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主要以什么为线索?

作者&投稿:范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湖七月半》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谢谢!~

农历七月半,正当月圆之际,此时游湖,本应赏月观景,文章一开头却说“一无可看”,先将题目正面一笔扫倒,接着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从反面揭题,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写自己的观感。开头这闲闲两句,简练警切,不落俗套,且直接导出下文。
此文写人物场景,极纷繁复杂,而又极有条理。五类人物,两种场景,写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其观察之深人细致,笔墨之精练老到,确实令人佩服。行文错综,富于变化,转接呼应,均极自然。开头奇警峭拔,全篇运用对比映照,严于雅俗之分,而又妙在不作正面按断。

扩展资料:
作者写五类人,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各色人等,无不现身纸上,而作者似乎不动声色,五个“看之”,大有冷眼旁观之概。
然而他的主观褒贬之情还是从笔下的形象中表现出来了,第一类是假冒风雅的官僚,第二类是无意风雅的豪门,第三类则欲显风雅而不免做作,第四类是不知风雅为何物的市井好事之徒,第五类是不欲显其风稚而真正风雅的文人雅客。
作者对前二类人显然嗤之以鼻;对第三类有所肯定,也有所讥刺;对第四类虽然不作肯定,却似乎欣赏其放荡中亦有几分天真;对第五类则显然引为同调。
五类人,依次写来,如镜头推移,声态各异,境界不同。纷杂的情景再现于笔下,作者并不现身评点,却于客观的画面中分雅俗、寓褒贬,兼有史笔与传神之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

〔明〕张岱

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 ,以五类看之。其一 ,楼船箫鼓 ,峨冠盛装 ,灯火优傒 ,声光相乱 ,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看之;其一 ,亦船亦楼 ,名娃闺秀 ,携及童娈 ,笑啼杂之 ,还坐露台 ,左右盼望 ,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看之;其一 ,亦船亦声歌 ,名妓闲僧 ,浅斟低唱 ,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亦在月下 ,亦看月 ,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看之;其一 ,不舟不车 ,不衫不帻 ,酒醉饭饱 ,呼群三五 ,跻入人丛 ,昭庆、断桥 ,嘄呼嘈杂 ,装假醉 ,唱无腔曲 ,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而实无一看者 ,看之;其一 ,小船轻幌 ,净几暖炉 ,茶铛旋煮 ,素瓷静递 ,好友佳人 ,邀月同坐 ,或匿影树下 ,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亦不作意看月者 ,看之。
杭人游湖 ,巳出酉归 ,避月如仇。是夕好名 ,逐队争出 ,多犒门军酒钱 ,轿夫擎燎 ,列俟岸上。一入舟 ,速舟子急放断桥 ,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 ,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 ,一无所见 ,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 ,官府席散 ,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 ,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 ,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 ,渐稀渐薄 ,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 ,席其上 ,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匿影树下者亦出 ,吾辈往通声气 ,拉与同坐。韵友来 ,名妓至 ,杯箸安 ,竹肉发。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拘人 ,清梦甚惬。


翻译:
西湖的七月半,没有什么可看的,只可以看看七月半的人。
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带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我就看看他们。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娈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啼哭,在船台上团团而坐,左盼右顾,置身月下而事实上并不看月的人,我就看看他们。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妓女、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丝竹声与歌声相互生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我就看看他们。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上衣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我就看看他们。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象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仿佛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妓女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西湖七月半》主要以月亮为线索,
在庸俗和高雅,喧哗与清寂的对比中自然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之姿,也寄予了他的家国之痛。(张岱选择在人尽散去的二鼓以后,表现他不入世俗,对熙熙攘攘的社会和变化无常的士人的冷淡甚至厌恶,他追求的是一种冷寂的孤高


阅读《西湖七月半》第二小节回答
西湖七月半 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

西湖七月半作者游西湖表现了什么情感
中国传统是在八月中秋赏月,七月半赏月,无论是风雅还是热闹程度都不及八月半。我们知道,七月半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晚明时,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这天晚上都要举行盂兰盆佛会,为信徒们诵经拜忏,以超度其祖先亡灵。所以,七月半晚上,杭州人去西湖夜游的也是很多的。《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 张岱全文翻译
《西湖七月半》 明代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

西湖七月半教案
七月半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晚明时,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这天晚上都要举行盂兰盆佛会,为信徒们诵经拜忏,以超度其祖先亡灵。所以,七月半晚上,杭州人去西湖夜游的也是很多的。《西湖七月半》是追忆过往之作,作者是文雅之士,不写八月赏月,却写七月,其实也是其心情的写照。张岱...

张岱《西湖七月半》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人生感悟和文化感悟
他是在看不同的人 像是跳出来看一样 特别有趣味 看各种人生常态 却不加评价 全凭读者自己判断 后面又写了自己看月的感受 又是另一般高士的体验

如何评价西湖七月半的活动?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
西湖七月半原文: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

西湖七月半作者简介
明亡后,张岱选择了不仕之路,转而退隐山林,潜心于写作,以此度过了余生。他的文风清新,时而幽默诙谐,善于描绘山水景物和日常生活,作品中流露出对明朝消逝的深深怀念和感伤。张岱在文学领域尤为出色,尤其擅长散文创作,他的著作包括了《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以及...

《西湖七月半》有关问题。。。在线等。。。
这五类人都成了作者眼中的风景。2、艺术特色 《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2013年1月自考真题:大学语文
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5.《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 A.从容镇定 B.博闻强记 C.宽厚谦和 D.嫉恶如仇 6.下列散文作品中,作者对地理背景将错就错,借以抒写自己怀抱的是 A.《前赤壁赋》 B.《西湖七月半》 C.《都江堰》 D.《我与地坛》 7.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

桐柏县13895765433: 对《西湖七月半》的看法(100字左右) -
旁英大川: 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形象地将市井闲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生活的怀旧情绪.

桐柏县13895765433: 《西湖七月半》和《湖心亭看雪》的问题(中国文学) -
旁英大川: 1:《西湖七月半》描绘了杭州人七月十五游西湖的盛况,重现了当时的西湖风光和世风民俗,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的看月情态的刻画,嘲讽了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了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致.《湖心亭看雪...

桐柏县13895765433: 西湖七月半是张岱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
旁英大川: 全文用语简洁生动,笔调轻松. 作者主要描写的,非西湖月夜的美好景致,而是侧重于刻画赏景之人,文章专注于游人,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把他们的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这里表现的已不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

桐柏县13895765433: 《西湖七月半》为什么不是八月半
旁英大川: 《西湖七月半》是晚明小品文中的佳作,它属于游湖记闻,不写湖光山色的美丽,写游人的种种姿态,而且写得生动传神,充分展露了西湖昔日的繁华,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桐柏县13895765433: 求西湖七月半的赏析拜托了各位 谢谢 -
旁英大川: 西湖七月半 作者:张岱 原文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

桐柏县13895765433: 《西湖七月半》有关问题...在线等...
旁英大川: 1.5类人 在作者看来,七月半看月之人有五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贵人;一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闲僧;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

桐柏县13895765433: 西湖七月半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描写了山川景物之美? -
旁英大川:[答案] 《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

桐柏县13895765433: 在《西湖七月半》中张岱的人生境界? -
旁英大川: 西湖七月半》,对于张岱来说,是一个原点的体现.并不是说张岱的一切起步于此,而是说“西湖”是张岱的精神追求的寄托,在《西湖七月半》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张岱完整的生活判断. 《西湖七月半》从开篇就充满了意趣,或者说,...

桐柏县13895765433: 晚明小品文的特点是什么 -
旁英大川: 在晚明文学发展进程中,小品文的创作占据着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顾名思义,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与“舂容大篇”相区别.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小品文...

桐柏县13895765433: 西湖七月半中描写了哪五种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旁英大川: 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达官贵人.其二,名娃闺秀,携及童娈——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名门闺秀.其三,名妓闲僧,亦船亦声歌——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妓女和尚.其四,不舟不车,不衫不帻——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无赖子弟.其五,好友佳人,邀月同坐——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风雅文士.作者从这五类人的身份地位、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生动泼辣,好恶明确,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