拖船的船只,式样统一,大致是一丈长、五尺宽,船身较浅,船面平直,宛如一般的船只斩去了头尾,只剩中间一个舱节。这很像过去绍兴一些渡口所设的揉渡船,因无专门摆渡者,行人登船后,需自己扯拉悬于两岸的绳索过渡,为求平稳而不倾覆,船身几乎都是方形的。牛拖船做成这种形状,目的相同。因为船体小,吃水浅,载重量不大,牛拖船运输的主要是农具、粮食、坛装咸菜,以及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总之是些较为轻泛的货物。这种船,只能成串相连,用牛拖拉,单只是不能长里程撑行、划驶的,因此也是牛拖船的专用船只。
水牛拖着这串船必然费力,它的脚必须踩着河底才用得上力,所以在河道普遍疏深、拓宽了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拖船一般在牛背露水的近岸一带行走。由于水牛能短距离游泳,遇到十字河口等较深的河段,牛拖船也可以安然而过。船到终点后,船主的第一要务是卸去牛轭,牵牛上船,并喂以油饼、玉米等精饲料;如是冬天,还要在饲料中搀些烧酒,以祛寒暖身。随着沙地河道的疏浚和轮拖的出现,牛拖船逐渐稀少。到70年代中期,就彻底消失了。
别竿船
别竿船,是牛拖船时代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行船办法。不用橹,不用桨,也不用纤,而用一支撑竿“别”。其方法是将“撑竿老头”插在船尾上,人在岸上握住撑竿梢头推行,船即前进。别竿,都是尽可能的长,而下部又不是很粗的毛竹。因为别竿行船的需要,沙地船的船尾与别处不同。造船的时候,都特意将船尾延长一尺余,形成一个中空的倒三角,倒三角的两侧钉以厚板,撑竿就从三角孔插入,别住厚板。相沿成习,即使后来普遍使用了橹,船尾仍都是这种样式,只有小划船才是例外。别竿船行船时,船头总是稍向里侧,船尾则偏向湾中央,这样才吃得住水,别得住船。岸上的推行者虽然手握撑竿,但都是将撑竿梢头抵于胸前,倾伏着身子推行的,这样才用得上力。
埠 船
埠船,是一种用来载客搭货的日间班船。都是早上从甲地起航,沿途停靠几个埠头,上下一些乘客,顺便搭卸货物,最后到达终点,当天返回甲地。
邻近绍兴的瓜沥镇,曾是辐射沙地的集贸中心,沙地各处通往瓜沥便有许多埠船,几乎各个大小集镇都有一只。有些谈不上集镇,只是早间有些蔬菜摊贩的地方,也有一只埠船。埠船都有三个船舱,各舱均设船篷,人在舱中不能直立,也就是所谓的“满篷船”。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以箬壳,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斯成“乌篷”,但通常只叫埠船而不叫乌篷船。
埠船前舱乘客人,中舱客货兼载,后舱为船夫搭床烧饭之处。前舱和中舱两边,都搁有整排的坐板,供客人就坐。早先,埠船多用别竿撑。河道疏浚后,则用双橹摇,再加一两个人拉纤。其船篷上常写有“××至瓜沥”的字样,以及途中停靠的若干地名。开船、停靠和抵达终点,都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在即将开船或停靠时,船夫都要取出小铜锣,“堂、堂、堂”地敲一通,招呼客人上下船;有的则吹海螺,呜呜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有吹铁皮喇叭的,声音破哑难听。70 年代起,埠船大多使用了轮拖,前面一只为轮船,后面拖有一两只载客装货的木船。80年代,拖拉机、汽车大量涌入沙地,埠船随之消失。
航船
航船,是相对于埠船的一种装货搭客的船只,因是夜间航行,也称“夜航船”。它的航行距离比较的远,目的地都是绍兴。这就相当于现在的长途班车了。
比起埠船来,航船的船身要大得多,一般是40吨左右的大船。但是数量较少,仅较大的集镇才有。航船也是通身盖篷的“满篷船”。航班时间都是傍晚从沙地某一集镇开船,次日黎明抵达绍兴。常用两条船,往返对开。以货运为主,乘客较少,中途一般不停靠。
沙地航船之所以把绍兴作为目的地,首先是东片沙地通往绍兴比较方便。沙地的航船大多在东片地区,那里一过瓜沥便是河道宽阔的绍兴水乡。西部的长山、坎山、西兴等较大的集镇,则地处萧绍运河边,他们与城市之间的客运货运,可以搭载这条古运河上历来就有的绍兴至西兴的夜航船,无需自己设船。其次,萧山历来是绍兴府的属县,直到1959年才归属于杭州市。绍兴既是沙地人心目中历史悠久的府地,又是就近最繁华的城市,商贸各业是萧山县城无法比拟的。而去杭州的话,钱塘江犹如天堑,航船过江极为不便。
快班船
快班船也是一种客货兼运的日间班船。但与埠船不同,它中途一般不停靠,或仅停靠一两处主要埠头,相当于现在的“直达汽车”或“直快火车”。
快班船的船身比埠船要小。满篷,背纤,双橹居多。为加快速度,有的采用三橹。凡用三橹者,中间一橹,兼具舵、橹两项功能。为避免与边上的两支橹相碰,这支橹几乎直立,俗称“挖屁股橹”。行船时,三人扳推俯仰,穿插合拍,很有节奏,船尾水花飞溅,哗哗有声,船只的速度极快,背纤者常作小跑步行进。三橹船的舵,都朝天倒插于船尾,紫红色的舵面写有“××至瓜沥”的字样。其运输价格较埠船略贵。丧礼:小敛
《萧山问俗记.丧礼》:“敛,人初死,停于床,丧属跪而号哭......祭后,乃面西停于堂。至夜,僧或道踵于门,各事其事,或由丧家自雇,或为亲戚所赠,铙钹钟鼓交作,至晨乃已,意盖散抑郁之气也。如是或一夜、三夜、五夜,以至于七夜,视家之贫富,时之寒温而定,大约何日大敛,则何日已耳。又命门眷合日时以敛。其敛也,或布或绸,皆须全套,不能丝毫混乱。将敛,亲属一二人,为之沐浴著内衣。亲属各人,各为梳发三次,然后加外服,次第为之著就,以衾围之,至吉时,然后敛(大敛)。”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
东汉时期上虞曹家堡有一女名曹娥,母亲系萧山金家浜村人。其父曹盱于东汉汉安二年端午节在舜江主持祭祀伍子胥时,不幸落水身亡。曹娥沿江恸哭寻觅17昼夜而不得,于五月廿二这天毅然跳江寻父。相传5天后她背负父尸浮出水顺,孝行感动乡里,历史上曾建庙祀奉曹娥,表为孝女。萧山金家浜为其外婆家,出于对这位外孙女孝行的推崇,于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曹娥投江之是,划龙舟纪念她,形成了独具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龙舟庙会为期三天,以五月廿二为高潮。

  临浦小马灯:尽显传统民间文化
  临浦镇横一村的龙马灯表演起源于1945年春节,延续至今。在该村,村民们几乎人人都参与龙马灯表演。如今,在萧山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中,这支业余龙马灯表演队频频亮相,如在今年元宵节活动以及刚刚结束的党山庙会上,都有他们的精彩表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一个村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难得.

  烧蝗虫
  在历代《萧山县志》中,凡元宵节,几乎都是张灯结彩的风俗记载。其实在北部沙地,元宵节从来没有张灯的习俗;其独特的节日事像是烧蝗虫、接紫姑、吃油菜蕻炒年糕。这里谈谈烧蝗虫。
  60年代,沙地蚕桑业已经衰落,请紫姑以占“蚕花”收成的习俗也已基本消失,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烧蝗虫仍然是十分热闹的。
  所谓烧蝗虫,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烧塘边的芦苇,烧埂上的茅草,或者以自家的络麻秆、稻草等扎一个火把,在田野上边跑边烧,又大声高呼:“哗啦嗬――!哗啦嗬――!哗啦嗬嗬嗬嗬嗬――!”如此兴高采烈地放火烧草,据说为的是烧死虫卵,以兆丰年,故叫烧蝗虫。
  烧蝗虫者多为小男孩、小伙子,年纪稍大一些的如三四十岁的男人就比较少。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至多是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在白天相互撺掇、怂恿而已,而到得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广袤的沙地平原上,已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火堆亮了起来,“哗啦嗬嗬嗬”的吼声渐渐响起,随之火点越来越多,叫声越来越响。转眼间,遍野已是流动的火把。烧蝗虫的柴薪,主要是塘埂边那些残剩的芦苇、茅草。谁要是出门较晚,轮不到烧残芦剩茅,那就破费一点自家的柴草。有的小孩为了让火把耐燃一些,则束缚两三把竹梢,甚至浇以煤油柴油,这样便可以高举火把,在麦地上尽情地呼喊奔跑。
  沙地多年烧蝗虫的活动中,不曾听说有人家因此而失火的。或许正因为沙地人家多草舍,即使小孩,烧蝗虫反而更注意火患了。偶或听到有人在骂骂咧咧,那只不过是顽皮的孩子烧了他的稻草堆或捧走了他的几捆络麻秆而已,但这在烧蝗虫似乎是应该的,没有人会同情他的骂。
  烧蝗虫之得以成为节令风俗,与沙地历史上蝗灾频仍分不开。有史记载的1929年萧山特大蝗灾,也发生在沙地。蝗虫,形似大头蚱蜢,后肢发达,善于跳跃和飞行。它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坚硬的口器能将整株棉花、玉米吃得只剩一根光杆儿。它们又具有群栖的习性,且繁殖力极强,干旱季节,蔓延特别迅速,常常是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飞行,所到之处,大片农作物遭受毁灭。以前没有农药治虫,唯一的办法是用人工捕捉。而蝗虫是以短而弯曲的产卵管凿土产卵的,卵又是成块产在庄稼的根部,大家除掉卵巢的办法主要就是用火烧。元宵节,春节活动至此而尽,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将烧蝗虫列为元宵节的一项内容,自然寓有不忘蝗灾、以农为本的用意。
  旧县志皆云:“东土之民多敦朴而或失之鄙琐,西土之民多褥礼而或失之虚文。”作为萧山东土的沙地,烧蝗虫或因鄙琐而为志书撰述者所不屑,其实,它充分透露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敦朴”;相比之下,西土的灯笼倒真有点失之“虚文”了。

  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
  东汉时期上虞曹家堡有一女名曹娥,母亲系萧山金家浜村人。其父曹盱于东汉汉安二年端午节在舜江主持祭祀伍子胥时,不幸落水身亡。曹娥沿江恸哭寻觅17昼夜而不得,于五月廿二这天毅然跳江寻父。相传5天后她背负父尸浮出水顺,孝行感动乡里,历史上曾建庙祀奉曹娥,表为孝女。萧山金家浜为其外婆家,出于对这位外孙女孝行的推崇,于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曹娥投江之是,划龙舟纪念她,形成了独具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龙舟庙会为期三天,以五月廿二为高潮。

  马灯
  马灯是浙江省流传甚广的一大舞种。从平原到山区、海岛,几乎各县市都有它活动的足迹,戴村镇尖山下村就有一个有50年扎马灯历史的马灯协会。马灯的形式有“竹马”、“跑五马”、“高跷竹马”、“车马灯”、“马灯戏”、“手马灯”、“小马灯”、“马灯”等。表演中夹唱民歌小调。有的马灯有马夫作翻、滚、洗马、驯马等舞蹈表演。

  年夜饭。
  年三十晚,合家团聚,在一起吃的饭叫年夜饭。不在家吃这顿饭,就不算在家过年。所以,大家都要赶回去吃这顿饭。因而交通紧张,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一顿饭是很隆重的,且有一定的程序,丝毫差错不得。
  首先请灶神菩萨。在厨房间灶台上,斟三盅酒,盛三碗饭,放三双筷子,供奉三荤三素(也有四荤二素的)小菜,点一对蜡烛,燃一柱香,化一盆元宝(黄纸折的)。主妇三拜,礼毕,撤下。
  然后,在客堂正中祭祖(萧山话叫作“做庚饭”)。旧时是八仙桌,现多为圆台。放桌子是有讲究的,桌子的纹路(木板拼接的线条)要正对南北,称为直摆。千万不能东西向,横放(东西向是请菩萨用的)。一对蜡烛要放在南边(请菩萨在北边),斟十二盅酒(农历有闰月的斟十三盅,下同),放在东、北、西三边;盛四碗饭,放在四角;十二双筷子摆在酒盅边;供菜至少十碗以上,八荤二素或六荤四素,多不限,但需成双,干果、水果均可。酒需三斟,呼列祖列宗上座享用。大人小孩依次叩拜。礼毕,化纸钱。
  化纸钱也有规矩。一般有四盆:一是外客的,二是列祖列宗,三是当家的同辈古人,四是已古小一辈的。先化外客的,放在门口化,意为拿了钱快走。后依次化钱,先是黄纸元宝,再放银锭,考究的还有佛经,经龛。一时间,纸灰满天飞舞,粘在了菜肴之间,更添色彩。
  最后,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其时,菜肴早就凉了。可大人小孩已经饥肠咕噜,顾不得这许多了。呼五吆六,把盅论盏。你给我盛饭,我给你夹菜,很是热闹。席间,高谈阔论。国是农事,家长里短,经济收入,企业发展等等,无话不谈,畅所欲言。这浓浓的乡土情怀,这浓浓的亲情眷恋,是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比拟的。早先,酒只有黄酒,散装的绍兴元红酒。现在品种多了,什么样的都有,近年流行红酒了。菜肴有三荤一素是必备的:荤菜其一,元宝鱼(红烧整条鱼,最好是鲤鱼,鲫鱼亦可),取年年有余之意。其二,腊笋烧肉,荤素相伴。其三,虾油鸡(或鲞烹鸡),有滋有味。素菜叫八宝菜,由黄豆芽、冬笋、腌白菜等八种炒制而成。按萧山话来说,叫做有鱼有肉,不算委曲。这当然是几个传统的家常菜了,现在呢?说不清楚啊!
  吃完饭,发红包(压岁钱),嗑瓜子,搓汤团,守岁到子时,放鞭炮,迭好新衣新裤,放在床边,睡觉。现在呢?一般看春晚,也有的打牌,搓麻将(小搞搞,赢了固然高兴,输了也开心。这和赌博的心态是绝然不同的),卡拉OK等等,年轻一点的开摩托、轿车去转转的也有。
  新潮一族的,出外旅游,或邀三朋四友下馆子,包房在宾馆吃饭过夜,省去了一番程序,倒也逍遥自在。只是缺少了一点过年吃年夜饭的韵味.

  半年节
  楼塔的半年节,民风奇特。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村民们杀鸡杀鸭,庆贺半年节。无独有偶,广西桂北地区也有此习俗,但时间为农历六月初一。想是半年总结,犒劳三军。一来祝贺已取得的收成,二来祈祷下半年有更好的成绩。该民俗少为人知,推广尚需假以时日。
  萧山人也有过“七月半”的民风民俗。民谚说:七月十三夜,丰都鬼门开。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十三(今年是公历8月6日,星期天,就是今天),丰都鬼城放假五天,阎王准许群鬼放风外出,按时尚的话说大约就是阴间的“黄金周”了。群鬼在阳间有家有子孙的,回家享用祭祀;无家可归的则四处游荡,甚至为祸作乱。所以,长辈们常常告诫子孙:在这个时间,要小心做事,不要犯错;夜间不要外出,以免遭殃。当然,这很有迷信的色彩了。但是,长辈的拳拳之心还是可以理解的。
  这七月半的来历,据说是汉代末期,有个“五斗米道”,供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正月十五为天官的生日,谓正元节;七月十五为地官的生日,谓中元节;十月十五为水官的生日,谓下元节。因此,七月半也叫中元节。民间祭祀供奉,既是祝贺地官生日,也是祈祷列祖列宗、先人们赦罪赐福,早日脱离苦海,重返人道。
  这个中元节,萧山人俗称“过七月半”,父母、兄弟姐妹全家人择日聚集一起(七月十五前后几天均可,当然是早点为好),鸡鸭鱼肉,时鲜菜肴,荤素搭配,点香燃烛。循例依次敬灶神、祖宗、焚烧银锭元宝。后大家围坐一起,大快朵颐。

  自己稍作整理就可以了,希望你能采纳。


泰安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泰安民俗民风调查报告如下:泰山民俗以泰山文化为主导,以信仰民俗为主线,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旅游竞技民俗交织融汇,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泰山风景。泰安民俗是耸立在泰山人口头、行为和观念上的丰碑,是泰山人创造的值得活在泰山人心中的历史,和古老而悠久的泰山历史一样层层积淀,架构起深厚的传承基石,烘托...

了解巫山民风民俗 写一个不少于600字的调查报告
说起巫山的民风民俗,要从巫山的特产开始说起。为巫山特产,又名巫山庙参,产于重庆市巫山县大庙的深山丛林之中,以皮细色白、参气浓烈、肉实体软、甜味醇厚、嚼之化渣、补益力强、功类人参著称。其味甘性平,主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白甙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益血、润肺生津、壮...

民情、民俗、民风的调查报告
山东民情风俗浓郁,人注重乡情、友情、亲情,每逢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各地都举办灯会、山会、庙会、赏月会、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表演耍龙灯、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民间风俗。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地域区别、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

怎么样写好民俗调查报告?
村落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永嘉芙蓉村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金丘村对比分析 芙蓉古村地处永嘉县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两侧,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始建于唐代末年,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它是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筑台、半凿池以为象征。它至今仍沿袭...

关于山西民俗民风的调查的前言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

临沂当地民风民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临沂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每逢农历二月二,临沂人便会举行热闹的龙抬头习俗,舞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明时节,人们会祭奠先祖,踏青踏春,感怀逝者,寄托思念。中秋佳节,临沂人少不了吃月饼、赏明月,阖家团圆,共度美好时光。临沂饮食:鲁菜风味,独具特色 临沂...

高山族的民风民俗
高山族还有黥面、文身、凿齿、涅齿、穿耳、除毛、束腹等身体装饰习俗、身体装饰一般出于成年、美观、联姻、纪功、尊贵等目的。5. 婚姻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6. 丧葬 丧葬形式,泰雅人、布农人...

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烧塔是在中秋佳节之日进行的民俗活动。安福县是“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保存最好的地区。烧塔过程伴有祭月、对唱山歌、小调、舞龙灯、举龙凤旗、撑宫灯等活动。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2 调查背景: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越来越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时间:20xx年2月10号—...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2 xxx镇位于xxx县的xxx边陲,西与xxx省xxx县相接,南与xxxxxx县相邻,是两省三县的交界处,距县城80多公里。辖有10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约2.2万人口。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民风朴实,群众热情好客,实属休闲度假之福地。辖区内有xxx山是xxx省著名旅游景点,为中国佛教二祖禅师所创,是其练法之...

谁知道关于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谁知道关于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10 要符合格式,最好是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大概400字左右吧... 要符合格式,最好是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大概400字左右吧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帮帮团】大学生专场,可获百度实习机会! 百度网友5b3967b8d 2009...

伊春区13529793336: 民风民俗进行社会调查报告250字 -
剧蚁接骨: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一) 调查背景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

伊春区13529793336: 有关萧山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文化遗迹,民俗民风(可复制)
剧蚁接骨: 旧时萧山城里茶店甚多,最著名的是东门城桥头的东升茶楼,上下两层,横跨城河,是一个十分高雅的去处,可惜毁于日寇的狂轰滥炸.抗战胜利后,茶店又渐渐地多起来,但规模甚小,多为一 间店面,且摆设简陋,从东门到西门的整条狭长直...

伊春区13529793336: 求节日民俗的调查报告2000字 -
剧蚁接骨: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

伊春区13529793336: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
剧蚁接骨: 中国民俗文化调查报告(一)研究目的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

伊春区13529793336: 萧山民风民俗有哪些?(详细的)急^^谢谢!!! -
剧蚁接骨: http://www.xiaoshan.gov.cn/hsxs/index.htm 这是萧山的政府网站,正好有风俗和方言,还有其他一些,很详细

伊春区13529793336: 传统节假日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
剧蚁接骨: 传统节假日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一、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

伊春区13529793336: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怎么写 -
剧蚁接骨: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

伊春区13529793336: 求一篇关于《家乡变化和民俗民风》的社会实践报告 -
剧蚁接骨: 家乡对每个人来说,总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个农村集镇,狭长的街道贯穿南北,足有三里多路.从南到北有两个拐弯,延伸出几条小巷.大街小巷都是用麻石铺成的路面,南来北往的脚步将条石磨得发亮.赶集的人们天蒙蒙...

伊春区13529793336: 求一篇《民风民俗的实践报告》 -
剧蚁接骨: 广州人风俗饮凉茶 饮凉茶也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修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

伊春区13529793336: 研究一个民俗,对春节的一个民俗进行记叙性描述,并对其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各位大神帮 -
剧蚁接骨: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