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荣誉?

作者&投稿:白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古人的配享太庙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耀?~

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这就是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对于他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前文说了,只有有大功于社稷的人才能获此殊荣,那么张廷玉究竟有什么功劳?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开始进入仕途,他受到康熙的重用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二月,身任刑部右侍郎的张廷玉,妥善处理了盐贩王美公等"聚众劫掠屯庄"案。 因立了这个功,后来调吏部左侍郎,他的才干便崭露头角。可以说终康熙一朝,张廷玉只是一个能臣,算不上皇帝的心腹,离配享太庙的资格差远了。



雍正即位后,对张廷玉极为重用,为什么重用张廷玉,一是因为他有才干,二是他为自己恩师张英之子,这点很重要。雍正即位后,能信得着的人没几个,所以张廷玉就是雍正日后难得的贴己之人。
张廷玉不仅对雍正忠心,也是真为雍正办事啊,政务繁忙时,一天就要发数十个谕旨,都是雍正口述,由张廷玉执笔,而且"精敏详瞻,悉当圣意",也就是张廷玉起草的谕旨,雍正基本都不用修改了,堪称得力助手。后来张廷玉任军机大臣,凡军国大事,雍正必与其商议。这个过程我就不再这细说了。



终雍正一朝,张廷玉都受到重用,后来雍正去世, 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等到乾隆即位,张廷玉就是三朝老臣了,资历那是响当当的,可是乾隆似乎不是特别得意张廷玉,在配享太庙这事上,乾隆曾取消了他的资格,但是张廷玉去世后,乾隆还是遵守了雍正的遗诏,允许张廷玉配享太庙。其实你要说张廷玉有什么经天纬地之功,好像还真没有,但是雍正喜欢,就喜欢让他在自己身边,这才是根本原因。

太庙是我国古代帝王的宗庙,对于皇室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上传我国古代的孔子和他的四个徒弟就配享太庙,配享太庙殷商的时候就比较流行,皇后或者宗室以及对国家有功的大臣在帝王的批准下被供奉在太庙。配享太庙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对家族以及子孙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对他们高看一等。
一、配享太庙的大臣唐朝时期李世民为了嘉奖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大臣,于是李世民特别建立凌烟阁放24位功臣的画像。后来唐玄宗去世后,便出现了唐朝第一批配享太庙的人选。这50年后,又出现了魏征被列入了配享名单,40年后长孙无忌,李靖和杜如晦也加入了配享名单。由此可以看出唐朝配享太庙的功臣非常多,而且这些功臣也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
二、配享太庙的好处配享太庙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殊荣,虽然自己死了,但是自己的牌位可以放在太庙中,受到后代帝王的香火,甚至也受到皇室的跪拜。一个人可以配享太庙,对家族而言都是非常高的荣誉,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子孙后代还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入仕当官,虽然有人说配享太庙可以让子孙后代的路走的顺利一点,可是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人走茶凉。人都去世了,还怎么为子孙后代铺路呢?
三、配享太庙的历史意义配享太庙是我国帝王推出来的一种无上的荣誉,让手下的大臣们可以对自己更加忠心耿耿。历史上配享太庙的功臣有很多,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不是每一个都能有圆满的结局。有些因为站错队,或者卷入政治纷争而受到帝王的疏远或者被杀。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太庙起先是供奉一个朝代的皇帝及历代先皇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在内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这称之为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只是一种荣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后代也不能因此得到什么。这个荣誉不是世袭的,也不会传给后代。

▲古代的太庙是一个王朝最为神圣的地方

最大的好处就是当牌位被供奉在太庙之后,皇帝每次祭拜祖先的时候就要祭拜这个牌位,这一点在于古代来说,对于臣子来说是极高的荣誉。当臣子在世的时候,在皇帝面前他只能跪拜,但是当他死后,皇帝要跪拜他,这种荣誉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是极高的荣誉,所以能够得到这种荣誉的大臣是非常罕见的,在此只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主要王朝的配享太庙的情况。

晋朝

晋朝总共155年,进入太庙的人员中,皇族2人,皇后1人,大臣4人。如果你是晋朝的大臣,那么大约是40年有一次机会能进入太庙。

唐朝

唐朝配享太庙43人,其中宗室2人,其余41人都是大臣,主要集中在初唐时期,从唐高祖时代到中宗时代,92年里有28人配享太庙,剩下的15人都分布在之后的197年里。其中40多年的玄宗一朝也只有1人,甚至有些皇帝在位的时候1人都没有入选过。

▲一生劳苦功高的房玄龄被他儿子踢出了太庙

其中有2人后来被取消,分别为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和房玄龄(因其子参与谋反)。

也就是整个唐朝真正享受这个殊荣的为41人,其中2人是宗室,如果是大臣的话,基本7年一个。

宋朝

宋朝配享太庙总共23人,其中1人为皇后,1人为宗室,大臣出身的有21人。其中蔡确和王安石后来被取消,所以宋朝真正配享太庙的只有21人,大臣出身为19人。

▲即便是岳飞也没有进入太庙

宋朝前后319年,如果是大臣出身的话,平均将近17年初一个。

整个辽朝209年,配享太庙的只有2人,1人为宗室,1人为大臣。

整个金朝配享太庙40人,在历朝中算是很多的,金朝一共存在了119年,基本3年出一位。

元朝

整个元朝只有一位皇后配享太庙。

明朝

整个明朝配享太庙33人,后来取消1人,为姚广孝,实际为32人。

整个明朝276年,平均将近9年出一位。

清朝

清朝的太庙分为东殿和西殿,东殿供奉的是皇室宗亲,有14人。西殿供奉的是臣子,有13人,其中12人为满人,汉人只有张廷玉1人。后来有1人取消了资格,为和琳,是和珅的弟弟,所以实际上西殿供奉的是12人。

▲清朝太庙

整个清朝为267年,共有26人配享太庙,平均10年出一个。如果不是皇亲国戚,那么这个概率为22年出一个。如果你是汉人,那么整个大清朝也就只有1个了。

从统计学看进入太庙的难度

从统计学来说,从晋朝到清朝灭亡,历经1646年,如果算上辽和金这样的朝代的话,主要王朝当中配享太庙的一共有170人,其中皇后3人,皇族20人,大臣147人,如果你是皇后的话,基本500年能轮到一次,如果你是宗室的话,80年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是大臣的话平均11年有一次机会。

如果我们去掉辽和金(金朝明显配享太庙太频繁了),那么总共有128人配享太庙,其中皇后3人,宗室19人,大臣106人。这里变动最大的是大臣,机会只有15年轮到一次。

从张廷玉个人经历来看配享太庙的难度

整个清朝只有张廷玉一位汉人享受到了这种荣誉,但也是他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整个大清服务了50年的结果,50年下来矜矜业业,工作一丝不苟,才在换来了雍正的一纸诏书,给了他享受太庙的荣誉。

然而到了乾隆时期,张廷玉已经老了确实干不动了,因此向乾隆请辞,但是乾隆却很不高兴,不想让他退休,还要他为大清再多服务几年。最后还是在张廷玉的一再请求下才勉强答应了其退休的要求,但是因为过于在意配享太庙的荣誉,张廷玉竟然要乾隆给他写保证书,乾隆便很不高兴地写了个保证书给张廷玉。张廷玉这个时候确实也是犯了老糊涂,竟然在乾隆写了保证书的情况下没有亲自去谢恩,而是让他儿子去谢恩,结果乾隆大怒,剥夺了他配享太庙的殊荣。

▲一辈子精明过人的张廷玉在配享太庙这个事情上栽了大跟头

带着这份遗憾张廷玉回到了老家,度过了哀伤的晚年,在他死后乾隆念在张廷玉确实劳苦功高才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荣誉。但这个时候张廷玉已经死了,也不会知道这些了。

其实张廷玉肯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能够考上进士,平步青云,与他的学识和才干息息相关。他能够在康熙和雍正这样非常不好伺候的主面前多年来工作不出一丝差错,足以见其能力之强,心思之缜密以及智慧之过人。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人,也难免会老年犯糊涂,如果是张廷玉思维正常的时候,肯定是不会犯下乾隆时期的那种“错误”的,可以想象,给皇帝打工有多难!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配享太庙这个话题的阐述,做了个小小的统计,也有一些个人感慨吧。结论就是,配享太庙是极高的荣誉,没什么实际的好处,能得到这样的待遇,难度极高!



太庙在古代就是皇帝家供奉祖先和神仙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官员能够配享太庙显然是最为至高的荣誉,这说明他对于国家的贡献是非常之大。
配享太庙同样对后代有着非常长远的影响,他能够庇护自己的后代能够在朝堂之上走得更远,而且有的时候犯错也可以凭借自己先祖的荣誉免于处罚。

一般来说都是功勋卓著的大臣才可以配享太庙,配享太庙就是说和先皇葬在一起。可以接受后世皇帝和臣子的跪拜。

古代配享太庙可以说是古代臣子的最高荣誉,只有为朝廷立下过特大功劳的人才能够有资格配享太庙,是做臣子的无上荣耀

在古代,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 ,在经过皇帝的认可后,才能进入太庙,享受后代帝王的香火,甚至也受到皇室的跪拜。对于家族而言,是非常高的荣誉,够子孙吹捧几辈子。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臣子(非宗室)的有13人:满人12人,其中包括和琳因为他哥和珅的原因,还被撤出太庙;汉人只有一个,他就是张廷玉!物以稀为贵,更何况配享太庙,还会接受历代皇帝祭祖时还祭拜配享太庙的大臣呢?这待遇比中彩票难太多了,是作为臣子,尤其是汉人臣子最大的哀荣,没有之一。张廷玉是清朝汉人官二代...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人被尊为配享太庙,是一种什么殊荣和待遇?
当然了,配享太庙是一件严肃的事儿,毕竟要把人家搁尽皇家祠堂,让皇家后人为他们祈福念经呢,因此,历数中国各朝各代,配享太庙的人还真不多,就以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唐太宗时期为例,当时配享太庙的有房玄龄、高士廉、屈突通、魏征、长孙无忌、李靖和杜如晦等七人,这七位也同时位列凌烟...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配享太庙的意思
配享太庙,是古代中国对有卓越功勋的大臣的一种特殊待遇,旨在表彰其对国家的贡献和崇高地位。这种荣誉并非轻易授予,而是由皇帝亲自批准,将其神位供奉在太庙之中,享受极其崇高的规格。对于封建社会而言,这种荣誉比生命还要珍贵,象征着对大臣才能的肯定,是对他们为国家付出的极高认可。太庙的历史可以追溯...

配享太庙有哪些好处?什么样的臣子可以配享太庙?
这样想一想就能明白为何配享太庙能如此吸引古代这些大臣了,绝对是让大臣们觉得这是死后无上的最高荣誉。所以有了配享太庙这项荣誉待遇之后,就能更好地激发大臣们努力地为皇家服务卖命的心态,大臣们努力表现就是为了争取死后获得一张太庙入场券。不过细说起来配享太庙是一种听起来挺有面子,实际却很虚无的荣誉待遇,...

配享太庙,有多哀荣?对后代又有什么好处呢?
在电视剧《知否》中的大娘子有过一句经典的台词那就是“我父亲配享太庙”。从这一件让她引以为豪的事情,可以看得出来家中有先人“配享太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时,大娘子也会将“我父亲配享太庙”这一句话挂在嘴边。那么“配享太庙...

历史上配享太庙是非常高的殊荣,对后代有什么好处吗?
其实说白了配享太庙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而已,它是出于纯粹的政治需要,因为这样可以起到拉拢人心,同时凝聚大家为皇家拼死卖命的政治行为,所以配享太庙成了臣子死后的无上至高荣誉。什么样的大臣能获得配享太庙的资格?获得配享太庙资格的人都是各朝各代的大功臣,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配享太庙:古代大臣去世后的殊荣,享受什么待遇?又有何标准?
这一荣耀对那些得以配享太庙的大臣的后代有什么影响吗?听我细细道来。 要了解什么是配享太庙是一种殊荣,先要知道太庙对于古人的意义,太庙是皇家的家庙。太 庙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叫法,在夏朝时被称为“世室”,殷商时期被称为“重屋”,周朝时称为“明堂”,到了秦汉时期才被称为“太庙”。 明清两代的...

古代的大臣死后如果配享太庙的话,都会有哪些好处?
对于外姓大臣来说配享太庙其实是一种死后比较虚的荣誉,因为家里人得不到任何好处,跟爵位不一样,如果有封爵的话可以子孙继承,而配享太庙是不能继承的,它纯粹是一种盖棺定论,朝廷认为你是皇家忠臣给你的死后一种虚荣。同时配享太庙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它是出于纯粹的政治需要,因为...

知否王家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宋朝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结合历史上的这些人物推测,不难推测出王太师的地位。王太师是整个王家的荣耀。除了自带的光环属性,王家附带的人脉也是不可估量的。总的来说,配享太庙是一种无上的荣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配享太庙 ...

珙县15971146697: 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西凡顺奇: 太庙是皇室的家庙,只有皇亲才能被供奉,再有就是被皇帝特批的人.皇亲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有功于社稷的臣子和子民,经皇帝允许,也可以在死后享用太庙...

珙县15971146697: 清朝亲王死后配享太庙是怎么一回事? -
西凡顺奇: 太庙,是指古代皇帝的宗庙,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性质跟祠堂差不多.“配享太庙”,是皇帝对臣子的一种非常高的奖励——死后能把牌位放到太庙里,和皇上的列祖列宗一块,享受后世皇帝的供奉.

珙县15971146697: 清朝高官死后配享太庙是什么 -
西凡顺奇: 简单说,太庙就是供奉已故皇家祖先的皇家祠堂,就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庙,在封建统治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清朝并非所有高官都可以配享太庙,而是功臣可以配享太庙,意思就是皇帝特批将有功之臣的牌位摆进西配殿,从此每年皇家祭祀的时候,该功臣的牌位也会享有祭礼.“配享太庙”在任何朝代都是臣子的最高荣耀. 清代有功的亲王、满臣配享太庙的很多,其中只有一个张廷玉是汉人.

珙县15971146697: 清朝配享太庙的都是谁(清朝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西凡顺奇: 1、殿分两堂,东边供奉宗室和诸侯王,西边供奉功臣;朝臣和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经皇帝允许,死后可以享受太庙待遇.死后,这些朝臣将随郡王的礼物下葬.2、祠堂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祠堂,“宗,尊也;庙,相貌也,祖先的相貌是在哪里”,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叫唐明;在夏朝,它被称为“石室”,在商朝,它被称为“崇武”,在周朝,它被称为“唐明”.3、最早的祠堂只是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皇后和英雄的神祗也可以供奉在祠堂里.

珙县15971146697: 清朝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西凡顺奇: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有“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太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称作“明堂”.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帝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功于社稷的臣子和子民,经皇帝允许,也可以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

珙县15971146697: 古时一般配享太庙的人 -
西凡顺奇: 配享太庙 享殿分东西两殿,东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东殿供 武功郡王礼敦 慧哲郡王额尔衮 宣献郡王界堪 通达郡王雅尔噶齐 礼烈亲王代善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睿忠亲王多尔衮 豫通亲王多铎 肃武亲王豪格 克勤郡王岳托 怡贤亲...

珙县15971146697: 清代的太庙里都供奉着哪些人? -
西凡顺奇: 清朝太庙供奉了十三个大臣分别是:舒穆禄·扬古利、费英东、钮祜禄·额亦都、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张廷玉、乌雅·兆惠、富察·傅恒、章佳·阿桂、福康安.

珙县15971146697: 清朝贵族封爵的等级及世袭罔替的王爵?
西凡顺奇: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乾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

珙县15971146697: 清朝有哪些人配享太庙?什么是太庙?
西凡顺奇: 清朝太庙分配享殿分东西两殿,东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具体说东殿供: 武功郡王礼敦 慧哲郡王额尔衮 宣献郡王界堪 通达郡王雅尔噶齐 礼烈亲王代善 睿忠亲王多尔衮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豫通亲王多铎 肃武亲王豪格 克勤郡...

珙县15971146697: 配享庙庭是甚么意思 -
西凡顺奇: 这个待遇可够高的了,就是可以享受庙亭的祭祀了,荣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