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这对联是陈莲夕坊黄元御吴谉三人谁写的?

作者&投稿:郎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
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
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
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 张仲景
范仲淹在浙江宁波任刺史时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儒家是以济世利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理想,医学作为一种一种除疾患、利世人的手段,与儒家的仁义观是完全一致的,古时往往称医术为“仁术”就是这个道理。儒士们所追求的是居高官,佐君王,以实现其济世利天下之志。但毕竟是业儒之人多而为官之人少,大部分儒生并不能做官,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仕途不通或官场失意的儒士转而学医,以完成其济世之志。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的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印光大师:古德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其能济世救人也。无知之人,专志求利,于贫者则不介意,于富贵者则不令即愈,以期多得谢金。然以此存心,上天必减其福寿。其子孙必难发达。来生即不堕恶道,亦属大幸。决定贫病交膺,无可救药。倘能以人之病为己之病。兼劝病者吃素念佛,以消业障。则人感其诚,必能信受。是由医身病而并医心病,以及生死大病也。以此功德,回向往生,便可永离五浊,高登九品矣。相片不可挂于佛旁,当挂于去佛远处,以免获罪而折福。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旣而又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
为相,拯民於水火也。行医,救人於疾病也。君子有吊民之心,不能兼济天下,亦须惠泽百姓也。故云。
张仲景当时官至长沙太守,在任期间,一面广施良政,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一面潜心钻研医学,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张仲景的一生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他永远受到后人景仰,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千年来,恪守儒家道德标准的知识分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道路上,无不体现出与张仲景同样的情怀。北宋名相范仲淹概括得更加精辟一点,那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
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伟大。所以古人总是将相与医相提并论,“医良则相,庸则匠”。尤其对于知识分子,仕途坎坷,成功者寥寥,于是为医就成为儒士们实现理想的另一个选择,“夫舍良医则未之有也”。儒家学者的从医,就构成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儒医。他们通晓百家,道德高尚,心怀天下,同时又悬壶问世,钻研医理,著书立说,集良医与良相于一身。
《国语.晋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秦国医生医和受邀请去为晋平公诊病,诊视后对晋国大夫说:“平公的病,是惑于女色所致,如此下去,晋国必亡。”赵文子问:“医生也管国家的事情吗?”医和答道:“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上医就是高明的医生,高明的医生首先能治理国家,然后才是诊疗人的疾病,这才是医生的本色呀。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了医国与医人从根本上是同理同宗的。
医生在古代,在北宋以前地位很卑微,在四民中排第三位,他们的头上从来就没有神圣的光环,可这并没有阻止一大批精英为之献身,使之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科学体系,并让一个古老的民族永葆青春与健康。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种古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始终体现了对人本身的深切关爱和对生命的敬重。当今社会的分工更细了,我们不一定要为良相,也未必非得为良医。但那种对人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敬,则应当永远回响在我们道德境界的深处。我想,这就是人们为医圣塑像的意义吧。
这句话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注释。谁都想治国平天下,但挤到高层,爬到能说话算数之地位的又有几个。所以,以悬壶而医天下病者,是另一种出路和追求了。自我排遣也好,真正的悬壶也好,另类职业也好,大凡这种视进退自若者,都是可赞许的。
这句话出典,当是范文正公所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个和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是内核相承的,这就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情坏,进退皆造福世人,方法手段,地位高卑都不论。

黄元御。

目前网络上的出处可见:

  • 2012年9月13日《齐鲁晚报·数字版》“医家一代宗师——黄元御”;

  • 2017年3月3日《潍坊日报》第六版“不应被遗忘的黄元御”;

  • 《精神文明导刊》2018年3期“(黄元御)不附和名医”;

【延展阅读】

这句话最初的版本是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过的“进则救世,退则救民”。

而后在宋代,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了一则故事,称范仲淹少年时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济世名言(见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一篇)。中纪委曾有过相关文章,如图:



黄元御三十岁时,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左目红涩,白睛如血,不得已延医就诊。而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

科.举时.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进之路被彻底断送。在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苦读历代中医典籍。



“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这副对联是黄元御所写。
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这副对联是清代名医黄元御(1705一1758年)所写。

“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历史上山阳名医辈出,先后接踵辉映,形成一大医派。


《中国的饺子》主要内容
东汉时期,南阳郡涅(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的张仲景,潜心钻研古代医书,广收有效方剂,著成《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对祖国医学发展功勋卓著。他终生以“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为铭,济世救人,情系百姓。长沙任太守,理政三年不忘大堂行医,诊病施药。他见白河两岸乡亲肌寒交迫,...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体现了一个人即使无法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辅佐国家的重要人物,也能选择通过医学救死扶伤,同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范仲淹提出这个观点,强调了无论是在宰相职位上治理国家,还是作为医生救治百姓,都承载着对天下苍生的关怀。这种理念源自他早年的经历,他从小刻苦读书,立志济...

为何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原因人人都有一颗造福百姓,救济天下的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出自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温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篇。它本意是指的北宋政治家以及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造福百姓,为国为民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愿,但想要真正的做到却是难...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做一个辅助君王治理好国家的好宰相,那么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也是可以的。宰相和医生都是都含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寓意,所以那些有志之人都以此为抱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出自范仲淹之口。注释:相:宰相,丞相;辅佐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大事的官员。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范仲淹为何这样说?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曾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意为:如果不能做一位治理好国家的宰相,那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罢。《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这便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典故。范仲淹的思想和为人影...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个话谁说的
虽然有关这句话出处的说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寓意大体相同,都是源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幸成为良相,那就好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百姓谋福利;如果没办法当丞相的,那就好好干个医生,悬壶济世。这两个职业都是拯救天下苍生所系...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什么意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做一个辅助君王治理好国家的好宰相,那么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也是可以的。宰相和医生都是都含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寓意,所以那些有志之人都以此为抱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出自范仲淹之口。注释:相:宰相,丞相;辅佐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大事的官员。

悟为医之道
慎之重之。凡事种种,不一而足,终归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也。嗟乎,古人曾曰:进则救世,退则救民;或曰: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西医则曰:辄慰之,常助之,间或愈之。言不通而理通,语不同而道同,医之路,虽长漫而途艰,却深藏诗与远方于彼岸,我亦无他,毕生所求,岂不快哉?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意思是什么?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做一个辅助君王治理好国家的好宰相,那么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也是可以的。宰相和医生都是都含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寓意,所以那些有志之人都以此为抱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出自范仲淹之口。注释:相:宰相,丞相;辅佐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大事的官员。

湄潭县17722298294: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
马帝补肾: 请看张仲景的故事,也许有你想了解的意思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 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

湄潭县17722298294: 请问“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谁最先说出来的?有什么寓意? -
马帝补肾: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 张仲景范仲淹在浙江宁波任刺史时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

湄潭县17722298294: 良医有如良相,() -
马帝补肾: 良医有如良相,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湄潭县17722298294: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什么意思 -
马帝补肾: 这个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是三国的诸葛亮对自己的子孙说的,另一种则认为北宋范仲淹在浙江宁波当刺史的时候说的. 虽然有关这句话出处的说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寓意大体相同.都是源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幸成为良相,那就好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百姓谋福利;如果没办法当丞相的,那就好好干个医生,悬壶济世.这两个职业都是拯救天下苍生所系,所以便有了这个说法.

湄潭县17722298294: 有关做医生的名人名言 -
马帝补肾: 生不能为相济世,亦当为医救人

湄潭县17722298294: 谁能奉献关于医学方面中国古人的名言警句啊~是关于爱岗敬业的!是中国古人的哦! -
马帝补肾:[答案] 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长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 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 良医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能够把病人治好; 一种是知道自己治不好, 而把病人...

湄潭县17722298294: 怎样理解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
马帝补肾: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

湄潭县17722298294: 描写医疗的诗句 -
马帝补肾: 1、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钟南山 2、 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希波克拉底 3、 一位西哲说:“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 4、马克思...

湄潭县17722298294: 不为良相是什么意思 -
马帝补肾: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良相,良医都是期许、志向,如果有大才就要做宰相,救天下万民于水火,如果没有就要治病救人,救人的身体.无论资源都是,为民奉献. 其实这是个典故: 宋朝的范仲淹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刚好他去算命,走到一...

湄潭县17722298294: 英语翻译1.2.“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怎么翻译好些? -
马帝补肾:[答案] 1.the first /second /third day of the lunar year 2.As a politician I should do something good for my country,and even if I resigned that I should do something good for our people; if I couldn't be a good prime minister(in feudal China),I should become a good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